#产品研发

Y11
1周前
标题: 初创公司创始人,你会给那些刚开始创业的人什么建议?(我是 B2B saas 行业的) 网友投稿: 我是一家 B2B SaaS 行业初创公司的创始人。现在每天都在为公司的各种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既要拓展业务找客户,又要操心产品的研发和迭代。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冲。 看着公司一点点起步,有了一些进展,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但更多时候是深深的焦虑。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不知道自己的产品能不能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也担心资金链会不会断掉。 我想问问,对于像我这样刚开始创业的人,你能给我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回复: 先给你点赞,能把 B2B SaaS 公司从 0 推到有进展超棒,行动力已赢过大部分创业者。以下是几点建议: 1. 业务拓展上,别广撒网,先“扎深”一个细分行业,选熟悉、需求迫切的领域,做成“专用工具”。 2. 产品研发方面,别做“全能选手”,先做“单项冠军”,把核心价值做到极致。 3. 市场竞争中,别拼“全面优势”,先拼“细分领域的绝对优势”,找竞品薄弱点。 4. 资金链上,别等钱快没了再行动,把钱花在“能生钱的地方”,每月做“资金三分法”,提前 3 - 6 个月找投资,用数据说话。 此外,创始人要把时间花在“别人做不了的事”上。做好“一件事”比“做很多事”更重要,盯着核心需求、功能和现金流,焦虑会变成清晰方向。
我本身是一个特别谨慎看待“融大钱”的创业者,当然也不是说我想融大钱就能随便像大佬一样搞千万刀出来。 但是也的确会看到早期融大钱会导致 项目固执过高后续down round难融到死,用钱效率不够后续即使收购退出创始人到手可能还不如如硅谷大厂打工,钱太多掩盖了方向和执行的错误早期缺少handson的信号搜集和低成本试错。 但是对AI创业者而言,融到大钱甚至要和做好产品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AI创业者向上面临着大厂的场景挤压,作为本来就有更好的流量分发网络用户使用场景的企业,给已有的场景和用户配上AI,要比给AI找到场景和用户容易太多了。 更何况大厂的工程研发能力严重溢出,有时候大领导不想让大家吵,下面产品经理和员工都不得不抄。大机器上每一个螺丝钉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大厂项目组往往希望不断扩大团队规模、增加预算和权力,以提升自身地位和待遇。 向下面临着模型层能力的覆盖,辛苦筹备的agentic workflow / comfy UI / vertical agent 就被一个模型的迭代覆盖了大多数能力,所以必须要做很深很有粘性才行。LLM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同时也有很强的研发团队以及对模型能力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有时候为了拉新和日活不得不自己去做生态里有流量有用户的业务。 两侧又有众多竞品冲入,能够避开大厂和大模型射程的每一个小场景仅仅在湾区就一定有至少几十家公司在竞争,大家不断左右借鉴学(chao)习(xi),很难说有什么绝对的硬技术壁垒,只要路被人走出来,大家都会去朝那个方向探一探的。 但是好在,最起码硅谷依旧是,资本市场对AI项目的融资宽容度很高。只要是好背景团队讲一讲agent故事,不说商业化怎么样就算场景没清晰,拿到钱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能持续多久,后续会不会随着市场成熟项目供给稳定,股指模式再靠近saas的arr multiple,也是不能确定的。因此能在这个阶段拿够钱,不管想冲一下还是狗住都会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