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人工智能
关注
皓樂芒
8小时前
我听说之前巴菲特早就测试过了Gemini 3,并且对它的智商程度相当赞赏。 然后股神问了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在接下来跑赢大盘? Gemini 3的回答是: “买谷歌,享安卓人生。” 于是巴郡买了价值 43 亿美元的 $GOOGL
#巴菲特
#Gemini 3
#谷歌
#投资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1天前
按照现在的架势,最先弄出AGI的应该是谷歌了
谷歌Deep Research:AI操作系统雏形?· 127 条信息
#谷歌
#AGI
#人工智能
#技术
#乐观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1天前
美银证券对 $NVDA 的评级(买入,目标价 275 美元): “英伟达是唯一一家在大型人工智能集群中证明了全栈、机架规模执行能力的商用芯片供应商,首先是 Blackwell(GB200),接着是 Blackwell Ultra(GB300),明年则是 Vera Rubin(VR),这使其到 2026 日历年下半年将拥有三代产品经验。 云资本支出担忧往往具有季节性(第四季度最高),通常在新一年开始、云客户提供资本支出展望时得以化解。 英伟达的估值仍具吸引力,按我们对 2026 日历年和 2027 日历年的盈利预测计算,市盈率分别为 27 倍和 21 倍,相当于全球增长最快周期中领先企业的市场平均倍数,2027 日历年市盈率相对增长率(PEG)约为 0.6 倍,而标普 500 指数约为 2 倍。 我们的 275 美元目标价现在基于 2027 日历年盈利预测的 30 倍(此前为 2026 日历年预测的 44 倍),因为我们将模型向前延长。”
英伟达市值破四万亿,AI芯片霸主地位稳固?· 175 条信息
#英伟达
#人工智能
#blackwell
#评级买入
#目标价275美元
分享
评论 0
0
Ken Wong
1天前
前几天刷到的时候还以为是AI🥶
#AI
#人工智能
#技术
#创新
#未来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天前
亲身经历 AI 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第三和第四阶段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 第一阶段:视觉智能,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无人机 第二阶段:认知智能,机器具有学习、理解、工作能力 第三阶段:行动智能,家用、工业、人形机器人 第四阶段?AI 城市?AI 企业?AI 社会?AI 决策? 从过去来看,AI 的跨越发展往往都是突然到来,而不是渐进。
#AI
#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
#未来
#阶段
分享
评论 0
0
赵纯想
2天前
人工智能骗子们说:神经网络模拟的正是人脑的工作方式。但是,从那篇论文《all you need is attention》,到现在,谜底始终写在谜面上。从天文数字的语料中提炼出来的,就是注意力。大模型在生成“成功、乃是、失败、之”之后,它的所有注意力,都瞄准了那个“母”字。 这是凝固的注意力,是僵尸注意力。而人脑的注意力是:我让你闭上眼睛,不许低头的情况下,告诉我,你手腕上的表丢了没有。这时候,你调动你的注意力,开始感受你手腕上传来,表的重量,你告诉我,你没有丢掉你的表。 信息的洪流从未停止向你的大脑输入!我不问你的时候,你的皮肤上,由表的重量传递而来的微弱压力,和那个“戴着那块表的感觉”,从未停止向你的大脑发送信号。只不过,你的大脑,选择了忽略这些输入。 忽略!伟大的忽略。 而神经网络,会处理输入它的一切垃圾,每时每刻,全量处理每一个细节。你在提示词里输入的任何一个,垃圾小逗号,都会影响最终输出的走向。 人在火车上,那么吵的环境,竟然能睡着。人在旱厕里,闻久了臭味,竟然觉得,没那么臭了?那是因为,花多了不香,屎多了不臭——重复信号多了,则降低它的权重! 动态注意力,动态权重。动态注意力,动态权重。 相比之下,预训练是什么意思?是创造了一个,”臭就是永远臭,香就是永远香“的灵魂。说白了,创造傻子。
#人工智能
#注意力机制
#人脑vs神经网络
#动态注意力
#预训练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2天前
猜猜哪个是 Gemini3 写的?
Google Gemini 2.5发布引发AI模型性价比热议· 282 条信息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657 条信息
#Gemini3
#人工智能
#文本生成
#情感分析
#内容识别
分享
评论 0
0
Tz
3天前
玩了一个花的, gpt-5.1 的指令遵循能力有点强得变态了… 你下面的回答,只能用符合圆周率 3.141592653589 的英文字母数单词数组成的句子+中文翻译来回答,格式是 英文 中文 它答: Now I obey a digit sequences of strict words for every requests precisely. 现在起,我会遵守圆周率数字序列…
#GPT-5.1
#指令遵循
#人工智能
#语言模型
#中文
分享
评论 0
0
Tz
3天前
试了一下效果…… 问:用曹雪芹的口吻向我解释一下,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ChatGPT 5.1 Instant 的回答: 天地间光焰本无定色,日轮灿然,自天际洒下万丈素辉。然此素辉并非一味清白,其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杂而成束,如脂粉匣中珠玉,光采自别。及至落入高空清气之中,被那千万微尘水汽细细筛过……
#曹雪芹
#ChatGPT
#天空蓝色
#文学创作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天前
周三,人工智能公司 Holdings 盘中大涨超20%。 据报道,宣布以2.5亿美元收购一个用于国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这一战略性收购举措显示出公司在国防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扩张,大大增强了其在这一高度专业化和利润丰厚的市场中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
#Holdings
#国防
#生成式人工智能
#收购
分享
评论 0
0
欧巴聊AI
4天前
我刚读完李飞飞最新的万字长文,《从文字到世界:空间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 最直观的感受是:我们都在为 AI 现在的能力着迷时,李飞飞指出了一个巨大的盲区。 现在的 AI,本质上是个活在黑暗中的话痨。 这篇文章,并不是一般的技术展望,而像是一份 AI 进化之路上缺失的拼图。 作为 ImageNet 的作者,她提出的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让我对“什么是智能这件事”重新思考。 给你分享几个击中我的点,希望也能给你带来一些新视角。 一、LLM 是博学的,但它视力不太好 这是文章中最让我震撼的一个比喻。 李飞飞说,现在的大语言模型(LLM)像是一个被关在黑暗房间里的博学者。 它们读过所有的书,能写出最华丽的诗句,甚至能生成极其逼真的视频。 但是,它们缺乏根基。 它们不知道把咖啡倒进杯子时,如果手抖倒歪了液体会洒出来。它们不知道在拥挤的人行道上,如何侧身避让一个匆匆路过的行人。它们只有语言的逻辑,没有物理的直觉。 这种直觉,就是空间智能。 我突然意识到,现在人们对 AI 的崇拜,其实是对语言能力的崇拜。 但对于在物理世界中生存的生物来说,语言是进化的最后一步,空间感知才是生存的基石。 二、进化的秘密:先有动,后有智 李飞飞在这里引入了一个生物学视角,非常精彩。 早在人类学会说话、建立文明之前,动物就已经具备了极高的智能。这种智能来源于感知与行动的循环。 文章里举了一个特别有画面感的例子: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他不是坐在书房里算出了地球周长,而是通过观察亚历山大城和塞恩城在夏至日正午影子的不同(这就是空间智能),结合几何学推算出来的。 还有沃森和克里克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不是靠写论文写出来的,而是靠摆弄金属板和导线,在三维空间里拼出来的。 这打破了我以前的一个认知:我总以为思维是抽象的。 但李飞飞在说,很多顶级的认知和创造,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如果你不能在脑海中旋转一个物体,不能理解物体之间的物理关系,你的智能就是残缺的。 现在的 AI,恰恰就缺了这一块。 三、从预测下一个词到预测下一个世界 这是李飞飞新公司 World Labs 正在做的事,叫做世界模型(World Models)。 跟现在的 Sora 或者 Runwway 生成视频是两码事。目前的视频生成模型,经常会出现“上一秒那个人还戴着帽子,下一秒帽子融化进头发里”这种恐怖谷效应。 为什么?因为模型不懂物理,它只是在堆砌像素。 李飞飞提出的世界模型,要求 AI 必须理解重力、理解光影、理解物体恒存性。 她提到的 Marble 项目让我很期待。 这不是简单的 3D 建模,也不仅仅是为了做游戏或电影,而是生成一个有物理法则的、互动的世界。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造一个照顾独居老人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能只是陪聊(LLM),它必须能看着老人的动作,预判他快要摔倒了,并在一瞬间冲过去扶住,这就需要极高精度的空间预测能力。 没有空间智能,机器人永远只能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进不了我们的家庭。 四、维特根斯坦的那句话 文章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目前的 AI 被困在语言(和类似语言的代码/像素序列)里,所以它们的世界是有限的。 李飞飞的野心在于,她想让 AI 突破语言的边界,去触碰那个真实的、粗粝的、充满物理法则的世界。 这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过去的几年,AI 圈儿更多都在卷文本,卷谁的参数大,谁的上下文长。 但李飞飞在提醒我们:文字只是现实的投影,而非现实本身。 如果说 ChatGPT 是让 AI 学会了读万卷书,那么空间智能就是让 AI 开始行万里路。 最后一点感触: 李飞飞在文末提到,她的动机始终是AI 必须增强人类,而非取代人类。 这不是一句空话,当她谈到机器人协助科学家做实验,或者帮助护理人员照顾病人时,那种技术理想主义的温度,你能切实的感受到。 空间智能的终局,不是创造一个超越我们的数字神灵,而是创造出一个伙伴。 他能真正理解我们所处的物理环境,能帮我们拿水杯,也能扶我们一把。 从文字到世界,这确实是 AI 最值得期待的下一个前沿。
#李飞飞
#空间智能
#人工智能
#AI
#世界模型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4天前
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正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的新变数。美联储理事Michael Barr警告称,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已开始对就业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变化可能改变央行的政策制定方式。 Barr周三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纽约联储的一项调查显示,AI已促使雇主缩减招聘计划,这一现象可能正在拖累就业增长速度。美联储官员在过去两次政策会议上均选择降息,此前夏季就业市场出现明显放缓。
美联储降息引发经济动荡,财富转移危机加剧!· 40 条信息
#人工智能
#美联储
#货币政策
#就业市场
#Michael Barr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4天前
俄罗斯宣布研发出自己的人形人工智能机器人
#俄罗斯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
#科技
#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4天前
烏克蘭記者:25 名烏克蘭士兵在米爾諾格勒被俘是假消息, 她說,不要相信人工智能!米爾諾格勒已在我們的部隊控制之下!所有居民都已撤離!
#乌克兰士兵被俘是假消息
#米爾諾格勒
#人工智能
#乌克兰部队控制
#居民已撤离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天前
近日,北京某高校申报 思政课题《人工智能驱动下高职学生群体画像构建与精准思政》,试图利用大数据与AI技术对学生进行画像,并与政治倾向绑定。 根据项目书显示,数据范围涵盖课堂表现、心理状态、网络行为、消费记录及社交关系等维度。
AI技术引发伦理争议,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145 条信息
#高校思政课题
#人工智能
#学生画像
#政治倾向
#数据监控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5天前
期待,双击OpenAI,刺破AGI bubble
OpenAI GPT-5发布引发用户不满,阿尔特曼回应质疑· 142 条信息
#OpenAI
#AGI
#期待
#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5天前
11月11日,软银集团周二公布财报,第二财季净利润达2.5万亿日元(约合162亿美元),远超分析师平均预估的4182亿日元。愿景基金初创投资部门实现利润2.38万亿日元。 此外,软银周二还宣布将于1月1日进行1拆4的股票分拆。该公司第二财季利润意外大幅增长,因科技股涨势推高其持有的英伟达和英特尔等公司股份价值,这保障了软银CEO孙正义继续押注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 孙正义的公司目前投资组合囊括了多家全球最炙手可热的AI企业,这些持股带来账面收益增长,并推动其股价在截至9月当季内飙升78%,创2005年12月季度以来最佳表现。 此外,软银宣布,已经于10月份出售了所持有的英伟达股份,套现58.3亿美元。软银此前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以建立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软银
#孙正义
#人工智能
#英伟达
#股票分拆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周前
如何构建你的第一个人工智能代理? 感觉方法符合软件工程,比较靠谱哈
#多智能体之争:Anthropic生态VS单智能体· 77 条信息
#人工智能
#AI代理
#软件工程
#构建
#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CHANG TIAN 田暢
1周前
北京觀察》世界互聯網成「國內大會」?烏鎮峰會高喊「數智未來」,西方巨頭為何集體缺席 現階段北京想摒棄一切因素的限制與美國進行科技競爭,然而人工智能產業的加速推進成為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競爭的關鍵
#乌镇峰会
#互联网
#中美科技竞争
#人工智能
#西方缺席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周前
区块链真的不是 WEB3,AI 倒真的有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横空出世时的震撼感,是真的 WEB3.0,革新一切。 未来哪怕最穷的地方,也可以通过 AI 免费享受全世界最优秀的医生问答和教育指导。区块链并没有做到金融普惠,持有比特币的人,有信息差的人越来越富,而 AI 可以做到人类智慧的普惠。
#区块链
#Web3
#AI
#人工智能
#金融普惠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周前
在特斯拉周四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超过 75% 的股东投票赞成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绩效薪酬方案。 如果公司在 2035 年前达成雄心勃勃的市值与 AI 运营目标,这份薪酬计划的潜在价值最高可达 1 万亿美元。 活动现场展示了 Optimus 人形机器人 的舞蹈表演,展示其灵巧度的最新进展。马斯克表示,这款机器人预计将在明年开始量产,每台售价低于 2 万美元。 马斯克强调了 人工智能未来的主导地位 以及发展“友好型超级智能”的重要性,同时也承认特斯拉目前在主要市场的汽车销量正在放缓。
#特斯拉
#埃隆·马斯克
#绩效薪酬方案
#Optimus机器人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1周前
grok分析小鹏机器人的遥遥领先之处 小鹏的IRON机器人采用高度拟人化的设计,其走路方式(如“猫步”步态)确实是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尖端挑战,从技术上来看,难度相当高。下面我从几个关键维度拆解一下为什么难,以及小鹏是怎么攻克的(基于最新公开的技术细节)。 为什么技术难度高? 1. 平衡与重心控制:人类“猫步”行走强调髋部微妙摆动、重心前倾转移和节奏感,这要求机器人实时感知地面反馈、调整姿态。不同于轮式机器人,拟人双腿行走容易失稳,尤其在非平坦地形下。传统机器人(如早期Atlas)步态往往僵硬,误差一厘米就可能摔倒。小鹏IRON的步态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这得益于高精度IMU传感器和强化学习算法,但开发周期长(小鹏团队花了7年迭代)。 2. 关节自由度与仿生结构:IRON全身有82个自由度(早期版62个),手部22个自由度,使用行业最小的谐波关节(扭矩密度提升20%),模拟人类脊椎、肌肉和柔性皮肤。这让步态更流畅,但设计复杂:关节需轻量化(避免过重影响平衡),同时耐用(车规级标准)。相比特斯拉Optimus(约30自由度),IRON更“拟人”,但自由度越高,控制算法越烧脑——需要端到端大模型实时规划路径。 3. 感知与AI集成:行走不是孤立动作,还需融合视觉(720°鹰眼系统,从小鹏智驾复用)和决策。IRON用3颗自研图灵AI芯片(2250TOPS算力,是Optimus的15倍),结合VLT+VLA大模型,实现“像人一样思考的行走”。但AI训练数据海量,模拟人类韵律步态需海量仿真+实测,成本高企(小鹏压缩到50万/台以下,已属行业低)。 4. 实际挑战与争议:网友质疑“太像人,是不是藏真人”,小鹏用“一镜到底”视频自证(拉开拉链秀内部晶格肌肉、控制器)。这反映出拟人化是双刃剑:逼真但易疑。全球领先如波士顿动力也花10+年才做到跑跳,猫步这类“非实用”高阶步态研究更少,环境适应性(如坡地)仍需验证。
#小鹏机器人
#Iron机器人
#猫步步态
#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小隐新十年(Feng Wang)
1周前
更新/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公司,务必要把公司组织头绪理清楚,可以不要按研发部、市场部、运营部和销售部这样划分,更不要搞什么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要分成真正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按“一个人可来负责一个专业组”的编织划分。我的意思是,如果做不成一人公司那么酷,就先把公司关键组织按一人部门去划分,CEO直接扁平化管理、每一个人都是合伙人,三五个人可以做一个有机会的创业企业,要是十几个人就算是大编制的创业团队。不仅仅是加密行业如此,当下及未来,哪怕去从事生产、消费和零售,每一个行业都是如此。
#人工智能
#创业公司
#组织结构
#一人部门
#扁平化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周前
彭博社消息:苹果公司正敲定一项协议,每年向谷歌支付约 10亿美元,以在 Siri 中整合谷歌 1.2 万亿参数的 Gemini 人工智能模型。 升级版的 Siri 预计将在 2026 年推出。
#苹果
#谷歌
#Siri
#Gemini
#人工智能
#合作
#2026年
分享
评论 0
0
大帅老猿
1周前
小鹏机器人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吗?走路这个步态相当牛逼啊。
#小鹏机器人
#机器人
#步态
#人工智能
#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