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中美科技竞争
关注
美股OK哥
5天前
木头姐卖出 $NVDA 买入 $BABA 和 $BIDU ,采访马上就找了。 总结一下她的观点: - 中美科技竞争是利好,推动AI创新 - 支持H-1B签证,需全球人才保持竞争力 - 看好中国AI公司(如百度、阿里),ARK重启持仓 - 欧洲/英国资金流入强,创新投资热 - TikTok案特殊,相信会谈好协议 - 比特币领导货币革命,虽然最近回调了,但长期潜力大
#木头姐
#NVDA
#baba
#BIDU
#中美科技竞争
#AI创新
#H-1B签证
#中国AI公司
分享
评论 0
0
Terence Shen 公子沈
6天前
长文:新冷战的虚与实——中美科技对决的深层逻辑 关于中美科技竞争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从芯片禁令到人工智能的突破,各种消息层出不穷,在许多人心中营造了一种普遍的焦虑与好奇。我们似乎正处在一场决定未来数十年全球格局的竞赛之中,但大部分讨论往往流于表面。 美国顶尖智库的最新专业研究报告,为我们剥开了层层迷雾,提供了一幅更清晰、更具洞察力的图景,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场博弈的本质。 1. 貌合神离的“专制轴心”? 当普京和金正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似乎宣告了一个反西方“专制轴心”的形成,引发了世界的担忧。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这个看似团结的联盟,其内部的裂痕远比外界想象的要深。 根据华府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最新分析,中、俄、朝三国所谓的团结,更多是利益捆绑下的权宜之计,而非建立在共同价值观或深厚互信之上。 从历史上看,朝鲜战争的经历让平壤对北京始终心存芥蒂,他们认为中国在停战谈判中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随后的中苏交恶,更是让中朝这两个邻国陷入长达数十年的地缘政治猜忌。金日成曾系统性地清除过国内的亲华派,而金正恩也处决了以亲华闻名的姑父张成泽。相互猜疑,而非信任,才是中朝关系的常态。 即便在当下,微妙的矛盾依然存在。为了维持在乌克兰的战事,莫斯科现在严重依赖平壤的弹药和军事支持,两国甚至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普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习近平,成为金正恩最重要的伙伴——这无疑削弱了北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主导权。北京对于俄朝之间可能涉及敏感军事技术转让的深度合作,内心充满了不安,因为它不希望在家门口出现一个无法控制的、新的动荡源头。 与此同时,俄罗斯情报机构内部,依然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威胁”,并对其在远东地区的长期野心保持警惕。这种“貌合神离”的关系,意味着这个联盟的稳定性远不如其精心策划的团结场面那样牢固。 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中、俄、朝的目标并不一致。莫斯科和平壤更倾向于扮演“颠覆者”的角色,而北京则希望在不彻底摧毁现有秩序的前提下,重塑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世界格局。中国的目标是削弱美国的影响力,但又不想完全切断与西方世界依然有利可图的经济联系。 2. 实力天平的倾斜:科技战的真实图景 许多人仍认为美国在科技上遥遥领先,但最新数据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在衡量创新能力的某些关键指标上,中国已经实现了反超。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追赶故事,而是一个实力天平已经开始倾斜的现实。 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显示: 顶尖科研人员数量: 2020到2024年,中国从18,805人激增至32,511人,而美国则从36,599人降至31,781人。 高质量科研产出: 中国的“份额”达到32,122,显著超过美国的22,083。 人才储备: 预计到2025年,中国每年毕业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博士数量将是美国的近两倍。 中国的快速追赶,主要归功于举国体制的战略投入。与美国的研发经费更多来自高校和私营部门不同,2023年中国政府在科研上的直接支出是美国的1.5倍以上。 但在最尖端的人工智能领域,情况有所不同。虽然中国的国家实验室在计算机视觉等基础领域贡献良多,但真正的前沿突破,仍然由美国的私营公司主导。华盛顿的核心战术,就是通过严格限制中国获取高端GPU,来扼住其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咽喉。 与美国追求“最顶尖”模型的策略不同,中国的AI战略更侧重于“低成本、大规模”的普及应用。这与当年华为在电信领域的打法如出一辙——利用国家补贴和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全球市场,形成事实上的技术标准和市场依赖。北京正试图在机器人和其他AI应用上复制这一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视角里,技术从来都不只是工具,更是强化社会治理和军事力量的延伸。当一项技术在美国被视为解放生产力的工具时,在中国则可能被优先用于加强控制。 哈德逊研究所的防务专家布莱恩·克拉克对此发出了严厉警告。他认为,未来十年,谁主导了具身智能(Embodied AI),谁就将拥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他敲响了历史的警钟:193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了核裂变。次年,爱因斯坦便致信罗斯福总统,警告这项技术的致命潜力。如果当年是极权主义政权首先造出了原子弹,世界的命运将被改写。克拉克认为,与希特勒不同,习近平更理解革命性技术的军事潜力。 克拉克也承认,华盛顿的出口管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使美国在芯片性能上保持了优势。但这背后也存在悖论:中国垄断了制造芯片所需的稀土(例如,英伟达芯片所需的“镝”,99.9%由中国供应),而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度滚珠丝杠,又严重依赖西方。 他建议,美国必须采取更主动的“组合拳”:强化芯片出口管制、补贴本土机器人和电池制造商、禁止购买中国制造的关键AI组件,并加速稀土供应链的“去中国化”。 这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竞赛,而是一场关乎两种体系、两种未来的零和博弈。每一个技术突破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地缘政治逻辑。
#中美科技竞争
#AI军备竞赛
#中俄朝关系
#科技霸权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中文网
2周前
#观点 当中国快速进步、威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时,特朗普的回应是破坏美国的进步引擎,削减数科研与医学研究资金,打击美国高校。
哈佛风波:协议在即,审查未止,英校遭殃· 94 条信息
哈佛大学遭特朗普政府资金围剿后,杜克大学成新目标· 269 条信息
#中国科技进步
#美国科技领先地位
#特朗普政策
#削减科研资金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Xiang Yang 向阳
2个月前
黄仁勋的问题不是蠢,是坏。但他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成为华盛顿和北京的新宠。当被问到:“英伟达芯片成为中国强化其经济和军工实力的有力工具,而为什么中国却限制保障我们美国自己的经济和安全所需的电池技术?”黄仁勋:“基于对风险的考虑和对自己独立体系技术的高度自信,中国军工根本不屑于也不会依赖我的芯片和基于所谓的“美国的完整前后台配套技术体系”来打造中国自己的的核心军工科技体系,而且中国的超级计算能力已经傲视全球了。但是,我说服川普总统,为了和中国竞争,我们需要让美国的整套技术体系成为全球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禁芯片出口,我们必须让全世界的人工智能开发人员(中国占了一半)都为美国工作,贡献他们的智慧。要让美国再次强大,就必须先让中国强大!” 第一季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过17万2000辆新车,占该公司全球交付量逾半;中国单一市场销量更达总量的40%。相比之下,中国仅占英伟达2023会计年度营收的13%,即便在出口限制前,中国市场占比也仅约25%。中国在英伟达上一个财年中只贡献了170亿美元的营收。 对川普而言,英伟达的成功与股市飙涨皆为政治胜利,即便英伟达仍是中美科技竞争的爆发点,自美方放宽H20芯片出口限制以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下新高。黄仁勋也快马加鞭的强化对华关系。何立峰早就“欢迎英伟达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尽展产业优势和能力,进而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今年以来已三度访华,包括7月17日与商务部长王文涛会晤。王文涛:“希望英伟达向中国客户提供高品质且可靠的产品及服务”。
英伟达CEO黄仁勋春节前夕访华事件· 42 条信息
#黄仁勋
#中美科技竞争
#英伟达
#中国市场
#芯片出口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3个月前
限制芯片出口未能奏效,白宫AI主管:中国模型仅落后美国不到半年
为在人工智能竞争中赢过中国,拜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芯片制造能力采取了不同的打压策略。
#中美芯片战:英伟达求生,中国突围· 92 条信息
#芯片出口限制
#白宫AI
#中国AI发展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藿香子
3个月前
一个18岁移民美国的黎巴嫩穷孩子,勤奋努力,202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如今他的实验室被川普政府断粮。他二月份在社媒呼吁这样下去会伤害美国的生物医学研究,导致很多人材外流。很快北京就发出邀请,保证20年经费,随便哪个城市建实验室都行。 我以前对东升西降很不以为然。现在真是无法判断未来了😡
#诺贝尔医学奖
#美国政策
#人才流失
#中美科技竞争
#科研经费
#生物医学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4个月前
美国暂停出口C919发动机 5月29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已暂停部分美国公司向中国商飞出售产品和技术的许可证,这其中包括了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发动机——美国GE航空航天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生产的LEAP-1C发动机。 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中方反对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
#美国出口限制
#C919发动机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艾森 Essen
4个月前
世界最伟大公司苹果,手把手帮助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个访谈揭示了苹果与中国之间一种复杂、深度捆绑且充满悖论的关系。苹果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意间成为了中国制造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手,同时也培养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并深陷地缘政治的漩涡。以苹果为案例,这个节目深刻反思了全球化、跨国公司战略、产业政策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的深层问题。 苹果对华投资的惊人规模与“国家建设”效应: 麦吉指出,苹果每年在华投资高达55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四年53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经通胀调整后的年度援助总额(援助16国)。苹果虽不直接拥有工厂,但通过对生产线、设备和技术的“疯狂控制”,实质上主导了生产。更重要的是,自2008年以来,苹果在中国培训了约2800万工人,这个数字超过了加州的劳动力总数。麦吉将苹果形容为中国的“职业技术学院”,认为苹果在客观上帮助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熟练的技术工人群体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 “无心插柳”与形势转变: 苹果最初进入中国(2000年代初)符合当时美国希望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走向民主的共识。然而,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演变,尤其是在习近平时代,情况变得复杂。2013年的“315消费者日”事件中,苹果因保修政策差异受到中国官媒的猛烈抨击。这一事件(其背后有复杂的“黄牛党”倒卖iPhone的背景)促使苹果开始更积极地与中国政府沟通,并强调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在华投入和依赖。 培养竞争对手: 为了供应链的稳定和避免供应商对其过度依赖而可能破产,苹果曾鼓励其供应商也为其他公司(主要是中国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提供服务和技术。这无意中加速了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崛起。这些品牌利用苹果建立的供应链和培养的技术能力,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反过来蚕食了苹果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地缘政治的意外“助攻”与新挑战: 在华为凭借其技术实力一度在全球销量上超越iPhone,让苹果内部陷入“五级火警”般的恐慌时,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严厉制裁。这使得华为的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客观上为苹果赢得了喘息之机,使其在华市场份额一度翻倍。然而,华为并未就此沉寂,正携其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 OS)卷土重来,未来可能成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技术溢出效应与深远影响: 苹果在中国培养的先进电子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其影响远不止于智能手机。这些技术和经验可以被应用于其他高科技领域,如电动汽车(被形容为“轮子上的智能手机”)、无人机,甚至军事装备。这在客观上增强了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对“产业回流”的质疑: 对于苹果宣称将在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并创造数万就业岗位的说法,麦吉表示高度怀疑。他认为,如此巨额的投资若只创造少量就业,其计算方式可能包含了股票回购和分红等。他强调,中国拥有的人口密度、特定劳动力结构以及产业集群优势,是美国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相比不切实际的“回岸制造”(reshoring),“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即与盟友国家合作)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苹果
#中国
#全球化
#中美科技竞争
#跨国公司战略
#产业政策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中文网
4个月前
#观点 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从汽车、芯片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商用飞机。人工智能霸主之争将不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等中国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
中国DeepSeek引发美国科技股暴跌事件· 136 条信息
#中国高端制造业
#人工智能竞争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艾森 Essen
4个月前
美国那边一直想卡中国脖子,不让用英伟达那些最牛的AI芯片,怕中国AI发展太快。他们先是限制性能高的高端货,英伟达就搞了个稍微弱一点的“特供版”(比如H800)卖给中国。结果美国一看,不行,又把规定收紧了,连“特供版”也给禁了(比如H20)。 但是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这些被禁的芯片,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到中国搞AI研发的人手里。怎么搞到的呢? 主要有两个路子: 曲线救国: 去国外租服务器。比如在马来西亚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那里现在成了数据中心的热土(地便宜电便宜),好多美国云巨头都在那建基地。国内的公司(像字节跳动这种)就在那边租服务器,这样就能间接用上那些运不进国内的牛逼芯片了。听说在当地开个子公司操作起来也方便。你看台湾往马来西亚运的显卡(搞AI训练用的那种)数量暴增,就是个旁证。 直接走私: 这就是“水货”渠道了。把芯片先运到没被美国限制的第三国,然后换包装、改文件,通过好几个中间商和空壳公司层层转手,最后偷偷运进中国。有人估计,中国训练AI模型,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算力就是靠这些走私进来的芯片撑着的。 英伟达自己也挺尴尬,他们嘴上说肯定遵守美国规定,但生意做得太大,芯片卖给云服务商、服务器制造商之后,最终用户是谁,他们也难追踪,责任就分散了。而且这灰色市场利润超高,倒一手能加价30%-50%,挡不住有人铤而走险。不光是中国,印度也有公司被抓到帮俄罗斯倒腾禁运芯片。 美国政府看堵不住,就只能不停地加码出新规定,搞得越来越复杂,连云服务都管上了。但问题是,负责监管的部门人手严重不足,还被砍预算,根本管不过来。有人提议用技术手段锁死芯片,但英伟达觉得不靠谱。 所以光靠堵和禁是很难完全掐死的,总有漏洞可钻。美国要想在AI竞赛里保持领先,与其费老鼻子劲围追堵截,不如自己跑得更快、创新更猛才是王道。
#美国制裁
#AI芯片
#中美科技竞争
#英伟达
#芯片出口限制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愤怒的熊猫
6个月前
美国尽全力,终于接回宇航员,又发现中国在3万米高空干了件大事
#宇航员回归
#中国高空项目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只配抬杠
6个月前
美国四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博通英伟达AMD的CEO都是华裔了,两个马来西亚的,两个台湾的。 在美国印度人搞软件,华人搞硬件?
#美国芯片制造商
#华裔CEO
#英特尔
#博通
#英伟达
#AMD
#半导体行业
#中美科技竞争
#科技领域的族裔分布
分享
评论 0
0
联合早报 Lianhe Zaobao
6个月前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五(3月7日)谈到中美科技竞争时说,外部施加的无理打压从未停歇过,但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
#中美科技竞争
#无理打压
#封锁与创新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
#科技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邓聿文
8个月前
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顶美区苹果应用榜。最近两天美国科技界持续DeepSeek热,中国舆论把这款AI宣扬为美国政府科技打压和围堵的失败。此款产品确实引起了美国AI界的讨论和反思AI,至于这是否预示美国对中国科技禁运的无效,以及中国人工智能是否正在追上美国,我认为还有看DeepSeek的进一步表现,还有中国是否有多家像该企业的AI聊天机器人的出现,才能准确判断。
中国DeepSeek引发美国科技股暴跌事件· 136 条信息
#DeepSeek
#ChatGPT
#苹果应用榜
#美国科技界
#中国舆论
#AI反思
#科技打压
#人工智能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8个月前
在“星际之门”计划下,美国的AI技术将领先中国
#星际之门计划
#美国AI技术
#中美科技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voa-许宁
9个月前
专家:中国借调查英伟达反击美芯片管制效用恐有限
中国当局本周宣布对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英伟达(Nvidia)展开反垄断调查,可能给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开出十亿美元的罚单。分析认为,中国此轮调查是对美国对华芯片技术出口禁令的反击,但作用十分有限,这一只具象征意义的做法也反应出中国对AI技术恐将落后于美国的不安。
#英伟达
#反垄断调查
#AI芯片
#中美科技竞争
#技术出口禁令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