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半导体行业
关注
网易新闻-澎湃新闻
2周前
传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
传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半导体,安世,中国工厂,林剑,芯片,工厂
安世半导体暂停向中国工厂供货引发争议· 4 条信息
#安世半导体
#暂停供应
#中国工厂
#半导体行业
#芯片
分享
评论 0
0
fin
2周前
今天Amazon裁员3万人,比2022年行业收缩期裁的还厉害,原因很简单 买GPU的钱capex不够,导致AWS增速下降,被市场严厉的惩罚了,只能砍工资来省钱买GPU,让财报好看一点,营造一个AWS增速触底的故事 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SDE打工人,都应该买入Nvidia/amd作为风险对冲,弥补自己被GPU挤出价值链的风险 ------------------------- 进入2024~2025年,美国SDE们就业差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21年的大幅过度扩张,也不再是薪资更低的海外技术中心抢饭碗,暂时还不是AI提效造成需求降低,而是来了一个新的大boss:GPU capex GPU capex在互联网公司正在创造一种诡异的繁荣性萧条: 公司业绩增速很好看,股价也节节高升,但是员工的工资开支成了管理层腾挪不开的问题,每个人都要担心自己的工作,同时因为持续性裁人,留守的员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心惶惶,和大萧条时代无异 这不是传统的行业萧条,而是资本在人力与算力之间的激进再分配 Amazon这次裁员3万人,大概从两个月前就有风声了,年中perf review往年都是7月,这次到8月中下才开始,RTO的政策,也是裁员的重要考虑因素(借口)。AGI组肯定是一个都不动,PXT, device and service, 运营,都会是重灾区,按惯例AWS应该会晚一点再裁,等到AWS reinvent之后再裁,人尽其用 而在故事的另一端,AWS Q2的未完成订单(backlog)达到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这说明客户想买但AWS交付不了,需求持续火爆,GPU买的不够快不够多 在AI服务器供应跟不上需求爆炸性增长的时代,opex(工资)换capex就能带来公司的业绩提升,资本会毫不留情的惩罚一切不把这条路线贯彻到底的CSP/Hyperscaler Meta开启每半年5%悄悄裁员模式基础之上,刚刚裁掉AI org的600人,而且还悄悄裁掉了很多部门的director,也是同一个逻辑:AI data center不够用,一年之内对未来18个月的capacity计划上修了三次,每次以为高估了需求,都会在几个月之后才痛苦的发现原来是低估了 互联网公司内部真的不需要人了吗?当然不是,招人的budget砍掉之后,只能倒逼公司内部增效来弥补 目前最激进的互联网大公司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内部tool耗费大量人力做各种agent功能,一键部署鼓励vibe,定了KPI每个部门AI使用率要达标,各级汇报AI使用进度和案例,还规定互相定期交流学习 一顿操作猛如虎,目标仅仅只是希望把大家的工作效率提升~20%,而已 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为了增速,为了竞争,当公司提效遇到瓶颈,裁员也裁到只剩大动脉了,opex已经榨不出油水了,公司下一步只会继续牺牲现金流,甚至像ORCL一样,开始为了增速而不惜冒风险举债 Nvidia/AMD也会继续用手里的巨额现金推动投资,支持合作伙伴投入AI capex,就像openAI做的那样 这一切最大的受益者都会是半导体全产业链公司,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常态:半导体公司的利润率会反超互联网公司 但他们也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当VC/Hyperscaler的前期投资看到token需求减缓时,甚至只是需求增长速度减缓(不再是一年数倍),一定也会毫不留情的砍单,这个传导的速度会非常快,会比半导体公司的投产周期要快的多 这一步什么时候会出现,一个参考指标是,企业渗透率接近50%的时候。 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候,美国互联网渗透率大概在52%左右(另有一组数据时43%) 目前互联网大厂的genAI daily user渗透率正在从50%向90%迈进,而广大行业公司的AI采用率不到10%,增速暂时是有保障的,每一代科技革命增速最快的时候就是全社会公司采用率10%迈向50%的阶段 Cisco泡沫的历史不会简单重现,我相信这一轮信息比上一轮要充足太多太多,一直会有足够多的泡沫怀疑论者警醒,至少会让泡沫破灭的时候不会那么惨烈
#Amazon裁员
#GPU capex
#AI服务器
#半导体行业
#互联网泡沫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新浪网
2个月前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9月13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_新浪网
商务部强烈反对美方加严中国芯片出口管制· 55 条信息
#美国
#模拟芯片
#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
#半导体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Salonbus
2个月前
下一步看新市民推动的消费估值修复。另外,所有半导体行业卓越玩家都会上市,和电动车一样冲击全球市场。中芯国际在亦庄,全球最大Fab 投入建设
港股:券商领涨,新股火热,币股崛起· 79 条信息
#新市民消费
#半导体行业
#中芯国际
#亦庄
#全球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Compute King
3个月前
Cadence违规向中国实体清单高校出口EDA工具,被美重罚超1.4亿美元 美国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行业巨头Cadence因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被美国司法部(DOJ)和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联合处罚。根据7月28日发布的公告,Cadence已承认刑事指控并同意支付总额达1.406亿美元的罚款,以达成和解协议。 美国政府指控Cadence及其中国子公司Cadence China,在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向客户“中南CAD中心”(CSCC)(其被美国政府认为是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中国国防科技大学(NUDT)的别名)非法销售或租借EDA相关产品。涉案物项包括受《出口管理条例》(EAR)约束的EDA软件、硬件及知识产权(IP),共计56次交易,未经必要出口许可,总价值约4,530万美元。 此外,Cadence还被指在违规的情况下,进一步将相关软件和技术转让给与NUDT存在关联的中国芯片企业(案中称为“P公司”),构成新的出口管制违规行为。 除上述主要违规外,调查还发现Cadence合规体系存在严重漏洞,导致多家已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受限实体,包括俄罗斯JSC Mikron、中国一家通信巨头以及中国某顶级芯片制造商,在被制裁后仍成功访问并下载其EDA软件。 在刑事和行政和解中,Cadence将向美国政府支付总计1.406亿美元罚金,并须在未来完成两轮对其出口合规体系的独立审计。该行政命令自2025年7月28日起正式生效。 此次事件凸显了美国政府对技术出口管控执行力度持续升级,尤其是在与中国相关的高敏感领域。作为全球EDA三巨头之一,Cadence的违规行为及其所受处罚,也将对整个半导体设计工具行业的出口合规体系敲响警钟。
Cadence因向中国军事院校违规出口被罚1.4亿美元· 3 条信息
#Cadence
#EDA工具出口管制
#中国实体清单
#美国出口管制法规
#半导体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5个月前
荷兰军事情报机构去年指出,#中国间谍 瞄准了荷兰的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海事产业。当被问及这些间谍活动是否已经停止时,荷兰国防部长说:“我们只看到这种情况正在加剧。”👉
#荷兰军事情报
#中国间谍
#半导体行业
#航空航天
#海事产业
#间谍活动
#国防部长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5个月前
英伟达正寻求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Nvidia plans Shanghai research centre in new commitment to China
#英伟达
#上海研发中心
#中国技术发展
#半导体行业
#中美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6个月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刚刚表示: 我们不希望在纺织品等方面与中国脱钩 但我们确实希望在战略性产业上脱钩,比如钢铁、半导体和药品,这些我们要在本土建造生产
#美国财政政策
#中美关系
#产业脱钩
#钢铁行业
#半导体行业
#制药行业
#纺织品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6个月前
彭博社报道称,英特尔($INTC)将在本周宣布裁员超过20%的计划。
#英特尔裁员
#公司重组
#半导体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7个月前
中国已暂停向美国出口某些稀土矿物和磁体,这一举措对汽车、半导体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产生了影响。这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战的一部分,而这些材料对于制造电动汽车、无人机、机器人和军用设备至关重要。美国在这些材料上严重依赖中国,而中国控制着全球供应的很大一部分。
#中国
#美国
#贸易战
#稀土出口
#汽车行业
#半导体行业
#航空航天行业
#电动汽车
#无人机
#机器人
#军用设备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网-中国新闻网
7个月前
台积电赴美投资增至2000亿美元?舆论忧加速变"美积电"
#台积电
#美国投资
#美积电
#半导体行业
#企业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只配抬杠
8个月前
美国四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博通英伟达AMD的CEO都是华裔了,两个马来西亚的,两个台湾的。 在美国印度人搞软件,华人搞硬件?
#美国芯片制造商
#华裔CEO
#英特尔
#博通
#英伟达
#AMD
#半导体行业
#中美科技竞争
#科技领域的族裔分布
分享
评论 0
0
LT 視界
8个月前
誰是陳立武?英特爾 (Intel)於今日宣布,由華裔企業家陳立武(Lip-Bu Tan)接任執行長,人事命令即日生效,引發業界高度關注。陳立武成為英特爾近七年來的第四位常任執行長,同時也是英特爾史上首位華人 CEO。 現年65歲的陳立武,出生於馬來西亞,在新加坡長大,擁有物理學、核子工程和工商管理學位,在半導體與軟體產業累積超過20年的豐富經驗,曾擔任 EDA 大廠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 執行長,在業界備受尊崇,在業界擁有「晶片創投教父」的稱號。
#英特尔CEO
#陈立武加盟
#华裔企业家
#半导体行业
#企业领导更替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8个月前
推荐阅读 SemiAnalysis 文章《America Is Missing The New Labor Economy – Robotics Part 1 》 美国正在错失新型劳动力经济——机器人革命(第一篇)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日渐逼近,机器人技术正站在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革命前夜。本文来自美国知名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 SemiAnalysis,深入剖析了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格局,特别聚焦于中美之间的较量。文章认为,中国凭借庞大的工业基础、供应链优势,以及政府明确的战略布局,已迅速崛起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主导力量,而美国则在很大程度上错失了这场新的劳动经济革命。 文章指出,机器人产业的特殊性在于迭代速度和规模经济能够迅速扩大优势,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而中国企业在 无人机、大疆等细分领域的成功经验恰恰验证了这一点。目前,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已开始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不仅迅速掌握了基础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甚至在高端市场也开始赶超西方老牌企业,例如 Unitree G1 的人形机器人完全摆脱了对美国部件的依赖,并实现了商业化。 作者提醒,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产业界和政府尚未充分意识到机器人技术背后的战略意义,特别是机器人产业带来的巨大生产力革命所蕴含的战略威胁。作者以“行动号召”(Call for Action)的紧迫语气,呼吁美国尽快觉醒,加速重建本土制造能力,参与到机器人革命的全球竞争中,否则可能彻底错失新一轮的工业红利。 本文对中国读者而言,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从外部视角看待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机会。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潜力,也客观指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下一步可能面对的挑战与全球产业变革的深刻影响。对于关注机器人、制造业以及中美技术竞争的读者来说,这篇深度长文将带来极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视角。
#机器人技术
#产业革命
#通用人工智能
#全球竞争
#半导体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8个月前
英特尔宣布任命陈立武(Lip-Bu Tan)为新任首席执行官,自 2025 年 3 月 18 日起生效。 陈立武以其在半导体行业的深厚专业知识而闻名,曾成功带领 Cadence 实现显著增长。受此消息影响,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 11%。其他高管职位保持不变,戴维·津斯纳(David Zinsner)继续担任首席财务官(CFO),弗兰克·D·伊尔利(Frank D. Yeary)将继续担任独立董事会主席。 本次领导层变动是英特尔加强其在半导体市场地位的战略举措之一。
#英特尔
#任命
#首席执行官
#陈立武
#股价上涨
#半导体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8个月前
Lip-Bu Tan(陈立武,1959年11月12日出生)是一位马来西亚出生的美国企业家和执行官。他目前担任Walden International(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主席,同时也是Cadence Design Systems(凯登斯设计系统公司)的执行主席。他在风险投资和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是科技领域的重要人物。 Lip-Bu Tan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在新加坡长大。他毕业于南洋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完成了核工程硕士学位。由于1979年三哩岛核事故后核工业机会减少,他转而前往旧金山大学,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他职业生涯的亮点包括领导或共同领导多家科技公司的投资,例如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 Equipment和Aquantia Corporation(后被Marvell收购)。此外,他还曾在多家知名公司的董事会任职,包括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 SE)和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等。 Lip-Bu Tan以其在半导体、云计算、边缘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
#企业家
#风险投资
#半导体行业
#科技领域
#马来西亚
#美国
分享
评论 0
0
美国之音中文网
8个月前
华尔街日报:博通和台积电或将分拆英特尔
#博通
#台积电
#英特尔
#企业分拆
#半导体行业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9个月前
台积电1月份营收同比增长35.9%,达到新台币2932.9亿元(约合89.4亿美元),环比12月增长5.4%。 这是台积电历史上第二高的单月营收纪录,仅次于2024年10月的新台币3142.4亿元。
#台积电业绩
#历史记录
#2023年
#半导体行业
#财务报告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9个月前
QCOM要购入INTC了吗?
#QCOM
#INTC
#并购
#半导体行业
#科技新闻
分享
评论 0
0
网易新闻-澎湃新闻
10个月前
国产光刻胶的关键战场,在这里
国产光刻胶的关键战场,在这里,光刻胶 中美关系
#国产光刻胶
#关键战场
#半导体行业
#科技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0个月前
只要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有爭議有辯論不是壞事。 這兩天馬斯克與很多人談到且引起爭辯的H-1B 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允許美國雇主雇用外國人從事需要專業知識和學士或更高學位的特殊職業。 這些職業通常包括信息技術、工程、數學和醫學等領域。 事情的起因是企業家馬里奧·納瓦爾·法爾發推說到在大量新投資的推動下,到2032年,僅美國半導體行業就需要超過16萬名工程師…… 馬斯克跟推說:我們需要更多,甚至需要雙倍的工程師。在美國,超級有才華和超級有動力的工程師的數量太少了。 把這想象成一個職業運動隊:如果你想讓你的團隊贏得冠軍,你需要在任何地方招募頂尖人才…… 馬斯克以上言論引起有些人的質問:美國有三億多人,難道沒有你需要的人才? 馬斯克回復說自己公司盡量招募美國本土人才,但不夠的就必須從全球引進。 事實上,美國這幾十年大學教育堅持政治正確優先,而不是能力與才華優先,高級人才短缺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優先,不僅僅包含優先美國人的工作與就業,更重要的是要確保美國在全球競爭力上的優先。而要引領全球就必須招募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讓這些人才為我所用,而不是被競爭對手所用。 而川普總統也一直是這個觀點。在引進全球資金和傑出人才的戰略上,川普與馬斯克高度一致。
#马斯克与MAGA支持者因H-1B签证引发激烈争论· 14 条信息
#马斯克
#H-1B签证
#美国
#半导体行业
#工程师
#辩论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