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所谓中国经济奇迹,就是40年来,权贵合谋压榨农民和中产,然后牺牲子孙后代。香港交易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10月2日在新加坡表示,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亏欠了数亿农民,产生的财富中估计有一半由国家掌握,应该用来合理补偿农民。李小加说,中国能在过去40年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土地、劳动力、环境、储户权益四方面的“掠夺式分配”能力。 中国给农民极低的土地补偿,实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时,数亿农民工投身城市建设,拿到的微薄薪酬只是他们应得收入的一小部分。他说,这两者再加上巨大的环境破坏和对储户资金流动性的限制,都是他国无法企及的条件。只有愈来愈多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人,主动为中国大陆亿万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鼓与呼,才有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国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这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过去10多年来,权贵资本通过入股阿里、恒大、华为、万达、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所有假民企巨头,大肆掠夺人民的财富和健康。李小加指出,基于个人推测,过去30到40年中国经济创造的财富,约50%可能仍由国家掌控,另有20%可能归属城市人口,而约10%或涉及官僚体系中的不透明部分或腐败部分。中国80%人口可能仅分享到20%的财富,因此国家资源再分配的方式将成为未来焦点。国家掌握50%财富,应投入资金帮助民工的住房、教育、医疗保障。
zhang haitao
1个月前
朝鲜战争到底是怎样爆发的,中国究竟为什么非要出兵不可, 几十年来这始终是一个困扰着各国学者,甚至困扰着当政者的一个极大的谜团。 包括主要当事国中国和苏联当年的大多数领导人,多半也是不甚了了。 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爆发的,仅仅过了十年之后,即到了1960年6月的时候,即使是在这个问题上参与过某些决策讨论的亲历者,对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中国出兵的背景,就已经说不清楚了。 当时,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与中共代表团在6月22日举行了正式会谈。会谈中双方在许多问题上互相指责,发动朝鲜战争的责任问题也被赫鲁晓夫翻了出来用以指责毛泽东,自然,中共代表团团长彭真对此完全否认,且寸步不让。 让我们看看他们双方当时围绕着这个话题是怎么争吵的,各自的说法又是什么:--鈞天 彭真:我的记忆力很好,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政治局的讨论,我是参加了的。我们把意见告诉了斯大林。 赫鲁晓夫:事后诸葛亮,中国人就喜欢这样。 彭真:不对,我们确实同斯大林说过。 赫鲁晓夫:他是不听别人意见的,他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偶像。 彭真:我们对斯大林是不满意的。我们有委屈…… 赫鲁晓夫:我们在这个小范围里,可以讲,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发动的,是苏中两国都同意了的。 彭真:不对,我们没有同意。我参加了政治局的讨论,这个问题我是知道的。 赫鲁晓夫:我们也看到了文件,毛泽东是同意了的。 彭真:有两点必须说明:一、发动朝鲜战争,我们事先不知道;二、战争打起之后,你们派大使找我们中央,说苏联出兵不妥,斯大林想要我们来出兵。 赫鲁晓夫:那个时候如果是我们这些人担任领导,而不是斯大林的话,这场仗就打不起来了。但是,如果毛泽东不同意,斯大林也是不会那样做的。朝鲜战争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决定后才发动的。 彭真:你说得不对,毛泽东同志是反对打的。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就同斯大林说过,如果战争打起来,那就不是南朝鲜的问题,而是美帝国主义的问题了。即不是南朝鲜能否拿到手的问题,而是北朝鲜能否保住的问题。这样的意见,毛泽东同志也向金日成同志谈起过。朝鲜战争打起来以后,斯大林说,如果苏联出兵,就意味着世界大战,因此才请中国出兵。因此我们才同意出兵的。我当时参加了政治局会议的讨论。 赫鲁晓夫:你说的是战争打起来以后的事,问题是发动战争斯大林和毛泽东是批准了的。 彭真:你说的不是事实,是造谣。我参加了讨论。我们始终认为是斯大林同志同意了。金日成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 赫鲁晓夫:你比我小吧,今年多大岁数? 彭真:五十八岁。 赫鲁晓夫:你比我年轻,但是记忆力却不如我。 彭真:我的记忆力很好,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政治局的讨论,我是参加了的。我们把意见告诉了斯大林。 赫鲁晓夫:事后诸葛亮,中国人就喜欢这样。 彭真:不对,我们确实同斯大林说过。 赫鲁晓夫:他是不听别人意见的,他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偶像。 彭真:我们对斯大林是不满意的。我们有委屈…… 赫鲁晓夫:(再说一遍)朝鲜战争是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个人共同决定的。 彭真:完全不对。毛泽东同志提了意见。这一点,你可以问问当时参加过讨论的其他同志,那样你就会明白了。 赫鲁晓夫:我们不要谈死人了。我说,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过错。 彭真:根本不对。你们有人也参与了这件事,应该可以作证。我再一次声明,你说的根本不对。 (下面是鈞天的評論)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年,中苏两党领导人在内部都不回避战争是北朝鲜首先越过三八线这一行动的事实。他们争论的关键仅仅在于,到底是谁批准或者说决定发动这一进攻的。赫鲁晓夫坚持说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批准或决定的; 而彭真则坚信毛泽东是不同意的,甚至是反对的,强调中方对战争的发动事先并不知情。 对此,《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做了相当清晰的回答。它指出,第一,从战争最初的策划,到最后的实施,都是在斯大林与金日成,即苏联和朝鲜之间秘密进行的,中方既未被告知,更未参与其间。因此,赫鲁晓夫关于这场战争是得到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个人批准或由他们两个人共同决定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毛泽东并非不知道金日成有此计划,斯大林也并非没有就此与毛泽东通过气。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访问北京,就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就战争一事来征求毛泽东的意见的。在毛泽东托周恩来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向斯大林了解其真实意图时,斯大林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毛泽东:尽管他已同意了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但是,“这个问题最终必须由中国和朝鲜同志共同解决,如果中国同志不同意,则应重新讨论解决这个问题”〔2〕。毫无疑问,在斯大林已经同意了朝鲜人的计划之后,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也没有反对。因此,赫鲁晓夫说“如果毛泽东不同意,斯大林也是不会那样做的”的说法,也并非就是捕风捉影。 那么我的问题是:解密档案显示彭真所说的“毛泽东同志是反对打的”这句话不是事实。对此原因似乎有两种可能。 一是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没有向同仁们说实话。他希望造成对这件天大事情的决策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执行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苏联的意思。中国对朝鲜战争的介入将以承担阵营内国际主义义务的面目执行。从这可以推断出,在当时的会议上反对的声音一定是很强烈的,而毛泽东当时也还没有后来的“一言九鼎”、“一句顶一万句”的威力。他还要借助苏联的牌子行事(在“一边倒”的年代里,苏联的话就是圣旨。一顶“反苏”的帽子可以让你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二是彭真没有说实话,在上世纪60年代中苏论战决裂的战斗中,他要把“我们有委屈”的责任放到苏联人头上。 斯大林爲什麽支持朝鮮戰爭 楊奎松談沈志華著作:毛澤東、斯大林和朝鮮戰爭
2025.10.05 #一人一推 第159周 汇报人于春飞 各位推友网友好!我是来自洛杉矶的于春飞。今天是2025年10月5日,本周是呼吁海外推友“一人一推关注良心犯”的第159周。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人,是张盼成,一个北大的普通保安。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因为敢说真话,从2018年开始拍视频批评政府,结果屡次遭到打压。他揭露中国共产党迫害异见人士,揭露中共对外疯狂撒钱。他说得太真实,声音太有力量,于是中共就害怕了。 2020年,中国共产党给他扣上“寻衅滋事”的帽子判刑;2021年,再次同样的罪名,把他关进监狱。2024年出狱,本以为能自由一点,但他仍然被监控。到了7月,他只是在网上发了一份声明,就又一次被抓走。罪名?还是那句老掉牙的“寻衅滋事”。 朋友们,这就是中共的逻辑:质疑体制,就是“寻衅滋事”;说出真相,就是“危害稳定”。在他们的世界里,良知是罪,沉默才安全。 但问题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权力的保安,为什么能让整个庞大的政权如此恐惧?答案很简单:因为真话就是他们的致命伤。枪炮可以吓人,但真话能瓦解他们赖以生存的谎言。 张盼成不是一个人。他的遭遇,就是无数良心犯的缩影。中共想用监狱告诉所有人:敢说话,就会有下场。但事实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人证明了,即使铁笼再厚,人心里的火也烧不灭。 让我们记住: • 中共最怕的不是子弹,而是良心。 • 打压再狠,总有人接力。 • 一个连普通保安都容不下的政权,本质上极度脆弱。 我们可能无法立刻救出张盼成,但我们能让世界听到他的名字。每一次转发,每一次讨论,都是在撕开中共谎言的遮羞布。 别小看我们的声音——良知的接力,就是靠每个人的一点点汇聚成的力量。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张盼成,为所有良心犯发声! 谢谢各位,下周末再见。
Lens on Asia
1个月前
转发:秦朝是不是赵高搞垮的? 我侄子问我:"秦朝是不是赵高搞垮的?" 我说:"如果一个太监就能搞垮一个帝国,那这个帝国活该灭亡。" 赵高确实坏,但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正杀死秦朝的,是秦始皇自己。 不是因为一个太监,而是因为这个帝国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注定要完蛋。 1、秦始皇留下的是定时炸弹,不是江山 秦始皇统一六国,看起来牛逼。 但他留给儿子的是什么? 一个仇恨值拉满的帝国: 六国遗民恨他(国破家亡) 儒生恨他(焚书坑儒) 百姓恨他(徭役压死人) 贵族恨他(剥夺特权) 甚至自己人都恨他(功臣被清洗) 全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想他死。 这样的帝国,别说赵高,就是诸葛亮来了也救不了。 最可笑的是什么? 秦始皇以为自己能千秋万代。 结果呢?他一死,天下大乱。 他不是统一了天下,是把天下的仇恨统一了。 2、秦朝的制度就是自杀式的 秦朝靠什么统一天下的?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什么? 把人变成战争机器。 军功爵制:杀人才能升官 连坐制:一人犯罪,全家遭殃 严刑峻法:偷个菜都要砍手 愚民政策:除了种地打仗,啥都不许干 这套系统,打仗的时候无敌。 和平的时候,就是灾难。 为什么? 因为没仗打了,军功爵制失效。 因为没敌人了,连坐制变成内斗。 因为没威胁了,严刑峻法激起民变。 秦朝不是被赵高搞死的。 是被自己的制度搞死的。 就像一辆只有油门没有刹车的车。 开得越快,死得越惨。 3、赵高只是个打工仔,真正的问题是皇权 赵高牛逼吗? 一个太监,能指鹿为马,能杀丞相,能废皇帝。 但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太监能这么牛逼? 因为秦朝的皇权太集中了。 集中到什么程度? 皇帝一句话,百万人头落地 皇帝点个头,长城就得修 皇帝想永生,全国找仙药 皇帝死了,所有妃子陪葬 当所有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谁控制了这个人,谁就控制了帝国。 赵高不过是利用了这个BUG。 他篡改遗诏,因为皇帝的话就是法律。 他指鹿为马,因为没人敢反对皇帝的宠臣。 他杀李斯,因为皇权之下无人能自保。 如果不是赵高,也会有李高、王高、张高。 因为问题不是人,是制度。 4、秦二世胡亥才是真正的掘墓人 大家都骂赵高,但忽略了一个人:胡亥。 这货干了什么? 杀了33个兄弟姐妹(怕夺权) 杀了蒙恬蒙毅(功高震主) 增加徭役(修阿房宫) 加重赋税(自己享乐) 赵高说杀谁,他就杀谁。 赵高说加税,他就加税。 为什么? 因为他就是个废物。 一个18岁的富二代,突然当了皇帝。 他懂个屁的治国? 他只想享乐。 赵高恰好满足了他: "陛下只管玩,政事交给我。" 胡亥不是被赵高控制。 是他主动选择被控制。 因为这样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享乐。 最讽刺的是什么? 胡亥临死前说:"我愿意做个普通百姓。" 赵高说:"你配吗?" 确实不配。 他连普通人的良心都没有。 5、陈胜吴广起义跟赵高没关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是因为赵高喊出来的吗? 不是。 是因为: 戍边迟到要杀头 不去也要杀头 横竖都是死 不如反了 这是秦法的问题,不是赵高的问题。 900个农民,因为下雨耽误了行程,就要全部处死。 这种法律,不激起民变才怪。 赵高当权是公元前208年。 陈胜吴广起义是公元前209年。 时间对不上。 农民起义的时候,赵高还在给胡亥擦屁股呢。 所以,秦朝的灭亡早就注定了。 赵高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6、项羽刘邦才是真正的终结者 赵高杀了胡亥,立了子婴。 子婴杀了赵高,想要励精图治。 结果呢? 46天后,刘邦打进咸阳。 赵高死了,秦朝亡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秦朝的灭亡,跟赵高没有必然联系。 真正灭秦的是谁? 项羽的40万大军 刘邦的农民起义军 六国贵族的复辟 全国百姓的反抗 赵高?他只是个背锅的。 7、每个朝代都有"赵高" 汉朝有十常侍。 唐朝有安禄山。 宋朝有秦桧。 明朝有魏忠贤。 清朝有和珅。 每个灭亡的朝代,都能找出一个"罪人"。 好像杀了他,朝代就能续命。 扯淡。 朝代灭亡,从来都不是因为一个人。 而是因为: 制度腐朽了 阶级固化了 民心散了 经济崩了 军队废了 赵高们只是症状,不是病因。 就像癌症晚期的病人。 你不能说他是被最后一个癌细胞杀死的。 是整个身体系统都崩溃了。 所以,秦朝灭亡是赵高导致的吗? 不是。 赵高只是一个太监。 一个会拍马屁的太监。 一个恰好在关键位置的太监。 如果没有赵高,秦朝能多活几年吗? 不能。 因为病入膏肓的帝国,谁来都救不了。 秦始皇种下的因: 暴政 严刑峻法 穷兵黩武 焚书坑儒 赵高只是那个果。 历史告诉我们: 该死的帝国,总会死。 不是死在赵高手里,就是死在李高手里。 区别只是:谁来背这个锅。 而赵高,恰好是最合适的背锅侠: 出身低贱(太监) 名声很臭(指鹿为马) 死无对证(被杀了) 完美替罪羊 都2000年了,我们都以为秦朝是被赵高搞垮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锅,他背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