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Morris
关注
统计数据
263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647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Morris
1个月前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不算聪明。我觉得最大的社会不公平之一,就是智力上的不公平。但奇怪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里普遍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歧视智力明显低下的人,会被社会普遍认为不对;可如果一个人只是比别人聪明一点,他去嘲笑或鄙视那些不如自己聪明的人,社会往往却是默许甚至接受的。
#智力不公平
#聪明人
#社会价值观
#歧视
#智力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对底层来说没有确定性,确定性只属于既得利益集团。听得懂吗?底层人群有些能爬出来,有些爬不出来,有些执行力强,有些执行力差,区别在哪里啊?因为绝大部分的人哈,尤其是底层,他只想要确定性,而忽略可能性。但是确定性根本不属于底层,确定性只属于既得利益集团。底层最应该把握的反而是可能性。凡是承诺确定性的全是坑。什么是确定性?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什么样的利益,这个承诺是确定性。但是凡你记住哈,不管做什么生意,不管投资理财,凡是承诺确定性的全是坑。你想要他的收益,他看的是你的本金。真正的确定性不会流到市面上来,真正的确定性,这块地皮谁能拿,这个项目谁能包,根本不会轮到你看得到,你看得到你也是个陪标的,没有吧?我们要拥抱的是可能性。就是这个事情只要有机会发财,这个人只要抱着他的大腿,我有机会跟着他做事,我就要想尽一切办法靠近他。你去找那些坑是给你承诺的,从来不承诺,但是有可能。所以我们追求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66 条信息
#底层
#确定性
#可能性
#既得利益集团
#投资理财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这个世界上最隐蔽的控制,从不是饥荒与战争那般声嘶力竭,而是三条藏在日常里的无形锁链,资源的独占、权利的垄断和信息的操控。他们像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织就一座庞大的认知牢笼,悄悄锁死了无数人通往真相与自由的路。第一道锁链是资源垄断,当少数人钻进了生存必须的关键资源,大多数人便只能在逼仄的选项里挣扎,垄断,当选择的底气都成了奢望。第二道锁链是权力垄断。当规则只为少数人量身定制,甚至能随意改写,所谓的法律与制度便可能从正义的盾牌沦为维护固化秩序的工具。而最致命的第三道锁链是信息操控。当信息被精心筛选后投喂,当情绪彻底盖过事实,当碎片化娱乐淹没了深度思考,我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弄丢了质疑与独立判断的能力。这三道无形的墙,正悄悄左右着我们的事业、价值与选择。
#资源垄断
#权力垄断
#信息操控
#认知牢笼
#社会控制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小人都有一个共性,他们不会共情任何人,却希望所有人都能理解他、共情他。他自己做的事,哪怕再离谱,他都能找到歪理,他做什么都天经地义,你做什么都天理不容。
#小人
#缺乏共情
#双标
#歪理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要用这个行为去确定关系,而不是说这个用关系去包容行为啊,你感受到的呢,正是别人想让你感受到的感受呢,不是巧合,是对方每一个选择堆砌而成的一种结果,所以说,把这个判断权去交给行为。
#确定关系
#行为判断
#感受
#选择结果
#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在中国以外,也有苹果人和安卓人,举个例子:大家经常手机聊天一般用iPhone自带的自带信息功能非常强大(在中国就是发短信),但是国外版的iPhone里信息主要是iMessage,发信息一般是蓝色的(蓝色的汽泡),在网络下,发信息不需要额外的费用。但其他用户,一般安卓用户要给你发信息(SMS),在信息里就显示绿色的(绿泡泡)。但绿泡泡一般可能是安卓手机,也是杀猪盘最常用的。如果你线下社交,有人发信息是绿泡泡你要小心了。蓝泡泡账号指能用iMessage的苹果账号(AppleID绑定的手机号或邮箱)。绿泡泡账号,指只能用短信的手机号(通常是安卓用户,或者iPhone没开iMessage的人)。
#iPhone
#安卓
#iMessage
#绿泡泡
#杀猪盘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这个世界上将近200多个国家,其实大致也就分三类:一类是研究事的,比如那些欧美国家,包括日韩。另一类是研究人的,比如中东那些传统习俗比较多的国家以及那个遥遥领先的国家。还有一类,就是啥也不研究,有一天过一天,比如拉美、非洲和一些东南亚的国家。这个文明的人跟不文明的人有什么区别,我告诉你啊,你观察一下你身边,如果这个人满脸充满了阳光,整个人的气场给你一种非常治愈的感觉,你跟他在一起特别舒服,他也能体会你的感受,那么这个人大概率就是个文明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满脸狰狞,脸上都是一些不好的情绪,跟他在一起呢?你要时不时的看他的脸色行事,这种人你跟他相处起来就特别困难,因为他大概率不讲道理。满脑子都是标准答案,所以说不同的土壤长出不同的果子。所以说,贫穷并不可怕,毕竟大部分人并不都是生来就富裕。但是一个人坐井观天,自以为是,拒绝学习别人的优点,才是真的可怕。所以我们必须要看清楚世界的结构性真相,而不是只盯着具体的事情来争论。
#世界格局
#文明与发展
#个人修养
#认知局限
#学习与进步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那些学校教育,教会了你什么?教你服从,教你尊卑,教你听话,教你合群,教你失去天性,教你失去自我。
#学校教育
#服从
#失去自我
#消极
#批判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一种很棒的爱情观: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好的爱情,一定是彼此成,就相互成长的。我不会以爱之名束缚你,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我希望你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可以想起我,并且因为我,而拒绝一些暖昧的人和事。希望我们永远忠于爱情。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爱情
#成长
#忠于爱情
#美好
#林深时见鹿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为什么你总是会想起过去的伤痛,不断的反刍,不断的咀嚼,停不下来?因为你是在责怪别人吗?其实你是在责怪你自己,你怪你自己为什么没有每时刻都保持在一个完美的状态,你责怪你自己为什么没有在那个时刻做出一个更好的应对。但实际上,每时每刻的我们都已经竭尽全力了,每时每刻的我们其实都已经做出了一个所谓的万无一失的对策。你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更好的自我保护。你可能经历过一个被迫矫正的童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获得一句确定性的赞美。可是现在的我们已经长大了,无论当你什么时候再次回忆起那些不好的伤痛,你都要告诉你自己,没有关系,我可以穿梭到过去,替他们拥抱那个孤单无助的内在小孩,我可以告诉我自己,我不必每时每刻都是完美的。
#反刍
#自我责怪
#童年阴影
#自我保护
#拥抱内在小孩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害怕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摒弃这些,你就会轻松许多。
#情绪管理
#负面情绪
#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
#积极心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结束梦游最好的办法,就是躺下重睡。
#梦游
#睡眠
#休息
#健康
#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中国古代时候,汉人也是能歌善舞。但为啥近代,55个少数民族都是善唱歌会跳舞,就汉人只会吹牛逼?在春秋战国时,《诗经》里收录的民歌,很多是老百姓在劳作或节庆时唱着跳着的,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种情歌,背后可能就有即兴的歌舞场面。到了唐朝,宫廷里《霓裳羽衣舞》美得让人眼花缭乱,舞姬们穿着轻纱,伴着胡琴和琵琶翩翩起舞,民间也有花灯节、社火里扭秧歌、舞龙的场景,热火朝天。宋朝的瓦肆勾栏,元明的戏曲班子,清朝的庙会,汉人从来没缺过歌舞,山东的鼓子秧歌、江南的舞狮,哪个不是载歌载舞的狂欢?可到了近代,咋感觉汉人“不会跳舞”了? 清末民初,儒家思想把“礼”看得比天大,讲究“非礼勿动”,像女子抛头露面跳舞,容易被扣上“不正经”的帽子。比如,晚清的大家闺秀想学唐朝那种奔放的舞姿?门儿都没有!得低眉顺眼,守着“女德”。这让很多民间歌舞慢慢收敛了,变成了私下里或小范围的表演。反观少数民族,像新疆的维吾尔族,麦西来甫舞会上男女老少围着篝火又唱又跳,自由奔放;云南傣族的孔雀舞,孔雀开屏的动作美得像画,哪管什么礼教约束?他们住得偏远,儒家那一套管不到,歌舞就成了生活日常。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1949到1970年代,全国推崇朴素的“粗布衣服”风,灰、蓝、绿的“毛式制服”几乎一统江湖,提倡“艰苦朴素”,花花绿绿的服装被视为“资产阶级”奢侈,汉族民间舞的行头被粗布蓝衫取代,舞起来没那股子喜庆劲儿,渐渐就少了吸引力。这对汉族歌舞文化的衰退,也做了巨大贡献。当时政府推“民族团结”,反观少数民族,他们的歌舞却因为“民族特色”被豁免于这种单一着装的约束。
#汉族传统歌舞衰落
#儒家礼教约束
#民族服饰变迁
#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
#民族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偷听的基本上都会信,而当面指责对方大脑很难接受,哪怕是为他好也不行。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做错了你直接指责他,会让他有挫败感,哪怕你委婉的讲,他也能听出来你在说教,但是如果你不讲,他的错误得不到纠正怎么办?最好的方式是夫妻谈话,让孩子听到。孩子最初的学习来自于他还不会说话的阶段,其实就是听、看、模仿,这种方式被心理学称为观察式学习,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有机肥。你和老婆说我得控制一下自己手机了,因为我颈椎疼,老婆对你说我也得控制一下我体重了,我太爱甜食了,我得控制碳酸饮料,减少碳水,多吃蛋白质,增加体能训练,你说老婆你运动是否可以带上我呢?你老婆说,当然啊,我得控制运动。 更有意思,你的孩子可能会装作在旁边看电视玩玩具,其实他在偷听偷看,并且听到了每个字。如果你老婆说,我听说孩子看电视看多了会伤害眼睛,你对老婆说,不会的,咱的孩子知道控制时间。你看你孩子偷听到了成就感,你觉得他在乎父母的赞扬吗?当然。而且他很享受这种背后的赞扬。所以赞美一个人要在背后赞美,让他偷听到效果是最好的。一会儿孩子可能就会向你展示,爸爸,你看我关上电视了,你说孩子真棒,我就知道你比爸爸更有自制力。爸爸要向你学习,你下次可不可以带我一起看电视啊,让我学习一下你的自制力。记住,让你的孩子用成就感去做事儿,而不是用焦虑,当成绩的动力只来自于焦虑的时候,成绩和健康损伤就出现了正比关系。 最后,夫妻吵架、冷战、闹离婚的,抓紧反思下自己,你让孩子学到了什么?孩子的学习大量来自于观察式学习,无意识吸收和社会参照原理相比起来说,说是最低效效用的的东西,而且副作用贼大。因为说教、指责责会直接攻击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价值观,触发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反抗、退缩就发生了。而偷听是非对抗性的,信息绕过防御,直接进入大脑进行加工。而观察和偷听,孩子会觉得这是自己发现的,并且是自己做决定要这么做的,而不是被命令的,那这种自主感是内在驱动力的核心,也是从小培养内驱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夫妻间的对话展示了一种合作反思、共同成长的家庭氛围。孩子吸收的是这种氛围的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一条具体的规矩。他学到的是原来爸爸妈妈也会自我反思,事情是可以商量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所以他有事儿就会主动和你商量。看到这儿,如果你的孩子做事背着你,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告诉你,你知道原因了吧?你想让孩子读书,你就自己拿起书看,而不是刷着手机命令他去看书。你想让孩子有礼貌,你就自己对家人对服务员温和有理。你想让孩子擅长社交,你出门在外就要主动和陌生人沟通,孩子或许不会按照你说的做,但是一定会模仿你做的。 对于应该做的事情,注意把命令改为邀请。宝贝儿,妈妈要下楼去散步,你要不要一起啊?爸爸准备煎个鸡蛋,需要一个帮手,你有兴趣吗?把工作变成游戏,把命令变成邀请,给予尊重和选择权。效果比你别玩游戏了,出去围着社区跑三圈减减肥,别玩了,来干活,要好得多。永远要记得,你是孩子的环境,而非监管强压式的管理。你管不了几年,他早晚会长大,当他决定用离开家和你对抗的时候,你肯定是乏力和妥协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学习的基石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如果出错了,问题大概率是在原件自己不清。你让孩子学会冲突后修复,还是学会冷战和逃避?你让孩子学会了管理情绪,还是学会发泄情绪?你让孩子学会表达爱,还是用苛责和冷漠对抗不满?教育最高的境界不是刻意的去教育,而是把自己活成你希望孩子成的样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成长性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的观察、模仿和吸收。
#观察式学习
#家庭教育
#夫妻关系
#内驱力培养
#言传身教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人生必须配备的五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人生
#眼镜
#态度
#积极
#感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宁可带些傲气,也别陷入自卑。傲气虽不完美,但至少内心仍有底气。可一旦被自卑笼罩,那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畏首畏尾的既视感。许多事情说了就是说了,做了就是做了,干脆利落,反而省去诸多麻烦。自信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改变事情的走向,调节情绪的底色,甚至可能重塑命运的轨迹。
#自信
#积极心态
#果断
#避免自卑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我连抑郁症都能自我调节,你觉得你能让我低头示弱吗?---摩羯座
#摩羯座
#抑郁症
#自我调节
#坚强
#星座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我现在已经不和别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考虑问题。有钱把事做好,没钱把人做好,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颗糖,吃了就没有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道伤疤,会永远存在。
#认知角度
#做好自己
#人际关系
#伤疤效应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很多中国式父母很拧巴,既不爱自己,也不爱孩子,就爱面子,为了面子,他们不怕穷,不怕苦,就怕孩子和他讲道理,一旦讲不过,他们就会用态度,来堵你的嘴。
#中国式父母
#面子
#亲子关系
#沟通障碍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多去争取别人抢不走的东西,比如思维、身材、气质、快乐。
#思维提升
#个人成长
#积极心态
#自我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生活中绝大多数收获,都源白短期的痛苦挑战。人类大脑天然倾向于即时满足,但真正的突破,往往发生在延迟满足的临界点。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纠错1000次的价值,远高于重复1万小时。生命中最稀缺的资源,并非时间,而是注意力。你将99%的注意力聚焦于某件事,你就能在这件事上超越99%的人。没人能在做你自己,这件事上打败你。
#短期痛苦挑战
#延迟满足
#注意力聚焦
#纠正错误
#超越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用工资去买东西,会觉得很多东西都很贵。因为本质上,你花的是自己的生命,用对自己无价的生命,换取了可以被计价的工资,最后,买进一直贬值的商品,从而完成了劳累的人生闭环。
#工资
#消费
#生命
#贬值
#劳累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我跟你们说吧,很多人都是用嘴在关心别人,包括很亲近的人,让你多喝热水,真正的关心是要给钱的。不愿意给嘛,就靠嘴上说嘛,为你好,这他妈是个动物世界,谁为谁好,就是那些嘴巴上说为你好的,都是扯犊子。一个真正为你好的人,他一定是先让他自己变长,让他自己成为一个大树,而不是嘴上来跟你讲那些废话。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66 条信息
#嘴上关心
#实际行动
#利益关系
#动物世界
#自强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速胜论就是放弃论,有的人一旦不能很快的取胜,便会放弃。这对生活的启示就是,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一下子成功或者做到最好,他就会放弃,这其实也是一种投降。
#速胜论
#放弃论
#急于求成
#半途而废
#消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思考的习惯」,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会孩子质疑、辨别,比让他们记住事实更重要。“知识”是静态的、可积累的信息,而“思考的习惯”是动态的、生成性的能力。前者像仓库里的货物,后者是驾驭货物的工具;前者可被标准化测量(如考试分数),后者则体现为个体的精神活力。
#教育
#思考习惯
#信息时代
#质疑辨别
#精神活力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106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