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Morris
关注
统计数据
263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647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Morris
1个月前
长大之后,终于知道大人为什么不挑食,因为他们买菜的时候,只买自己爱吃的。
#大人
#买菜
#爱吃
#不挑食
#生活感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曲则全,枉则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曲则全
#枉则直
#无用之用
#大用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耳朵里听不得脏话的人,都是下等人。上等人,听了,话归话,理归理,照样谈笑风生。
#上层人无耻言论引发社会愤怒与反思· 284 条信息
#脏话容忍度
#社会等级
#上等人
#下等人
#观点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有人说,在中国,当男人到了40岁,自动解锁历史硕士学位和政治博士学位。其实,原因是到了40岁,就会严重的丧失了生产力,被社会抛弃,被家庭嫌弃,但他又不想逃离群体,又害怕孤独,从而转向寻求更多的精神侧慰藉。但很多时候,谈论一些话题,认知又不够,研究学习成本过高,又怕被别人揭穿。所以,必须抱着“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这颗大树,不断寻求精神胜利,不断的寻找同类。这个就是那些大龄基本盘。
#中年危机
#生产力下降
#精神慰藉
#政治正确
#寻求认同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中国人非常缺乏边界意识,什么事都喜欢挤在一起,没规没矩的。尤其是我看到很多大人都这样,就感觉很匪夷所思,好像小孩子一样,不成熟。例如,在中国的很多的综合型商场门口啊,有很多类似小火车,摇摇椅,广场舞,就是声音分贝大到你坐这里说话根本没办法聊天,就是这种边界,实则是让人一种没有办法放松,非常痛苦的社会氛围,就是大家没有边界意识。还有就是,假如我的嗓子哑哑的,就我现在其实有痰,我坐在一个星巴克咖啡门口,我是不好意思吐痰的哦,可是当一个这种高分贝的小火车从我旁边开过的时候,我就为什么吐了,因为他也没有边界,他也打扰到了我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边界求证的过程,最终恶性循环。就我们在家里为什么自在,因为家这个边界是非常明确的,而在公共空间,中国整个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缺少边界和规则意识。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因为这些大城市相对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更强。
#缺乏边界意识
#公共场合
#噪音扰民
#社会氛围
#一线城市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有人说,不接触人,那不就与社会脱节了,社恐了。很多人以为,我上班就会不跟社会脱节,很多人以为我跟人接触就不跟社会脱节,恰恰相反,就你能够接触到那些人呢,跟你都是一样的认知。都是一帮弱智,你跟他们在一块儿,除了浪费生命,你获得不了任何的思维的提高,也没有什么有效的信息,全是家长里短的,或者是社会上广泛传播的谣言呢,就是什么样的谣言,就是越弱智越容易被你那些同事朋友传播,他们广泛相信各种谣言,各种反智的消息,你能得到的全是这种东西。你不要以为,哎呀,我跟他们长见识。你长个毛啊,你能长出见识来,你除了傻子共振,会让你们这帮傻子互相的更觉得共振了,没有别的,长不了别的见识啊。
#社会脱节
#无效社交
#信息茧房
#反智言论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很多人过了40岁,你才能明白,免费教人就等于结仇。你越主动,别人越恨你,你只要敢主动去教,对方的自尊心,防御机制立刻就会启动,轻的觉得你在显摆,重的直接把你当成假想敌。因为教别人的本质就是在否定别人,不管你是什么关系,没有人喜欢被否定,更不会感恩你。所以千万不能主动去教人,更不能免费去教人,必须他是来求你,让他付费,让他付出代价,来求你。
#人际关系
#中年感悟
#社交潜规则
#避免无效社交
#付费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很多人分不清上学和读书的区别。上学,是学规矩;读书,是学思考。上学让人懂得秩序,读书让人认识世界。前者是独木桥,走得稳;后者是旷野,走得远。学校教你合群,书本教你独立。愿我们都能在规矩中学会生存,在旷野中学会自由。
#教育
#思考
#独立
#自由
#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我们进入了信息过剩与认知的贬值的时代。在过去,信息稀缺等于认知红利。掌握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就能带来竞争优势,无论是投资、商业、还是人际关系。但如今:知识的传播几乎没有成本;AI、自媒体让优质内容被大量复制;人人都能输出观点、总结方法论、做认知训练营。结果是:信息的边际价值在迅速下降。过去“认知差”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今反而变成一种普遍共识。换句话说:“大家都醒了”,但竞争并没有减少,反而更激烈。有时,知道真相,并不等于能改变现实。认知是一种“地图”,而行动才是“旅程”。因为当所有人都看透游戏规则时,游戏并不会因此停止——只是大家都更焦虑地继续玩下去。当认知不再稀缺,什么才是稀缺?行动力,能把认知转化为结果的人;持续性,能在认知幻灭后依旧稳步前行的人;信念与情绪管理,在混乱中保持理性和希望;创造力,能产生新认知的人,而不是重复传播已有的。这就是知道和做到的区别。
#信息过剩
#认知贬值
#行动力
#持续性
#创造力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不要羡慕任何人的生活,每个人的家里的锅底都有灰,很多时候别人过的并不是你看上去的风光无限,而是他们自己的一地鸡毛,没有给你看到。生活没有幸不幸福,只有知足不知足。有人婚姻不好,但是子女很优秀,有的人婚姻很好,但是身体却不好,有的人事业很顺利,但是家庭并不和睦,有人家庭和睦了,但是日子又过得清贫寡淡。所以,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求缺不求全。全福不可享尽,分三分给他人。利不可占全,留三分给他人。功不可享尽,余三分给他人。因为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全完美的东西,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憾。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许都藏着你不为人知的辛酸。看似功成名就的背后,也都藏着令人遗憾的惋惜。人生其实就是一道道选择题,可是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结了婚不自由,不结婚晚年没伴儿,太拼命工作了活不到老,不拼工作没钱养老,哪能事事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你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别人还羡慕你的悠然自得呢。你羡慕别人的家财万贯,别人去羡慕你的健康平安,所以不用去羡慕你以外的任何人,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享受自己正在拥有的一切,放弃那些遥不可及的欲望和改变他人的执念,平平淡淡的过好这一生,家人的陪伴,健康的身体,又何尝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呢?人生是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换来另外一些东西的,生活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喜欢的方式就是当下最好的方式。
#生活感悟
#知足常乐
#人生缺憾
#珍惜拥有
#平衡心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如果你是一个对物质欲望不强的人,你迟早会迎来这样的一个时刻。你知道自己能活下去,但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忙于生存,从来没有停下来问过这个问题。可是你恰恰因为你走得更快一点,反而更早的撞上了那堵墙。为什么物欲低的人,更容易陷入这种存在主义危机呢?因为当你不再渴求金钱、地位和外部比较,你不需要拼命的去争、去证明、去讨好。因为当生存不再逼迫你,你失去了被外界推动的理由,生存的驱动消失了,意义就成了新的困境。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你本身是没有预设这个意义的。可是当物质不再成为焦虑的源头,你就必须自己去定义存在的理由,而这正是危机的开端,社会不会让你真正的面对虚无,他只是温柔的麻醉你,他给你写好了剧本,结婚有人陪你,你就不孤单了;生完小孩,让孩子成为你活着的理由;买房,每个月还贷款,让你觉得自己在前进。考编,有身份有制度替你回答你是谁,这些看似答案,其实只是麻醉你,你不需要去直视虚无,你只要按照剧本活下去,就能暂时获得安全感。可是那是别人的答案,不是你的。所以,当婚姻破碎,孩子长大,贷款还清,体质失灵,虚无会再次向你扑来,甚至更猛烈。你会看到有的人有房有车,事业稳定,孩子也上了很好的学校,却依然每天失眠,心里空荡荡的。因为他们的人生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被社会规范替代的。哲学家们早就描述过这种状态,存在主义称之为自由之后的荒原。当一切都要你自己选择的时候,你会开始害怕所有剧本都失效了,你才开始真正的面对你自己,而这正也是重生的开始。存在主义呢从来也不会给你安慰剂,他的答案是残酷的,但很真实。意义不是找到的,而是需要你自己去创造。你等不来标准答案,没有哪本书哪个导师会替你去解答,意义不会一次就敲定,他是在你不断试错、探索和体验中慢慢生成的。你需要去搭建属于你自己的系统,哪怕这个系统再小,也能去抵抗虚无。别人也许一生都没有思考过意义,而你被迫提前进入了这场深夜的拷问。危机不可怕,不要去逃避。当你敢于直视虚无,你会发现正是因为你不被物欲裹挟,才更早早的有机会去追问、去选择,去创造那个属于你自己的答案。这就是存在主义危机留给低物欲者的最好的礼物。
#存在主义危机
#低物欲者
#人生意义
#自我创造
#直视虚无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被别人上一课,那是对方的本事。走不出来,那就是你的无能了。
#个人成长
#自我反思
#心态调整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现在这个世界,正常人很少,蠢人和垃圾人是极多的。不要和太乱的人扯上关系,多数灾难都是接触错了人导致的。不该认识的人不要认识,不该聊的人不要聊,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很晦气。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守护好自己的能量和磁场,除了生意,任何社交都毫无意义。
#人际关系
#负能量
#社交
#自我保护
#时代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在商业上,客户只会相信一个经历比他多、胆子比他大、阅历比他牛、花过大钱、遭过大罪的人来指导他。你的维度在客户之上,才能叫创意。你的维度在客户之下,只能做服务。
#商业
#客户
#经验
#创意
#服务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男人为什么要结婚?仔细想想,好像结婚也不是人生的必答题,那更像是考试卷最后的那一道附加题,答对了加分,不打也不扣分。人这一生,说来漫长,却也短暂,一个人当然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对的两个人却可以锦上添花。结婚是让两个孤独的人有了归属感,在家厨房有烟火,在外奔波有牵挂,在精神上有沟通,在生活上有依靠,我懂你早出晚归的劳累,你知我三餐琐碎的疲惫。其实,其实结婚是一场很有趣的结伴旅行,哪怕哪怕中途散场,也是为了给彼此更好的选择,最美的感情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合适的时间找到那个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彼此患难与共,相互包容,走进对方的人生,走进彼此的生命最后最后。我想说,婚姻一定是一份感情,水到渠成。不要因为别人交了卷,你就乱写答案。请记住,结婚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终点。愿大家,择一良人,过此一生,三餐四季,明月清风。
#婚姻
#情感
#幸福
#选择
#人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所谓的一种会来事或者会揽事呢,它们本质上就是在资源比较匮乏的环境下,通过让掌握权力的人,让他们获得愉悦,以换取一些安全和发展的一些空间。所以会来事,他们的心理动机肯定不是因为真诚,而是源于当事人他们心中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全感,以及对权力秩序的一种适应。那么,这是他们出于深沉的匮乏感和恐惧,所做出的一种行为。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66 条信息
#资源匮乏
#权力
#不安全感
#适应
#恐惧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我有一个朋友,他家楼下有个中国建设银行,建行的行长手里拿串佛珠,朋友问他:你是信佛啊,有信仰嘛?行长说:嗯,是的,人要积善,下辈子会变得更好。朋友说:那从你们行给我贷点款,我下辈子还,行不行?行长说:你给我滚!
#银行贷款
#行长
#信仰
#拒绝贷款
#幽默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在中国古代,大米和小麦都是中药,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古代的病呢,大多都是饿出来的。为什么古代说阿胶是大补之物,你要看阿胶是怎么做出来的,阿胶的辅料是冰糖、黑芝麻、核桃、红枣和枸杞,这些呢,都是高热量的食物,古代的阿胶啊,和现在的葡萄糖营养也有类似,就是快速补充能量。中医说米饭能补中益气,那确实说没错啊,因为过去啊,吃不饱饭,特别需要补中益气。有个说法是张仲景发明的饺子,他看到老百姓冻伤了耳朵,就用羊肉、辣椒还有驱寒的药材熬成的饺子分给大家吃。吃完以后呢,大家浑身发热,耳朵就好了。问题的重点是饺子吗?重点是吃饱了,你哪怕不吃饺子,吃点别的,吃饱了照样不会动耳朵。在古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在没有化肥跟农药的情况下,小麦的亩产只有120斤左右,你要知道现在的亩产达到多少1000斤,当时的120斤,还有交赋税,到了自己的手上不会超过50斤。纵观中华上下5000年,能够吃饱穿暖的也就是近40年的事,至于说吃的好穿的好,那也就是近20年的事。
#古代饥饿
#食物疗法
#温饱问题
#中医食疗
#经济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世界有三种货币:时间、金钱、认知。当你需要其中一种时,使用另外二种来获得它。
#时间
#金钱
#认知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你自己的认知里,因为他生在另一个时代。
#育儿
#认知
#时代
#孩子
#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你是不是这样?书没读好,游戏打的烂,长得也不行,钱也没赚到,好人没当成,坏的也不彻底,还没坚定的选择过。
#人生迷茫
#自我否定
#缺乏目标
#负面情绪
#普通人的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外在体面,状态松弛,内核强大,那么他一定经受过超乎常人的委屈和挫折,才让他的心理容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创伤后成长,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指的是很多人在经历过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之后,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实现了超越以往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那些杀不死他们的,真的让他们变得更强大了。而且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真正内核强大、能量充沛的人,总是表现的很平静,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他们在弱者面前不会随意泛滥拯救欲,在强者面前也不会轻易表现出攀附心。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了,他们稳稳的站在自己的地盘里,生活在自己的节奏中,拥有稳定的事业、稳定的情绪和稳定的关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和增长这种内在的稳定,但我们普通人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因创伤后成长而来的稳定和强大呢? 首先,你必须戒掉受害者思维,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反人性的第一步。因为人天生就会为自己开脱,会把自己的不顺和不幸都推诿给外部世界,原生家庭的错,领导的错,伴侣的错,大环境的错。可你要明白,当你心安理得的扮演一个受害者,把所有责任都推出去的那一刻,你就亲手交出了改变命运的唯一武器。因为真正的强者心态永远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们把所有公平或不公平的遭遇都当成锤炼自己的机会,把每一次逆境都看作是自我觉醒的炼狱模式。 其次,你必须掌握一个强者必备的核心生存准则,这个准则就是把所有问题都简化成一个根本解决方案。小事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大事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家庭内部发生冲突,这是大事。你的核心利益是拥有一个和谐的、能为你提供支持的家庭环境。所以有能力的就拿学习结果说话,有钱的就拿钱说话。你要用你的价值去确定你的话语权,而不是陷入无意义的情绪争吵。再好比在工作中被领导打压,这是大事。你的核心利益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那就利用公司的平台和薪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把现在的老板当成你付费的教练,把公司当成你的跳板,时机一到立刻走人。亲密关系里,委曲求全,这也是大事。 你的核心利益是获得一段滋养你,让你成为更好自己的关系,那就努力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如果对方始终在原地踏步甚至消耗你那你的选择就是果断止损,去寻找更匹配你的人设。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对你的褒贬,同事给你穿的小鞋,这些都是小事。你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是不爽,是愤怒,那你就允许自己不爽和愤怒,然后把这些垃圾情绪迅速代谢掉。千万不要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破事上当。你开始用这个准则去生活,你就会发现一个宇宙铁律。只要你开启了强者模式,你身边跟你能量不匹配的人会立刻原形毕露。因为你你不在同一个频率上,你会瞬间看清他们的嘴脸和目的。这时你只需要关注自己,把曾经付出的心力和能量一点一点全部收回来。当你收回能量,你的世界立刻就干净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隐患你必须注意,当你成长最快、能量最高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或事物来试图偷走你的能量。其本质是你的提升破坏了他们对你的固有认知和与你的旧有平衡。就连你自己的身体和潜意识都可能会阻止你成长,因为他眷恋那个舒适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约拿情结,害怕成长,恐惧成功。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与过去的自我和解和内在的自我沟通,告诉他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必须向前走。当你和内在的自己都达成了一致,所有的不适感都会消失。 最后你会发现,你不再需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强者模式,因为你已经超越了它。你会自然而然地离开那些消耗你的圈子,去和能量层级更高的人交流。你会发现,能量层级越高的人越是谦和包容、乐于分享。那时,你将从强者模式过渡到了贤者模式,你不会再有那种自我封闭或傲慢无礼的强者表现,你的内心会极其清醒和自信,你的灵魂会既丰满又轻盈,你的人生会既充实又自在。
#创伤后成长
#受害者思维
#强者心态
#能量
#内在稳定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与其陷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里,不如把精力放在拓展新的收入上。等你有了几百个的进账,谁在背后挤眉弄眼、说三道四,你都不会觉得是个事儿了。不要每天沉溺在自怜和自语中,更不要陷入“弱者叙事”。这种思维不仅让人心态低落,还会影响你的财运。即便你内心真的觉得自己不行,也不要说出来,更不要反复强化这种负面认知。你不是弱者,而是可以不断变强的人。这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一种“盲目乐观”。你把乐观传导到行为里,哪怕一步步缓慢,也会比过去的自己更强大。要学会终止弱者叙事,不唱衰别人,也不唱衰自己。很多人习惯当“退堂鼓专家”:遇事总是退一步,所有选择里挑最差的、最稳的。结果得到的工作是最不好的,走的道路是最后悔的。于是不断循环,选择、后悔、不认同,再选择、再后悔。直到三十多岁,才发现是自己一步步把自己淘汰了。所以,真正要做的,是停止弱者叙事,把心力放在提升自己和创造新收入上。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越来越顺。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66 条信息
#停止弱者叙事
#拓展新收入
#提升自己
#盲目乐观
#心态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真正的强者根本没空搭理他人。你每关注一个人,钱包就漏一次财。你每关心一件事,智商就掉一次线。记住三条:一、善良是穷人的麻醉机。二、冷漠是富人的护身符。三、专注力是印钞机的发动机。要么在孤独中暴富,要么在热闹中穷酸。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66 条信息
#强者
#专注力
#暴富
#冷漠
#孤独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劝一个受尽委屈的人要大度,就是最无耻的表现。如果不是因为他过于大度,太懂得退让,谁敢让他受委屈,谁又能让他受委屈。
#上层人无耻言论引发社会愤怒与反思· 284 条信息
#委屈
#大度
#退让
#无耻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106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