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白板报 Whiteboard
关注
统计数据
27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07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布莱希特《一九四零年》 冯至 译 我的小儿子问我:我该学数学? 我想说,干什么?两片面包比一片多, 这你也会领会。 我的小儿子问我:我该学法语? 我想说,干什么?这个国家灭亡, 只要你用手搓着肚皮呻吟, 人们就已经懂得你。 我的小儿子问我:我该学历史? 我想说,干什么?你学着头往地里钻, 那么你也许幸存。 可是我说,好,学数学, 学法语,学历史。
#布莱希特
#诗歌解读
#历史反思
#文学作品
#教育
#二战时期
#文化批判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布莱希特《我的哥哥是个飞行员》 冯至 译 我的哥哥是个飞行员, 一天他得到了票一张, 他装好了他的箱笼, 上了长途,向着南方。 我的哥哥是征服者, 我们的民族缺少地方, 我们要弄到土地, 是我们长久的梦想。 我哥哥征服的地方 位于瓜答拉马群山*, 它有一点八米长, 它的深度是一米半。 注*:瓜答拉马山(坎塔布里亚山)在西班牙中部。这首诗说的是德国纳粹党徒帮助弗朗哥与西班牙人民作战所得的后果。
#布莱希特
#我的哥哥是个飞行员
#冯至
#征服者
#纳粹
#弗朗哥
#西班牙内战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布莱希特《题一个中国的茶树根狮子》 冯至 译 坏人惧怕你的利爪。 好人喜欢你的优美。 我愿意听人 这样 谈我的诗。
#布莱希特
#冯至
#诗歌
#中国文化
#艺术
#翻译
#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詹姆士·赖特《冬末,越过泥潭,想到了古中国的一个地方官》 王佐良译 白居易,落发纷纷的老政客, 何苦徒劳呢? 我想起你 惴惴不安地进入长江三峡。 纤夫拉着你的船逆流而上 送你去忠州城里, 混一个什么官差使。 我猜想,你到达时, 天已黑了。 但现在是1960年,又快到黑天了。 明尼阿波利斯城的大石头 造成了我独有的沉沉暮色, 也有纤绳和激流。 元稹在哪里?你的好友在哪至? 大海在哪里?那曾溶化了整个中西部的 无边寂寞的大海?明尼阿波利斯又在哪里? 我什么也看不见, 除了那株可怕的经冬而愈黑的大橡树。 你在山那边找到孤零人的城市了吗? 还是紧握着那条磨损了的纤绳的一头, 一千年都没有放手?
#诗歌
#中美文化交流
#白居易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事件》 翻译:陈黎 天空,大地,早晨, 八点十五分。 热带草原上发黄的草丛 平和宁静。 远处一棵黑檀木 树叶常绿 树根蔓生。 幸福的寂静突来一阵喧闹。 想共同生活的两个生物突然拆伙。 一头羚羊疯狂奔逃, 一头气喘吁吁的饿母狮紧跟在后。 目前双方机会均等。 逃命的一方也许略占优势。 要不是树根 自地底突出, 要不是四蹄中 有一蹄被绊住, 要不是转瞬之间 乱了节奏, 让母狮一个大步 逮到机会⋯⋯ 若问谁之过, 没什么,就保持缄默吧。 无罪的天空—— circulus coelestis. 无罪的 terra nutris ——大地保姆。 无罪的 tempus fugitivum ——时间。 无罪的 gazella dorcas——羚羊。 无罪的 leo massaicus——母狮。 无罪的 diospyros mespilijformis——黑檀木 在此情况下,透过双简望远镜 观看此景者是 homo sapiens innocens ——无罪的人类。
#诗歌
#文学
#自然
#人生哲学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 译者:陈黎 脸孔。 地表上数十亿张脸孔。 每一张都显然不同于过去和以后的脸孔。 但是大自然——有谁真了解她呢—— 或许厌烦了无休止的工作, 因而重复使用先前的点子 把曾经用过的脸 放到我们脸上。 与你擦肩而过的也许是穿牛仔裤的阿基米德, 披着大拍卖零售衣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某个提公文包、戴眼镜的法老王。 来自还是小镇华沙的赤脚鞋匠的寡妇; 带孙子去动物园, 来自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大师; 正要去美术馆欣赏一下艺术, 头发蓬乱的汪达尔人。 有些脸孔出现于两百个世纪前, 五世纪前, 半世纪前。 有人搭金色马车而来, 有人乘大屠杀的列车而去。 蒙特祖玛,孔子,尼布甲尼撒 他们的看护,洗衣妇,以及塞米勒米斯。 ——只用英文交谈。 地表上数十亿张脸孔。 你的,我的,谁的—— 你永远不会知道。 大自然必是想愚弄我们, 而且为了赶上进度,充分供货, 她开始自遗忘的镜子 打捞那些早已沉没的脸。
#辛波斯卡
#诗歌
#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阿赫玛托娃《我学会了简单而从容地生活》 翻译:ChatGPT & 白板报 我学会了简单而从容地生活, 仰望天空,向上帝祈祷, 在黄昏来临前悠然漫步, 让无谓的忧虑因疲惫而消退。 沟壑里传来牛蒡的低语, 红黄相间的花楸低垂了头, 我吟诵起轻快的诗句, 赞美这易朽却美好的生命。 归家时,一只柔软的小猫 轻舔我的手,温柔地喵叫, 湖边锯木厂的小塔顶上, 明亮的灯火,已悄然点亮。 偶尔,一只白鹳落在屋顶, 鸣叫声划破片刻的阒寂。 如果你此刻轻叩我的门扉, 我想,或许我根本听不见。
#生活方式
#诗歌
#简单生活
#阿赫玛托娃
#抒情
#自然
#翻译作品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希特勒的第一张照片》 译者:陈黎 这穿着连身婴儿服的小家伙是谁? 是阿道夫小娃儿,希特勒家的儿子! 他长大会成为法学博士吗? 还是在维也纳歌剧院唱男高音? 这会是谁的小手、小耳、小眼、小鼻子? 还有喝饱了奶的肚子——我们不知道: 是印刷工人、医生、商人,还是牧师的? 这双可爱的小脚最后会走到哪里? 到花园、学校、办公室、新娘, 也许走到市长女儿的身旁? 可爱小天使,妈咪的阳光,甜心宝贝。 一年前,在他出生之际, 地面和天空不乏征兆可寻: 春天的太阳,窗台的天竺葵, 庭院里手摇风琴的乐音, 包在玫瑰红纸张里的好运势。 他母亲在分娩前做了个预示命运的梦: 梦中见到鸽子是个好兆头—— 如果抓得到它,一位恭候已久的客人就会到来。 叩叩,是谁在敲门啊?是小阿道夫的心在敲。 小奶嘴,尿布,拨浪鼓,围兜, 活蹦乱跳的男孩,谢天谢地,十分健康, 长得像他的父母,像篮子里的小猫, 像所有其他家庭相簿里的小孩。 嘘,现在先别哭,小宝贝。 黑布底下的摄影师就要按快门照相了! 克林格照相馆,墓地街,布劳瑙, 布劳瑙是个虽小但不错的市镇, 殷实的行业,好心的邻居, 新烤的面包和灰肥皂的气味。 这里听不见狗吠声或命运的脚步声。 历史老师松开衣领 对着作业簿打呵欠。
#诗歌
#戏剧人物
#历史反思
#人生可能性
#命运
#辛波斯卡
#希特勒
#婴儿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颂赞我妹妹》 译者:陈黎 我妹妹不写诗, 她绝不可能突然提笔写诗。 她像她妈妈——她不写诗, 也像她爸爸——他也不写诗。 在我妹妹家我感到安全: 没有东西会触动我妹婿去写诗。 虽然这听起来像一首亚当·马色唐斯基的诗, 我没有一个亲戚在写诗。 在我妹妹的书桌里没有旧的诗, 在她手提包里也没有新的诗。 而当我妹妹邀我共进晚餐, 我知道她并没有为我念诗的打算。 她不需稍试,即可做出绝佳的汤, 她的咖啡不会溅到手稿上。 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人写诗, 但一旦有人时,往往就不止一人。 诗有时候像瀑布般代代流传, 在亲人间掀起可怕的旋风。 我妹妹练就一种得体的白话散文, 她全部的文学产品都在度假的明信片上, 年年许诺同样的事物: 当她回来时, 她将告诉我们,每一样东西, 每一样东西, 每一样东西。
#诗歌
#文学
#家庭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聂鲁达《性》 暮色中的门, 夏季。 最后一批经过的 印第安人的木轮大车, 闪烁的光 以及着火的森林的 烟雾, 带着红色的味道 直飘到街上, 远处火灾的 灰烬。 我,悲痛伤感, 心情沉重, 恍惚, 短裤, 瘦腿, 膝盖 与眼睛期待着 意外的宝物, 罗茜塔和何塞芬娜 在街的 对面, 露齿睁眼, 光彩熠熠,以有如隐藏的 小吉他般的声音 呼唤我。 我走过 街,迷惑, 恐惧; 我一到 她们就 对我低语, 抓着我的手, 蒙住我的眼, 带着我以及 我的童贞一起 奔向面包房。 沉默的大桌子,庄重的 面包之所,空无一人; 在那里,她们两个 与我—先落入 罗茜塔之手, 后落入何塞芬娜 之手的囚犯。 她们想脱掉 我的衣服, 我逃开,颤抖着, 但我跑 不动, 我的腿 不听我 使唤。接着 这两个妖女 在我眼前 变出 奇迹: 一个有五颗小蛋的 小野鸟的 小巢, 五颗白葡萄, 林野生活的 微小 聚落, 我把手伸向 前去 而 她们乱弄我衣服, 抚摸我, 张大眼睛审视 她们第一个小男人。 沉重的脚步声,咳嗽声, 我爸爸跟着 一些陌生人 到来, 我们跑进 黑暗深处, 两个海盗 与我—她们的囚犯, 在蜘蛛网之间 挤作一团, 紧紧抱着 在一张大桌子下,心惊胆跳, 而那奇迹, 那有着五颗天蓝色小蛋的 小巢 落地,它的香气和结构 终被入侵者的脚压碎。 但,连同阴暗中的 两个女孩 和恐惧, 连同面粉的味道, 幽灵似的脚步声, 逐渐暗去的黄昏, 我感觉某样东西 在我的血液里 有了变化, 一朵带电的 花 升向我的嘴 我的手, 饥饿而 纯净的 欲望 之 花。
#聂鲁达
#诗歌
#情感
#青春
#罗茜塔
#何塞芬娜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茨维塔耶娃《幽会》 在一个人人驼着背 流着汗的世界, 我知道一个人 力气与我匹敌。 在一个汲汲 营求的世界, 我知道一个人 能耐与我相当。 在一个尽是模子 与常春藤的世界, 我知道一个人—— 你——心灵与我 相通。
#茨维塔耶娃
#诗歌
#文学
#人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茨维塔耶娃简介 茨维塔耶娃(Marina Tsvetayeva, 1892-1941),与阿赫玛托娃并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两位俄国女诗人。她出生于莫斯科, 母亲为钢琴家,父亲为艺术史教授,并创立了当今的普希金美术馆。她18岁出版第一本诗集,19岁嫁给同辈诗人艾弗隆(Sergei Efron)。在俄国大革命爆发前,他们生有二女;革命后,茨维塔耶娃开始经历二十世纪初叶俄国的动乱与残暴。在继之而来的大饥荒年代,她被迫将女儿安置在一间公立的孤儿院,小女儿因营养不良死于院中。1922年,她申请带着女儿出国找加入白军阵营的丈夫,一家人先在捷克,后往巴黎,过着流亡生活。1937年, 茨维塔耶娃的女儿与艾弗隆先后回到俄国,1939年茨维塔耶娃也带着儿子回国,全家团聚,但女儿、丈夫随即被捕。茨维塔耶娃绝望地发现自己生活的困厄:她与儿子居然连吃都吃不饱。1941 年她上吊自杀,一个月后艾弗隆也被判死刑遭枪毙。 茨维塔耶娃是一位孤独、悲苦,却又敏感、激情的人。诗, 以及对某些诗人的热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她感情丰富, 恋爱不断,却少有圆满结果。第一次大战期间,她与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有过短暂的恋爱,两人互赠了许多诗[此处译的第一首诗即是她写给他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在死前两年将世诗在内的6首茨维塔耶娃的诗谱成歌曲,即其 0p.143]。她曾狂热、密集地和未曾谋面的里尔克通过信, 另一位诗人帕斯捷尔纳克更是她一生亲密的笔友、精神的恋人。 她的诗,一如她的人,极其强韧而具个性,形式灵活,语言多变化, 意象强劲有力。帕斯捷尔纳克在谈及俄国现代诗人时,曾说:“她是我们当中最好的。”短短一句话,说明了茨维塔耶娃在二十世纪俄国诗坛的地位。
#茨维塔耶娃
#俄国女诗人
#二十世纪俄国历史
#俄国革命
#文学
#普希金美术馆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茨维塔耶娃《嫉妒探》 你和另一个人过得如何? 日子更单纯了吧?船桨划动, 而后长长的海岸线,很快地, 对我的记忆, 便只像漂浮的岛屿了 (在天空,不在水面): 灵魂,灵魂!你们注定是 姊妹,绝不会是恋人。 你和一名平庸女子 过得如何?失去了神性? 罢黜了王后, 你自己也下了台。 日子过得如何?你烦躁吗? 你畏缩吗?你如何起床? 无尽的庸俗的税务 你应付得了吗,可怜虫? “大吵大闹歇斯底里—我受 够了!我要自己租房子住!” 你现在和另一个人过得如何了, 你这位曾是我挑选的人? 更合胃口,更美味吗,你的 食物?吃腻了可别呻吟。 和一个复制品生活得可好, 你这践踏西奈山的人? 你和这世上一名陌生人 过得如何?你能(请坦白) 爱她吗?或者觉得羞愧 仿佛宙斯的缰绳系在额头? 日子过得如何?身体 健康吗?歌唱得如何? 良心发作时(可怜虫!) 你怎么应付? 你和那以不合理价格 买来的市场货,过得如何? 卡拉拉大理石之后, 你和那石膏粉屑 过得如何?(自石块中凿出的 上帝,如今被捣得粉碎。) 莉莉丝以后,你如何与一名 千万人般的女人一起生活? 饱餐新鲜感了吗? 魔棒已然除去, 你和一名没有第六感的 世俗女子过得 如何?告诉我:你快乐吗? 不快乐吗?深渊在望,你过得 如何,亲爱的?是不是像 我与另一名男子的生活一样辛苦?
#茨维塔耶娃
#诗歌
#嫉妒
#爱情
#孤独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 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 吹笛者倚着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 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 每一块磁砖上画着一幅画: 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 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 慵懒, 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 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着,颤抖着 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茨维塔耶娃
#诗歌
#爱情
#生活
#抒情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克罗地亚】米赫里奇《最后的情话》 在异国的医院里, 岂非命运使然,两个 旧日恋人相遇垂垂老矣, 在一间拥挤的病院诊疗室门前? 她茫茫不见一物, 即使戴上眼镜, 他由于臀部疼痛, 无法坐下。 他想着,多年前他们最后的情话是什么? 她先进去治疗,再不曾回来。 他捏造了最后的话语, 康复地离开了医院。
#克罗地亚
#爱情
#命运
#病院重逢
#旧日恋人
#最后情话
#分别与重聚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坦露》 就在这里,两个裸露的恋人, 彼此赏心悦目—一足矣。 唯一的遮蔽物是我们的睫毛, 我们躺在深深的夜中。 但它们早知道我们,它们知道, 那四个角落,第五个壁炉, 椅子上坐着的机灵的影子, 以及暗察一切的沉默的桌子。 而玻璃杯知道,没喝完的 茶水为什么变冷了。 斯威夫特也深知,今夜 不要奢望有人会读他的书。 而鸟呢?它们绝不会有幻觉: 昨天我看见它们在天空中 公开而大胆地写着 我叫唤你的那个名字。 而树呢?你可否告诉我 它们不知疲倦的细语什么意思? 你说:风一定也知道。 但风究竟怎么知道我们的? 一只飞蛾,从窗户飞进来, 鼓动着毛茸茸的翅膀 飞过来,飞过去, 在我们头上不停哼哼响。 敏锐的昆虫的目光 也许比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 我未曾察觉,你未曾想到, 我们的心在黑暗中灼灼发红。
#辛波斯卡
#诗歌
#文学
#爱情
#夜晚
#隐私
#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读不成书》 翻译:ChatGPT & 白板报 书店不供应 普鲁斯特的遥控器, 你不能随手一按, 切换成足球赛, 或答题赢辆凯迪拉克。 我们活得更久, 却更模糊, 句子越来越短。 我们旅行更快,更远,更频繁, 却只带回幻灯片,而非回忆。 这里是我和某个人。 那里似乎是我的前任。 这里大家都光着身子, 所以一定是海滩。 七卷本——饶命啊。 能不能剪裁,压缩一下, 最好干脆画成图。 倒是有个叫《洋娃娃》的系列, 但弟媳说,作者不是同一个P。 再说了,他到底是谁。 听说他躺在床上一写多年。 一页接一页, 蜗牛般缓慢。 而我们呢,以五倍速阅读, 而且,呸呸呸,运气从未这么好。 英文译文对照 “-NONREADING- Bookstores don't provide a remote control for Proust, you can't switch to a soccer match, or a quiz show, win a Cadillac. We live longer but less precisely and in shorter sentences. We travel faster, farther, more often, but bring back slides instead of memories. Here I am with some guy. There I guess that's my ex. Here everyone's naked so this must be a beach. Seven volumes—mercy. Couldn't it be cut or summarized, or better yet put into pictures. There was that series called "The Doll," but my sister-in-law says that's some other P.* And by the way, who was he anyway. They say he wrote in bed for years on end. Page after page at a snail's pace. But we're still going in fifth gear and, knock on wood, never better.” ― Wisława Szymborska
#辛波斯卡
#书籍
#现代生活
#科技影响
#文化批判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认领》 翻译:陈黎 你来了真好——她说。 星期四的坠机事件你听说了吗? 他们来看我 就是为了这事。 据说他在乘客名单上。 那又怎么样?说不定他改变主意了。 他们给了我一些药丸,怕我崩溃。 然后给我看一个我认不得是谁的人。 全身烧得焦黑,除了一只手, 一块衬衫碎片,一只手表,一枚婚戒。 我很气,因为那铁定不是他。 他不会那样对我的,以那副模样。 那样的衬衫店里到处都是。 那手表是普通款。 戒指上我们的名字再寻常不过了。 你来了真好。坐到我身边来。 他的确应该星期四回来。 但今年还有好多个星期四。 我会去烧壶水泡茶。 还要洗头,接下来呢, 睡一觉忘掉这一切。 你来了真好,因为那里好冷, 而他只躺在一个塑料睡袋里, 他,我指的是那个倒霉鬼。 我会烧星期四,洗茶, 我们的名字再寻常不过了……
#辛波斯卡
#认领
#诗歌
#坠机事件
#情感
#翻译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千代尼俳句选 千代尼(1703—1775年),又称“加贺之干代”,是日本俳句史上最重要的女诗人。她是俳圣芭蕉的再传弟子,在俳句几乎是男性作者天下的那个时代,为女性创作者占了一席之地。她能诗能画, 相貌绝美——她的美在许多人笔下被赞美过,甚至被画进“浮世绘” 里。 拂晓的别离 偶人们 岂知哉。 根深蒂固, 女子的欲望 野紫罗兰。 再睡一觉, 直到百年 杨柳树。 后街的鼾声 和今日的满月 同样明亮 啊牵牛花—— 汲水的钓瓶被缠住了 我向人要水 蚊帐的一角 松开: 啊,月亮 直到他的斗笠 化成蝶—— 我渴望他 我的力气 只能赢过一只蝴蝶 这个春日早晨 两只,四只乌鸦 在雪中—— 衣川
#千代尼
#俳句
#女性诗人
#日本文化
#加贺千代
#俳圣芭蕉
#浮世绘
#日本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一些俳句 乌鸦栖在枯树上,秋色已暮(松尾芭蕉) 海暗了,鸥鸟的叫声微白(松尾芭蕉) 牡丹花深处,一只蜜蜂,歪歪倒倒爬出来哉(松尾芭蕉) 在麦饭和恋爱间,母猫瘦了(松尾芭蕉) 一田的棉花——仿佛月亮开了花(松尾芭蕉) 我看见落花又回到枝上——啊,蝴蝶(荒木田守武) 如果下雨,带着伞出来吧,午夜的月亮(山崎宗鉴) 露珠的世界:然而在露珠里——争吵(小林一茶) 对于虱子,夜一定也非常漫长,非常孤寂(小林一茶) 春雨:屋顶上,浸泡雨中的是孩子的破布球(与谢芜村) 刺骨之寒:亡妻的梳子,在我们卧房,我的脚跟底下(与谢芜村) 刈麦的老者,弯曲如一把镰刀(与谢芜村) 夕颜—嚼着花朵的猫,另有所思(与谢芜村) 以臂为枕,我确然喜欢朦胧月下的自己(与谢芜村) 他洗马,用秋日海上的落日(正冈子规)
#俳句
#松尾芭蕉
#日本传统文化
#诗歌
#自然美景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赛弗尔特《告别曲》 给这世界亿万的诗, 我只增添了寥寥几行。 或许不比蟋蟀的叫声高明。 我知道。请原谅。 我就要收场。 它们甚至不及月球尘埃 最初的脚印。 如果它们间或也发出了一闪 并非它们自己的光亮。 我热爱过这语言。 那使沉默的嘴唇 颤动的 仍将使年轻的情侣们亲吻 当他们漫步于霞光镀金的原野 那里的夕阳 比在热带坠落得还要缓慢。 诗歌亘古与我们同在。 如同爱情, 饥饿,瘟疫,和战争。 有时我的诗句令人难堪地 愚蠢。 但我并不因此寻求原谅。 我相信对美的词语的寻求 胜过 屠戮和谋杀。
#诗歌
#告别
#语言热爱
#永恒主题
#爱情与人类
#艺术作品
#人类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在某次访谈中,赛弗尔特曾扼要阐述了诗歌、感官之美和自由的关联,他说: 我的源头是无产阶级,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自认为是无产阶级诗人。但随着年岁增长,人会发现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世界。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我发现了感官之美•…所有的言语都可被视为一种获得自由的努力,努力感受自由的喜悦和感官之美。我们通过语言追求能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的自由,这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它最终体现为政治自由……当我写作时,我努力不说谎:仅此而已。一个人若无法说实话,就要保持缄默,不可说谎…… 诗具备了我们描述世上经验时所需的那种细腻与微妙。我们用人的声音说话,让诗歌自身直接触动我们,让我们感觉整个人融入其中。
#诗歌
#感官之美
#自由
#无产阶级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赛弗尔特《瘟疫纪念柱》(片段) 这是导弹的精确目录。 地——对——空 地——对——地 地——对——海 空——对——空 空——对——地 空——对——海 海——对——空 海——对——海 海 ——对——地 小声点,城市,我无法听清楚河堰的低语。 而人们来来去去, 浑然不察他们头顶上飞舞着 火热的吻, 在窗与窗之间,以手传递。 嘴——对——眼 嘴——对——脸 嘴——对——嘴 以此类推 直到入夜后一只手拉下百叶窗将目标隐藏。
#现代战争
#导弹技术
#瘟疫纪念
#社会隐喻
#人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生前的书架
#辛波斯卡
#书架
#文学
#读书
#波兰
#诗人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辛波斯卡《缺席》 翻译:陈黎 差一点点, 我母亲可能就嫁给 来自兹敦斯卡•沃拉的兹比格涅夫.B.先生。 他们若有个女儿—不会是我, 也许比较会记名字和脸孔, 任何旋律一听不忘, 擅长分辨鸟类, 化学和物理成绩优异, 波兰文较差, 却偷偷写诗, 一出手就比我的诗迷人许多。 差一点点, 我父亲可能就在同一时间娶了 来自扎科帕内的雅德维加•R.小姐。 他们若有个女儿——也不会是我, 也许会比较顽固地坚持立场, 一无所惧地跳进深水中, 容易为集体情绪所感染。 在一些场合总可以立刻看到她, 但鲜少带着书本, 更常在操场上和男生一起踢球。 她们*甚至可能相遇于 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 但志趣并不相投, 不同类, 班级合照里隔得远远的。 站过来,女孩们 ——摄影师会这么喊 — 矮的在前,高的在后。 我说「笑一个」时就开心地笑。 再清查一次人数, 都到了吗? —是的,全员到齐。 *白板报注:「她们」指的是假设辛波斯卡的父母跟别人结婚所生下的两个女儿。因为现实是,他们只有辛波斯卡这个女儿,所以诗的标题才叫「缺席」。
#文学
#诗歌
#辛波斯卡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