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白板报 Whiteboard
关注
统计数据
27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07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诗人说: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 这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城市。
#诗人
#城市化
#迁移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书桌(之五) 茨维塔耶娃 我的忠诚可靠的书桌, 我谢谢你成为一张书桌, 由一棵树干变为这张 桌子,挺立--如树一般活着! 以摇曳的叶子和枝条 拂过我的头顶, 以湿润的树皮, 以满面流下的脂泪, 而把根深深扎入大地!
#诗歌
#文学
#茨维塔耶娃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茨维塔耶娃这样谈到她的母亲是如何死去的:她站起来并且,拒绝扶助, 她靠自己椰动了几步,走向钢琴做最后一次演奏练习,她轻声地说,「好吧,让我们看看我还仍然能做什么。」她微笑着。很清楚,她这是对她自己说话。 她坐下。每个人都站在那里。就在那里,她的双手最后傳止了练习——但是我不想说出那是怎样的音乐, 这仍然是我和她一起拥有的秘密。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革命之后,茨维塔耶娃几乎是一直挨饿。她不得不把她的两个女儿留在孤儿院,据说她们在那里可以喂得好一点。其中年幼的一个,埃瑞娜,死于饥饿。她后来写道: 当我的孩子因为饥饿死在俄国,我知道这消息后一—在街上从一个不认识的人那里知道的—“小埃瑞娜,你的女儿?是的——她死了。昨天死的。明天我们会埋了她。” 我沉默了三个月。我不向任何人提起死这个字眼——所以她最终并没有死,依然在我这里活着。这也是你们的里尔克没有提及我的名宇的缘故。 去命名——就是分离,使自己从事物中分开。我不给任何人命名——从不。
#茨维塔耶娃
#饥饿
#俄国革命
#母亲的痛苦
#战争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到达国外以后,茨维塔耶娃这样写道:「我的祖国是任何一个摆着一张书桌的地方,那里有着窗户,窗户边还有一棵树。」 她谈论流亡:「对抒情诗人和童话作者来说,他们最好是远远地看着他们的祖国--隔着很长的距离。」
#流亡
#抒情诗
#茨维塔耶娃
#文学
#祖国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当有的人死去 曼德尔施塔姆 译者:王家新 当有的人死去他的肖像变了。 他眼睛的凝视显得异样 而嘴唇上的微笑也和从前不一样了。 我注意到这一点当我 从某个诗人的葬礼上归来。 对此我常常去验证, 而我的揣摩得到了证实。 1940.5.21
#曼德尔施塔姆
#诗歌
#死亡
#葬礼
#肖像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出于迷信 鲍里斯 •帕斯捷尔纳克 译者:王家新 这藏着一只橘子的火柴盒, 就是我的斗室。 它不是旅馆里乱糟糟的房间, 而是我一生的葬身之地! 再一次,出于迷信, 我把我的行李放在这里。 墙纸闪耀着橡树的颜色, 而门枢在歌唱。 我的手将不会松开门戶, 当你躲闪着要出去。 而额发触到刘海, 嘴唇碰到了紫罗兰。 亲爱的,看在过去的分上 你的衣裙现在开始飘动, 像是一朵雪莲, 在向四月致礼, 像是在轻声曼语。 怎能说你不是贞洁的圣女: 你来时带来了一把小椅子, 你取下我的生命如同取自书架 并吹去名字上的蒙尘。 1917
#诗歌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王家新
#翻译
#爱情
#孤独
#文化
#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诗一首:家园 我和少女坐在沙滩上 沙滩金黄象丰收后的打谷场 我和妻子躺在金灿灿的粮食里 妻子睡去 我抱着这秋天唯一的收成 独自筹划未来 少女沉思 她是安徒生唯一的女儿 呼啸的风箱 酣眠的肺 妹妹跑来说地里的棉花开了 家园一片雪白 一片雪白 但不寒冷 怅望晴空和丰收后的田野 谁是觊觎我家园的死敌 少女给我讲起大海里的事 妻子盯着黑暗里我忽明忽暗的烟斗 我收起镰刀、渔叉和绳索 我是这秋天里唯一保护她们的人 抱着草料去喂那头老牛 忽然这家园的平安让我深深恐惧 你究竟是谁? 你这躲在黑暗里觊觎我家园的死敌? 少女少女 你清洁的双手我没有碰过 当月光爬上光洁的脸颊 妻子在补我裤子上的破洞 可爱的儿子在院子里滑冰 妹妹低头写着什么 满脸羞涩 这时 我在灯下一遍遍擦着猎枪 这家园的平安让我深深恐惧
#家园
#诗歌
#自然
#生活
#农业
#丰收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王家新说有一次在国外讲座和朗通完后,「学生们的欢迎声还未停,一位当地的中年诗人即上前来问我为什么只讲到李白、杜甫而没有提到白居易,因为蒙塔菜特别喜爱他的诗。是吗? 这我可没有想到。那么,蒙塔菜心目中的“白居易“是个什么样的诗人呢?他自己的诗风,可是与我们的白居易很不一样啊。 这也就涉及一个“翻译“问题,或“文化误读"问题。我甚至由此想到了一位德国著名诗人的话“我们翻译,无需原文"。看来这里面大有奥义。」
#讲座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蒙塔菜
#翻译
#文化误读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五月,准备不谈风云,少谈风月,多谈诗歌。
#五月
#风云
#风月
#诗歌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试图对一切作出解释,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自负。有太多重大而测不透的事,需要我们谦卑领受就足够了。对于圣经,尤其如此。
#圣经
#理性
#自负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这是我见过的最愚蠢最恶心的店名
#店名
#愚蠢
#恶心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今天是受难日,来,一起读契诃夫自己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大学生》 大学生 契诃夫/著 翻译: ChatGPT 4o 起初天气很好,风平浪静。鸫鸟在叫,附近的沼泽里有什么活物发出悠长而悲伤的声音,像是有人对着空瓶子吹气。一只山鹬飞过,打向它的枪声在春天的空气中回荡着,听起来欢快而清脆。然而,当森林逐渐变暗时,不合时宜地刮起了一阵刺骨的冷风,仿佛一下子打破了宁静。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水洼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晶,森林变得阴郁、荒凉,让人心生不安。冬天的气息回来了。 伊凡·韦里科波尔斯基是神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也是教堂诵经人的儿子。他打完山鹬后,沿着被水淹没的草地上的小路步行回家。他的手冻僵了,风吹得他的脸发烫。他觉得这突如其来的寒冷破坏了万物的和谐,甚至连大自然本身仿佛都被吓坏了。于是,这个傍晚显得格外阴沉,暮色比平时降临得更快。周围一片冷清,透着一股特别的萧索。只有在河边的一个菜园里有火光,而远处的村庄,四俄里开外,沉浸在寒冷的暮色中。 大学生想起,出门时,母亲光着脚,坐在门厅的地板上擦茶炊,而父亲躺在炉台上咳嗽。那天是受难节,家里没有做饭,他饿得难受。现在,在寒冷中缩着身子,他心里想着:无论是留里克时代,还是伊凡雷帝或者彼得大帝的时代,都刮过这样的风。那时也有同样的贫穷和饥饿,有破了洞的茅草屋顶,有无知、忧愁,还有这样的荒凉与抑郁。这一切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再过一千年,生活也不会更好。他想到这些,竟然不想回家了。 那个菜园之所以被称为“寡妇的菜园”,是因为它属于一对母女寡妇。篝火烧得很旺,噼噼啪啪作响,火光把周围的耕地照得亮亮的。寡妇瓦西里萨是个高大而丰满的老太太,穿着一件男人的短皮袄,站在一旁,盯着火光,若有所思。她的女儿卢克丽亚个子矮小,脸上有麻点,表情有些呆笨。她坐在地上,正在洗一个锅和几把勺子。显然,她们刚刚吃过晚饭。旁边传来男人的说话声,那是附近的工人在河边给马喝水。 “嘿,冬天又回来了。”大学生走到篝火前,说道,“你们好啊!” 瓦西里萨打了个哆嗦,但立刻认出了他,友好地笑了笑。 “哦,我刚才没认出您,主保佑您。”她说,“您会发大财的。” 他们聊了起来。瓦西里萨是个见过世面的女人,曾经在一个贵族家里当过奶妈,后来做过保姆。她说话很得体,脸上始终挂着温和而庄重的笑容。她的女儿卢克丽亚则是一个被丈夫虐待的村妇,这时只是眯着眼睛看着大学生,一句话也不说,表情奇怪,像一个聋哑人。 “当年使徒彼得也是在一个像这样的寒冷夜晚,在篝火旁取暖。”大学生伸出手靠近火光说,“看来那时候也很冷。啊,那是多么可怕的一夜啊,老太太!格外悲惨而漫长的一夜!” 他环顾四周,望着黑暗,用力摇了摇头,然后问道: “你应该听过《十二福音》吧?” “听过。”瓦西里萨回答。 “那你会记得,在最后的晚餐时,彼得对耶稣说:‘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的。’ 可主却回答他说:‘彼得,我告诉你,今天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不认我。’ 晚饭后,耶稣在花园里痛苦地祷告,而可怜的彼得,因为身心疲惫,眼皮沉重,压不住困意,睡着了。后来——你也听过——犹大就在那天晚上吻了耶稣,把他出卖给那些折磨他的人。他们把耶稣绑起来,带去见大祭司,并且殴打他。彼得呢,他累得不行,又满心忧虑和恐惧。他虽然没有睡够,但感觉到将有大事发生,就跟在后面……他全心全意地爱着耶稣,但现在却远远地看到耶稣在挨打……” 卢克丽亚放下勺子,紧盯着大学生。 “他们到了大祭司那里后,”他继续说,“耶稣开始受审。因为天气冷,人们在院子里生了一堆火,围着火取暖。彼得也站在火旁取暖,就像我现在一样。有个女人看见他,就说:‘这个人也是和耶稣一伙的。’ 也就是说,他也应该被带去受审。那些站在火旁的人大概都怀疑地盯着他。彼得害怕了,便说:‘我不认识他。’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认出了他,说:‘你也是他们一伙的。’ 他再次否认。第三次,有人对他说:‘我今天看见你和他在花园里,不是你吗?’ 彼得第三次否认。就在这时,鸡叫了,彼得远远地看着耶稣,想起耶稣在昨晚的晚餐上对他说的话……他顿时醒悟,离开院子,痛哭起来。福音书上记载:‘他出去痛哭。’ 我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寂静的花园,漆黑一片,在这静谧中,隐约传来低沉的抽泣声……” 大学生叹了口气,陷入沉思。瓦西里萨虽然还在微笑,但忽然哽咽了一声,大颗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她用衣袖遮住脸,似乎不好意思让人看到自己的眼泪。而卢克丽亚呆呆地望着大学生,脸涨得通红,神情沉重而紧张,像是在忍受剧烈的痛苦。 工人们从河边回来了,其中一个骑着马,已经走近。篝火的光在他身上颤动。大学生向两个寡妇道了晚安,便继续往前走。黑暗再次笼罩,他的双手冻得越来越僵。刺骨的寒风吹着,冬天真的回来了,让人感觉不到后天就是复活节。 这时大学生想起瓦西里萨:既然她哭了,那就说明彼得在那个可怕夜晚经历的一切,与她有某种联系…… 他回头望去,那堆孤零零的火在黑暗中安静地闪烁着,看不到火旁还有人。大学生又想:既然瓦西里萨哭了,她的女儿也感到悲伤,那么显然,他刚刚讲的那件发生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事,与现在、与这两位女人、与这个荒凉的村庄,还有与他自己,甚至与所有人都有关系。老太太流泪,不是因为他会讲故事,而是因为彼得对她而言是亲近的,她全身心地关心着彼得的灵魂里发生的事情。 他的内心忽然涌起一阵喜悦,他甚至停下脚步站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过去和现在,”他心想,“是一条连续不断、环环相扣的长链。”他觉得,他似乎刚刚看见了这条链子的两端:只要触碰这一端,另一端就会颤动。 过河时,他坐在渡船上,随后爬上山坡,望着自己的村庄。他看向西方,看到一条狭窄而寒冷的紫色晚霞在闪光。这时,他想到:真理和美,早在花园里和大祭司的院子里,就已经在指引着人们的生活,这种指引一直延续到今天,似乎将永远成为人类生活以及整个世界的核心所在。 于是,那种青春、健康和力量的感觉(他才22岁),对幸福的向往,对那种未知而神秘的幸福的甜蜜期待,渐渐抓住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是那样美好、神奇,充满了崇高的意义。
#契诃夫
#短篇小说
#文学经典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走路一万步,来办公室。在工位后面的墙上,贴了朋友所赠的布鲁盖尔的名作《巴别塔》 。 回首人类的发展道路,虽静躁万殊,其致一也:就是在语言中找到生存密码。
#巴别塔
#语言
#人类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梁祝被拔高了 我是一个热爱求知的人,为了深入研究《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我特意下载了台湾的相关文献,分析其曲式结构及不同指挥家的诠释。同时,我浏览了知乎上的相关讨论,发现自己的想法并非孤立,许多人也对这部作品有相似的见解。 《梁祝》的诞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何占豪出身农家,对西洋音乐的了解有限,尤其在和声方面较为薄弱。后来,随着后人对和声的补充,小提琴的表现力被进一步挖掘,甚至有人戏称可以“把小提琴当作耳环来演奏”。何占豪将家乡绍兴戏曲的音乐元素融入创作,结合地方戏曲的旋律与节奏,创作出《梁祝》的四个乐章。这部作品恰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作为献礼之作应运而生。 最初,创作团队考虑了三个主题:一是《脆冰切冰》,以钢琴为主;二是《梁祝》的舞台剧形式;三是小提琴协奏曲。经过学校讨论,认为小提琴更适合表现《梁祝》的浪漫传说,而不适合前两个较为宏大的题材。何占豪虽然在传统音乐方面有一定造诣,但创作西洋风格的协奏曲对他而言颇具挑战。他的古典音乐基础有限,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和声结构。于是,学校邀请了陈刚协助创作。陈刚出身音乐世家,其父被誉为“歌仙”,他本人精通钢琴与和声,为《梁祝》创作了旋律之外的和声部分。 令人意外的是,《梁祝》首演即引起轰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文化领域亟需能代表民族精神的作品。相比来自苏联或西方的古典音乐,普通观众往往难以产生共鸣。而《梁祝》以熟悉的戏曲旋律为基础,一开场便让听众感到亲切,仿佛能立刻联想到背后的爱情故事。观众纷纷表示:“西方曲子虽好听,却无共鸣;《梁祝》一响,我便知道它在讲什么。” 《梁祝》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故事性,还在于它巧妙融合了戏曲元素与小提琴技法。作品中借鉴了古筝的演奏手法,引入了戏曲中的“紧拉慢唱”、锣鼓节奏等非常规技巧,堪称对小提琴表现形式的创新。这种“改造”既聪明又大胆,使乐曲充满民族特色,演出后迅速走红,流传至今。 然而,若以纯音乐的角度审视,《梁祝》与西方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相比,仍有差距。无论是贝多芬、勃拉姆斯,还是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其复杂性、对位法、复调结构都远超《梁祝》。这部作品的音乐语言更接近民族音乐的线性叙述,缺乏复杂的对位或卡农技法。因此,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故事性、民族性和文化共鸣上,而非纯粹的音乐技法。 客观评价《梁祝》并非易事。我深知自己的观点可能带有主观偏见,仅从个人视角出发,难称全面。真正深入的分析,还需仰赖专业音乐学者的研究。作为一名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我只能以热情和好奇心继续探索,期待更深刻的理解。
#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分析
#和声补充
#文化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2025年4月15日黄昏,测试走路一万步+语言写作一万字。 我搭建了一套运动和写作系统(迭代几天再分享)。文本传播高效,摆脱了语音的傲慢与偏见,是未来的唯一方式。视频、声音只是特定环境下的手段,而对我来说,最好的传播方式只有文字——word, word, word。这是我最需要的,其他的不是我的使命、calling或本领。我要回归擅长的,这能激励和帮助很多人。 今天我很开心。出来前,我不知道为何出发,也不知会有什么收获。大脑未激活时一团糟,但一旦活跃,灵感就涌现。这最重要。忘掉设限,放下不符合人生定位的东西,只做擅长的、喜欢的、可掌控的。这才是关键。
#运动
#写作
#文字传播
#视频与声音
#个人使命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听了十几个版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后,原谅我说句真实的感受:从民族性上来讲,是有特色的曲子;从音乐性来讲,是肖斯塔科维奇所说的「五声音阶的洪流」;从赋格的艺术角度看,它的对位也就是《在雨中》男女对唱的水平。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在中国传颂已久。不过不妨碍我们欣赏和感动。
#音乐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民族性
#五声音阶
#肖斯塔科维奇
#赋格
#中国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2个月前
走路一万步,从杭州返回上海。下午去医院看我最欣赏的一位专家。她有个特点,看病慢,每个病人至少聊十分钟。看我最近两个月减了3-4公斤,她给予了鼓励和肯定。并且告诉我一个关于用GLP-1药物减肥的秘密。 回家路上,想起程颢《偶成》 : 闲来无时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健康
#减肥
#GLP-1药物
#程颢
#诗词
#生活感悟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今天走路一万步。狂风大作,树木吹倒,而书房成为我的港湾。不要去扒拉图二了。我已经对书名做了模糊处理。 今天要推荐的是吴经熊的自传《超越东西方》 吴经熊是谁?是中华民国驻梵蒂冈大使,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在梵蒂冈担任大使的天主教信徒,教宗亲自与他家15口合影,并且写下了中国外交史上最美的咨文。 他还翻译了圣经的新约和圣咏,译笔好比杜甫、韩愈信奉了基督教所写的那样。 这本超越东西方也是超越东西方的,用英文写就,翻译成中文,由一位奥地利驻人民大学的教授雷立柏担任译审和注释总编,里面竟然有超过20%的内容都是英文的,也就是凡是译者觉得翻译不清楚的,全都括号里带上英文原文。 我记得,杭州的传道人马可说过:爱就是--很有时间,不怕麻烦。这本书的翻译,带着爱。 吴经熊也是被上主眷顾的人。在1949天地巨变的时候,他接到了夏威夷大学的offer,去美国当教授了,安然脱离了动荡。
#吴经熊
#自传
#超越东西方
#梵蒂冈
#天主教信徒
#中国外交
#圣经翻译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今天走路不到一万步,白天开始学习一门课程,以向斯坦福的林彦峰教授致敬。 2024年9月,在斯坦福大学的秋季课程中,多了一门特别的选修课。 在这门课里,林彦峰将自己作为案例,向学生讲述他与癌症周旋的过程。林彦峰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授、斯坦福大学亚洲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的创立者之一,也是一名初级保健医生。去年5月,在他49岁时,从不吸烟的他被诊断出四期肺腺癌。 确诊后不久,林彦峰就有了开这样一门课的念头。他将这门课命名为——“从诊断到对话:一位医生与癌症的实时抗争”。课堂上,林彦峰说,如果有一天他处在癌症治疗和生命的最后阶段,这堂课就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一封信。 亲爱的世界,我知道你充满疾病和创伤,作为医务工作者,所能做的就是:偶尔治愈,有时姑息,总是安慰。
#林彦峰
#斯坦福大学
#肺腺癌
#癌症
#医学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每天一万步第九天】今天偶然发现,我的一位老师与我喜欢的一位作家有交集。这位作家诗人叫苇岸,一生只留下一本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我大约在90年代末期读到,惊为天人。 今天跟老师谈起他,并重读本书增订版,不禁洒了一两滴眼泪。《大地上的事情》是关于乡村和自然的一曲颂歌和哀歌,一共70多段,每一段都极具画面感。 可惜的是苇岸英年早逝,没有记录更多大地和节气的故事,令人扼腕。 希望能有人接过他--一个农村娃的旗帜,为汉语留下美好的文字。与之相比,老疯子的加税不过是过眼云烟。
#苇岸
#大地上的事情
#乡村与自然
#老师的影响
#作家与诗人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和平年代的最后一夜。是为记。
#和平
#战争
#历史
#纪念
#最后一夜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特朗普《交易的艺术》开头:『我不是为了金钱才做买卖的。我有的是钱,花不完的钱。我是为了做买卖而做买卖。经营交易是我的艺术形式。有人能在画布上绘美丽的图画,有人能写美好的诗歌。我就是喜欢做买卖,尤其喜欢做大买卖。我在做买卖中寻找乐趣。』
#特朗普
#交易的艺术
#商业哲学
#赚钱动机
#艺术形式
#大买卖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竟无一个是男儿--毕竟是女诗人的气话。包辱忍耻是男儿--才是种族的生存之道。
#性别
#女诗人
#种族生存
#气话
#包辱忍耻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3个月前
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对美开放,说天不会塌下来,实质上就是天已经塌下来了。
#改革开放
#中美关系
#经济开放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