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Daniel Fang
2个月前
(转)聖經的章節劃分(即章與節的編號)並不是原始聖經手稿的一部分,而是後來為了方便閱讀、引用與研究所加上的。這一劃分分為「章」的劃分與「節」的劃分,這兩者出現的時間與人物有所不同: 一、聖經「章」的劃分 劃分者:史蒂芬·朗頓(Stephen Langton),英國坎特伯里大主教。 時間:大約在 1205年左右。 背景:朗頓是中世紀著名的神學家,後來成為大主教。他在巴黎大學教書時,為了教學與引用方便,把拉丁文聖經(即拉丁通行本 Vulgate)分為章,這種劃分後來成為標準,廣泛使用於各種語言的聖經譯本中。 特色:這些章的劃分大致上合理,但並非基於原始文本的文學或神學結構,因此在一些地方會有斷章取義或打斷文意的問題。 二、聖經「節」的劃分 舊約節的劃分者: 最早的節劃分出現在 希伯來文聖經中,由猶太拉比們在中世紀前後所加。 完整定型:由義大利猶太學者 **納坦(Nathan of Gaza)**於 1448年 對希伯來舊約劃分節。 新約節的劃分者: 劃分者:羅伯特·艾提安(Robert Estienne),又名 Stephanus,是法國著名印刷家與人文主義學者。 時間:1551年。 版本:他在自己的希臘文新約及拉丁文聖經中加入節的劃分,用於他出版的《新約全書》第四版。 特色:他在旅途中完成這項工作,據說他是騎馬旅行時進行分節的,因此某些節的劃分也存在不甚合理之處,但仍成為新約分節的標準。 小結: 項目劃分者時間備註章的劃分史蒂芬·朗頓(Stephen Langton)約1205年用於拉丁文聖經,後來普遍應用舊約節的劃分猶太拉比,後由納坦定型1448年用於希伯來文聖經新約節的劃分羅伯特·艾提安(Robert Estienne)1551年現今通用的新約節劃分來源
为了捍卫基督教真理,我陶瑞对华盛顿国家座堂的巴德女牧师进行揭露和批判。圣经说:“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因为有些人偷着进来,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罚的,是不虔诚的,将我们上帝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主耶稣基督。”(犹大书 1:3-4)。巴德的自由派教导和主张,是对基督信仰的背叛,滥用上帝恩典,助长极左的纵欲主义。 在她的布道中,Mariann Edgar Budde(巴德)对川普总统和会众说:“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但不要轻视持有不同信念的人。”然而,《十诫》中的第一条诫命明确告诫:“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埃及记 20:3)。所以,上帝教育我们要嫉恶如仇:“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箴言 8:13)。圣经还教导我们,不仅不能尊重异端的教义,甚至要拆毁它们的邪说:“要勾引你离开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行的道,你便要将他治死。”(申命记 13:5) 巴德还对川普说道:“我以我们上帝的名义恳求您怜悯那些现在感到恐惧的内地人民,他们是同性恋、女同性恋和跨性别的孩子们。”巴德希望罪人免于恐惧的呼吁完全不符合圣经。虽然我们需要怜悯罪人,但我们也应当敬畏和恐惧上帝的公义。正如圣经所言:“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以赛亚书 8:13)。圣经还告诫我们:“有些人你们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连悲情与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犹大书1:23)。此外,巴德把错误的教导冠以上帝的名义,这是对《十诫》第三诫的亵渎,“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出埃及记 20:7)。 华盛顿国家座堂的网站介绍称:“巴德主教致力于教会的灵性和人数增长,并积极发展新的基督教社区表达形式。”然而,教会应当建立在亘古不变的真理之上。如果为了人数的增长,积极发展不符合基督教真理的表达方式,那无疑是对信仰的亵渎。正如圣经所言:“然而,就算是我们,或是天上来的使者,如果向你们传讲的福音,与我们先前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该受诅咒。”(加拉太书 1:8)。我们基督徒必须警醒,彼得曾警告:“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有假教师,偷偷地引进使人灭亡的异端。”(彼得后书 2:1)。耶稣也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 7:15)。在末世,撒旦会更加猖狂和诡诈,正如圣经所述:“这并不足为奇,原来撒旦自己也装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后书 11:14)。然而,这些假先知以及跟随他们教导之人的结局是灭亡,正如圣经所说:“唯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示录 21:8)。 关于华盛顿国家座堂,我不赞同某些基督徒主张必须拆毁该教堂的看法。因为这是奉献给上帝的礼拜堂,已被分别为圣,仍可继续使用,假先知的影响不会玷污圣地,但是这些假先知必须被铲除。正如《民数记》第16章所述,尽管可拉党人挑战了上帝仆人摩西的权威,250名叛徒党人捧着香炉被耶和华的烈火吞噬而死,但是神吩咐要收回那些香炉。神说:“那些香炉本是他们在耶和华面前献过的,所以是圣的,并且可以给以色列人作记号。”(民数记16:38)。
【每天走路一万步 Day 6】 早5点醒,看了一眼英超比分,诺丁汉森林vs利物浦 1:1,这是我最满意的结果,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希望他们任何一方输。 上午给医院药房打电话,问某进口药有没有到,上次开的时候缺货,结果说到货了。赶紧挂号,排队一小时,来回半小时,时间就这么碎片化了。等候期间,读完了今日份的圣经,用ChatGPT打磨一篇家长会发言稿,老婆晚上要代表家长发言。当然谦逊是必不可少的。 “站在这里我很忐忑,其实有很多家长比我更有资格分享,可是既然班主任老师布置了,我就勉力而为吧。有讲的不对的,请多多指正。” 这番体现中国家长生存智慧的话,AI写不出来。不过AI善用词汇,把“勉为其难”改成了“勉力而为”改得好! ChatGPT推出了一项新功能,定制任务。我让它帮我搜集AI方面的新闻,并且定时推给我。这好比,卓别林自从有了啃玉米机,就每天定时啃三穗玉米。不是科技改变生活,是生活假装被科技改变。 朋友带的研究生不爱搞科研,都一心想上岸,我就说了个暴论:“上岸就是新缅北。” 为自圆其说,让ChatGPT pro帮我论证一下,它从做梦、囚禁、丧失自我的角度果然给说圆了。 今天走路主要集中到晚上。想到一件事,就口述记录下来,又交给AI去润色。 以下是润色后的文字: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只要改掉一个习惯,就能在文明进程中迈出一大步,那就是不随地吐痰。每个人都随身带个餐巾纸或者小手帕,当喉咙不舒服时,可以把痰吐在上面,因为中国的空气质量确实不好。而且,你可能会不时地被二手烟熏到,所以咳嗽和吐痰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反应,但千万不要往地上吐,那种行为实在太差,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野蛮人。每当我经过有人吐痰的地方,听着那声“咯”,我就知道一场惨剧即将上演,果然,一股浓痰就在我面前半米处落下。这种习惯简直是令人无法忍受的,非常野蛮、可耻且落后。如果中国人能改掉这个习惯,或者像新加坡那样进行改造,这个社会就有希望进步,否则离文明还很遥远。 今天就说这么多吧。大家晚安。
为了有一天去投奔王小山,我准备每天学一句日语。从日语圣经学起。方法很简单,从微读圣经中,打开日语版圣经,找出一节经文,扔给ChatGPT,请它用罗马音注音,讲解语法,然后把这一句读三遍。能记多少算多少。这个方法,比多邻国有用。 下面是我的日语读经第一节。 下面是经文、罗马音标注、逐字词义解析,以及简要语法说明。 原文 まだ何もなかった時、神は天と地を造りました。 (創世記1:1 JCB 译文) 罗马拼音 mada nanimo nakatta toki, kami wa ten to chi o tsukurimashita. 逐字词义解析 1. まだ (mada) • 词义:还、尚且 • 说明:此处表示“那时还没有……”。 2. 何も (nani mo) • 词义:什么都……(后接否定时表示“什么都没有”) 3. なかった (nakatta) • 词义:没有、不存在 • 说明:这是动词「ない」(否定)的过去形,构成「何もなかった」= “什么都没有”。 4. 時 (toki) • 词义:时候、时刻 5. 神 (kami) • 词义:神,上帝 6. は (wa) • 语法:主题助词,用来提示句子的主语或话题 7. 天 (ten) • 词义:天、天空 8. と (to) • 词义:和、与 • 说明:并列助词,用来连接“天”和“地” 9. 地 (chi) • 词义:地、大地 10. を (o) • 语法:宾格助词,标明动作的对象(“天和地”是“造る”这个动作的对象) 11. 造りました (tsukurimashita) • 词义:造了、创造了 • 说明:动词「造る(つくる)」的礼貌形过去式 语法要点 1. 「まだ何もなかった時」 • 「まだ」+「何も」+「ない」+「時」 • 整体表示“在还没有任何事物的时候”。 • 「何もない」在否定句中常表达“什么都没有”。 2. 主题助词「は」 • 表示句子主题,这里是「神は……」,强调“是神”。 3. 并列助词「と」 • 用来连接并列名词,如「天と地」(天与地)。 4. 宾格助词「を」 • 标明动作所作用的对象,如「天と地を造る」。 5. 「造りました」 • 动词「造る」的过去礼貌形,表示创造或建造。 大意 在还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的时候,神创造了天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