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导弹技术
关注
艾森 Essen
1个月前
1950年代,美国政府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驱逐钱学森,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火箭科学家,此前已在美国航空航天和武器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他曾帮助美国解决了喷气推进的难题,并开发了美国第一批制导弹道导弹,甚至参与了高度机密的曼哈顿计划。然而,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由于他的中国身份,钱学森被指控为间谍,并最终被驱逐回国。 这一举动的后果超乎想象。回到中国后,钱学森立即说服毛泽东,开始建立中国的现代武器项目。仅仅十年后,中国就成功试射了第一枚导弹,并在1980年代具备了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钱学森不仅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还启动了中国崛起为科技强国的引擎。 美国前海军部长金贝尔曾评价说,驱逐钱学森是“这个国家做过的最愚蠢的事”。这不仅让美国错失了在太空竞赛中领先苏联的机会,更将中国推向了挑战美国在亚洲霸主地位的道路。钱学森的回国,为中国带来了本土科学技术的突破,以至于美国现在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为太平洋盟友提供核保护伞,以防御中国导弹技术的威胁。 钱学森的故事,对当下美国政府针对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政策敲响了警钟。国务卿卢比奥宣布,将“积极撤销”与中国共产党有关联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中国学生的签证,这无疑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历史不应重演。 曾经,美国视教育世界各地的有志之士为增强国力的途径。通过国际教育交流,美国价值观得以传播,世界和平得以促进。正是这种理念,让钱学森这样的杰出人才来到美国,并为之做出贡献。 但如今,放弃这一优势,将世界人才拒之门外,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甚至让他们在未来反过来对付我们。正如钱学森后来在一张寄给加州理工学院同事的明信片上所写:“这是逆境中盛开的花朵。”
#钱学森
#驱逐事件
#美国历史
#火箭科学家
#麦卡锡主义
#中美关系
#喷气推进
#导弹技术
#曼哈顿计划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ꑭ
1个月前
烏克蘭國產S200導彈發射瞬間 S-200(北約代號:SA-5),是中高空超遠程地對空導彈系統,由蘇聯第一中央設計局設計,擔負國土防空打擊敵高空戰略轟炸機(如XB-70)與超高空戰略偵察機(如SR-71黑鳥),蘇聯型號為S-200“安加拉河”,北約命名為“甘蒙”或意譯為“咸豬手”("Gammon"),烏克蘭型號中譯為“織女星”。 現在烏克蘭將之改造為彈道導彈,功能大大增強。
#乌克兰
#S200导弹
#苏联武器
#国防
#军事改造
#导弹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1个月前
赛弗尔特《瘟疫纪念柱》(片段) 这是导弹的精确目录。 地——对——空 地——对——地 地——对——海 空——对——空 空——对——地 空——对——海 海——对——空 海——对——海 海 ——对——地 小声点,城市,我无法听清楚河堰的低语。 而人们来来去去, 浑然不察他们头顶上飞舞着 火热的吻, 在窗与窗之间,以手传递。 嘴——对——眼 嘴——对——脸 嘴——对——嘴 以此类推 直到入夜后一只手拉下百叶窗将目标隐藏。
#现代战争
#导弹技术
#瘟疫纪念
#社会隐喻
#人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烤鸡柳几理解
5个月前
每次看日本的hcm射程都相当逆天, hcm和hgv气动布局都有弹道滑翔能力,hcm好处是到达目标前依旧能维持高速度,不想乘波体射程远,但无动力滑翔打水漂,减速快,到达移动目标前肯定5-6马赫,有可能还低,hcm缺点是和hgv比射程低,这个逆天射程和防卫省承认没区别了,今年还是明年真想看这玩意试射😂
#HCM
#HGV
#日本
#导弹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ꑭ
5个月前
朝鮮成功測試了新型中程彈道導彈 火箭以比音速快12倍的速度飛行了約1500公里,它達到了近100公里的高度,之後下降到42.5米的“第二高峰”,並進行機動,準確擊中東海岸附近的目標。
#朝鲜导弹测试
#中程弹道导弹
#武器试验
#国际安全
#导弹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