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集采启动 进口药更好开了?】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日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工作启动。从整体来看,新一轮集采设定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尊重临床是此次集采的一大亮点。新一轮集采明确竞争充分的药品才会被纳入,由此限定2024年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此外,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专利侵权风险高的品种均不纳入集采,这些都是为了保护行业创新的积极性。竞争过程中,防止恶意竞争也很重要。从之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部分企业低价抢占市场,出现了一定药品质量问题。因此,新一轮集采新规强调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新规最大的改变是允许不再按照通用名报量,而是可以用品牌名报量,这会给未来市场格局带来一定变化。由于之前只按照通用名报量,小药企通过低价就能抢走大部分市场。现在按照品牌名报量,有利于在现有市场已具备规模的药企,小药企希望通过集采翻身的可能性大降。特别是对那些委托他人生产药品的B证企业,集采可能不再是其快速扩张的捷径。这轮集采优化规则后,原研药只要愿意在合理区间内降价就能纳入,因为不再按照最低价的1.8倍中标,降价幅度应不会像上一轮那样大。至于在医院能否开具,主要看原研药是否入选。总体来看,集采新规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利好,表明集采将不再寻求以价格来颠覆临床供给,而是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推动药价持续下降。由于竞争充分的要求排除了诸多药品的纳入,未来非集采药品如何设定医保支付价仍值得关注。对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集采新规有助于稳定临床预期,提高药品供给的可持续性和自主性。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6511134_120094090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jA5il2M#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