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dell)今天的财报很有意思, 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AI服务器需求强劲,积压订单价值高达117亿美元,但其调整后毛利率却下滑至18.7%,不及市场预期,导致股价暴跌。 这背后的元凶。。。。。。 就是英伟达😂 不得不说,英伟达利用自己的芯片优势,还在不断扩大自己的供应链“链主”的优势,牢牢掌控全链条利润。 这实在是太狠了! nvda怎么控制/挤压全供应链利润的? 是通过推出MGX平台。 这是一个官方的模块化的参考架构,旨在帮助下游的系统oem厂合作伙伴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从而加速整个英伟达技术生态的普及。 和CUDA类似,MGX也是英伟达用来深度绑定产业、构建强大护城河的生态体系,但它和cuda作用在不同的层面,cuda“锁软件”,MGX“锁硬件”。 MGX的核心是为英伟达全套硬件(GPU、Grace CPU、BlueField DPU、ConnectX网卡)的协同工作定义了最优解。它规定了这些组件如何以最高带宽、最低延迟的方式互联。这意味着,任何偏离MGX架构的设计,都可能在性能上无法与“官方标配”匹敌。 一旦服务器厂商(如超微)围绕MGX标准投入资源、优化了生产线和供应链,就形成了一条技术路径依赖。未来,当英伟达推出新一代GP时,它们几乎肯定会与MGX标准无缝衔接。届时,已经“上车”的厂商可以最快速度跟进迭代,而那些试图走自己路线的厂商,则面临着巨大的研发和时间成本风险。这种模式将合作伙伴的未来与英伟达的路线图深度绑定。 随着基于MGX的服务器在性能、成本和上市速度上展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市场的天平会逐渐倾斜。届时,采用MGX将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需品”。 而mgx所干的活,原来正是戴尔的利润丰厚的主业。 更可怕的是,英伟达的野心不止于服务器,而是整个数据中心。MGX是其“数据中心即计算机(The data center as a computer.)”理念的物理载体。当整个行业的硬件创新都围绕着MGX展开时,英伟达就从一个芯片供应商,真正成为了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架构师”。 更长远来说,MGX在硬件层定义标准,CUDA在软件层锁定开发者。未来,两者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英伟达可以推出需要特定MGX硬件特性才能最优运行的CUDA新功能,形成“软件要求硬件、硬件优化软件”的完美闭环,让竞争对手彻底无法追赶。 这就像PC时代的“Wintel联盟”(微软Windows + 英特尔Intel)。英特尔定义了主板和CPU标准,微软定义了操作系统。戴尔、惠普等厂商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壳设计、组装和销售。它们能赚钱,但产业链中最大头的利润,被平台定义者——英特尔和微软赚走了。 今天,英伟达正在试图成为AI服务器时代的“Wintel”。CUDA是操作系统(软件平台),MGX则是主板和系统架构(硬件平台)。而英伟达,如果战略成功的话,将成为ai时代的微软+intel!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好极了!中国强制交社保的后果来了! 8月8日,上海某连锁生煎店招聘50岁以上沪语服务员,综合薪资3200元/月(高于上海2740元最低工资),做一休一且提供员工餐。 对企业而言,退休返聘无需缴纳社保——该品牌在沪超250家店,若每家配2名此类服务员(共500人),按2025年上海最低社保基数7384元计算,企业每月仅社保就能省约95万元(单人月均社保成本1897.7元),且此举合法。 这种操作并非个例,不少餐饮从业者已跟进:低端岗位(切配、收银等)多用老年人,仅核心岗位(如厨师)保留中青年;生意不佳时则关店或用家人顶替,减少对外招聘。 强制社保政策下,低端岗位数量被压缩,中青年只能转向老年人难胜任的重体力或“高强度岗位”,而这类岗位已严重饱和,最终可能导致中青年离开大城市回流,推高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出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政策差异:生育领域推出史无前例的优惠(免幼儿园大班学费、发补贴、简化申领流程),显见2025年生育率压力已达临界点;社保领域却延续“加码榨取”思路,类似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的逻辑,暗示就业与社保压力尚未到不可控阶段。 可总结出一套规律:政策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改变尚远;进入“榨取”阶段,属事件中后期,短期无改善;唯有财政亲自“接盘”(如补贴社保),才意味着现实已难维系,真正的改变才会启动。 来源:卉姐
Morris
1个月前
有很多人说富人越来越富,其实原因就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走不到财富自由,不是因为没机会,也不是不够聪明,而是注意力被彻底浪费掉了。你没听错,注意力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听我说,富人为什么越走越远?不是钱会自己生钱,而是他们懂得把注意力牢牢锁在一个点上,衣食住行有人帮她处理,琐事有人兜底,他只需要盯着目标死磕一件事,所以他一步步爬上高台。而你呢?注意力被感情纠纷、友情消耗,毫无意义的社交,拉扯的七零八落。20多岁,别天天谈对象,别整天刷社交,喝酒打牌,把你宝贵的注意力都浪费掉,你想过没?谁收入高,谁话语权大,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你还在哄人讨好人,把精力花在这些无底洞里,怎么可能有机会站上巅峰?再说友情,狐朋狗友天天叫你出去打打牌,聊聊天。你以为这是生活?这是把你的注意力一点一点偷走。再说爱情,有些人抱怨分手难受,其实你现在经历的每一段痛苦都是帮你筛掉下一段不值得的。创业失败了很好,下次你会更强更精准。人生就是不断优化自己的过程,但前提是你的注意力要集中,注意力在哪儿,你的未来就在哪儿。当你专注在唯一能让你赢的事业上,你的人生容错率就被放大,你才能从容面对未知风险。当你真正功成名就,有钱有能力了,再回头看看那些琐事,你会笑他们曾经的重要,但是现在别幻想随便刷手机聊八卦耽误时间。你能财务自由,要么靠天赋,要么靠勤劳和专注,靠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而不是运气,运气只是叠加属性。你想成为那个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吗?还是继续被琐碎生活牵着鼻子走?注意力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记住这一点,越早明白,越早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