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Yangyi
关注
统计数据
77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15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Yangyi
2天前
这条推特每跑10万展示 我就公开一个永不过时的推特内容流量密码
#推特
#流量密码
#内容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天前
学会祛魅 不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现实世界 大家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只是使用了一些数字或title量化放大了一些小成果 厂子里的高阶,VP,离开平台也不一定有什么能耐 厂子里的低P,出来人家反而可能吃的开成为一个百万自媒体人,每个月靠自己就创造十几万收入 冠冕堂皇的称谓,只是一种社交证明,人们为了更好凸显价值而标的出来的假像 把这些都祛魅,只关注对方靠自己做成了什么 你就会发现即便是厂子里的高阶,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出来之后可能也什么都干不成,很多人误把平台能力当做个人能力 厉害的人是既能高瞻远瞩做设计,又能撸起袖子码砖头,既能高上去,也能深下来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这中间就是生存空间 祛魅后再看,大家也不过尔尔 不要被那些称谓拉高了预期,要听别人怎么说,更看别人怎么做,而不是看他的称谓
#祛魅
#个人能力
#平台能力
#高阶
#普通人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天前
但我第一不想做键政 第二不想做黄推 如果要做到50万 可能就只能冲向web3破圈 然而我又从不接触web3的东西 到现在我连美金入金都不知道怎么操作 听起来好像死局了? 其实也不尽然,请等我酝酿一波大的
#Web3
#破圈
#内容创作
#迷茫
#求变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天前
程序员理解的技术牛b 和非程序员是不一样的 非程序员理解的牛b是: - 极短时间达成完美效果,评估变量是时间 - 时刻可扩展而非整体重构,评估变量是时间 程序员理解的牛b是: - 简约,清晰,易读性高 - 稳定性好,扩展性高,独立解耦轻松维护 - 考虑的全面,比如各类异常处理 - 写的快 现在如果你问一个非程序员,啥是牛b程序员: - 懂得用AI把时间杠杆最大化放大 - 又能保质保量快速完成任务 也就是说,其实人们并不是要讨论vibe coding行或者不行 而是应该讨论如何使用vibe coding,构建什么样的流程,能既发挥ai的效率,又保证结构与细节,可扩展可维护 ai行的地方上ai,ai不行的地方上人,找到人+ai的合作模式,并将其沉淀为某种半自动化的流程,我觉得这种程序员就是牛b程序员 比如你说vibe coding不可维护 那么该如何做 能使其可维护? 绝不是非得手搓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找到那个边界 边界之内来ai 边界之外人来定义与检查 但你发现没有 如果这个程序员原本就是一脑袋浆糊 把模块耦合 他用ai就可能还会这样 因为出错的是设计师 而不是泥瓦匠 怎么让ai辅助协同拿到优质结果,决定了这个程序员在效率与质量的上限
#程序员
#AI
#Vibe Coding
#人机协作
#效率与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4天前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 当下海外平台的一个趋势 就是支持中文 推特支持了自动翻译 reddit也有了中文版和翻译 这说明一件事 就是有不断的国人出海 数据在飞速增长 这可能将会带来一个反向的流量机会 帮助海外产品获得更多中国客户
#海外平台
#中文支持
#国人出海
#流量机会
#海外产品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5天前
你知道哪些ai极大概率存在幻觉的场景? 我先来:AI计算时差会存在幻觉
#AI幻觉
#时差计算
#人工智能
#技术挑战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5天前
这个挺好的!支持! 其实打击机器人最好的方式,是付费注册
#支持
#机器人
#付费注册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周前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聚焦 还有一种力量叫聚合 开发要聚焦,但搞资源可以聚合 不论是100本精选书 100个自媒体副业赚钱方法 1000套英语启蒙动画片 都是一个思路 把多家的内容,低价盗版整合成一份聚合的新的 还记得小霸王的99合一吗? 导航站是聚合,你也可以在某一个有需求的场景下,去聚合其他家的数据或服务 比如聚合商店数据,你没有没关系,你买个账号套别人的数据就行了 但前提是,你得先找到客户,证明他需要 钱在手,买东西再交付 做个二道贩子吧,分销不丢人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133 条信息
#聚焦
#聚合
#资源整合
#低价盗版
#二道贩子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周前
当AI席卷供给侧的时候,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创业者 而是转换思维逻辑,去考虑MCN的方式,把自己看做一个创作者的投资人 去撮合创作者以股权置换的形式加入一个初创团队,并源源不断的为其发声,转换用户 一个大IP的加持,带动整个项目的早期增长 更重要的是,当秤砣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时,个人IP的能量将被放大很多倍 你手里不再只有一个半死不活的企业筹码,还会有另外一个可以发挥价值帮助企业起死回生的工具进行加注 我觉得Greg说20%是不太现实了 可能提供不了20%,冷启动阶段哪怕只有0.5%,长期来看对于创作者而言都是巨大的财富 而且完全可以做永久性利润分红,比如拉来的用户,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给创作者分30% 我想如果我是一个youtube大IP,我很乐意接受这种模式,这比每天我去卷一个几千美金的商单,要划算很多 商单卷没了,AI热潮一过,就只剩下一地鸡毛 但这股权和用户,是有长期价值的资产
#AI
#一级市场投资
#MCN
#个人IP
#股权置换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周前
产品开始逐渐变得廉价 以前有好的创意,其他人有 但是你去下决心实施,去找人,找资源,去执行,去干,在这条路上你已经淘汰了90%的人 剩下10%里,又有80%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 只剩下20%苟活到转机来临 一个好的产品是不是能传播,是的,但他也一定要借势甚至造势 可AI时代,不缺创意,也不缺执行,每个人每天都有想法,都能落地,甚至还有各种平台在帮他们落地,一个APP里就能造出成千上万个应用,每个人都是开发者 所以你需要什么? 需要平台分发流量?需要花钱买广告? 这个时代是个体时代,是vibe marketing的时代 是你手里掌握着流量,私域,或者个人影响力 就可以不断叫卖的时代 我们要像农民一样,守着一片田地耕作 从前田地可能是产品,现在田地是你自己的个人品牌影响力
#产品廉价
#AI时代
#个体时代
#vibe marketing
#个人品牌影响力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周前
你都用vibe coding做了啥工具或者产品? 晒下面一起学习一下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621 条信息
#Vibe Coding
#工具
#产品
#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周前
都2025年了还有人不知道小红书API发布限流 我都惊了 说真的兄弟这都是我几年前干的差事了 以前和广东那边的朋友搞机器矩阵 获客端和SCRM都干 后来平台越来越恶心 就不怎么做了 但东西还都在 这些年不想搞分发 就只做内容生产了 但就总有人被骗 说人家API能发布 那API要能发布 我们都是傻子吗跑去买手机搞RPA? API能发只有一种方式 就是小红书官方小程序API 我只想说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毕竟没干过的总得给人家交学费
#小红书API
#限流
#官方小程序API
#内容生产
#避坑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周前
问:如何评估一个人是不是非常善于使用AI? 答:看他在AI上花的钱,每个月是不是能突破个300美金 - 突破300美金,说明订阅了不少AI产品,那他至少都体验过,认为这些产品有效 - 能持续花钱用AI的,说明它从AI身上收获了更高的价值 - AI宕机会感觉自己正常工作受到影响,他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了,更别说对于有用的AI取消订阅了 - 300美金说明他可能开通了一些高级订阅,这是需求高的极客信号 我不相信自己用着20美金甚至白嫖的API套餐,却口口声声说自己用AI用的好,实践的多 这种有可能他是在某一个方面了解,但绝对不可能是多方面了解 讲真,随便搞个agent跑个账单一个月也得几百刀了
#AI产品订阅
#AI使用评估
#300美金消费
#AI依赖
#高级订阅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3周前
我不知道在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 历史书上会如何记录22年末到现在的时段 人们处在这个范式转变的洪流中 但大部分人却不自知 我打开很久没看的朋友圈 看到以前的同学晒着自己和对象甜蜜的二人双排工位 电脑里开着powerpoint展示着他的ppt成果 他或许还不知道让claudecode使用lucid之类的图库 能很快做出这种效果的页面进而去做汇报演示 更不要说有很多人在利用ai节约时间,利用ai省钱,甚至利用ai赚钱 同期在探讨ai的小伙伴 纷纷从厂子里出来 现在要么在ai创业 要么在ai自媒体 许多人利用ai做内容获客赚钱,很多人靠ai完成自己的效率工具,还有人在分享ai的使用方式做培训 23年我接触的那波做套壳的,现在很多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还有一些23年的创作者,愿意分享的,也都干上了公司咨询顾问,写了书,什么得到新商学,什么图灵社区,都有他们的影子 要么就是辗转在各种大会中,不断分享这两年经过的点点滴滴和经验洞察 GPT已经5了,虚拟网络的AGI我觉得已经近在咫尺了,当然具身智能可能还有点遥远 这AI仿佛加速了时间流逝一样,认识向阳的时候还是因为他在群里分享的飞书文档,结识铁锤的时候还是他发github的portal项目,加江树的时候是LangGPT的github,那时候还在默默看宝玉小互藏师傅的分享,就仿佛还都是昨天,却已经是两年前了 前几天跟黄叔聊 我说我21年做小红书的时候就知道你的号 他说从那时候穿越到ai的伙伴真的不多 这两年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不论是从生产侧 还是流量侧 产业结构都在发生惊天巨变 我在23年末写了24年的预期 但如果未经洪流 也真的很难体会什么叫巨变 或许今天是一个和往常一样平常的周五 但如果你意识到身在洪流 就算当个咸鱼 也可以翻一翻身 说不准就跃了龙门 时代巨变的时刻 机会和风险都是无穷的 可不要20年后 后悔那个周五 当时看见了那条推特 我怎么就没想折腾折腾呢 折腾折腾 万一能有精彩呢?
#AI浪潮:重塑就业,风险暗涌?· 94 条信息
#AI
#范式转变
#时代机遇
#个人发展
#焦虑与行动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3周前
想做个东西能被疯传,至少得切中以下几个点 - 慕强:我分享这个东西可以让别人了解我,觉得我牛b有见识 - 有趣:我分享这个东西给别人一起感受快乐 - 社会认同:我分享这个东西对他人有价值,我能获得社会认同 - 实际价值:我分享这个东西,我能赚钱或者获得关注 - 羊群趋同:别人都在分享,我不分享显得格格不入 不论是内容,还是产品,命中的元素越多,就越有可能被疯传 如果它还能形成利益链条,那就能有更大范围的传播 想要曝光和想要分享,是有一些差异的 曝光多数靠评论,激发评论的逻辑和激发分享也是有不一样的
#内容传播
#社交分享
#用户心理
#价值认同
#利益驱动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3周前
距离游戏化的开放世界又进了一步 今天第一颁给Genie 什么开源GPT 与我无关
#游戏化
#开放世界
#Genie
#开源GPT
#无关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3周前
再分享个打工人失业赚钱的思路 用vibecoding搞iOS客户端程序,就搞那种骨架 啥是骨架,比如分类图库,比如分类听音频的 就是一个列表把内容分类好,方便用户找 一个骨架出来,里面不换替换内容就可以了 现在vibecoding搞这个很快,而且很容易帮你调整,appstore查重也比较难,相当于AI换皮 你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内容,把内容全部都打包进去 然后开个七麦啥的去查查ASO的关键词 就往上铺就完了 产品免费,里面全是广告,8块钱永久会员去广告 你可以做什么这老友记那摩登时代,或者搞点儿什么名人的课程,别觉得盗版,没事的 甚至你还可以搞李逵李鬼,去蹭别人的品牌词,下载下来是垃圾也没关系,尽情让他们卸载 之前有人vibecoding了appconnect的生成工具,就用它不断做上架内容,这过程也不占啥时间了 你第一天搞,可能搞3天上架一个,后面就是3小时就能上架一个新应用,你就这么搞他百八十个应用,总是有能抓到关键词排名的长尾,这东西积少成多,最核心的点是你都打包到本地了,也没任何资源消耗,0成本的资产 找到有什么能跑起量的,你再投入认真优化优化 AI时代像这种套利机会实在是太多了,一边干一边学,没啥搞不定的 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也相信ai,别自己跟那放大困难 干它20个自然会找到门路和经验
#失业赚钱
#VibeCoding
#iOS客户端
#AI换皮
#ASO关键词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3周前
今日vibe coding总结: 1、如果你使用脚手架工具,请在你不需要i18n时尽量移除掉它,否则CC总会忘记,搞到最后就是router混乱,带来很多额外问题 2、如果你是期望做成长期迭代项目,第一步一定是搞好分支和环境,否则就会像我一样每次都推到main然后自动化部署vercel,影响线上用户 3、对于console log这些排除问题时需要用到的日志,一定要在问题解决时及时删除,现在的Claudecode笨的可怜,你让它后续给你删,它就会把代码搞坏 4、环境token/key这些尽量自己手动复制,你让AI给你打印出来所有的kv去创建vercel,很大概率会幻觉……我也不懂为啥,反正它就会给你错的…… 5、记得每个模块都写个PRD,方便追查问题 6、尽早Build到vercel,不然你在本地搞了半天,开始build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问题,修啊修的就会引发各种其他的问题了……
#脚手架工具
#i18n
#分支环境
#console log
#PRD
#Vercel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4周前
好像没啥变化啊 code is cheap show me the talk
#没啥变化
#code is cheap
#show me the talk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4周前
如果Anthropic有流通股,我会毫不犹豫的大量买入 它绝对是一家已经跨越了生产效能拐点,进入了AI增长飞轮的公司
#多智能体之争:Anthropic生态VS单智能体· 20 条信息
#Anthropic
#AI增长
#生产效能
#积极
#股票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4周前
公众号的长尾流量是真的强 我老早写的帖子 到现在每天还在有人自动加V转化 小红书 抖音这种平台根本比不了 如果是个人IP,真的适合做公众号 因为不着急,也不求爆量,就是每篇内容认真的积攒与沉淀 同样的,海外newsletter也是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公众号
#长尾流量
#个人IP
#内容沉淀
#海外newsletter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个月前
早期如何寻找PMF “我做了产品,该怎么找到目标用户?” “他们不是我的目标客户,我该怎么寻找PMF呢?” “怎么找到愿意认真填写调研问卷,验证PMF的目标用户?” “有什么指标能标明,我找到了真实的PMF?” 找PMF这个话题,大概是每个迈出错误第一步的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之所以频繁出现,是因为所有理想主义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都要遭受一波现实毒打才能从失败中收获。 睿智的成功者很少,他们之所以能躲避这些问题,原因无非有两个: 第一是因为他们的过往经历中深入看到过或经历过他人或自己的失败。所以他们会选择正确的方法。 第二是因为他们凑巧做对了方向,是幸运的眷顾,但下一次能否复制成功就又出现了巨大的问号。 绝大部分普通人,上来都会和我以前一样,先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出来,然后拿着锤子找钉子 当你做出了一个“锤子”,发现找不到愿意用这个“锤子”砸钉子的人时,就会萌生这个问题:“该怎么寻找PMF” 所以寻找PMF其实也是有两类的: 第一类是避免“造锤子找钉子”,而是先进行假设验证,再去造锤子,这样锤子出现时,PMF就有了。 绝大多数能迅速走红,快速产生裂变效应的产品,都是如此。 第二类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先把“锤子”搞了,然后慢慢寻找“钉子”,在这个过程里,不断调整“锤子”,直到用它能更好的解决一个“钉子”,也是找到了PMF 很多产品都是属于第二类,或者说在某些发展阶段中慢慢pivot到第二类的。比如Notion就是。 但大部分人没有如此的定力与耐心,可能尝试1-3个月就会放弃。再重新造一把”锤子“,直到恰巧有一次碰上第一类,然后引爆 真正想要掌握寻找PMF的方法,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对周边的观察,比如通过甲方真实的付钱订单,比如通过竞品,比如通过自己遇到的困难,比如通过用户发帖提问或者评论区 第二、构建假设 当你遇到问题后,你会在脑海中构建假设: “会不会有很多人有同类的问题?” “如果我做一个XXXXX,他们会不会喜欢?” “谁会和他们一样,有共同的问题?” 所以第二步需要验证这个假设,这里我建议把所有的假设写在一张表格中: - 理想客户画像: - 他们当下的问题是: - 他们当下是如何解决的: - 我产品中的哪一个功能,能帮助他们带来巨大的体验提升: - 在哪里能找到他们: 于是你会获得一个理想客户画像的假设验证表格 第三,验证假设 紧接着,你应该快速去验证假设 验证的方法分为几个阶段: 阶段1:验证问题的真实性 这里你要验证的是,你设想的问题和理想客户,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这验证起来最简单,找到这群人,问他们就好了。每个细分画像问10个人,总能回收到结果。 最重要的事情是,你一定要去问他们当下是如何解决的。 如果他只跟你说有这个问题,但从未付出过任何成本,那这个问题可能也不值得他们去解决。 付出成本是指:花过钱,或者花过时间,比如真正去检索过(问问他们搜的什么关键词,方便你做SEO调研),找朋友问过等等,他们可能寻找过解决方案,但那个解决方案也不令他们满意,找到里面的具体原因,这里或许就是一个新的机会 这就算验证问题真实存在了 阶段2:验证解决方案匹配度 接下来,你把你的方案提供给他们。 你可以提供文字,但可能存在对文字理解的不一致 你可以邀请他们进行15分钟的在线演示,给他们看你的原型图 你可以给他们提供设计稿,或者交互原型,让他们点一点 你可以做一个landingpage,让他们申请预约 你可以做一个Demo视频,展示你产品独特的价值,吸引他们找你 不论你怎么做,请你务必要记得,如果对方认为很好,很感兴趣,你一定要追问一下:你是否愿意先支付20元,这个产品上线后我第一时间向你发放永久会员。 只要用户给你付钱,你都可以不收,但至少验证了他的确想解决这个问题。 不付钱的,大概率就是不够痛。 不要在意用户说什么,一定要看用户做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吐露真相,只是为了保有你脆弱的自尊心。 第四,寻找到3-10个付钱的意向用户 此时已经证明了几个事情: 1. 问题存在 2. 解决方案有效,有人愿意付费 3. 我明确的知道这些人群,并能寻找到他们,哪怕只有10人 这种情况下,就已经找到了最早期的PMF。 但距离它能引爆,口口相传,还差一些触发器。这和PMF无关,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了。 如果你找不到PMF,请回顾我说的这些阶段,逐一排查,把自己定位到这几个问题中,看看是哪里没做对,然后尽力去做。相信你也能寻找到PMF。 如果你能快速加速这个过程,不断做,不断错,不断扔,就能快速找到一个有潜力引爆的产品。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个月前
如果用一句话解释如何涨粉当大V 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一样 建立一套可以持续输出的机制 不论是你洗稿,还是搬运,还是自己原创写。你得能构建一套可以持续输出的机制 每天发东西跟喝水一样,甚至自动化,自然就会有粉丝了 这世界上所有的质变都是量堆的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个月前
我看有人说 现在产品供给很多 但是产品很难传播起来 我只想说三件事 第一,做的是不是一个足够简单,简单到别人一眼就知道这个产品能干什么的产品? 第二,这产品是不是就一个围绕核心人群的核心卖点?足够niche 第三,有没有找对这些客户的聚集地,在那里宣传它? 一个产品传不开,就是这三个点,总有至少一个出了问题 总把失败归结于没有流量,这是在给自己填充情绪价值,给自己做了个垃圾找理由 如果做的是金子,请别把它放在垃圾堆,放到矿场门口去 啥流量都有了,还轮得到咱做产品吗?随随便便aff任何一个产品不行么,大不了卖广告 再简化一点儿,你就让midjourney给你画个概念图,改吧改吧,用ai做个视频,先去矿场门口问问,有人要这坨金子没 就知道自己做的是金子还是垃圾了 我之所以说三天vibecoding,是因为很多人三天能vibe出mvp,但vibe不出来一个看起来有卖点的概念视频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个月前
ai时代创业和以前有巨大的不同 最大最大的不同就是 构建mvp的成本比以前低了太多太多了 我记得我19年20年创业那会儿 什么都不懂 生生自己花钱 招人 做demo 搞了小半年做出来了个垃圾产品 最后也没持续下去 亏了上百万 后来学聪明了 开始想办法降低成本 搞waitlist做概念 或者直接逆向人家快速做copycat 开始控制风险,减少功能,降低mvp成本 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需要纠结这些,还什么想法靠不靠谱,直接ai干一个,最多3天 3天就能验证一个想法,炸不开再来一个 就这样一直做,做30个总能发现一个值得投入的想法 给自己设个限,3个月做它30个,这个过程里人是会复盘思考的,或许到第7.8个,就引爆了 就这要还想人家聊想法靠不靠谱,那实在是太愚蠢了,就别创业了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