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掌握

Y11
3周前
学习一个新东西,就像学游泳,光看理论没用,得下水扑腾。 费曼学习法就是那个帮你“下水扑腾”的好教练,20分钟就能练一次,简单又实用。 第一步:把“知识点”拎出来,说清楚你知道多少 先找个小概念,比如“什么是区块链”“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在纸上写下它的名字。 然后,别急着查资料,先把你脑子里现有的东西都倒出来,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这一步不是要写多好,而是帮你搞明白:我到底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目标在哪里? 第二步:假装给4岁小孩讲,把话说得像讲故事 这是最有意思的一步。别用那些“专业术语”,比如不说“边际效应”,要说“多吃一块蛋糕,比前一块甜多少”;不说“商业模式画布”,就说“怎么通过卖东西赚钱,怎么让别人愿意买你的东西”。想象面前坐着个小不点,眼睛瞪得大大的问你:“这到底是啥呀?”你得用大白话把它讲明白,就像讲个小故事。如果讲到一半卡壳了,说明这里是你的“知识盲区”,得记下来。 第三步:盯着“卡壳的地方”补漏,再讲一遍 卡壳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漏洞”。这时候别慌,回到原来的资料(书、文章、视频都行),把不懂的部分搞清楚。然后再试一次,像给小不点讲故事一样,把刚才没讲明白的地方重新说清楚。直到你能像说顺口溜一样,从头到尾把这个概念讲得顺顺畅畅,没有“卡壳”,才算过了这一关。 第四步:把话说得更“精炼”,用一句话抓住核心 最后一步,试着把刚才的解释再压缩。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这个概念最本质的东西?比如“区块链”,如果用一句话说,可能是“一种大家都能看到、一起记事情的账本,改不了、删不掉”。或者“通货膨胀”,就是“钱变多了,东西就变贵了”。这一步是为了检验你是不是真的“懂”了——不是记住了一堆话,而是抓住了核心。 为啥这么做就有用? 就像你帮别人学,你得自己真的懂,不然讲不明白。这时候大脑会主动去“检查”自己:这里对不对?那里怎么说才清楚?这种“倒逼自己输出”的过程,比只是“看”“听”要有效得多。研究发现,用这种方法学东西,记住的时间会更长,理解也会更透。 下次想搞懂一个新东西,别先急着啃大部头,试试费曼学习法:从一个小问题开始,讲给别人听,把话说笨一点,把漏洞补起来,最后再把它“压缩”成一句话。坚持几次,你会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控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