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

夜读寒山 夜里我用了一个小时抄写寒山的诗。寒山,是一个在美国被高估,在中国被低估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加里-施耐德翻译成英文后,影响了一代人。「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这句诗就印在描写南北战争的小说「Cold Mountain」扉页上。所以那部同名电影应翻译成《寒山》,而不是《冷山》。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这首诗在1950年代被 Gary Snyder 翻译成英文: 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 Cold Mountain: there's no through trail. 我相信,很多美国人一下子被这几句诗给惊着了。到了六十年代,寒山的诗在大麻、酒精、摇滚乐的共同催化下,成了美国反叛青年们的精神鸦片。 其实,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比这首诗,无论从意境,从诗艺,从整体上,至少好5倍,但因为用典太多,老外看不懂,所以没有成为在美国脍炙人口的佳句。否则,获奥斯卡的就不是《Cold Mountain》,而是「Elf Mountain」了。 胡适在《国语文学史》中,把寒山、拾得归于晚唐,并认为他们的诗应该是无名诗人的创作。胡适是提倡白话文的,对寒山的白话诗也拿来为我所用。从中国文学的传统视角看,寒山的诗用词不工,说理太直白,格调也不高,不符合「风雅颂」的传统,被归为唐代的末流诗人。 然而,寒山与西方相遇,藉着 Gary Snyder 的翻译走红,成为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文学图景。这一点很有意思,值得以后研究。 也许中国文学史应当改写,循着胡适白话文的路线,找一条「平易汉语文学」(Plain Chinese)的线路。而在这条线路上,乐府,民歌,王维,白乐天,寒山,冯梦龙等人,无意要占据盟主地位。 街衢为何喧闹,万民为何纷争?群山不一直矗立在那儿吗?松涛不一直回荡在哪儿吗?你们谁能让大海里的波浪平息?你们又有谁能让大树的根系不再蔓延?在滚烫的红尘中,你们不过是尘土和水汽。塞绝的是穿过寒山通向家园的路。 这也是夜读寒山的意义。
3个月前
我很尊重朋友关于美国话题的理性讨论,川普是美国政客,他的言行可以公开讨论批评,但我不认同无休止的谩骂,甚至任意给不同立场的人贴标签。我特地把朋友的言论转发出来,供读者朋友们参与讨论。蔡兄:这段时间,我有过更多批评川普和马斯克的言论。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是受中共的指使——他们也不会指使我,因为我不属于他们的人。我批评川马,是因为我太爱美国了,从小我就向往美国,一直认为美国是自由世界永不熄灭的灯塔,他主持囯际正义,当北朝鲜入侵南朝鲜后,他们出兵把北朝鲜赶回北方,还与中共、北朝鲜打了几年仗,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他出兵捍卫科威特,当台湾被中共欺负时,他随时谴责,并出动航母镇住,当印尼屠杀华人时,他出面制止,当新疆维吾尔族人权被中共贱踏时,也是他们带头制止中共的暴行,当天安门坦克辗过血肉之躯的民主自由斗士时,也是美国在谴责,并因此制裁中共,当我们大量的律师和记者被迫害时,也是美国在关注,并伸出援助之手拥抱我们大量的律师和记者、民运人士。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也是美国带头谴责和制裁俄罗斯。美国在我心中,一直是自由世界的领导,我对他寄予厚望。 但川普上台后,把难民当犯罪,送到国外监狱,欲意并吞加拿大,并吞格陵兰岛,甚至与侵略者俄罗斯站在一边,——川普指责泽连斯基是独裁者,说人家民意支持率低,要重选,而对永远执政的普京却显得爱魅。最让我看不惯的就是他常说与包子、普京、金正恩是好朋友,对台湾问题也没明确态度。此举可能导致包子挺而走险入侵台湾,把华人世界唯一的灯塔灭掉。还有,他和马斯克曝光了所谓深层政府的腐败,但为什么不见有铁证并把腐败官员送上法庭,是不是文革那一套用谎言煽动国民而无铁证。如果没有证据乱整,对美国都是危险的。我感觉他在挑战美国三权分立、民主法治。所以,基于热爱美国、热爱自由民主,我选择批评川普。我圈中好些律师应当都是这种心态。至于中共搞没搞阴谋,我这个阶层的人是不知道的。因为我和好多异见律师不属于他们的人,他们也不便向我们下达指令,怕走漏风声把丑闻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