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

大多数普通人其实是接受不了行业的周期和波动的。 从《我不是药神》开始,中国放开了仿制药市场。那段时间几乎成了CRO公司的狂欢(为药企提供临床服务的研究公司)。只要是一个对制药流程工艺非常熟悉的教授or博士。都能开公司,都能赚钱,甚至有的先行者已经上市,真的非常赚。 就如同所有的行业早期一样,一开始的监管是很松的。只要有一个药物等效性实验,就可以报批,药企就可以生产。而等效性实验的取样,实验中心的一些细小的的操作。就导致一个仿制药想做等效,其实非常容易。比如控制受试者喝水,饮食等等。 甚至有一些数据上传错误,一些审结报告写的有问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随着仿制药市场逐渐走上台前,开始和原研药竞争,开始流向市场以后。暴露的问题就开始变多了。 比如口腔医生之前可能原研的麻醉剂一支的量可以打两个人。(比如我找我朋友拔智齿,并没有挂号,就是中午的时候他拿别的患者剩下的半支麻醉剂,就够我用的了。我也不用花什么钱)然而随着仿制药流向市场,甚至进入医保。就会发现,有的患者打一整支,可能最后都有麻醉效果消退的可能性。(当然,这件事情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都不能说出来,或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本身让仿制药进入医保体系,是节约医保基金很好的方式。然而,现在看来因为药效的减弱,反而花了更多的钱。又加上舆论风向的问题,让NMPA有了更大的压力,进而加强了监管和审核。 那么随着这么多年的仿制药发展,好做的仿制药大家都做的差不多了,不好做的,大家也都做不了。还有国家局审核的压力。那么这门生意注定要走到了他自己的低谷。 我太太,一个普通的CRO公司医学经理。当年在风口末尾的时候,进去了这个行业。一个月赚1w多,说真的挺好的。但是行业波动在两年前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行业未来的风险还是蛮大的。我也在和她说,她也和我聊。 可是到了今天,她告诉我,她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份工作可以做什么,她也不知道有什么新的机会。她觉得自己的职业道路很狭窄。 但显然并不是这样的,虽然我总吐槽现在的创新药管线。但不得不说,现在这些方向都是黎明前的曙光,大家很快都要跑通licence out这件事了,而且有很多好的项目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到。 然而这个做了4年医学,有大临床经验的医学经理告诉我她觉得自己人生道路狭窄?自己应该当初毕业就去考省疾控,市疾控。自己应该稳稳定定做公务员。。。 说实话要我现在看,去疾控才是真的人生道路狭窄,随着市场的波动不断调整改变,感受市场的变化,这才是康庄大道。 然而她不会理解,她也不想理解,她只是觉得你在高高在上的左右她的人生,审视她的选择。说实话,真挺难的。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 #药审中心数据修正后信息已无法下载 】1月24日,在网友发现有3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雷同后,国家药监局回应称,系在2019年和2021年公开药品信息时,由于编辑错误导致,已第一时间进行了更正。国家药监局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后续将加强公开信息的审核力度。在该说明发布不久,外界已无法从国家药监局官网下载一致性评价数据。公众的质疑没有因上述说明而停止。例如,有质疑称,两款盐酸曲美他嗪片的一致性评价试验相隔两年之久,不太可能因连续处理两份文件导致数据编辑错误,数据顺序也有人为调整痕迹。又例如,药审中心对数据进行了“更正”。然而,有网友通过简单的算术发现,“修正”数据存在疑问。在Lek Pharmaceutical瑞舒伐他汀钙片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的餐后BE血药浓度(AUC)指标中,测试样本T值与对照品R值同为74.3,却得出了(T/R)比值为98.95%,而非100%。这些疑问的产生,代表了公众对仿制药疗效的关切。要消除公众的困惑,保护公众对仿制药的信心,国家药监局还应就以下三个问题进一步回应:一、为何关闭一致性评价数据下载权限?目前,国家药监局尚未对相关数据无法下载的原因作出说明。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药监局正在对1988份一致性评价数据进行全面核查,将相关数据暂时屏蔽,以免节外生枝。这种解释似有道理,但在公众高度关注数据真实性的当下,关闭下载权限可能会适得其反。让热心公民帮助进行数据核查,反而有助于提高药监的工作效率。二、一致性评价数据的收集上传流程是怎样的?如果数据重复确为编辑的问题,药监局应详细解释一致性评价数据的收集上传流程是怎样的。是药企将原始数据上报后,药监局从数据包中摘取对应数据,还是药企上传的文件本就是目前公开的模板,又或者是药监局专家去企业现场核查后自行汇总数据?例如,对盐酸曲美他嗪片,药监局是何时收到两家企业的一致性评价数据的?这些数据原本的格式是怎样的?药监局又是在何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官网的?三、3款药物的原始数据是什么?在流程之外,药监局还应公开数据雷同的3款药物的原始试验数据。这些样本当然是脱敏的,样本量也并不大,基本在20多例。依据这些原始数据,公众可以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比药监局已公开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自然可得出公正的结论。此次风波之后,药监局或许也可考虑,将所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原始试验数据上传。信息越全面、透明,公众的猜疑越少。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8577199?serialId=80582bd671f116a8db500e68c87d8906&showType=news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8602912?serialId=1206ef2cb68d1ee39700c039ad0cc06e&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dx00roq#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