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吴国光
关注
Guoguang Wu / 吴国光
1周前
中国在从 1911 年到 2011 年的一个世纪之中充满了改革、叛乱 和革命,尽管在这百年里,统治中国的不同政权,从晚清王朝到民族 主义的国民党政权,从毛泽东的政治恐怖到后毛时代转行资本主义 之实的共产党政权,全都为了其各自所界定的所谓国家利益,强调国家统一、社会控制与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叛乱与革命的发生,是源于晚清以来中国所遭受的贫困与停滞。因此中国知识分子们的一个标准看法,就是在持续鼓吹国家富强之时,强调他们所理解的贫弱中国和因此而来的现代化动因之间的种种联系。 共产党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阐释(如今已经成为当今官方观点或主流叙事,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代替了其它阐释)强调,1949 年之前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饱受经济贫困、阶级 剥削和政治压迫的苦难,国家则遭到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肆意欺辱。 无论在本土中国还是在海外,人们所广为接受的当年中国的标准图 景是:从 1840年鸦片战争中败于大英帝国,到 1949 年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中国持续处于贫穷、停滞和保守状态。对那些不认为毛有效地解决过贫困问题的人来说,这种状态甚至一直延续到 1979 年; 尽管毛时代在意识形态上是激进的,但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极权的。 是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孕育了持续不断的叛乱和革命——这种观 念根深蒂固,甚少遭到质疑。 本文对上述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并对有关中国革命的物质主义 和经济决定论的解读提出质疑。本文首先展示,中国在 20世纪初期曾经确实取得了实质性的(尽管是不均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重新发现这段被遗忘的繁荣为基础,本文重新审视了经济状况与社会 不满及政治抗议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虽然物质落后和经济停滞常 常引发中国民众造反,但在国家整体经济表现良好、各种西化改革措 施顺利推行、社会走向现代化之时,政治不满同样会急剧并大规模增 加。本文认为,中国对现代化的追寻,一直受困于经济繁荣与社会抗 议之间的张力。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有过三波周期性的由现代化努 力所推动的经济繁荣,但每一波的经济成功都伴生着社会不安的加 剧。因此,本文断言,不仅物质的落后会导致政治不满,而且,经济 增长和现代化——就像近代中国历史上所取得的那样——也同样会推动政治不满的高涨。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繁荣带来抗议:经济成功与政治不满的周期性困境)(2009/10)
#中国现代化
#经济繁荣与社会抗议
#政治不满
#经济发展
#吴国光
分享
评论 0
0
Guoguang Wu / 吴国光
3周前
端:过去三十年中国威权体制维持不坠,中国没有跟着世界的民 主浪潮共振,这是为什么?您在英文作品《反民主的全球化:资本主 义全球胜利之后的政治经济学》(2017)中提到,中国高效的威权体 制,提供了一个比民主制更有利于资本追逐超额利润所需要的环境? 吴:我这本书讲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涉及中国的内容很少,但确实是试图理解 1990 年代以来,世界共产主义垮台之后,全球化席 卷全球以来产生的权力关系变化。 简单地讲,一个是从制度框架上,分析了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政治经济权力框架,再一个就是分析全球化在资本主义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资本运作、劳动和消费)的新特点,最后归结到这三个方面对民主都是不利的,都削弱了民主化进程。 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有效统治的权威主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用全球化在刚才讲的制度架构上及资本主义上的特点,加强了它的一些能力,形成了一个“反向依赖”。“反向依赖”是什么呢?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当中曾有一个依赖学派(Dependency School),用拉丁美洲的经验来研究说,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依赖西方领先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我想说的是,全球化以来形成了一个反过来的依赖关系,全球资本要依赖有效权威主义国家来赢得超额利润,而民主国家要依赖全球资本来提高经济绩效。 这个理解起来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论传统。比如我说,全球化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制度变化,就是“资本主义”成为全球性的,而“民主” 还在民族国家内部。你不可能要求拿美国的民主来要求其他国家的人,但是美国资本已经活动在全球范围了。所以,这里一个假设的前提是,“民主”和“资本主义”不仅是不同的,而且实际上关系是复杂的。我的努力是进一步观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二者发生的新变化。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八九之后如何继续“韧性的战斗”?)(2019/5)
#中国威权体制
#全球化资本主义
#反向依赖
#民主与资本主义
#吴国光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诞生全新中国时!习亡命或下台 中共内部大裂变! 近日,中国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在华视“三国演义”节目中,谈到了中国在后习近平时代如何进行转型的问题。他设想的最好前景是,民变引起整个共产党政权内部裂变,软著陆转型到共产党之后。 台湾华视推出的“三国演义”节目,是由国际政经专家汪浩主持,以及来宾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共同讨论的政论谈话节目。 吴国光在节目分析,如果发生习近平死亡,或者习近平下台,民变应声而起,那么这个时候有可能是一个最好的窗口期,推动中国走向共产党之后。 他指出,成功的可能性就在于挑动中共体制内部,使这个制度内部发生裂变。 “当有相当多的体制内人士看到了民意浩大,那么这部分人就跳船到你这里来了。 不管他是投机家,野心家也好,这都没关系。 只要站到民众这一边来,那么就可以推动政权软著陆转型。 ”吴国光认为,如果硬著陆,不仅代价很大,可能性也非常小。 因为中共政权垄断了国家机器和巨大的财富,作为民间力量,要正面与之抗衡,是不可能成功的。 吴国光提起,在1989年的天安门事变当中,也有一个软著陆的窗口期,但当局以军事镇压灭绝了这个可能性。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大学生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活动很快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官倒、要民主、要自由”的学生运动。 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决定对学生进行镇压。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已经发布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 吴国光说,当时有很多体制内人士要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议,要求正在加拿大和美国访问的人大委员长万里回来主持会议。 1989年5月21日,前人民日报总编胡绩伟等24位全国人大常委联名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 信中写道:“近日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的局势表明,我们国家陷于极其严重的危机之中,我们作为人民选出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成员,必须对人民共和国高度负责,在此紧急关头,应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反映人民的意志。 ”“为此,我们提议在5月24日至26日左右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非常)紧急会议,研究当前的严峻局势,并通过法治轨道谋求正确解决中国当前危机的方法。 如果暂不能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建议召开在京常委会委员参加的非正式紧急会议。 ”胡绩伟委托北京四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曹思源等人,请在京全国人大常委在“建议书”上签名,当时共有57位委员联署。 吴国光表示,如果当时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议,来宣布李鹏的戒严令是非法的。 当时中国就有机会可以软著陆转型,就可以把中国的民主化转型,推向一个决定性的进步。 “邓小平调动这么多军队到北京来,不是完全为了对付学生,更多的是要防备共产党体系内部,从全国人大常委,从总书记赵紫阳到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到上街游行的各个机关的干部。”吴国光预想,如果明天习近平死了,中国的老百姓上街放鞭炮、喝酒庆祝,这时候新的共产党政权,是镇压还是不镇压? “如果镇压,没有人相信你还会是一个改革者”,那么无论国际力量还是国内力量都会进一步往前推动,“我们不要再受他的骗,要进一步搞政治上的变动。”吴国光说。 吴国光同时也强调,如果中国的民众、中国的异议力量,那些希望改变现行的游戏规则,希望争取权益的人,不愿意去采取行动,没有去撬动这个体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之窗,那当然也无法实现软著陆转型。 除了吴国光之外,其他外国学者也探讨了后习近平时代的各种可能性。 自1970年代就开始观察中国发展轨迹的法国汉学家白夏告诉美国之音,后习近平时代的中共会变成一个集体领导党,并反省习近平执政时期的错误。 吴国光指出,他所描绘的这个前景,是一个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做的事情,每个人说的话都有可能影响它变动,造成的结果就可能都不一样。 民间和官方不同力量的互动才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关键。 来源:人民报 作者: 李昱
#习近平
#中共内部分裂
#软着陆转型
#吴国光
#天安门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正視歷史▪️銘記六四🇺🇸
1个月前
#赵紫阳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赵紫阳旧部 #吴国光 及新华社前副社长 #李普 谈赵紫阳。 #正视历史 #铭记六四 #六四
#赵紫阳
#六四事件
#历史反思
#吴国光
#李普
分享
评论 0
0
Guoguang Wu / 吴国光
1个月前
作者强调自己所呈现的是“有限的史料和无尽的叩问”。我认为,作者这种治史态度特别值得赞赏。 面对重大的历史公共事件,谁也不应该认为自己掌握了所有真相和 真理,也不能因为仅可了解与探索到部分真相与真理而不去记述事实与发表看法。“六四”镇压以来的 35 年,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整个民族在国家暴力、政治高压、物欲横流与信息扭曲中几近丧失了讨 论、探索、争辩、对话的能力。生发、培养和提高这样的能力,对于 走出 1989 年天安门悲剧及其长长的黑暗影子,对于完成 1989 年天 安门诉求的未竟之志,对于平复历史巨创而走上希望之路,是非常重要、极为根本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实践和治学治史读书读史中能够身体力行的。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邓小平在1989》序言)(2024/3)
勿忘六四:36年后对历史真相的追问与反思· 197 条信息
#六四
#天安门
#历史反思
#国家暴力
#吴国光
分享
评论 0
0
大声
1个月前
吴国光老师的访问里金句频出。 这一集里, 在回顾互联网时代的赋权时,吴国光说,他《人民日报》一个前编辑同事当年制造了一句盛行一时被无数次引用的名言“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可是他改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党有一个总开关。”
#吴国光
#人民日报
#麦克风
#党
#总开关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1个月前
斯坦福大学的吴国光看到一种现象反复出现:治理失败和权力集中,然后是清洗—— 斯大林大清洗发生在可怕饥荒之后,正是他的政策导致饥荒; 毛泽东文革发生在大饥荒之后,饥荒也是毛灾难性决策的后果; 习近平当前的清洗运动发生在新冠清零失败、倒退的经济措施,以及有争议的外交措施之后。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299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5 条信息
#吴国光
#权力集中
#清洗运动
#习近平
#治理失败
分享
评论 0
0
蔡霞
1个月前
德国之声最近发文介绍吴国光教授的观点。吴国光教授的观察评论一针见血,他指出极权独裁者对精英的关键是清洗,对百姓的关键是洗脑。这点我极为赞成。 德国之声介绍吴国光教授另一观点:在中国的制度下,可能大家对谁不满意,恰恰说明他不垮台。德国之声是准确介绍吴教授这观点吗?本人持怀疑态度。
#吴国光
#极权统治
#精英清洗
#洗脑
#德国之声
分享
评论 0
0
蔡霞
1个月前
特别推荐这期不明白播客节目。吴国光教授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政治的顶级专家,他对中国政治的观察与思考常有独特而深刻的角度和见解。 特别推荐与网友共同分享《不明白》播客主持人对吴国光教授的精彩访谈。
#吴国光
#中国政治
#播客访谈
#专家
#深度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三季 重要访谈 吴国光/王天成:想象一个没有共产党的中国 (上)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没有共产党专制或别的什么政治专制的状态下”,现任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的吴国光教授说。这位著名的华人政治学家最近反复......
#中国民主季刊
#吴国光
#王天成
#共产党
#政治访谈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三季 重要访谈 吴国光/王天成:想象一个没有共产党的中国 (上)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没有共产党专制或别的什么政治专制的状态下”,现任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的吴国光教授说。这位著名的华人政治学家最近反复提出要走向共产党后的中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要点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这一前景?中国共产党制度为什么是不可持续的?为什么中国毛后改革的实际终结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早?如何看待目前一些人对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怀念?目前中国的经济困境是否证明了“中国模式”的不可持续?为什么民变促发官变是中国可能的转型路径?如何看待有官方宣传因素在内的、许多人对民主化可能导致经济放缓和国家动荡的担忧? 就这些问题,《中国民主季刊》主编王天成专访了吴国光教授,产生了这个深度对话。 想象一个没有共产党的中国,在许多人那里已变得困难了,这种思想状况需要改变
#吴国光
#王天成
#后共产党中国
#政治转型
#中国共产党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3个月前
《中国民主季刊》2025年第二季 读书 张伦:吴国光《 走向共产党后的中国》 吴国光先生的特殊之处不仅体现在其对中国政治的研究上,也体现在其对改变中国政治的期望上。如果说前者是学术、知识领域的,后者则是属于广义政治领域的,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行动者式的关怀与努力。
#张伦
#吴国光
#中国政治
#走向共产党后的中国
#民主
#学术研究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4个月前
六四真相座談会,吴国光、严家其、万润南、苏晓康、张钢、王丹、王邵华、郑旭光的发言,值得看值得听也值得深思。
#六四
#座谈会
#吴国光
#严家其
#万润南
#苏晓康
#张钢
#王丹
#王邵华
#郑旭光
分享
评论 0
0
王丹
4个月前
读书时间:评介戴晴的《邓小平在1989》(1) —吴国光的序言对戴晴书中观点的指正; —-戴晴提出来一个很奇怪的写作原则; —汪锋转达邓小平的一句话,能够证明邓小平有意推动民主吗?对此我有四点诘问。 链接是: 欢迎收看。
#读书笔记
#戴晴
#邓小平
#1989年
#吴国光
#序言
#民主
#写作原则
分享
评论 0
0
voa-陈小平
7个月前
专访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 探讨未来中共统治的空间
中共即将于下周举行人大政协两会,为未来提供路线蓝图。中国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最新出版《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 转型八论 》,提出从习近平的“逆转型”到中国大转型的新思考,而中共届时的统治可能遭遇挑战。吴国光认为中国已经没有由上而下变革的可能,只有大规模的民变才能促发官变和制度之变。吴国光博士从不同社会力量的互动,预测中国在后习近平时代可能出现四种前景。
#吴国光
#共产党
#中国未来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7个月前
吴国光先生这段话,实际上是告诉红色家族乃至赵家人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习近平眼里,只剩下习家,沒有所谓的赵家了。吴国光在他的《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中共二十大后的中国政坛为何怪事连连?)一书中指出:习近平上台以来, 赵家人已经被整得七零八落的了吧?所以,这个体制就是一个互害的体制,谁都会被它害。不要以为你一时得意,就觉得这个体制很好啊,我因为这个体制升了官发了财。你要知道,你在这个体制下得到权力和得到财富,实际上是害了很多别的人的。因此,别人在得到权力和得到财富以后,随时可能害你。习近平得到权力,不就害你这些白手套企业家了吗?
#习近平
#红色家族
#赵家人
#中国政坛
#中共二十大
#吴国光
#共产党
#政治体制
#权力斗争
#整肃
分享
评论 0
0
WorldArtNext
7个月前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获博登金质奖 | 纽约 | 博登图书奖 | 大纪元
#吴国光
#共产党之后的中国
#博登金质奖
#纽约
#博登图书奖
#大纪元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7个月前
吴国光认为:习近平时代为洗脑而发动认知战,重在扰乱和摧毁人们的认知功能,其中基本逻辑是:若改造不了你的大脑,难道我还搞不坏你的大脑吗? 毛式洗脑看起来好像提高人们的大脑能力和扩展大脑功能,习近平干脆让你大脑进入痴呆、紊乱、疯狂、魔幻状态的认知战,是不是也说明了洗脑必定破产的趋向?
#习近平
#认知战
#洗脑
#吴国光
#毛式洗脑
分享
评论 0
0
韩连潮
7个月前
前几天看到吴国光先生一推,说中国现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思考水平远不如100前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并基本赞同这个判断。我觉得这是因为:1.中共的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思想的搞法系统性地压制、削弱了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思辨能力,而民国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有空间和需要填补思想真空;2. 现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先天不足,知识不全,功力欠火候,还要附在中共专制这张皮上才能生存,受党文化思维影响大,限制了自身发展,相比之下,民国自由派知识底蕴深厚,经济相对较为独立;3.现在的知识分子功利性太强,都想短平快、弯道超车当大师。沉不下来扎扎实实下功夫。但我也认为相比民国,现在的知识分子拥有更广泛的信息和更多的工具,尤其对西方世界有参与性的、直接和长期的观察,对自由派思想体系有更感性的认识。如果补足知识、清除党文化影响,去掉立德立功立言的功利心,以追寻真理为目标,产生中国自由派思想大家并非不可能。
#吴国光
#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
#思辨能力
#中共
#民国思想环境
分享
评论 0
0
Guoguang Wu / 吴国光
8个月前
我跟几个朋友谈起来,我说中国人现在的思考能力比 100 年前更差,他们不同意。我说你们觉得中国现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和 100 年前中国主张自由民主的那些人相比,谁的思考的水平高? 大家都说,当然 100 年前那些人水平高很多。我说,你看,这个民 族里现在最有头脑的人和 100 年前那批最有头脑的人相比水平差很多,整个民族怎么可能比 100 年前水平更高了呢? 吴国光《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习近平政权的世界霸权之梦)
#中国
#思考能力
#自由派知识分子
#民主
#历史比较
#吴国光
#习近平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9个月前
政治学者吴国光:2024年的中国,没有太阳,也没有新事,一片雾霾,一片阴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衰溃”。中国的经济在衰退,政府的治理能力在衰退,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在衰退,社会的秩序、社会的道德在溃败,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中国经济
#政府治理
#社会信心
#社会秩序
#社会道德
#吴国光
#2024年
#社会未来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