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博士、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Adam Kucharski任教于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该校在公卫医学领域常年位居世界前三强)。 他说就算他也对一些科学领域感到陌生,但阴谋论者却比科学家还自信,还经常打着科学幌子散播伪科学的谬论。 社会科学也是这样:社会科学让许多人误以为没有门槛。 普通民众对社会科学误解比自然科学还要严重,他们以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头脑轻而易举就能搞定社会科学领域的难题。如果给他们枪,他们甚至会毫不犹豫把社会科学领域工作者赶进集中营。 社会科学研究者(包括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犯罪学家、法学家等等)通常都有自己的系统性研究方法,他们围绕一个特定事实的争论,绝不是普通网友拍脑袋灵机一动就能抖机灵的。 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在探讨什么是事实的时候,不仅要经过严密的求证和论证过程,还要接受同行质疑和挑战。这些都不是普通社会大众可以驾驭的领域。 普通网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一口咬定就是什么,这就形成了他们脑中的“事实”。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这是非常不专业、非常不可靠的事情,未经求证和论证的事情跟“事实”毫无关系。 比如你从简中圈社交媒体看到网络资料,社会科学研究者一样可以查到(他们信息检索和查证能力远超普通人),为什么他们不取信于社交媒体流传的资料呢?因为他们需要多方查证,他们会建立证据的等级体系,他们会优先选择可信度更高、最接近原始语境的信息来源,而不是一些人道听途说。 做一项社会研究和调查通常要耗费巨大心力和很长时间,绝对不是普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动动手指就获得“真相”、就完全掌握“事实”了。 在信息源不可靠、没有研究能力、又没有多方调查取证的情况下,你凭什么觉得你在推特上动动手指就比社会科学专业人士得出更可靠的结论?你这么聪明、社会科学又跟小儿科一样,那你怎么不去国际顶级期刊一口气发几万篇论文呢?
宝玉
1个月前
不要被“AI 时代只需要通才”这样的话误导而停止对专业的精进,AI 提升的是能力的下限,AI + 通才还是通才,不会让你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通才通常意味着啥都不精,做啥都不行。 在没有 AI 的时代,确实有很多成功的通才,他们擅长跨领域的整合,但他们在专业领域会依赖于人类在某些领域的专家辅助,所以取得了成功。 在 AI 时代,AI 只能提升下限,让你可以更容易的在某个专业领域学习和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但要深入的话,AI 是远远不够的。 举例来说,你是个产品经理,不懂编程,借助 AI 确实可以 Vibe Coding 做出来一个原型产品,但是当你更深入,需要做大做强,那么 AI 并不能帮你解决产品的安全问题、性能问题,后期的维护单纯依赖 AI 也很难,因为这些更专业的知识,单纯依赖 AI 是解决不了的,仍然需要人类的专家辅助。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只有在一个领域深入学习成为真正的专家,去做成一些事情去踩一些坑,才能从中总结出来一些通用经验教训,把这些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领域上,如果在每个领域都只是浅尝则止,那又怎么能有成功的经验去复制。 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尤其是 AI 让领域的学习难度平滑了很多,当你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再想成为其他领域的专家,时间就会大幅缩短。永远不要被“AI 时代只需要通才”这样的话误导而停止对专业的精进,精通一项技能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