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我不觉得这个回应能消除 AI 泡沫论。这篇文章费力的找了一堆证据,但正是这种费力,反而说明了 AI 就是有泡沫。 别说两小时自主任务,绝大多数用户现在连 5 分钟都用不上。不是说学不会这个技能,而是多个连续自动化步骤当中的错误累计太严重,两步不矫正,后面就完全是胡扯。你在胡扯的路线上指数增长有个毛用啊?除了开发者,目前绝大多数用户使用 AI 的方式跟 2022 年 10 月 ChatGPT 3.5 刚出来的时候没有分别,都是单步调试。除非你对于产生内容的结果不在乎——比如做一个 Sora2 的影片 po 到 X 上搏个乐,播放量多少无所谓,或者交一份没人会认真看的报告——否则,只要你的产品需要在一个竞争性的环境里被检验和评价,最好的方式就还是单步调试。最近很多 AI 大牛都在媒体专访里大谈他们在实验室里观察的牛逼进展,但这种行为恰恰是泡沫阶段的特点:试问哪个行业在实验室里没有牛逼克拉斯的进展?什么时候那些财经和大众媒体又都变得这么关心起实验室里的进展来了呢? 当然只有是在泡沫期。 AI 当然有泡沫,泡沫肯定会崩溃,崩溃后肯定会再兴起,泡沫一波一波地推动 AI 的发展,这就是资本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最终一定会有力地推动真实生产力 10x 甚至 100x。这些我都坚信不疑。 但很多人就坚决不承认泡沫的存在,连阶段性的泡沫都不允许有,这就是个问题了。不但是个问题,而且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都搞错了。泡沫本质上是个人性的事情,AI 只是一个 topic,确切的说,数百年来无数个 topics 中最新的这一个。不管一个技术进展得多块,当太多的人同时看好的时候,就会出现泡沫。那种认为大众想象追不上指数增长的,也是太低估人类的想象力和狂热了。人类发疯的时候,你区区一个指数增长算个啥? 所以说到这个话题,我很想怼一下 AI 专家们:我们可能不懂 AI,可是我们懂人性啊。 AI 头部企业几乎是约好了不上市,把估值圈在一个容易控制的范围内,这比上市以后再冒险搞市值管理要容易多了,也安全多了。现在巨头们大刷连环计,一块钱转三圈,往市场放八个消息,非常明显,就是为了防止泡沫从某一个薄弱环节崩溃。因为这种史无前例的操作方式,我认为现在 AI 的泡沫还很坚硬,甚至还没有到达泡沫破灭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极速上升期。从操作层面上来说,AI 的筹码还集中在 VC 手里,尚未散发给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韭菜们,因此,泡沫还在发展期,一段时间内还破不了。但谁要认为没有泡沫,那就太幼稚了。 所以 AI 有没有泡沫?肯定有。会不会破?还破不了。什么时候 AI 的泡沫会破呢?三个信号: 第一,市场上谁再说 AI 有泡沫,谁就会被群嘲为傻逼。 第二,筹码被得罪不起的人高价卖给那些得罪得起的人手里; 第三,价格短时间内出现极速飙升。 对于 crypto 行业来说,其实问题只有一个:什么时候参与这场泡沫盛宴,以及参与以后,被 AI 行业甩锅的时候,怎么把锅甩回去。 这一幕一定会发生。未来的某个时刻,那帮已经割得盆满钵满的 AI 大玩家会一边数着银行账户偷着乐,一边义正言辞地在 X 上说: “操,本来姆们 AI 好好的,就是因为你们 crypto 瞎特么过来搅合才崩盘,都特么怪你们这帮 low 逼。” 我们这帮人除了发一个“$去你妈的”中文 Meme 以外,还能说什么?
Ignatius Lee
2个月前
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博士、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Adam Kucharski任教于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该校在公卫医学领域常年位居世界前三强)。 他说就算他也对一些科学领域感到陌生,但阴谋论者却比科学家还自信,还经常打着科学幌子散播伪科学的谬论。 社会科学也是这样:社会科学让许多人误以为没有门槛。 普通民众对社会科学误解比自然科学还要严重,他们以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头脑轻而易举就能搞定社会科学领域的难题。如果给他们枪,他们甚至会毫不犹豫把社会科学领域工作者赶进集中营。 社会科学研究者(包括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犯罪学家、法学家等等)通常都有自己的系统性研究方法,他们围绕一个特定事实的争论,绝不是普通网友拍脑袋灵机一动就能抖机灵的。 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在探讨什么是事实的时候,不仅要经过严密的求证和论证过程,还要接受同行质疑和挑战。这些都不是普通社会大众可以驾驭的领域。 普通网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一口咬定就是什么,这就形成了他们脑中的“事实”。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这是非常不专业、非常不可靠的事情,未经求证和论证的事情跟“事实”毫无关系。 比如你从简中圈社交媒体看到网络资料,社会科学研究者一样可以查到(他们信息检索和查证能力远超普通人),为什么他们不取信于社交媒体流传的资料呢?因为他们需要多方查证,他们会建立证据的等级体系,他们会优先选择可信度更高、最接近原始语境的信息来源,而不是一些人道听途说。 做一项社会研究和调查通常要耗费巨大心力和很长时间,绝对不是普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动动手指就获得“真相”、就完全掌握“事实”了。 在信息源不可靠、没有研究能力、又没有多方调查取证的情况下,你凭什么觉得你在推特上动动手指就比社会科学专业人士得出更可靠的结论?你这么聪明、社会科学又跟小儿科一样,那你怎么不去国际顶级期刊一口气发几万篇论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