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制度
关注
傅志彬Fu Zhibin
18小时前
续四:现在这种相似性越来越高。从美国最近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人性相同,某些美国人拍起马屁来,不输某些中国人,所以文化决定论,基因决定论可以休矣!另外,美国之所以现在还没沦落到中国的境地,是因为美国有着较完善的制度。同时,也要看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美国建国者考虑到了各种
#美国
#人性
#制度
#文化决定论
#相似性
分享
评论 0
0
KUI YANG-葵阳先生
2天前
歉意 2022 年至 2024 年间我经常在推文中讲述移居到美国的好处。我常用的语言包括“没有蛮横”、“自我纠错的制度”、“程序正义”、“普世价值”、“温情的政府服务体系”……而且我知道至少有那么三五个人或者家庭多多少少受了我的这些观点影响来到了美国。 2025 年,一切都在变化。大家有眼得见,无需赘述。 尽管我仍然相信美国的百年民主基础会产生拨乱反正的力量,但没有从前那样笃信了。我自己愿意承受一切结果,那是我的选择我的造化,不怨任何人。只是希望我的一些误判不要带给别人损失和伤害。 我从前的描述是真实的,现在的歉意也是真实的。我没有变,环境变了。
#美国
#移民
#反思
#制度
#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民主并非完美,但它是我们唯一能在阳光下争吵的制度。
#民主
#制度
#阳光
#争吵
#观点
分享
评论 0
0
初码
2周前
经常有人说,制度是根本,这句话当然是对的,所以蔡霞同志去了美利坚后,在海外民运的制度土壤下,也从爱国者变成了听床师。这段真不是讽刺,是纯技术性讨论,我也希望国内制度革新,都是下九流,谁也别瞧不起谁
#蔡霞
#美利坚
#制度
#爱国者
#听床师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3周前
美女读了很多书,终于总结出一个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在制度。基本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制度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所有共产主义制度的国家,就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的。
#美女
#读书
#发达国家
#制度
#资本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个月前
网友投稿 我厌倦了被要求沉默。 厌倦了把失业说成“灵活”,把困难说成“优化”,把人命说成“数据”。 我看到权力在指鹿为马,也看到很多人被逼着学会装作看不见。 我不是恨国,我恨的是把人民当作工具的制度; 我不是反对同胞,我反对把同胞当作筹码的叙事......
#上层人无耻言论引发社会愤怒与反思· 225 条信息
#民生
#失业
#社会情绪
#权力
#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人研究院
1个月前
本院早就说过制度只是表象,文化才是根本,只要文化不变,老逼中过一万年还是老逼中。
#制度
#文化
#老逼中
分享
评论 0
0
李隽
1个月前
川普求名心切啊! 又是总统山,又是诺贝尔和平奖,又是印自己头像到硬币……。据说用活人头像铸币违法呢! 权力真是个好东西。比毒品还厉害。如果没有好的 制度和好的人对制度的坚守,就是丛林社会,弱肉强食。
#川普
#权力
#制度
#违法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1个月前
台湾不让中共不战而胜当然是因为制度,你们连这点都不敢承认就整天意淫胜利,恐怕是小学生水平。把自己说得那么强大却始终不敢打算啥!
台海风云:美警告中共攻台将遭毁灭· 94 条信息
#台湾
#中共
#制度
#意淫
#小学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本质上看,婚姻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两个人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度余生的一种契约。
#婚姻
#爱情
#性
#制度
#现实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2个月前
日本下行30年,仍然是中国人的跑路天堂。至少在三方面,日本优于中国:1. 国家制度;2.国民素质;3. 政府治理能力(很多中国人把治理能力跟控制能力混为一谈)。这三点决定了,即便日本下行30年,国民日子过得还算体面,中国大部分人,包括城市中产,大概率会快速下行到体面水准以下,也用不了30年。
#日本
#中国
#制度
#国民素质
#政府治理
分享
评论 0
0
Leva
2个月前
把这个制度、这片土地、这群人都看透了,所以,心不大、不贪婪、有底线。又不想像宗庆后那样立人设,也不想仿效他们的朋友红二任志强推墙,这国家就是他们发财的地方……而已,因此,钱赚得轻松、人走得清爽,远离麻烦,不留首尾,没有遗憾。
#制度
#土地
#宗庆后
#任志强
#发财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2个月前
20天前,與一外圍二呆(某大型央企的二把手)一家同乘一輛車,還有其一對孫子,偶然提到廣州爆發的蚊子病,她説,美國嫉妒我們的技術,又來放毒了。 我説了句,美國那麽壞,你還讓孫子去美國留學? 這貨竟然説,美國的制度好,可以把他們的技術偷回來啊,是不是?(面向她的孫子) 我找了個藉口下車了
#美国
#制度
#技术
#央企
#留学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2个月前
A.我一直認為,让日本統治中國是中國人最大的福氣,我不恨共產黨——不是共产黨祸害了中國,而是中國文化必然诞生共產黨!中國文化的殘忍性、麻木性和虛偽性導致中國人數千年苦不堪言,必須靠制度強制轉變,問題在於任何优秀制度落入中國人手中都死。就是說中國人根本不行!!那些熱衷罵日本的中國人最
#中国文化
#日本统治
#共产党
#文化批判
#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3个月前
他们大多数人一分钱社保没有交过,却享受着退休金里的最大头。
#社保
#退休金
#不公平
#养老
#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3个月前
一百年的老问题 中国的问题在制度还是在国民性?胡适斗鲁迅,至今还在斗。 法律工作者大多是制度派,如前辈胡适,主张拿来主义,只要把西方制度拿来就好。 鲁迅也主张拿来主义,但他不认为只要几个领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好制度就能拿来,前提是必须先改造国民性,不然拿不来,侥幸拿来也会毁掉。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他的观点。 我们这代人大概年轻时都是制度派,年轻气盛,只争朝夕,希望在自己手上创造历史,后来许多人转为国民性派,认识到不更新国民性看来真不行。 看看那些小流氓不停地骚扰王全璋等709律师,最近在骚扰四川勇士陈云飞,不就是今天的王胡、小D、阿Q吗?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或者不大的威胁就可以为官府做狗,对着义人汪汪叫,甚至撕咬,太可恶也太痛心了。 这样的人是少数吗?不,肯定是多数,至少占90%,95%,甚至更高。鲁迅说过,这样的国民见了好人就撕咬,见了狠人就温顺,他看得太透彻了。这样的国民能建成文明制度吗? 中国人的国民性如此糟糕,大概是从元朝加速恶化的,元人覆宋人口锐减十分之四,有血气的大概都被杀光了,剩下的都是懦夫的子孙,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懦弱和卑劣。后来被朱元璋这个流氓家族又收拾了近三百年,一点没有好转,且别说更坏了。后来八旗下江南,常常一个旗兵就能俘虏上百个南方人,他们叫蛮子,尽管没见多少蛮性。这样的不堪民国时代南京城陷时重演,而且是军人。X朝三年疫情再演,不管管控手段多粗暴恶劣,敢反抗的极少。 客观地说,中国人、中东人、非洲人,跟欧美人的国民性真是差距很大,不承认不行。只有欧美左派死不承认,甚至为此迫害DNA学说的发明人。必须直面现实,如果连现实都不敢直面,仅凭着一腔热血做事,成功肯定十分遥远。 时代当然需要勇者,需要敢于牺牲的勇士,但不等于不需要反省国民性,不需要国民性的更新,包括勇者在内。鲁迅先生是看到了问题,但他指错了方向。他以为反掉传统文化就好,不知道由此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流氓和暴民。至于方向在哪里,需要大家共同思考。不可取的是不思考,拒绝思考,甚至不许别人思考。
#国民性
#鲁迅
#制度
#中国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高瑜
3个月前
這就是不同制度下“孫女”不同的人生道路的選擇。專制社會爺爺是將軍,父親也得是將軍,孫子是當然的將軍,孫子的女兒10歲就得當將軍。 有選票的社會 ,兒子孫子喜歡搞政治的,那得看選票讓不讓你搞。無心搞政治的就輕鬆多了,會實現人生真正的自由。 在亞洲,為孫輩獲得真正的自由是非常不易的,沒有幾個國家真正實現。有幸的是帶著殘兵敗將去台灣的蔣家實現了。
#制度
#自由
#亞洲
#選票
#蔣家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3个月前
署名“幽酱”的作者说:当制度不再重要、真相不再重要、个人凌驾于一切之上,美国的优势就正在变成它最大的风险。不是因为外部有敌人,而是因为内部开始瓦解共识、放弃了责任感,把整个国家当成一个秀场。 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衰败的起点,往往不是经济崩溃,而是价值系统被玩成笑话的时候。
#美国
#制度
#价值系统
#衰败
#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老沉
3个月前
其实正好相反。 那些不相信制度、幻想救世主、期待一人翻盘的人,才更支持川普。 而真正靠制度上岸、适应主流、拥有确定路径的人,大多更珍惜制度本身,不会轻易支持想颠覆一切的人。 不是谁更“融入”,而是谁更相信规则的可持续性。
#川普
#制度
#规则
#可持续性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5个月前
“中国人就喜欢耍小聪明,狡辩说自己没得选,都是中共逼的。”这句愤怒的呐喊,近年在觉醒者群体中屡屡出现。尤其当你看到九千万中共党员、七千万共青团员的数据,再想到当年跟着“打土豪分田地、睡地主小老婆”的“革命群众”,一种扎心的判断便浮出水面: “中国人与中共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这确实是许多人在巨大的失望与痛苦之下得出的结论,也道出了中国社会某种深层的集体责任问题。但必须警惕,这种论断背后潜藏着一种危险的整体主义逻辑。它可能将一个民族、一整代人,一刀切地推入道德黑洞,滑向集体羞辱式的否定,从而阻断了理解、反思与改变的路径。 一、不能只看沉默,更要看未被暴光的抵抗 是的,今天的中国确实是千疮百孔,是人心沉沦,是集体犬儒的温床。但若因此得出“中国人无一无罪”“中国人与中共本就是一回事”的结论,不仅不公正,更会抹杀那些在极权体制下仍坚持抗争、坚守底线的群体与个体。 中共自建政之前与之后,就如同满清入主中原前后一样,始终缺乏起码的王朝更替传统所要求的正统性与合法性。正因如此,从它诞生之日起,抵抗与起义就从未停止过一天。无论是在体制之内,还是在民间底层,总有人在奋力抗争——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这不是宽容,而是历史的真实。 林昭、张志新、遇罗克、刘宾雁、王若望、方励之、刘晓波,他们以笔为剑;赵紫阳、胡耀邦、李锐等体制内良知派,为人民、为未来在沉默中坚持;丁家喜、许志永、彭立发、郭飞雄、王炳章至今仍为自由身陷囹圄;还有无数你从未听过名字的人,在社区、学校、教会、工厂里默默坚持——他们,代表了中国仍未熄灭的灵魂与希望。 二、人性不是借口,但制度制造恶的机制 批评中国人“软弱、投机、犬儒”,并不是没有道理。但这种行为为何会普遍发生?不是因为中国人“天生劣根”,而是中共政权用70多年的制度化恐惧与利益诱导,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助长恶行的环境。 这个体制鼓励举报、奖赏告密、宣传谎言、压制真话,让人一步步学会了装傻、沉默、说谎和出卖。那些愿意说真话、坚持原则的人,代价巨大,有的甚至失去自由与生命。 正因为我们承认“人人皆有原罪”,才必须认识到,在一个用恐惧与谎言控制社会的制度中,人性之恶不是借口,而是被激活与利用的工具。 三、从情绪化归咎到结构性反思,是进步的开始 很多人气愤于国人“主动加入中共”“积极配合镇压”“无动于衷地看着他人被打压”,但愤怒之后,若不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结构逻辑,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绝望与否定。 为什么说真话更危险? 为什么保持独立思考反而会被举报? 为什么顺从与沉默被视为“聪明”?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民族性”中,而在制度与文化土壤里。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将整个民族彻底归类为“恶”,而要追问那个让大多数人“选择做恶”的环境是怎么建构出来的——并找到瓦解它的方法。 四、真正的改变,不靠辱骂,而靠启蒙 真正想改变中国,不是靠羞辱、宣判与放弃,而是靠一代代人的启蒙、唤醒与行动。 靠教育,重建独立思考的能力; 靠榜样,传递道德勇气的可能; 靠制度设计,让做好人不再是“高风险”选择; 靠言说,哪怕是以微光抗衡黑暗,也不放弃发声。 改变历史的,从来不是愤怒的围观者,而是那些在愤怒之后仍愿意肩负使命的人。 结语:原罪与希望并存,沉默之外是血与光 是的,我们都有原罪。中国这个社会,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被裹挟其中。但这不是彻底放弃的理由,而是重新出发的原因。 请记住,那些你看不见的反抗者,那些被消音的声音、被污名的志士、被冷落的忠魂,他们是真正支撑中国不至完全沉沦的光。 扎心的,是表象的堕落;但更震撼的,是那些未被暴光的血泪之光。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放弃。 哪怕身处黑夜,也要说一句: “我们不曾沉默,我们还在抵抗。”
#中国
#中共
#抵抗
#制度
#启蒙
分享
评论 0
0
悉尼閑人
5个月前
所谓的正义,简而言之就是把人当人看! 既把自己当人看,也把别人当人看! 但是,就是这最基本的两点,中共国至今都没有实现,而且这种价值观在中共国几乎没有市场! 一个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的制度,所得到的必然是恶魔的世界!
#正义
#中共国
#人类文明
#制度
#价值观
分享
评论 0
0
逃跑的韭菜🇺🇸
5个月前
我们既要警惕“猎巫式”的反共狂热,也不能天真的自信自由社会不需要对极权设防。 自由不是无边界的道德,而是有边界、有红线、有辨识能力的制度。
#猎巫式反共狂热
#极权
#自由社会
#制度
#边界与红线
分享
评论 0
0
曹操说
5个月前
个人觉得,那些天天念叨反共的朋友,甚至想要做职业革命家的同学,首先应该爱中国人、爱中华民族、爱中国才对,你不爱,只是单纯反共,那就是基于单纯的仇恨。 这种单纯的仇恨,顶多践行恐怖主义,做不了一呼百应的职业革命家。 因为对民族和那片土地最热诚真挚的爱,所以讨厌中共,想要在那片土地上建立更好的制度——或者推动中共进行政治改革,这个逻辑才能自洽,也才能说服中国普通民众。 大家觉得呢?
#反共
#爱中国
#中华民族
#职业革命家
#仇恨
#恐怖主义
#政治改革
#制度
#中共
#中国民众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5个月前
赖清德对416走上街头抗议的人说:你们是国家的主人,你们的确有权利走上街头,政府一定会尊重,而且还会保护他们走上街头的权力。但是我要跟你们讲的是,我们要一起珍惜民主,民主来之不易。 ----------- 老目评论:受到共党洗脑教育的群体就和穆斯林一样,他们即便逃脱了那个迫害自己的制度,却还是不知觉的成为了这种制度的传播者,就想传染病一样,他们成为了病毒。如何避免这种病毒,而不误伤,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赖清德
#抗议
#民主
#共党洗脑
#穆斯林
#病毒
#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个月前
经济日报评论员:拧紧“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经济
#紧日子
#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