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

人们说“认知决定命运”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人的认知? 是内部的思考能力和外部的社交网络。 在你接受“人类是信息生物同时也是网络生物”这个概念后,我希望你能略进一步,察觉到“上网本”这个概念。 有很多人,是活得很象一台“上网本”的。 也就是一台专门用来上网,没有或只有最基础的本地软件的电脑。 这种人的精神生活需要“24小时在线”。他们通常无法忍受独处,极其需要社交,因为他们不仅知识体系时刻要在线更新,一掉线一断网就陷入混乱,而且他们的情感平衡也是依靠“联网”来维持的。 他们依靠别人给予的情感支持来维系心灵的平静。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就生活在你身边。他们一旦离开熟悉的社交网络,就无法维持许多基本的心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保持情绪稳定,甚至有些人会无法维持现实感,出现精神障碍。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这是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的成因。 一个上网本,和原设计关联的网络断开了,当然会出问题。 人类的头脑,人类的身心平衡机制,原本就是为部落生活而设计的,你依赖你的部落,你只是整个部落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局部,对真相的探求是整个部落的共同责任而不是你一个人的职责,与部落成员共情而不是在情绪状态上“独善其身”,这原本是天经地义。 “上网本”状态,是人类的初始状态。 但生活在现代社会和古代不同,现代人会因各种原因和原本的社交网络“断开”,例如迁居,换工作,退休。 还有移民。 在发生这种事的时候,一个仍然处于“上网本”精神状态的人类就会象一个在原始人生活的时代,被部落驱逐的个体那样,陷入“断网”式的精神危机。 所有原本依靠整个部落共同实现的心理功能,都会丧失,如果他能及时接入新的网络并适应良好,这危机就能化解。 但如果他无法迅速“重新联网”,他就需要学会应对孤独。 并在孤独中,学会重建必需的心理功能。 否则他极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为什么几乎所有宗教修行都包括“独处”,或者说“闭关”一类的内容? 因为这是“上网本”式头脑脱胎换骨,蜕变成具备独立运算能力的头脑的必由之路。 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探索和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活得象一台只能从主服务器下载运算结果的网络终端的。 生活在部落中,与整个部落所有成员同呼吸共命运,思部落之所思,感部落之所感,知部落之所知,以部落之所思、所感、所知为己之所思、所感、所思,就是人类的天性。 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 因为独立思考能力是凭一个人的大脑实现整个部落的心理功能的能力。 是在远古时期,让极少数人成为众望所归的部落首领的能力。 是一个人去探索世界、分辨真伪,一个人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对标的是独立生存能力,是在远古时代,人人皆依赖部落聚居生活的时代,你就能离群索居的能力。 所以这种能力,才能赋予你在部落生活中不人云亦云,在竞选首领时有一争之力的“特权”。 只有激活了这种能力,你才有对抗来自社交网络的“洗脑”的资本。 这种能力,从古至今都是稀缺的,虽然到了现代已没那么稀缺。 现代人,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很需要这种能力。 如果你的部落,是象中共国蛆虫们精心打造的伤害链系统这样的部落,是不容许你安居乐业,只会向你分配底层牛马那种苦难角色的部落,你就更需要这种能力。 因为你需要对抗邪恶部落的洗脑。 你需要有能力独自生活,需要为寻求并接入新网络,归化新的、不那么邪恶的部落准备心理能力方面的资本。 你需要不再下意识接收身边社交网络告诉你的一切。 你需要不去接受邪恶部落向你灌输的“何为最佳生存策略”结论,顺便说一句,在中共国,这结论当然是考公考编不择手段成为体制内,你需要真的去算,有能力算,算出何为你自己的最佳生存策略。 假如你活在欧洲、美国,接受社会大众认可的“最佳生存策略”并不会让你吃多大的亏,但活在中共国,这就等于千军万马走独木桥。 自古以来,人类个体要摆脱“上网本”式精神状态都需要至少一次顿悟。 所以,要挣脱中共洗脑的影响,你也需要至少一次,通常是多次的觉醒,对自身利益立场的觉醒,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人、家庭、族群、国家最佳策略的重新思考,独立思考。 这里没有捷径可走。 你不能依赖群体算力,必须拥有自己的算力。 然后和同样拥有自己算力的头脑,重新组网。
Morris
2周前
一个人被洗脑的七种表现:第一、盲目听从,只讲立场,不讲是非。这是最早的警铃,被洗脑者对特定权威或意识形态表现出绝对服从,将其话语奉为圭臬,不再追问为什么,像邪教中这种机制被放大,信徒如机器人般执行教主命令,即便荒谬至极。如今社交媒体的意见领袖往往扮演类似角色,粉丝不辨是非,只盲从立场,导致偏见如病毒般蔓延。倘若我们是质疑为背叛,那洗脑已悄然上钩。 第二、情绪易激动且固执。面对异见,被洗脑者会异常激动且固执,是任何反驳为个人攻击。情感控制一环尤为关键,通过恐惧和愧疚灌输制造忠诚及安全的幻觉。他们无法接受别人的质疑与反驳,会极力维护自己被灌输的观念。一旦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他们就会觉得遭受了攻击,立刻展开激烈的反击。他们的愤怒不是理性辩论,而是被茧房放大的偏执。这种固执源于认知失调,承认错误等于颠覆自我世界观,故而以咆哮著强。长此以往,不仅个人精神浩劫,社会对话空间也被撕裂。 第三、行为模式单一。情绪的狂澜很快波及行为层面。被洗脑后,个体的行动模式变得单一而僵化,宛如被编程的木偶。像在多级传销组织中,他们严格遵循灌输的脚本,成员日复一日地拉人头。这不只是个体悲剧,更是社会生产力的隐形杀手。当无数人被困于单一轨道,创新与多样性何处生根。 第四、与外界隔离。更阴险的是,这种单一往往伴随主动隔离,被洗脑者会切断与异类的联系,只在同志圈子中游弋,回音室效应在此显露无疑,他剥夺现实检验的机会,让虚假信念如温室花朵般茁壮。隔离是洗脑的基石,脱离家庭、朋友犹如切断氧气供应。在当代,这表现为拉黑意见者或沉迷封闭社区,表面是自保,实则自求。当隔离成瘾,社区碎片化,公共议题难觅共识,民主的土壤渐趋贫瘠。 第五、对从未见过的人恨之入骨,隔离的副产品,便是对敌人的无端恨意。被洗脑者会对从未谋面之人涌起刻骨仇恨,仅因其标签或归属。这源于思想控制的黑白二分,将世界简化为我们VS他们,煽动部落主义。心理学迹象包括偏执形式和偏执妄想,常见于政治极化中,譬如某些网络群体对对立阵营成员的妖魔化酿成现实暴力,恨意如野火焚毁桥梁,却鲜有人自省,这恨果真源于事实,还是被植入的毒种。 第六、对从未做过的事情引以为豪。被洗脑的人会对一些自己从未真正做过的事情感到无比自豪,这是因为他们被灌输了虚假的成就和荣誉观念。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所属的组织或团体取得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即便自己并未实际参与其中。这是身份融合的陷阱,个体自我淡化,代之以群体荣耀。这种虚假自豪麻醉不满,却也腐蚀真实成就。当荣誉成空气,个人动力何以不枯竭? 第七,对画出来的饼感恩戴德,最终这种循环以感恩画饼收尾。被洗脑者常常会对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和画出来的饼感恩戴德。他们被洗脑者用美好的未来愿景所迷惑,相信只要按照特定的方式去做,就能够实现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例如,前苏联民众曾经对描绘的幸福生活多么深信不疑。感恩秉的魅力在于他许诺解脱,却永不兑现,只换来更深的枷锁。从服从的种子到情绪的土壤、行为的枝蔓、隔离的围墙,直至恨意与自豪的荆棘,最终在炳的蜜糖中宁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