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OC
1个月前
上周提到103k的流动性缺口可能会成为回调目标,目前来看BTC很尊重这个判断! 经过一个周末的震荡反弹,期货市场的清算流动性开始有了些新的变化: 1. 103k附近的多头流动性缺口即将被填满; 2. 102k附近开始聚集了大量的多头流动性; 3. 上周的回调行情中,空头也在不停追空,这使得新增空头流动性大量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判断: 目前的反弹行情主要针对的是追空的流动性,空头源源不断出现,导致了价格难以流畅的下跌,从当前新增流动性的区域来看,潜在的反弹目标在106800附近; 这刚好与技术面的关键支阻互换位106.6k重合,因此理论上这里会是一个潜在的做空位置; 但市场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的如我们预期中的路径走出来,如果价格在反弹的过程中,空头依旧不断尝试反弹就空,从而导致106.6k以上的区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清算区,那么价格一口气冲回上周的震荡区间,也是可以接受的... 同样,当106.6k附近的新增空头流动性被清算完之后,如果空头暂时没有大量进场,那么后续的回调将会直接朝着下方新的多头清算区进发,由于103k的流动性缺口被补齐,下一波回调很有可能出现新低,直达10w整数关口附近...(稍微高上100~200刀)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下市场的主要运行方向,取决于两个关键信号: 1. 空头是否会在106.6k附近大量做空? 2. 价格能否站回上周的震荡区间之内? 听起来很矛盾吧?我一边说106.8k是个值得做空的位置,一边又说这里大量做空会导致价格反弹的更高... 可事实就是如此,期货市场天然存在这种自我矛盾的博弈,大家都做空,价格就会涨,大家都做多,价格就会跌... 你没有办法量化未来的群体行为,只能等价格到了关键位置时,去看群体行为发生后的具体数据,然后再决定自己到底是要站在大多数那边,还是站在少数人那边...
ASR-VC指标4h通道状态更新: 关于BTC上周的这波回调,基本上预期完全兑现了,价格回调最低点在103k,目前已经走出了一段时间的反弹,价格接近中轨; 问:接下来做空还是做多? 答:价格跌破中轨,因此应该以反弹空的思路进行交易,但问题是现货溢价还在高位,这代表期货市场中存在大量空头持仓... 这些空头持仓如果止损,那么价格才有希望继续下跌,关键的信号就是出现价格上涨而溢价下降的情况,如果想要找一个机会做空,最好参考这个信号; =============================== 问:如果追空的空头死扛呢? 答:那就继续涨,直到价格突破中轨,反正这波首次回调带来的追空仓位不损掉,价格就很难延续上周的回调趋势; =============================== 问:大级别的趋势结构怎么样了? 答:最简单的就是看4h通道的运行方向,目前刚刚走平,因此顶多算是多头趋势转大区间震荡行情,由于103k的回调没有低于左侧低点,因此大级别结构依旧是略微偏向多头的。 =============================== 问:可以做多吗? 答:不建议在这种明显震荡的区间中部做多,如果本周还有回调,在靠近下面需求区的位置做多波段,还是可以的,至少能吃到一次波段反弹行情。 =============================== 问:我低位的空单到现在还扛着,给条生路吧?这好不容易跌下来,就怕再涨回去了! 答:当下的趋势结构至少可以确保短期不会走出新高,但2周之后就不确定了,价格在这里回调的原因是短线多头太多,所以选择进行回调清算,但目前回调已经走出来了,因此盘面上较多的一方再次变为空头了... 唯一的空头剧本是:价格反弹无法突破中轨,且现货溢价在后续回调中大幅降低,BTC长期位于震荡通道下沿青色线与中轨之间震荡下行; 满足这些条件,大级别的空头趋势才有可能走出来... =============================== 问:画师,我是多头,刚被套,也给个剧本吧? 答:多头目前依旧处于大级别优势背景之下,只要价格能站回中轨,解套不是问题,甚至还有一定概率再次接触前高位置。 留意通道最高位的橙色线,站上中轨后,那里就是多头的目标! =============================== 总结:中短期价格的运动方向基本上都由“价格是否能够站回中轨以上决定了!”
链研社
2个月前
美股未来几周的走势将高度依赖关税政策调整、减税法案推进及美联储降息节奏三大核心变量。任何一方的超预期变化都可能成为市场突破或崩溃的催化剂。 一图看懂三大核心变量对市场的影响⬇️⬇️⬇️ 美股正处于“政策敏感期”,三大变量的任何超预期变化都可能成为下跌催化剂。 最乐观情景需三者协同(关税缓和+减税落地+降息启动),任一环节恶化(如司法维持关税、PCE通胀反弹)都可能触发市场调整。 一、关税政策:司法博弈与谈判进展 1. 当前状态与风险点 司法拉锯战: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越权失效,政府上诉并获暂缓执行至6月初,政策不确定性延续。 欧美谈判延期:原定6月1日对欧盟加征50%关税计划推迟至7月9日。 2. 市场影响路径 乐观情景:欧美达成协议且司法推翻关税,美股或快速反弹 悲观情景:关税持续或替代措施出台,通胀预期升温 → 压制美联储降息空间 → 科技股估值承压(纳指敏感度最高)。 二、减税法案(《美丽大法案》):财政刺激的双刃剑 1. 政策核心内容 特朗普提出的《美丽大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减税3.8万亿美元,削减支出1.3万亿美元,但将扩大财政赤字2.5万亿美元。重点包括: 企业税优惠:延长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条款,企业实际税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行业分化:传统能源、高税州消费及本土制造业受益,清洁能源和医疗保健承压。 2. 市场矛盾点 短期利好 vs 长期赤字风险 ✅ 正面效应:企业盈利提升(科技、消费板块),回购潮推高EPS ❌ 负面效应:国债发行量激增 → 美债收益率上行 → 高估值成长股受压(如纳指成分股)。 时间窗口:法案目标在7月4日前通过,若进度延迟或条款缩水,市场乐观情绪可能逆转。 三、降息预期:通胀与政策博弈 1. 美联储的分歧与市场押注 降息预期分化:鹰派:关税推升通胀(密歇根1年期通胀预期达7.3%),美联储或延迟降息(摩根士丹利预测最早2026年3月)。 鸽派:经济放缓迹象(如ISM服务业PMI逼近荣枯线)可能迫使美联储年内降息(巴克莱预测7月、9月各降25基点)。 关键数据观测:6月PCE通胀(5月30日公布4月数据,若核心PCE环比低于0.2%,降息预期升温)、就业数据(失业率上升或触发降息) 2. 政策转向的连锁反应 降息落地:流动性改善 → 科技股(AI、芯片)及高成长板块受益。 降息落空:美债收益率突破4.5% → 美股估值整体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