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访华最近热度一直持续走高,毕竟人家是全球首家市值破4万亿公司的老板,英伟达市值甚至高于全球大部分国家了,单拎出来甚至高于印度排世界第五。 但是股价越高越面临高处不胜寒和下一个增长点在哪的现实问题,全球有能力展开大规模AI应用的国家只有中美两国,望着如此庞大的市场而不能大快朵颐不知道黄教主心里得多难受。据资料显示美国政府的对华禁运政策每年都会给英伟达带来几百亿美元的损失。 参考小泽在与川大统领会见事因为穿着标志性战术T恤被一心护主的万斯一顿撕咬后在有求于人的北约峰会上就老老实实是穿上了西装。显然黄皮衣本次不论是换装还是会见雷军,都是为了走亲民路线拉进距离试图在AI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发展中分一杯羹。 而随着国产替代化的不可逆快速发展,H20这种之前大量生产的落后产品再不清库存就要烂在仓库里了。 但即使开放了H20芯片,因为与主力型号差距过大,也很难带来高收益,在英伟达已经突破4万亿并引领纳指不断摸顶的当下其实非常尴尬。虽然股价屡创新高,但如果不能打开新的市场,现有市场架构下的潜力已经挖完,但凡再次禁运或者出现类似于Deepseek的意外崛起,英伟达乃至纳指都是没有硬支撑的。 相信老黄是非常希望解除中国禁运的,恢复中国销售可能推高股价至200美元。毕竟当下的“AI热潮”能持续多久没人说得准,万一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一样破了怎么办呢?聪明的掌舵人必然会多备几条后路,这才是他访华的深层战略考量。
川普目前抓住解雇鲍威尔大做文章,虽然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他实际上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正常流程达成目标,但是他以美联储总部装修超支这种非常规手段不断的折磨鲍威尔及市场的信心。对他来说,鲍威尔这个人是否继续任职并不重要,他要的只是降息这个结果。但他的非常规手段把美联储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降吧,独立性没了,不降吧,没完没了的折腾。所以最佳路径可能是数据表现良好,美联储就坡下驴。 昨天川普宣布要解雇鲍威尔的时候,黄金及美债收益率先是大涨,后来他看到市场反应不佳马上改口。现在尚不能明确得知川普只是用方唐镜式TACO策略不断测试市场底线还是看到情况不对就缩回去了。但华尔街大佬们如摩根大通的戴蒙,高盛的David Solomon、美国银行的Brian Moynihan及花旗集团的Jane Fraser都在发声集体站队美联储,同时市场其实也在逐渐脱敏。毕竟大家都知道降息后必然会带来美元指数走低和美债利率会升高,提前有备无患的布局是必要的。川普更可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他从一开始降息50BP喊到需要降息三个百分点,但最终目标是今年降50BP就行。 从政策角度来看,其实降息的时间窗口也非常紧张。从周二的CPI数据反弹可以看到,时隔三个月关税最终还是传到到了物价上来了,但其实四月那次关税战也只是从4.2-4.9持续了一周就暂缓实施了。如果8.1号开始的新一轮关税战不TACO而认真落地的话,11月的时候通胀恐怕会有更大幅度的反弹,降息空间就又没了。所以川普和鲍威尔之间的分歧斗争把降息和关税两件事的时间窗口卡的很紧,美联储如果9月再不降息拖到11月基本上今年就很难降了。要么川普放弃关税政策,要么美联储放弃独立性,二者全都要的难度太高了。 降息到底对虚拟货币市场是好是坏其实也很复杂,需要分情况分阶段讨论。降息第一时间,全球堆积在美债美股吃利差的国际套利资金可能会撤退,但降息带来的美国国内流动性也会进入市场,从而完成一个换庄的过程。而由于带动虚拟货币上涨的大机构资金主要是美国本土资金,所以在资金撤退恐慌时大概会有一波下跌,但站稳之后内生动力依然会支持一个长牛走势。川普的施压是短期噪音,但美联储独立性和关税通胀是核心变量。
自从中美伦敦协议达成之后,中国有限放开了稀土出口,美国有限放开了芯片出口,双方在彼此最卡脖子的地方松了一点给了对方一口喘息机会。老黄访华卖芯片也是预料之中,从宏观上来说开放芯片出口似乎是件好事,阿里,腾讯,百度,金山,等云算力云数据相关股票都大涨了一波。 但从微观来看有限解禁意义有限, 首先,解禁对英伟达来说肯定是好事,老黄是个商人,不管他之前发表了多么不友好的言论,但是本着能多卖一张是一张的精神,他肯定不想彻底失去中国这个优质大客户 其次,虽然英伟达股票刚刚突破了4万亿,但是因为美国政府对中国市场的禁令,英伟达每年就损失几百亿美元的收入。 具体到这次开放的H20芯片,顾名思义,算力只有H100的20%,可谓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但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时算展现出来的算法优化路径可以一定程度抵消算力低的劣势。而中国的优势在于电力供应充沛,虽然只有差芯片,但某种程度上可以依靠数量依靠更大的集群来解决。 但有限程度的关系修复动作无法消弭此前的裂痕,美国昨天能禁运,今天能解禁低端货,明天就有可能随时再次封禁。吃过亏的乙方自然会去寻找可控的替代方案,国产芯片如华为910B也在急速追赶。 美国目前在芯片上有意识的控制性有限倾销的策略跟当年军品出口策略如出一辙,总是给出比你手上现有的好那么一点点的来限制你自己的发展。但随着此前EDA的解禁及国内大规模应用下的内卷惯性,用不了五年十年国产替代也就赶上来了,到时候美国就会丧失最后一片科技领先的遮羞布。
关于鲍威尔辞职这件事,我们顺着这篇引文往前的三四条引用时间线梳理一下。整个事件起因其实是当地时间7月8日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主持内阁会议时宣称,如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确实如批评者所指那样,在有关美联储总部翻修项目的问题上误导了国会,那么他应立即辞职。 最高法判决之后,川普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直接干掉鲍威尔,也没办法通过指责专业性逼迫美联储提前降息或者因为降息晚了让鲍威尔辞职。那么他就只能找点非技术性问题,比如装修来干掉鲍威尔。 川普身边围绕着一圈非常想进步的官员,甚至美联储内部都有三人反水。他们获取川普的意图之后,必然会顺着领导的方向继续围攻鲍威尔。 比如今天新闻再次发酵也是因为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主任Russell Vought表示,将推动对美联储大楼翻修工程展开调查。 随后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负责人Bill Pulte也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称,他听说鲍威尔对于完成其任期有所动摇,但他并未提供任何证据。 而我们一直引用的享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Nick也发文支持了鲍威尔,原因也很简单,他这轮就是靠着鲍师傅崛起的,绝对的鲍系人马,鲍师傅下台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所以虽然看起来川系的攻击来势汹汹,但只要鲍师傅咬紧牙关不辞职,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除非川子直接派杀手干掉鲍威尔,但是目前美国政局还不至于下三滥到这种地步。 只要美联储顶着不降息一天鲍威尔就要承受一天的围攻,好在现在已经是7月了,虽然这两天又开始传9月也会跳过而是12月才降息,但不管怎么说降息也是越来越近了,压力很快就会消除了。 之前虽然讨论过即使干掉鲍师傅一个人也无法改变美联储票委投票需要12过7的形势。但话说回来,如果真的通过施压干掉了领头的,剩下的票委也不会傻到继续头铁,态度转变就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了。目前要博弈的就是川普是否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政治资源干掉鲍威尔,美国经济的压力是否大到必须打破这个政治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