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迟了43天之后,今晚要发布的大非农数据是决定12月是否会降息的最后救命稻草了。这一个月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巨大变化,从10月初时12月降息概率90%以上,一路下跌至目前的不足30%。9月数据作为美国政府停摆前统计的,唯一被市场认可的,相对可靠没有重大扭曲的数据。在10月报告取消,11月报告延迟至FOMC会议之后的大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这是美联储12月9-10日会议前,唯一能看到的官方就业报告。 美联储不敢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情况下无视这份报告。如果9月数据崩了,决策者会倾向于认为10月也并未好转。 目前市场对于今晚数据的预期是就业人口5万人,失业率4.3%。公布的数据最好是在预期附近不要有过大差异。因为如果就业人数过少,会引发衰退恐慌。而就业人数过多,降息概率就会进一步下降。同时最好不要大幅下修7月和8月的数据,脆弱的市场最需要的是稳定不折腾的休养生息。 由于移民减少和AI替代,维持平衡所需的月新增就业人数已从15万降至 3万-5万。这意味着:如果今晚公布数据是 +4万,在过去会被视为衰退前兆,但在今天可能被解读为“健康的新常态”。市场对绝对数值的容忍度变高了。 正因为目前市场预期极低: 门槛只有5万人,稍微好一点(比如8万)就容易被解读为“利好”。但这个利好又不能好到伤害降息预期,所以如果数据出来是 5-7万(略好于极低预期的5万),市场可能会出现利空出尽”的反弹。 今晚,想保持市场平稳就需要一个就业人数3-7万,失业率低于4.4%的数据。 如果就业人数小于2万人,那么会先引发市场衰退恐慌,同时12月降息概率会反弹回70%。市场大概会先跌后涨。 如果就业人数大于8万人,12月降息概率就会基本为0。那么市场可能要面临“最后一跌”。 如果失业率高于4.3%,可能会触发萨姆规则,但目前看失业率保持与8月持平的概率较大。
今晚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件大事上:凌晨三点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和五点的英伟达财报。多空双方此时也陷入一种微妙的僵持,在信息落地之前,谁都不敢轻易打破平衡。甚至有媒体将英伟达的这份财报称为“市场唯一的救赎”。 这一切,都源于当前全球市场正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宏观利好失效、流动性工具尚未落地、各类风险资产同步下跌。市场迫切需要一个锚点,一个能让人重新相信“市场依然安全”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未必坚实,但只要有人站出来给个说法,被连日下跌折磨的投资者或许就愿意暂时相信。 而现在,能扮演这个角色的,只剩下英伟达、美联储,以及政治层面的特朗普。而我们,正需要在这三者之间逐一拆解风险。 对美股而言,当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美联储官员近期的鹰派言论,但这与英伟达无关。只要今晚英伟达财报足够强劲,资金很可能迅速从宏观恐慌切换至科技股的确定性逻辑。过去三周科技板块的抛压,更多源于被动调仓和结构性估值回调,一旦英伟达的供应链或业绩指引释放积极信号,不排除出现资金被动回补的局面。 当然,我们并不能指望单靠英伟达一家公司就能逆转整体趋势。即便财报亮眼,它能修复的更多是情绪,而非结构。但在所有资产齐跌的当下,市场太需要一个情绪反转的支点。只要英伟达能稳住信心,为陷入“死亡螺旋”的风险资产踩住刹车,就已算完成任务。真正的趋势性反转力量,仍然掌握在美联储手中。 至于美联储会议纪要,由于是上次会议的记录,内容本身已不新鲜。在近期多位票委频频“放鹰”的背景下,这份纪要既不可能更鹰,也难以掀起更大波澜。但如果表述能略微偏鸽,或许还能给市场一些心理安慰。今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这份纪要“平淡、无聊、全是废话”。只要不额外制造恐慌、不进一步打击情绪,它就算合格。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闹得很凶但是我没怎么聊,主要是比较忙,不跟币圈直接相关,加上推上反贼也很多,行情也不好,懒得看这帮狗逼在下面喷。 但是客观来讲的话,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日本不足为惧,军事实力不说不堪一击也跟小区保安没多大区别。它赶在APEC峰会结束后马上表态,其实是玩了一手“拉大旗作虎皮”,想制造一种川普默许它行动的错觉。但川普本人在后续采访里已经明确撇清了,表态与他无关,直接戳破了这个泡沫。 对日本来说,它这番操作实质上是在同时测试中美的态度。毕竟是一个骨子里爱好冒险赌博的国家,经过这轮测试,它应该彻底明白了两边的底牌。中国这边的调门拉得非常高,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而美国这边更绝,直接用撤出导弹部队的实际行动,传递出“你瞎蹦跶惹出事儿来我可不会替你擦屁股”的潜台词。 要说日本蹦跶这么多年了,没有彻底清算二战罪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这次反应这么激烈,调门起这么高,明显不是单纯为了骂它两句,而是冲着拿到阶段性战略目标去的。最终很可能借这个机会,在台湾问题上逼美日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让步,比如限制高层窜访、压缩台独的国际空间,进一步巩固我们的主动权。 纯从币圈角度看的话,这更是好事。日本这么一折腾,地缘政治风险飙升,它那套维持了多年的超低利率“套利交易”温床可能都要不稳。资金从日本市场撤出后,全球最大、最安全的池子就是美国,这些资金大概率也只能流向美国市场及其关联资产(比如币圈),这变相又给市场起到了托底的作用。当然,唯一要警惕的就是这帮政客玩脱了,真把局势引爆导致全球风险资产集体崩盘,那到时候谁都跑不了。不过就目前来看,大概率又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化作一波流向我们的资金和波动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