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之中,白宫说了,一切责任都在老逼登。成功甩锅,还是太了解川普了。😎 “今天,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下调修正,证明了特朗普总统是对的:拜登的经济是一场灾难,而BLS已经失去了公信力。这正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领导层来恢复市场、企业、政策制定者和家庭对BLS数据的信任和信心,因为他们需要依赖这些数据来做重大决策。正如BLS辜负了美国人民一样,杰罗姆‘太迟了’鲍威尔也已经没有借口了——他必须立即降息。” ——白宫新闻秘书 卡罗琳·莱维特 美国劳工统计局刚刚将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就业数据下调了91.1万个岗位 —— 创下历史最大修正纪录,这也是BLS长期存在的错误与无能的又一次重大失误。 要点如下: 基准修正清楚地表明,特朗普总统所继承的经济比我们之前以为的还要疲弱。拜登时期的就业增长乏力,过去两年的初步修正显示就业增长被高估了约150万人——说明拜登经济是靠非法移民、错误数据、政府救济和泛滥的联邦开支虚假支撑的。 事实上,即使在向数百万非法移民敞开边境之后,拜登的经济仍然未能比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显著多创造就业岗位。 特朗普总统要求BLS承担责任并进行改革是正确的。这些惊人的修正凸显了国会必须尽快确认特朗普总统提名的E.J. Antoni为BLS局长,并启动重大改革,以在多年误导政策制定者、侵蚀公众信心之后,恢复美国人民对数据的信任。 特朗普总统关于美联储“太迟”的批评完全正确。修正结果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于紧缩,利率依然过高。 特朗普总统正在振兴我们的经济。他始终专注于实施促进增长的政策、为勤劳的美国人减税、创造高薪的美国就业岗位,从而开启美国的黄金时代。
整体情况: 总非农就业人数下修 91.1 万人(-0.6%) 说明过去一年公布的数据普遍“高估”了就业,修订后就业水平更低。 私营部门下修 88 万人(-0.7%) 就业下修主要来自私营部门,而不是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下修 3.1 万人(-0.1%),相对影响较小。 行业分布: 下修最严重的行业: 零售业(Retail trade):-12.62 万人(-0.8%) 说明消费端和零售行业就业被显著高估。 批发业(Wholesale trade):-11.03 万人(-1.8%) 下修比例最大,接近 -2%。 休闲与酒店业(Leisure and hospitality):-17.6 万人(-1.1%) 这个行业本来是疫情后复苏的重要就业支撑,现在修订后就业比想象的更弱。 信息产业(Information):-6.7 万人(-2.3%) 比例上最惨烈,反映科技、媒体、娱乐相关行业就业可能萎缩。 专业和商业服务(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services):-15.8 万人(-0.7%) 说明高技能岗位的就业也被高估。 小幅下修的行业: 制造业(Manufacturing):-9.5 万(-0.8%) 建筑业(Construction):-2.9 万(-0.4%) 采矿和伐木(Mining and logging):-0.4 万(-0.7%) 上修的行业: 运输和仓储(Transportation and warehousing):+0.66 万人(+0.1%) 公用事业(Utilities):+0.37 万人(+0.6%) 说明物流供应链相关岗位比之前统计的更好。 总体解读: 整个修订结果显示 过去一年美国就业市场被高估,尤其是零售、批发、信息和休闲酒店业。 高估的行业主要是消费相关和白领服务业,这与近期消费放缓、科技行业裁员的新闻相吻合。 运输、仓储、公用事业被小幅上修,说明供应链相关的岗位更稳定。 就整体经济而言,这种大幅下修(-91.1 万)会强化市场对 就业降温 → 美联储更可能降息的预期。 数据来源:
近期黄金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不由得引发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金价上涨?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美元即将进入降息周期 + 弱美元周期 + YCC + QE。尤其是如果美国真的走向类似日本的道路,尝试实行 YCC 模式,那么黄金的定价逻辑将会被彻底改写。 其实线索早就埋下了: 今年年初,日本逐步退出 YCC,而美国却在“海湖庄园计划”流出后,被市场普遍猜测可能进入前所未有的超常规财政与货币化债阶段。 美债规模越来越庞大,而自然买盘却在减少。某个临界点一旦到来,市场可能出现类似“向心坍缩”的剧烈波动。只是没人能预测这一天具体何时发生。 黄金用 ATH 给出了先行信号,那么比特币呢? 今年以来,美国在加密领域的法律框架加速完善,尤其是以稳定币为核心的监管工具箱基本成型。这意味着未来一旦债券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基金经理很可能会像配置黄金一样,把比特币、以太坊等核心加密资产纳入“避险篮子”。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增配的合法性与便利性正在显著提升,市场的投机热潮也可能因此回归。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 Hartnett 提出的“尼克松模式可能重演”。背后的逻辑很清晰:政治压力会迫使美国在未来几年走向更宽松的政策组合——降息、QE,甚至可能探索 YCC。短期内,这会推高黄金和加密资产,并点燃市场情绪,带来类似 2020–21 年的“风险资产狂热”。但风险在于,如果出现二次通胀,政策被迫急转直下,最终也可能像 1973–74 年那样迎来一次深度的资产价格回调。
从上周大非农超预期疲软开始,美国市场上实际上一直在吹风就业疲软,毕竟以美联储的标准来看:就业差=降息。但是从川普的角度看:就业差=执政无能。换句话说,美联储和市场的逻辑是“坏消息=好消息”,而川普政府的逻辑是“坏消息=坏舆论”。 两害相较取其轻,从贝森特近期的吹风来看,川普政府还真有可能在9.9号的年度基准调整时大幅下修2024就业数据。这是一个“纯技术性”机会,可以在不动用太多政治资源的情况下,把就业数据回溯性下修。 这样就可以继续甩锅给拜登,川普可以说:“看,其实拜登时期就业情况更差,只是统计口径滞后没及时反映出来,所以当时美联储降息动作拖慢了。” 这样就可以达到部分免责的效果,毕竟拖的越晚越难甩锅给民主党了,甚至可以说这基本上是最后一次还可以甩锅前任的时间窗口了。总不能明年中期选举的时候还把责任给拜登背吧? 如果明天下修幅度够大,市场会更确信“就业疲软—必然降息”,强化9月及后续降息的预期,形成利好行情。川普就能同时占据主动,把压力转嫁到前朝拜登和美联储身上,甚至还能借机宣称“如果早点大幅降息,现在经济不会这么糟”。 如果这个逻辑最终得到了印证。那么短期内美股、黄金、比特币可能都会有巨大波动。我们很难猜测第一时间到底是涨是跌,我们不知道恐慌和流动性释放的利好哪个先影响市场。但中长期看属于“强利好”,最终就一定会反应在价格上。
美联储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大分裂 这次美联储更换董事事件纷繁复杂,因为川普的“一时兴起“打破了原有的政治默契与惯性,创下了多个历史第一。 现任董事 Lisa Cook 被川普直接解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总统动手“炒掉”联邦储备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的成员。 同时,Stephen Miran 以“留职停薪”的方式试图兼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和美联储董事,这打破了自 1930 年代现代美联储体制建立以来“货币政策独立于行政部门”的铁律。 这就导致了司法系统和立法系统的同时介入博弈总统的行政权,从直观层面感受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具象化表演。 Cook 选择在司法体系内提起诉讼,寻求法院阻止解雇生效。 Miran 则要经过参议院确认程序才能上任。司法与立法同时介入货币政策人事,几乎没有历史先例。 这意味着,美联储不仅面临内部“独立性丧失”的风险,还被拉入了国会、法院与白宫三方角力的夹缝中。 目前最大的争议焦点在于总统是否有权解雇美联储董事。根据《联邦储备法》规定,理事任期通常为 14 年,总统只能“因正当理由(for cause)”解雇成员。这和一般内阁部长“随总统意志辞退”的情况不同。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总统成功解雇过现任美联储理事,川普这次是第一次尝试。“正当理由”是否包括总统认为的“品行不端/涉嫌欺诈”,还是仅限于严重违法或渎职?这一点需要法院最终裁定。所以,从现行法制来看,川普的解雇行动极具风险,能否成立取决于司法系统的解释。 Cook: 已经被川普宣布解雇,但她在法院寻求“临时禁令”,希望在诉讼解决前保留职位。 如果法院支持她,她可能继续参加 9月16-17 日的议息会议。 如果法院拒绝,她将立刻失去投票权,美联储内部少一名“鸽派”声音。 Miran: 需要参议院投票确认。 在听证会上提出“只要是几个月的短期,我就可以停薪留职,之后再回白宫”的做法,引发民主党猛烈抨击。 共和党人基本接受这个安排,认为“临时过渡”无伤大雅。 简言之,Cook 在打“司法保卫战”,Miran 在打“参议院政治战”。 那么美联储理事的变动对市场会产生短中长期不同程度的影响。 短期(到9月议息会议前) 如果法院批准 Cook 的临时禁令,美联储将维持现有人数,Miran 确认进度则取决于参议院表决速度。 如果法院拒绝,Cook 将缺席,Miran 是否补位就显得关键。 中期(数月内) 司法系统将继续审理 Cook 的解雇案,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 Miran 如果成功入局,将成为首位“行政部门与货币当局双重身份”的理事,美联储独立性会遭受严重质疑。 长期(制度层面) 若法院最终裁定总统有权解雇美联储理事,这将彻底重塑美联储独立性,美国货币政策将被大幅政治化。 若法院维护理事独立性,川普的解雇行动将成为“违宪案例”,未来总统将受到约束。 在9月降息已成定局的当下,美联储理事人选的变动实则是在博弈明年5月鲍威尔任期结束前川普能否提前掌控美联储,也就是说在川普眼中降息刻不容缓。以川普为代表的行政官员和以鲍威尔为首的美联储经济官员显然对于美国经济的现状和接下来该选择哪条道路如何发展有着不可弥合的路线分歧。国际派更想维持强势美元,而本土派更想弱美元小院高墙收回拳头休养生息后再战江湖。 朝小了说本次理事更换会决定未来的降息周期节奏和强度,朝大了说这是美国内部两派的国运之战,让我们屏气凝神拭目以待他们的最终角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