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美日关税协议的细节公布了,堪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了,我总结了几点主要内容,看完真的是感叹弱国无外交,再加上今天欧洲谈判也出现了变数,不由得担心起几天之后的中美谈判。 1. 日本需要设立一个5500亿美元的基金,投资方向由美国主导,利润美国拿90%,日本拿10%。(日本内心OS:大哥你明明可以直接抢的) 2. 虽然关税降到了15%,但是条款设置了定期审查机制,每12个月由美方主导审查一次。需要确认日本是否持续履行5500亿美元投资基金承诺,美国农产品采购进度是否达标,日本是否全面执行开放市场准入,是否协助打击“间接中国技术绕道。如果不达标就调回25%。 3. 日本立即增加美国大米进口配额75%(从约35万吨增至约60万吨),并承诺购买8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如玉米、大豆、生物乙醇)。 4. 日本开放市场给美国汽车、工业品和消费品,美国汽车标准首次在日本获认可。 5. 日本承诺购买100架波音飞机,追加数十亿美元国防装备采购。 6. 探讨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新协议,扩大对日能源出口。 有消息说韩国也在加紧赶在8.1号之前跟美国达成协议,估计最后版本跟日本差不多,毕竟同为美国小弟,厚此薄彼也不好。 因为这个不平等协议,石破茂极可能收尾后背锅下台。不过客观来说,以美日关系来说,不论谁当首相都无法避免被美国榨取利益,能做的事无非是缓一缓拖一拖罢了。
最近这轮通过征税函发起的关税战的第一炮就是日本,川普非常强硬的向日本全面收取25%关税,其中汽车行业征收到的影响最大,因为汽车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占对美出口总额34%,若加税长期化,可能导致日本GDP损失2%(约13万亿日元),并威胁558万就业岗位。 但似乎昨天事情有所转机,贝森特周五表示,美日两国可以达成"良好"的贸易协议,但暗示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年初的时候我们有聊过,日韩这两个美国马仔都在有意的使用选举大法拖延应对美国的施压,通过政党更迭造成的内乱造成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来逃避老大的追责,毕竟都已经没有有效组织力的政府了,谁还能去当包税人呢。 现在韩国通过李在明替代尹锡悦已经定下了整体基调了。明天日本参议院将进行选举,选举结果将决定石破茂的去留。执政联盟(自民党+公明党)需要在参议院需拿下50席才能维持过半席位保留执政地位,但民调预测其合计席位恐不足40席,可能失去参院控制权。 最新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仅20.8%(跌破“下台水域”阈值),不支持率升至55%。自民党支持率同步下滑至16.4%,创历史低位。 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11月11号的时候石破茂辞去过一次首相职务又被选回来接锅当时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投票时甚至睡着了)。这次石破茂很可能会摆烂就坡下驴把烫手山芋扔给可能会接任他的下届首相。 但摆烂装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无论选举情况如何,无论之后谁来接任首相。在川普的强硬态度下,日本在对美谈判中能取得的最好成果可能依然是25%关税照付,但在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良圣等的努力下争取一些农业,安全方面的部分豁免作为交换。日元汇率也可能因选举不确定性进一步走弱(已接近150关口)。 介于去年8.5号日本加息曾给币圈带来重大利空,对于日本的动态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看看日本到底还有什么牌可以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