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TraderS | 缺德道人
关注
统计数据
518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5470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TraderS | 缺德道人
1周前
中国发行美元债这个事如果只从大饼涨跌来看其实格局太小了,这个事朝大了说其实是在温和的逐渐替代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一步,是本轮加息周期内美国没有收割到足够的海外资本的关键,是美国信用逐渐降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次中美两国发行的三年债利率基本都是3.65%左右,但中国债的认购倍数 30 倍,对比美国美债 2.6 倍有十几倍的差距。而且两者的底层买家差异也是巨大的,美国美债的买家主要是对冲基金、交易盘、以基差交易为主。而中国债的买家基本都是各国国家队、央行、主权基金。 这说明投资者宁可把美元借给中国,也不愿意把美元借给美国。也就印证了在这些买方心中中国的国家信用高于美国,那么作为欧美资本喉舌的三大评级机构给出的美国信用评级高于中国也就成了笑话。 那么中国这么做能取得什么效果呢? 1. 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美国像苏联一样突然崩溃或者美元快速失去国际货币地位并不利于中国的利益,逐渐接手才是上策。 2. 配合美国内部的国际派继续维持现有体系,逐渐分割美元主权,拉一派打一派,降低统战难度。 3. 防止世界各国被美元潮汐收割而让美国太强导致反噬 4. 驯化美元体系,最终为我所用。美元霸权由美国独资逐渐变成中美合资,大家一起赚dollar比打打杀杀强多了 所以虽然这40以美元债规模不大,但却是中国挑战美国金融霸权过程中关键性的试探性一步
关税战落幕:美国失势,中国崛起?· 675 条信息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对话僵持,影响加剧· 578 条信息
#中国
#美元债
#美国
#金融霸权
#国际货币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1周前
今天有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会非常有意思。 一条是美国财政部计划下周拍卖总计1250亿美元的各期限国债。此外,市场预计还将迎来约400亿美元的投资级公司债发行。由于周二为美国退伍军人节假期,债券市场休市,这意味着巨量的供应将挤在一个压缩的交易周内完成。 另一条是11.6号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但与美国政府债、全球美元债市场的规模相比,仍是较小量级。这次发行收益率约 3.65-3.79 %,与美国同期限国债差距较小。这表明市场对中国信用及发行环境给予相对高评价。 中国此时发行美元债,虽然规模较小,但一定程度上仍然跟美国构成了竞争关系,从本就不富裕的流动性池子里分了一杯羹。 美国国债,AI公司债,中国发行的美元债,以及其他知名不知名的债一起在日渐干涸的流动性蓄水池里抽水,也难怪虚拟货币池子水位越来越低。 虽然现在这种日子很难熬,但是美国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等他们两党打的筋疲力尽不得不从TGA池子放水之后,等到美联储也撑不住必须扩表的时候,好日子就来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生存生存还他妈的是生存下去。保住最后一发子弹最后一滴血活下去等水来。
#美国国债
#中国美元债
#流动性
#市场竞争
#生存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话说周五美国最高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暂缓发放约40亿美元SNAP食品券福利可能会成为加速结束美国政府停摆的一个节点。因为这是60年来的第一次,有4200万美国人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因两党纷争而陷入停摆的影响首次从金融领域扩散到了民生领域。 食物毕竟不像科研经费、国土安全预算,是真的会影响底层选民生活的,算是第一次真正的伤到了大规模选民群体。 这对于两党来说其实都是承担不起的政治后果,已经属于打到最后走钢丝的最后一步了。共和党不能让川普背锅“饿了 4000 万美国人”。民主党不能被打成“拿医改补贴拖垮民生开支”。 这种携饥民自重的博弈注定不会长久,因为美国社会分层非常明显,而老百姓普遍没有存款又举世皆知。最下层的人真的可能会因为没有食品补贴而饿肚子。没钱消费的话线下食品零售、药品、必需消费品都会承压,对于降通胀倒是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那么当民怨四起,并借助舆论扩大之后,当停摆越久美债流动性越差之时,内外压力的倒逼将会让两党加速妥协,离开门也就不远了。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次BTC 会不会提前反弹。
美国政府停摆引发食品援助危机,法官裁定救济继续发放· 25 条信息
#SNAP食品券
#特朗普政府
#美国政府停摆
#两党纷争
#民生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起猛了,感觉山寨季来了,fil ordi tia这些老妖怪都涨了
以太坊上涨背后的操控与山寨币季节的迷思· 98 条信息
#山寨季
#Fil
#ORDI
#tia
#老妖怪
#涨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还有个消息也值得关注一下。 美国国会众议院前议长、85岁的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11月6日宣布,她将不会参加2026年的国会连任竞选。 对于佩洛西即将退休,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对记者表示,他对此感到“高兴”,认为佩洛西退休对美国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特朗普说,“我认为她是个邪恶的女人。” 佩洛西作为美国史上首位女性议长,在众议院的角色可以类比“三权分立体系里的老牌组织部长 + 党鞭 + 立法工程总师”。 她的离开意味着民主党未来的内部制衡将更弱,立法谈判能力短期下降,这对当前政府停摆僵局是非常关键的信号。 她离去 = 民主党短期更难形成合力 = 停摆逻辑更混乱 因为她退场之后,民主党将进入典型的“派系化 + 松散化”状态。谁让步,谁就可能被党内另一派骂成软骨头。 目前看核心焦点还是在于舒默是否决定提前让步,综合来看,美国政府大概率会在11月中下旬才会开门了,慢慢熬吧
#佩洛西退休
#特朗普评价
#美国政府停摆
#民主党内部分裂
#舒默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本该今晚公布的大非农数据因为美国政府停摆连续第二次被跳过去了。这让美联储12月的降息又增加了一层变数。现在的形势刚好契合了鲍威尔上次降息后的讲话,在迷雾中开车。这意味着美联储下次议息会议要在没有劳动力数据和通胀数据下盲订了。 那么这样可能会有两种可能: 1. 美联储无法确认就业恶化 → 不敢降息 鹰派可以以没有劳动力数据以及停摆造成政府雇员在家导致失业率扭曲为由拒绝降息。 2. 经济数据缺失 → 预防失误 → 大概率降息 9、10 月降息后,劳动力市场已在放缓,ADP 等替代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在走弱,最重要的是美联储也不愿承担货币政策过紧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对川普来说,现在扛着不妥协,相当于把球踢给了民主党和美联储,最终大概率是民主党妥协+12月老老实实降息,懂王再次宣传赢麻策略
鲍威尔鹰派言论致市场预期骤降,降息前景不明· 43 条信息
#美国政府停摆
#美联储降息
#劳动力市场放缓
#鲍威尔讲话
#特朗普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众所周知,现在美国政府停摆主要是两党对于平价医保法案有争执。而民主党版本的医保法案来源于奥巴马,可以说是奥巴马任期唯一的政治遗产了,对于民主党巩固票仓非常重要,而川普从第一任期开始(甚至在首次参选之前)就坚决反对,认为这加重了联邦财政负担。 实际上特朗普不是要彻底废掉医保,而是想通过关键药物价格大降来降低医保未来支出。所以今天登上头条的GLP-1(减肥药)新闻就值得关注一下了。 GLP-1 不是普通药品,因为美国超高的肥胖率,它实际上成为了特朗普医改的关键抓手。 GLP-1 涉及的疾病是: 肥胖,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脑血管病。这些是美国医疗体系最昂贵的疾病之一。 原版医保方案ACA的财政模型: 1. ACA 补贴增加 1% 人口覆盖 → 政府支出上升约 80–120 亿美元 2. Medicaid 扩张每年政府增加约 300–450 亿美元 3. 医疗通胀(medical inflation)年率 4–7% GLP-1 药品降价版的模型: 1. 肥胖相关疾病占美国医疗支出的 20–25% 2. GLP-1 减肥能减少 10–20% 的住院 3. 长期可降低数百亿美元慢病支出 4. 药价从 1350 → 250 = 价格膝盖斩 5. 政府以“最低价”买入,降低 Medicare Part D 长期负担 所以,起码从明面上看,川普的方案要优于奥巴马医保,当然可想而知川普集团会在这个过程中捞到油水,但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就得吐出好处了,也难怪医药代表会现场晕倒了
#特朗普医改
#GLP-1减肥药
#奥巴马医保争议
#两党医保分歧
#降低医疗支出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可以弹射五代机的电磁弹射航母入列了,值得纪念
#电磁弹射航母
#五代机
#入列
#中国海军
#军事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MMT这几天被骂爆了,刚看了下已经差不多跌了10倍了,稍微买点看看这个狗项目方还要不要脸拉拉盘,既然操作都这么骚了,也许赶在发空投之前再妖一下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MMT暴跌
#狗项目方
#操作骚
#空投
#反弹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今天市场很平淡,毕竟大饼没大涨也没大跌,有时候没有消息也是一种好消息吧。毕竟才经过10.11和昨天的大跌,走到现在也算是实打实的三针探底了。以往这种级别的大跌基本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来修复(比如2-4月那次大跌)。但我们也清楚,现在市场无非是在等待美国政府重新开门的消息罢了,一旦两党谈妥开门,相信市场会迅速反弹,而现在就是逢低布局的时刻。 除此以外,其实今天最高法对川普关税的判决还是需要关注一下的。只是关税话题已经炒老了,而且对市场影响较小,所以没有引发广泛的关注度。 我们都知道川普这个任期三权合一,在最高法也是占据优势,本来这种判决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但这次连保守派大法官都开始质疑总统能不能用“紧急状态”无限外延自己的贸易权力了。 保守派大法官们不是在反关税,而是试图在已经失衡的三权分立框架下重新找到平衡。如果总统可以随便宣布“紧急状态”→ 就可以绕开国会征税。这等于把美国最核心的国会财政权直接让渡给行政权。 如果允许特朗普这样玩,下一个总统(民主党)也能宣布“气候紧急状态”、对“所有高排放国家征税”。美国宪制传统根本无法承受这种连锁反应。 但对于川普来说,他把关税这件事称为“生死攸关”。因为在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下,关税收入已经成为了财政支柱。尤其在政府停摆+赤字创新高背景下,退还关税是美财政部无法承受的风险。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川普败诉 → 关税风险溢价下降 → 美债收益率下行 → 美元可能短线走弱 → 短期市场可能恐慌→中长期利好美股比特币等风险市场 但不管法院如何判决,实际上都不太会影响加征关税的最终结果,因为川普一定会用别的行政方式绕过判决。 那么最高法衡量之后,估计会给一个“死缓”式判决,即裁定特朗普滥用IEEPA,但给延迟生效窗口,从而即维护法律体系的权威但又不会真正立刻叫停关税引发黑天鹅。
美欧关税战: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506 条信息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83 条信息
#加密货币市场
#三针探底
#美国政府停摆
#川普关税
#最高法判决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昨天的“黑色星期二”,标普与纳指创一个月最大跌幅,比特币失守10万美元,市场看似恐慌,实则在倒逼政治,未必是坏事。回想今年 4 月 7 日那次极端行情,当时也是美股暴跌引发政治压力,最终逼得特朗普在关税谈判上 TACO,顺势达成阶段性停战。 现在的情况很相似,华尔街的恐慌并非仅仅是情绪波动,而是对“财政吸血+政治失能”的现实投票。一旦市场的抛售演化为 财富效应反噬。例如养老金账户缩水、民调压力上升。特朗普团队往往会迅速转向务实路线:先稳市场,再谈原则。 停摆越久,政治压力越大。 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共和党参议员 Markwayne Mullin 称:“我非常有信心本周能达成协议……最快周三夜,最可能是周四。” 密苏里州的 Eric Schmitt 补充道,周二的地方选举结束后,民主党将不再有理由继续拖延。这意味着,僵局有望在未来 48 小时内松动。 部分温和派民主党人已松口,考虑以“临时拨款先重开政府、再谈ACA补贴延长”的折中方案。
美欧关税战: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506 条信息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83 条信息
#美股暴跌
#政治压力
#特朗普
#财政吸血
#停摆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98k已经是突破历史新高前6.22号启动的时候下杀的最低点了,这要是还继续跌就只能去摸前低74了,总不能这么离谱吧
比特币冲击历史新高,巨鲸入场引发市场热潮· 202 条信息
#98K
#历史新高
#下跌
#前低74
#离谱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卧槽!!!一睁眼还真的跌破十万了,太变态了,这要是再投几次票还不开门不得杀疯了么,毫无底线了,幸亏保证金够厚……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269 条信息
#跌破十万
#保证金
#杀疯了
#毫无底线
#市场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报道称参议院预计将于 11 月 5 日或稍后当天 再次对由众议院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进行投票。但也有报道说:“目前参议院召期开会,但尚未明确安排下一次投票时间”。此外,议会两院此前曾讨论目标是通过一项将政府资金延长至 11 月 21 日 的临时法案。 假设下一次投票 立即举行且通过 拨款法案,那么政府可迅速恢复大部分暂停或受影响服务。但考虑到参议院仍需至少 60 票(或克服参议院阻挠程序)且双方矛盾尚未解决,现实中恢复可能 至少需数天至一周时间。如果顺利:例如若在 11 月 5日当天投票并获通过,则政府服务可能在投票批准后当天或次日陆续恢复。若延误或需修正法案,则恢复可能推迟至 11 月中旬至21日的临界点。
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参院再度否决拨款法案引发混乱· 113 条信息
#美国政府拨款
#参议院投票
#11月5日
#政府服务恢复
#不确定性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今天美国政府不能恢复运转了,继续考验市场韧性,川子这是准备先把市场干个半死再出来当救世主啊
美欧关税战: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506 条信息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83 条信息
#美国政府
#市场韧性
#川普
#救世主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我再补点,不相信10万心理大关这么容易跌破
#心理
#股市
#财经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今晚有喊区块链骗局,击鼓传花,下楼买包烟的,免费收留18-24岁貌美爆仓女交易员的么
#区块链骗局
#击鼓传花
#爆仓女交易员
#负面情绪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捂胸这篇对以往钱荒和流动性紧张的回顾和梳理已经写得非常细致,点明了2019年是美联储缩表过头,而这次则是财政部囤钱过猛导致的。两者虽然结果相似,但成因完全不同——前者是“技术性货币收缩”,后者则是“财政型抽血”。我来狗尾续貂,补充一下近期市场利差导致的结构性流动性失衡。 10月31日,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单日飙升22个基点至4.22%,创下过去一年最大涨幅,而超额准备金利率(IORB)仍维持在3.9%,两者利差扩大至32个基点——为自2020年3月市场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正常情况下,SOFR应与IORB几乎重合,利差波动不超过5个基点。如今的脱锚,意味着银行体系的边际融资成本已完全脱离政策区间。在理论上,美联储降息应降低融资成本,但在现实中,财政部的吸储操作抵消了这一政策效果,使得降息名存实亡。这就是10月30日鲍威尔宣布降息与停止缩表之后,市场不涨反跌的真正原因。 过去三年,美联储逆回购工具(RRP)一直是市场过剩流动性的“安全阀”——当系统流动性充裕时,多余资金通过RRP回流美联储,从而稳定SOFR。然而现在,RRP余额仅剩约510亿美元,创下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这意味着,蓄水池已经彻底干涸,市场再无可动用的超额流动性。任何新的资金缺口,都会直接推高SOFR与GC Repo利率。 更严重的是,RRP余额的枯竭同时削弱了美联储对短端利率的控制力。过去,美联储可以通过调整RRP利率锚定SOFR,但如今水池干涸,政策“阀门”失灵。 随着RRP水源枯竭,常备回购便利(SRF)成为市场唯一的补水通道。上周五,SRF使用量飙至503.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本周初仍高达147.5亿美元,为永久设立以来第二高。 SRF的爆量使用表明: 银行间拆借体系已陷入“谁都不敢借”的局面; 一级交易商只能直接向美联储抵押国债融资; 美联储被动成为“最后贷款人”。 这是一种典型的被动量化宽松(Passive QE):美联储并未主动扩表,但SRF的高企意味着系统在通过“临时借钱”维持呼吸。 而这一切的根源,仍在财政部。由于政府停摆,财政部将其在美联储的总账户(TGA)余额从3000亿美元暴增至1万亿美元,直接吸走了银行体系约7000亿美元现金。这相当于财政部通过行政手段完成了一次“影子加息”,其紧缩效应堪比数次FOMC叠加加息。因此,即便鲍威尔降息,市场依然在“被财政部加息”。 这五个节点形成了当前的流动性循环: TGA抽水 → RRP见底 → SOFR飙升 → 银行求援 → SRF爆量 只要财政部不释放TGA资金,美联储就会被迫在SRF上“补洞”。 反过来说,一旦政府重开、TGA释放流动性,RRP重新积累,SOFR–IORB 利差回落,这场“财政版QT”就会瞬间反转为“隐形QE”。 而财政部的吸血行为又解释了近期市场上美债及美元指数逆周期上涨的怪现象。——表面看像是经济韧性强,实则是流动性短缺推高的“美元稀缺溢价”。 所以年底行情启动的真正信号在于华盛顿何时谈妥。 财政闸门一旦重新打开,万亿现金马上会回流市场。市场干涸的土地瞬间就会从大旱变成大涝,甚至又会出现妖股妖币横飞的乱象。 如此快速切换且反转巨大的节奏却有很深的人造痕迹,不得不让人深思是否有人在趁势而为,顺水推舟,在大势的掩盖下做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悄然完成一场“流动性套利”。
#流动性紧张
#财政部囤钱
#美联储
#SOFR飙升
#TGA抽水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因为政府停摆,这周五应该是没有大非农数据了,看看周三的小非农数据能不能挽救一下市场
#政府停摆
#非农数据
#小非农
#市场
#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虽然价格一直都还在10w以上,但每次下杀市场就跟死了一样
BTC市场震荡,巨鲸减仓引发价格波动· 612 条信息
#价格
#下跌
#市场
#低迷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继花旗之后,高盛也在最新报告中给出了相同判断—— 政府停摆将在两周内结束。对依赖数据决策的美联储来说,这不仅是技术性好消息,更是政策透明度的回归。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此次停摆“终点比起点更近”。尽管川普政府动用了去年未用尽的预算结余支付军饷和行政支出,但这种非常规操作空间已接近极限。多个关键压力点正在倒逼国会妥协: 1. 大约 75 万名联邦雇员被“停职”(furloughed),还有更多人员在“必须上班但没拿工资”的状态 2. 空管员与安检员已错过首个发薪日 3. 食品券(SNAP)支付延迟引发舆论不满 4. 国会自身薪资被拖延,政治窗口逼近 高盛预计,最可能在11月第二周前后达成拨款协议。 花旗则更为乐观,称其“越来越有信心”政府将在未来两周内重开。 摩根士丹利也给出了情景推演,下周结束: 降息概率最高,美联储可拿到完整数据。 如果停摆持续时间拉长,会显著拖累 四季度 GDP 增速 并且可能延后部分经济活动至明年第一季度。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近两周的交易节奏并按照信息强度分级: ① 吹风期(现在–11/7) 消息频繁但无定论。关注BTC是否在107k–111k区间筑底; 出现4h底背离、重新站上EMA20/50,可少量试多。 跌破106k止损。 ② 预期升温期(11/7–11/12) 如果消息面持续发酵、参议院有投票安排, BTC若突破并稳在112k以上,可加仓做反弹。 目标看116–120k,回踩112k减仓。 ③ 落地期(11月中旬) 若政府真开门: →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BTC可能会冲前高124–126k。 若延迟或失败: → 情绪回落,减仓观望,重新等底背离。
#美国政府停摆
#高盛/花旗乐观预期
#两周内结束
#美联储政策透明度
#经济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今天市场上的媒体在吹风的下周五件大事:美高院开审关税,中美经济数据,特斯拉股东大会,AMD财报。但实际上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美国政府是否可以恢复运转,如果下周还不能恢复,将会超过此前35天的纪录。 从宏观政治分析的视角来看,川普前几天提出废除阻挠议事程序很可能是一种战略性的试探,而不仅仅是一个立即可行的政策方案。 因为这次提出是在政府停摆进入30 天左右、政治压力急剧上升的时候,时机非常敏感。当前共和党在参议院拥有53席,但低于60席阻挠门槛。废除阻挠程序意味着从“需60票”转变为“只需简单多数”即可通过大多数立法,这对共和党而言是潜在的结构性优势。 但共和党内部有反对声,他们担心未来自己在野时被民主党用同样的招式边缘化,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并不敢在自己未全面占优时贸然打破政治默契,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全面占优,根本没有必要去推行废除议程。 所以这更像是川普在试探党内支持度,同时提升共和党谈判地位,用“如果你们不合作,我们改规则”来施压对手(民主党)或党内异见。一石三鸟打击党内外反对派,提高自身支持度。同时把政府不能开门的锅甩给反对派。 实际上川普此次东亚之行已经捞够了好处,政府真的该开门也可以开门了。跟年初“签约金额”高达约1.8–2.3万亿美元名义价值,让海湾资金短期回流美元体系,延缓财政危机的中东行相比。此次东亚行是类似思路的“中东行2.0”,但从石油美元转向芯片美元、AI美元。 通过向日韩施压,要求加大对美投资与国防采购;用“AI供应链、芯片合作、印太安全”这些政治议题包装财政输血;以外交胜利作为舆论铺垫,促使国会批准临时拨款恢复政府运转。 这其实是一次极具市场导向的地缘金融操作,本质上相当于: 让外部资金入场→恢复财政信心→让美元资产止血→逼国内政治让步。 所以在国际国内及党内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在内外理顺的情况下,下周政府重新开门的概率挺大的,最早于11月3日(周一)晚间的参议院表决将是第一个关键观察点。 一旦开门恢复运转,不光是利于美联储降息的宏观数据可以继续发布,市场信心也可以得到阶段性恢复,市场的注意力将从“政治闹剧”重新回归到企业盈利(如AMD财报)和行业趋势(如特斯拉股东大会的AI与机器人进展)等基本面因素上。 同时在噤声期前,美联储官员下周将密集发声,市场将从中寻找12月是否会“三连降”的线索。 总之,一旦政府开门,届时整个风险市场上涨的概率都比较大,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政府停摆
#特朗普
#地缘金融
#市场信心
#风险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都在讨论CZ喊单ASTER,但我感觉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先走为敬
#CZ
#Aster
#喊单
#币圈
#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如今整个美股AI生态,几乎都在玩同一个游戏——一个看似技术革命,实则金融循环的庞氏式闭环。 微软、英伟达、博通、亚马逊、Meta、超微,这些名字不同的公司,其实都在同一个账本上做文章,互相吹气、互相抬价,左脚踩右脚,玩出一套“梯云纵螺旋升天”的资本体操。 最典型的,是Nvidia—CoreWeave—OpenAI—Microsoft这一条闭环。 英伟达先投资CoreWeave,拿到股权;CoreWeave再用这笔钱大规模采购英伟达GPU; CoreWeave再把这些GPU租给微软和OpenAI做算力服务; 微软再通过Azure credit把钱输回生态内部。 资金兜一圈,英伟达的出货量、收入和利润都被推高,而微软的AI叙事也变得更宏大。 这种“Vendor Financing”(供应商融资)模式,早在2000年代电信设备泡沫时期就玩过——只是那时候卖的是光纤交换机,现在换成了GPU。 Meta的玩法更隐蔽一些。 Jim Chanos最近就质疑,Meta把AI服务器和GPU的折旧期延长到10年以上,而实际上这些设备的真实寿命可能只有2-3年。 折旧一拉长,利润自然更漂亮,现金流看起来更稳健。 但AI芯片的迭代速度是以月为单位计算的,真要按12年摊销,恐怕连英伟达都要笑出声。 至于Amazon,自己投资自己的生态公司,再把内部交易计作收入; 微软发放Azure Credit,让合作伙伴买算力不用真掏现金; 英伟达投钱给客户买自家卡; 博通和各大云厂商玩订单预售; AMD被传内部确认营收时“超前确认”…… 整个AI产业链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金融闭环: 你投我、我买你、我们一起涨。 这一切并非秘密,更像是共识—— 从白宫到美联储,从SEC到散户,全都心知肚明,却又装作无事发生。 因为没有这个泡沫,美股的市值就会塌; 没有AI的繁荣幻觉,美国的GDP增长故事也讲不下去。 AI不是骗局,但它确实成了当代最精密的一场“资本幻术”。 芯片、云服务、融资、会计、股价,像五重嵌套的套——层层相扣,环环相保。 直到有一天,其中某一个环不再有人接盘, 这场“AI梯云纵”才会从天而降。
英伟达市值破四万亿,AI芯片霸主地位稳固?· 209 条信息
#美股AI泡沫
#Vendor Financing
#英伟达
#微软
#资本幻术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本周,由于微软财报披露的OpenAi单季度巨亏115亿美元新闻一时甚嚣尘上,引发了市场关于AI泡沫何时破裂的大讨论。因为OpenAi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依赖于母公司微软披露财报时进行有限度的提及。但此次微软把OpenAi上一财年的亏损混在其他净支出里,且没有列出具体金额。 其实OpenAi的问题现在也非常清楚,简化而言有两大点: 1. 与微软,英伟达,博通等公司组成闭环,左脚踩右脚玩梯云纵螺旋升天。 甚至可以说美股头部公司全在做同样的勾当。超微会计造假、Meta偷偷调整GPU折旧、NVIDIA与Broadcom及各大云厂商上演“衔尾蛇”循环交易、NVIDIA与三星以物易物、Amazon自己投自己、微软玩Azure credit、NVIDIA投钱给CoreWeave买自己的卡 而这种做法得到了美国自上而下的默许,从白宫到美联储,从SEC到股民散户,都在集体有意无意的维护着泡沫和繁荣。 这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的“空中加油” 行为。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和订单互换,头部玩家共同做大了整个AI生态的“估值蛋糕”。这种做法之所以能被默许,是因为它符合美国当前的核心国家利益——在AI这场决定国运的竞赛中保持绝对领先。只要故事能讲下去,资金能流转起来,技术能持续有突破,这个循环就能维持。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都心照不宣地扮演着“助推者”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商业泡沫,更是一场 “战略级泡沫”。 2. 目前的营收无法支持如此巨大的订单。 OpenAI账上现金仅30-50亿美元,却签下高达1.3万亿美元的订单:与微软签2500亿服务协议、与甲骨文签3000亿、与英伟达签1000亿、与AMD每年采购600亿……这是一种典型的“打车平台模式”:为了收入不惜烧钱补贴。 OpenAI能持续烧钱维持下去的秘密其实在于OpenAI每签一个订单就拉动相关公司股价,如与甲骨文签约后甲骨文当天涨 40%,还通过与英伟达、AMD 等合作,以订单推动股价上涨并获取股份,通过签约拉升市值,再通过股权循环变现,用金融杠杆维持科技叙事。 如果把美股上的AI概念股做一个划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流派: 传统流派(慢 AI):Meta、Google、Microsoft 等公司有主营业务且盈利多,不需要激进推动 AI,他们自己生产芯片,将 AI 作为辅助盈利手段,可接受慢 AI 发展。 OpenAI 流派(快 AI):OpenAI 只有 AI 业务,需要快速讲故事、拉市值、制造泡沫以推动 AGI 发展,但实际多是炒股签单行为。 现在市场上担心的是OpenAI 如爆炸会将与之绑定的 AMD、英伟达、博通、甲骨文等公司带下水,恐慌情绪会蔓延到相关板块,如机器人、存储等。 但现在市场的矛盾点在于,若没有 OpenAI 吹泡沫,美股市值可能大幅下降,美国 GDP 增量也会受影响。 OpenAI 不是骗局,我每天都在使用Chatgpt,确实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其商业模式极度金融化、杠杆化。如果 AI 落地速度低于预期,这种模式可能迅速从“科技革命”转为“资本回撤”,届时将成为AI 产业的 LTCM 时刻。 那么OpenAi引发的AI泡沫会快速破裂吗?我想不会,泡沫当然终将破裂,但这个时间点大概会发生在OpenAi以极高市值上市之后,现在担忧未免过早,但留个心眼总归是没错的。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AI泡沫
#OpenAI
#美股
#金融杠杆
#战略级泡沫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21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