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今晚的CPI数据多少还是受上次大非农余波影响,所以在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会比较敏感的避险。尤其是山寨币本身高波动高风险更是放大了避险需求,上次大非农闪崩 + CPI不确定性让短线交易员更倾向于抱主流防风险,山寨暂时被抛弃。山寨可能要等到市场确认BTC、ETH主升浪确立,涨势阶段性放缓,价格开始横盘高位震荡时恐惧情绪降低,投机资金愿意下场后才会启动。 广义上来说,只要今晚CPI数据不像大非农一样离谱就能算利好,就可以部分打消市场疑虑让市场从之前的应激状态逐渐冷静下来。如果能给出一个温和的能打消衰退预期并给出9月清晰降息指引的数据的话市场还可以借力涨一波。 目前不论从地缘风险来看,还是从美国经济指标来看,又或者从川普集团不断加强对内对外的控制力来看都是逐渐改善并趋于稳定的。如果说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是降息叠加川普2.0行情预期引发的上涨的话。后续的大涨只能是降息+川普实际掌权放水的落地版川普2.0行情。 所以大规模山寨季大概得等到ETF资金牛扩大为基本面资金牛才能到来。而小规模的山寨上涨需要等大饼以太站稳,波动率降低之后的溢出资金和情绪快速轮动式的拉盘,那这个时间点也许就是今晚的数据公布或者9月CPI & 9月FOMC落地 → 宏观不确定性减少,市场敢于提风险仓位之后,拭目以待吧。
从昨天下午开始整个市场又开始进入下降趋势了,是正常区间震荡还是大盘摸顶后回调尚不得而知,但多少可能跟市场预计的CPI反弹避险情绪有关,毕竟离上次大非农下修引发的下跌不远,市场可能还是心有余悸提前撤出暂避风头了。 按照现在市场的普遍预计,通胀相比上月有所反弹。如果只是在预期内,那么不管略高还是略低其实影响都不会特别大。市场更可能担心的是之前劳工部统计局长被开掉后,暂时接任的副局长再搞什么幺蛾子出来。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为:核心CPI 月率0.3%、年率3.0%-3.1%;CPI月率0.2%,年率约2.7%–2.8%。四项数据与上月相比有所反弹。所以今晚要博弈的也很简单,略低于预期/前值为利好,略高于预期/前值为利空。跟预期大幅度偏离则为大利空。但整体跟上次大非农相比爆雷概率不大。 如果公布的数据比较温和,即月率≤0.2%或年率≤2.8%,那么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元指数下降、美股反弹,9月降息预期增强。 如果公布的数据符合预期,即月率0.3%或年率3%,市场把重心放回“增长放缓+9月小幅降息(25bp)”的路径,股债汇温和波动。 如果公布的数据高于预期,即月率≥0.4%或年率≥3.1%,那么市场可能就危险了,美债收益率上涨,美元指数上涨,黄金上涨,9月降息概率降低,刚刚修复的脆弱敏感市场可能经不起这种折腾再崩一次。 总之,CPI数据小于等于预期给市场提供一个软着陆的信心比较好,高于预期则可能拉低降息预期引起市场下跌。但无论如何别再出大非农级别的幺蛾子就好。
我们沿着昨天假定9月降息的逻辑继续拓展另一种可能性,即在9月降息确定的情况下博弈降25BP还是50BP。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大选的时候美联储为了助选拜登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窗口,然后在9.19一口气降了50个BP,今年的情况甚至节奏其实都跟去年非常类似,所以市场自然开始遐想50BP幅度的降息以弥补7月因为就业数据滞后落下的一次降息。 我们再来理一下时间线,在9.18号的FOMC前,还有7 月、8 月2 次CPI;一次7月的PCE;一次8月非农;共计四个数据需要参考 且我们需要知道Q2的美国GDP年化增长3.0%看似强劲,实际上并非由经济真实扩张驱动,而是受到关税引发的库存和贸易扭曲因素显著影响。去除关税与库存波动的“噪音”后,Q2的最终国内销售额(即剔除贸易与库存的私人消费+固定投资)仅增长约 1.2%,是最近两年来最低增速之一。GDP全年增速预计将比去年低约 100个基点。 虽然目前来看大概率是降25BP,但如果后续数据恶化,一次性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或者即使9月只降了25BP,但也可能仿照2024年的节奏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共计连续降息三次。 随着美国经济数据不断走弱,美联储的选择空间正在被快速压缩。在市场认为经济衰退之前,自己主动引导至降息50BP留足政策空间可能是个不错的选项。但这样做难免会让市场认为美联储是在川普施压及市场衰退之下做出的选择,这样平衡下来,还是25BP最为稳妥,毕竟鲍师傅的诉求可能也只是平安着陆回家颐养天年了。
今天美股反弹乏力还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 1. 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数据疲软,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即服务业PMI)为50.1,低于市场预期的51.5,也低于6月的50.8。该指数勉强高于50的荣枯线,但已接近5月的49.9(今年首次收缩),并创下2024年6月以来的低点。这次数据确实低于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反映出服务业扩张势头减弱,就业分项指数更是降至46.4,显示就业收缩。这与近期就业数据疲软(非农就业不及预期)形成共振,可能促使美联储加速降息,但短期内增加了不确定性,导致科技股和周期股承压。 2. 本周是自5月以来美债最大的一轮发行潮,美国财政部计划拍卖580亿美元3年期国债、420亿美元10年期国债,以及250亿美元30年期国债,共计达到了千亿规模。市场担心供给压力拉低债价。但好在目前美债收益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未反弹,美元指数也比较平稳。 如果后续数据(如本周的CPI)继续疲软,美股可能进一步测试支撑位。建议关注川普动作和债市动态,以判断反弹潜力。总体来看,这两个因素叠加了贸易关税不确定性和全球地缘风险(印度,俄乌),推动了市场从上周的反弹转为谨慎。 短期:经济数据不给力 → 投资者信心不足。 中期:美债供给压力 → 潜在利率抬升风险。 结果就是市场即使技术面有修复需求,也难以出现有力的趋势反弹。经济信号混杂,做单难度剧增。
我们假定9月降息,然后看看比特币就会一直涨吗?从第一性原则来说,降息带来流动性提升 → 利好比特币。但市场预期已提前消化,真正宣布降息时,可能出现 “利好兑现” → 短线震荡甚至回调 的情况。 其次降息理由若是经济衰退担忧,避险情绪可能导致短期美元走强、风险资产承压。大饼可能会跟随美股一起下跌。 还有一个最关键但很少有人提到的点:降息可能引发“全球资本退潮”。 利率下降 → 美元收益率降低 国际资本可能从美国撤出,流向其他高收益市场(比如新兴市场或大宗商品)。 若市场解读为美国经济前景不佳,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可能触发资本外流。 美股已在高位(纳指、标普创历史新高),降息若被视作“经济见顶信号”,资金会提前撤出。 即:美股下跌 → 风险偏好降低 → 比特币承压 不论是按照以往经验,还是这几天大饼的表现,一旦美股跌,比特币短期大概率跟跌。 那么我们可能就要分析现在场内的资金到底是随着高息流进美国的资金还是因为加密市场高收益率流入的资金,又或者是灰黑避险资金。但从ETF之后的动作来看,拉高大饼以太的资金大概率跟美股同源。也就是说大资金若撤出美国市场,未必马上流入加密,可能先观望或转向现金/黄金。而当当市场情绪稳定下来,美元流动性宽松才可能继续推高比特币。 降息带来的第一波影响是风险资产补跌,第二波影响才是流动性推动的修复行情。 即:降息 → 导致美元收益率下降与资本外流 → 美股可能下跌 → 比特币短期承压 → 随后美元走弱、流动性释放 → 比特币中期修复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