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周末的震荡以及今早的加速下跌,大饼已跌至 4小时级别最后一道支撑线 EMA200(114200) 附近。此前的价格通道已经被有效跌破,4小时布林带下轨同样被击穿,距离 124–107 区间的小级别斐波那契0.618 也仅一步之遥。从日线和周线的角度来看,整体形势依然偏空。 市场似乎总是应验这样一种规律:每当周末山寨币妖币狂欢时,大饼往往后续无好事。背后逻辑或许还是 整体买盘和信心不足,只能集中在局部热点上,而难以撬动大盘走势。 本周三件宏观事件值得重点关注: 1. 英、加、澳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后,以色列是否会进一步“狗急跳墙”,挑衅周边国家; 2. 美国H1B政策收紧是否会引发科技股的恐慌性回调; 3. 周五PCE数据的公布。 这几件事整体上偏空的概率更大。不过,从川普与马斯克的互动来看,不排除今晚由特斯拉带动美股企稳的可能。 就行情本身而言,这轮下跌既可能是 周末流动性不足导致的短期偏离,也可能是 降息后的利好出尽效应。关键要观察的是,本轮下跌是否会从4小时级别扩散至日线级别。 从时间维度来看,10月30日还有一次降息,一般来说,大饼调整时间不会超过两周,之后就要重新进入博弈下次降息的阶段。因此,大规模下跌窗口可能有限。整体操作思路或可维持在 4小时级别震荡交易: EMA200 附近尝试布局多单 EMA20 上方考虑空单
特朗普的执政越来越离谱了,简单来说,好的政府和政策一定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而美国民众在典型的撕裂之下,无论哪个党执政都最多只能代表一半人的利益,而无法取得多数人的认可。特朗普上台之后的种种措施,越来越向迎合民粹的方向移动。 无论是此前的清除非法移民,还是现在针对中高层次的H1B签证限制,其实底层逻辑都是在迎合MAGA保守派选民。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人抢走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老移民的饭碗,所以他们选择特朗普当自己的代言人上台改变这一切。虽然短时间内因为教育脱节、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应不足。比如老墨移民的消失会导致饭店、餐馆、园丁、力工等基础性岗位劳动力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升。比如H1B费用涨到10万美元会导致美国科技企业成本上升。根据劳工部数据,过去几年外国出生工人就业增长超过本土工人,而科技巨头如Infosys、TCS等外包公司占据了大量H1B配额,这进一步加剧了本土工人的不满。 从更大、更长远、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崛起就是吸收全球最优秀移民导致的结果。之前清除老墨等低端移民尚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的工作MAGA红脖子还能很快上手。但这次卡住需要H1B的高科技人才真的就是自掘根基了,一旦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不能继续领先,那么美元霸权、军事霸权的崩溃只会更快,想要龟缩回美洲大陆休养生息的保守策略甚至都无法实现。 历史数据显示,H1B系统吸引了AI、半导体等领域的人才,推动创新。 高费用壁垒可能排斥“边缘但有潜力”的第三世界人才——10万美元对许多人而言是天文数字,即使他们未来能成为“英雄”。 如果科技领先地位动摇,创新速度将放缓,尤其在AI、机器学习、半导体、软件工具等领域,需要全球化的人才协作。 此次政策的推出可以说很匆忙很草率,根本没跟科技巨头们通气,无数大厂员工连夜终止行程赶回美国。好在是在周末推出的,美股市场还有时间进行消化,如果是开盘时间公布,估计纳指会遭到重创。该政策在引发恐慌后紧急打了补丁,采取了“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进行了缓冲,现有的H1B持有人不受影响,10万美元的费用也变成了一次性的,甚至可能是企业代缴。 但不管最终采取哪种方案,美国企业负担加重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企业外逃、远程外包、居家办公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应该会纷纷推出。特朗普这个拍脑袋讨好选民的政策最终大概是会烂尾“TACO”掉。类似早期移民措施,最终因经济压力而软化。 就算这个政策最终100%落地了,那么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印度人。众所周知,阿三在美国口碑不佳,喜欢拉帮结派,近期繁殖式的占领科技企业上上下下的关键位置。所以马斯克非常痛恨印度人,刚刚收购推特就干掉了所有印度裔高管。 印度人通过各种马甲包装,经常一个人配20个身份抽签,H1B中签率远高于华人,70%的指标都被阿三抢走了,而华人仅占10%左右。 如果特朗普不这么着急,而是采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方式,通过严查身份造假的方式降低印度人的中签率从而减少H1B的发放指标,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震荡。改革建议包括禁止第三方安置、工资平等和透明分配,而非一刀切涨价。 特朗普这次这么着急的推出,除了讨好MAGA之外,可能还是经济考虑为主。公告发布时间点,正好夹在美联储降息与国会预算谈判前后。特朗普团队可能想用“移民收费”作为替代性财政来源的政治筹码,预计这笔费用能为政府带来额外收入。 同时又是一次行政权绕过立法权的尝试,美国三权分立愈发失衡。 高科技人员的流失会导致创新速度放缓,受影响的企业有Amazon、Google、Tesla、Microsoft、Meta 等公司。要知道2025 年仅 Amazon 一家就获批逾 1 万份 H-1B。 目前的 H-1B 持有人约 70 万人,其中不少已经等候 十年以上的绿卡排期,未来路径可能一夜消失。那么这群人未来可能会先观望,然后离开美国。 此举不亚于秦国当年下的“逐客令”,如果高科技“客卿”纷纷返回母国,那么美国科技竞争力必然会快速下降。当然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可能会说:“连十万块都拿不出来算什么高科技人才”,但你要知道,英雄往往起于微末,十万美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时间和机会才能发育成熟。 总之,川普此举,本质上是短期政治投机 + 财政筹码的结合,以讨好选民和弥补赤字为目的,却以牺牲长期科技竞争力和制度公信力为代价。看似一时迎合了民粹,实则加速了美国软实力的消耗。最终,这项政策大概率会在混乱和抵制中“烂尾”,但它已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撕裂、更加失衡的美国。 川普此举中短期内可能都是利空,具体要看周一开盘科技巨头对此有何反应。而且科技人才一旦离开,对于美系项目方人员结构也是偏负面的影响。
其实还是想再次举那个常用的例子,就是中美两国非常像在少林寺藏经阁大战的慕容博和萧远山。两人都是武林豪雄,根基深厚,但各自修炼的模式都有先天缺陷。中美也一样,经济、制度、科技模式都有强大的一面,但内部矛盾、路径依赖也越来越重。 两个人因各自发展修行模式的固化有很多内部问题,需要掌对掌的互相用真气调节对方才能救自己。 但国际社会上没有这么一位“扫地僧”可以用自己强大的内力和佛法修为化解恩怨。联合国、G20、APEC都缺乏这种内力,结果就是矛盾无法被真正“超度”,只能暂时压制。 最终大概还是会变成“剑气二宗”般分崩离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抓紧时间休养生息以图再战。中美关系大概率也一样,不会彻底脱钩,但会逐渐分成两个半独立的体系:各自有供应链、标准和盟友,部分合作保留,但“一体化”的时代基本终结。 今天的国际秩序,有点像春秋时期:还有一些“礼”的框架存在,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我们正在滑向“战国时代”。在战国,合纵连横、实力为尊,联盟与对抗的格局不断切换。即便是中美元首之间的通话,也只能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局势,无法改变大趋势。 真正意义上的终局和平可能要等到数百年后全球大一统才会实现,又或者是人类实现了从太空获取能源从而推动文明等级跃迁后才会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