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下跌最诡异的地方不是有啥利空,而是觉得所有利空都消化了之后,市场继续在崩。这意味着:下跌不是由消息驱动,而是由结构驱动换句话说,不是因为出了新坏事,而是没有新好事。 现在这波下跌已经破坏了2023年以来的趋势线,如果继续跌下去,甚至隐隐然有2022年的感觉了。但2022年有FTX 爆雷,LUNA崩盘,三箭倒闭等大事件驱动,市场非常清楚下跌的根源在哪。 而这次没有暴雷,没有黑天鹅,没有项目跑路,大家目所能及的范围内只有10.11事件对币圈内部产生了比我们预想还大的伤害,对市场上的大中小玩家都产生了无差别攻击。及陈志钱志敏事件破坏了大饼的底层共识。 那么在: 1. 10.11给币圈打出内伤 2. 陈志钱志敏案又雪上加霜 3.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的流动性紧缩 4. 美股历史大顶回调 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按照惯性还在下跌通道里。 尤其是下跌初期的时候本来市场对于美国政府开门后及停止QT后流动性恢复寄予厚望,本来预期是:政府停摆结束 → 流动性回来 → 大饼走116k。结果是市场等了 2 个月,从10月等到11月,啥都没等来。QT 还没停,TGA还没花,美债还在吸血,美国政府重启后,啥流动性都没放,利好没兑现,原本想投机的资金也失望撤退。 而且从数据来看:近期BTC ETF 净流入断崖式下降,Grayscale 等老仓在稳步出货,形成了机构不买了,散户没钱买的尴尬局面。 稳定币市值过去 3 个月:横盘 → 停滞 → 回落。这意味着:场外没钱进来,链上没钱博弈,项目没钱拉盘,市场没钱接刀。 而且2025年内大饼从10万涨到126000本身也不是一种新架构下的突破性上涨,大家应该也还记得,当时上涨的时候也并没有那么多新利好。既然如此,涨跌同源,不算新利好的利好把大饼从10万推到12.6万,那不算新利空的利空也可以把大饼砸到8万,一切似乎就合理了起来。 既然趋势线已经跌破了,现在反而不用着急,心里也可以变得从容起来了。因为:资金结构变了,逻辑环境变了,流动性周期变了,也就意味着“趋势线”本身已经失效了。毕竟技术线是资金画的,不是规律画的。 这波下跌的结构性底部在于何时:ETF重新净流入,稳定币重回扩张,美债拍卖失败 → 美联储再度投放,TGA 开始实质性放钱,降息预期重新抬头,美股 V 型修复。在于流动性何时回归。如果市场始终等不到新的钱进来,那就只能绝望出清了。 之后市场有两次得救的机会,一次在本周,一次在12月。 先等等看本周四开始补发的大非农,CPI,零售,工资等数据是否可以改变美联储决策框架。看看12月降息概率是否会从42.9%重新抬升至70%。如果可以,那这就算是第一波数据救市。 再然后就需要来一次真正的流动性放水才能从根本上构筑底部:TGA开始大规模支出,QT变QE,美债拍卖失败 → 紧急回购。但这些都属于中远期利好,需要从12月延续到明年Q1逐渐兑现。但是在当下高杠杆横行的市场,大部分人可能都活不到那个时候。
从昨天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指向本次大跌是由于美联储内部四位原本鸽派支持降息的委员态度突然转为暧昧或者暂缓导致的。 波士顿联储主席Susan Collins,她今年曾支持本次(10 月)降息,但在最新讲话中表态:“在短期内进一步降息的门槛相对较高(a ‘relatively high bar’)”。她说:“除非看到劳动力市场显著恶化,否则我会对进一步宽松持谨慎态度”,并提到通胀仍然高。 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Daly 支持最近降息,但关于12月下一步她明确表示“保持开放态度”(“open minded”),尚未下定论。她指出,目前通胀和就业风险“已处于平衡”状态,但仍须等待更多数据。 芝加哥联储主席Austan Goolsbee,虽然此前被视为偏鸽(支持较快降息)的人物,但最新他说“我目前还没做定论”,“我的降息门槛比上次更高”。他强调:通胀仍偏高、关键数据缺失、不宜在数据模糊时盲目降息。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Beth Hammack,她明确表示应“暂停降息”,称目前货币政策“几乎不具限制性”(or only slightly restrictive)且通胀风险较高。 目前不能确定12月确实是准备暂缓降息一次还是美联储只是在打破预期的一致性而故布疑阵,如果是后者,现在还有将近一个月的博弈时间,这段时间如果降息概率从50%再次反弹至90%以上的话,随着期间消息不断释放触发降息概率反弹的同时风险市场也一定会随之反弹。
今晚美股开盘之后的走势非常重要,如果今晚是一个“黑色星期五”,那么美元流动性危机真的就来了。当前市场已经进入了一种最可怕的行情,也就是“股债汇三杀”,甚至连黄金在昨天的反弹之后也已经开始下跌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避险逻辑,在美股下跌时,黄金会上涨。或者美元指数下跌的时候美股会涨。 但现在这种所有资产棋跌的状态不是资产之间的轮动,而是所有资产在争现金,是市场上美元不足导致的。 如果今晚美股出现止跌、震荡或微涨,那么说明 流动性危机还在可控范围内,三杀开始缓和,真正的反弹窗口打开。如果继续恶化,那么大家一起沙石俱下吧 总结历史规律,三杀通常持续 5–15 天左右,因为三杀本身就是 流动性“扯到极限”的表现,系统本身无法承受超过数周的三杀。 所以每次三杀出现后,美联储/财政部很快就会出手,以下任意一项都足以终止三杀: 美联储启动“技术性购债” 财政部减少发债节奏 TGA 开始投钱 银行体系储备达到“吃不下更多国债”的极限 金融系统某一环节快断裂 → 被迫救市 三杀从来不是一个能维持很久的状态,它是临界点信号。 所以我仍然坚持之前的判断,不要轻易喊熊市来了,等到12月流动性恢复,现在多悲观的人到时候就会多乐观,现在喊7万的到时候会喊20万。拒绝情绪化绑架,用理性判断市场。
一早醒来还以为是自己起床的方式不对,大饼又来到了10w以下,凌晨四点多的时候最多杀到了98000。而且目前似乎还没到底,如果下跌级别进一步扩大的话,从盘面来看下一级支撑位在94附近。 如果真要梳理下跌理由,我看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美国财政部本周1250亿的美债拍卖吸取了大量流动性 2. 美联储停止缩表尚停留在口头上,还没进入实际操作 3. 美国政府刚刚从停摆恢复,人都是有惯性的,一切完全恢复怎么也得一周,TGA账户也还没有开始花钱,等传导到币圈更是需要时间 4. 宏观数据缺失让美联储鹰派趁机获得更大声量,12月降息概率从一个月前的90%一路下降至50% 5. 美股也在因为上诉原因以及前段时间涨幅过大而进行回调式下跌,对币圈有示范效应,毕竟币圈跟跌不跟涨也有段时间了 6.悲观情绪的自我实现,币价进入恶性循环,越跌越FUD,越FUD越低,如果没有大资金进场托举,这种情绪状态很难靠币圈自身扭转 那么如何才能反转呢? 1. 我觉得最快也要等下周TGA 开始真金白银往市场投钱才行了。 2. 或者再过两周等到12.1号美联储正式停止缩表 3. 以上原因结合或者其他突然事件导致ETF 重新出现强劲净流入。 所以接下来的一两周可能就是关键期了,既可能继续下跌,也可能提前买预期反转,但无论如何不会一路直线下跌,如果看到合适的底部反转机会买进入博个反弹还是可以的。
发一个金十的下周展望加上自己的解读吧。 下周主要是需要关注美联储票委们在噤声期之前的发言,节奏如下: 周三22:20, FOMC永久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 周三23:00,2026年FOMC票委、费城联储主席保尔森就金融科技发表讲话; 周四1:15,2027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 周五1:15,2025年FOMC票委、圣路易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就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周五1:20,2026年FOMC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参加一场炉边谈话; 周五22:20,2027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 周五23:05,2025年FOMC票委、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就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可想而知这些票委的谈话必然是鹰鸽掺杂,其实在12月降息板上钉钉的现在,这些发言节点只是市场拿来博弈的题材罢了。市场基本会在下周完成对12月降息概率和政府重新开门节点的重新定价。 今天下午很多自媒体突然开始转发证券报的一条冷饭新闻说鲍威尔任内不会再降息了,这就非常离谱。且不说鲍威尔任期还有半年,12月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要降息的,因为美国市场上都已经快要钱荒引爆AI股直接葬送美国经济了。吓得美联储提前给华尔街吃定心丸说12.1号停止缩表了,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跳过12月降息呢?他是要退休了没错,退休了才更要保住最后的名声,合并在最后去点炮呢,顺利熬完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最该关注的依然是政府何时恢复运转,毕竟美国政府停摆时长已经破了历史记录,上个月的CPI数据虽然顶着关门发布了,但这次大概率是完全放弃了,因为劳工部统计局雇员们也在家休息了,缺乏线下数据收集工作将导致公布数据非常困难,即使强行公布了,可信度也令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