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产业冲突
关注
TraderS | 缺德道人
5小时前
从 11 月 7 日高市早苗在国会公开发表“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论之后,刚刚因为海产品解禁而稍有缓和的中日关系瞬间急转直下。 想要看清这场危机的底层逻辑,我们必须从高市的个人动机、美国的战略需要、日本的内部政治、产业结构冲突、国际格局演变五条主线开始梳理。 一、高市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个人动机 × 党内权力 × 被推上前线) 1. 高市是一个弱势首相。 她的当选原本就意外,执政联盟差点组不起来,党内大佬也压根没把她当长期领袖。 这种情况下,她必须利用民粹坐稳位置,或者完成推举她成为首相的政治交易。她甚至可能本来就是一个弃子,是被推出来“试探中国底线”的,一旦引发恶果,随时可以被抛弃。 2. 她是安倍路线的狂热追随者。 安倍当年以“个人身份”多次说过“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终究是前首相+议员。 高市这次是把安倍当年的私下鹰派说法正式说进了国会,属于往前跨了致命一步。 3. 高市本人不是不懂,而是愿意被利用。 以往的日本首相如石破茂、岸田等都老辣谨慎,绝不会踩这种雷。 高市问题很多,但她愿意被派上台当工具人。 二、这背后不仅是日本,而是美日联动后的“试探行动” 4. APEC刚结束,中美日三国领导人刚见完面。 这之后日本突然挑起敏感议题,很难不让人怀疑: 美国有80%概率给了暗示,让日本做前锋试探中国反应。 20%概率是日本自己狐假虎威,提前绑定美国,防止美军撤走时自己被抛弃。背景是:中国的产业链升级+军力外溢正在逼近第一岛链,日本焦虑感极强。 5. 日本需要抱紧美国的大腿。 日本愿意做马前卒,是因为它能借此: 换取经济上的利益与战略松绑; 探测美国是否愿意为其“5500亿保护费”负责; 测试美国是否真心愿意为台海冲突冒险。 6. 美国如果早晚要撤出东亚,那么撤走前榨盟友剩余价值是战略必选。 韩国换总统后非常低调谨慎,因为北边有真能打的兄弟。 但日本隔着海,胆子大,在美国眼里正好可以当头羊。 三、中日关系本身就埋着结构性冲突:是产业,而不是意识形态 7. 中国产业链继续升级,必然跟日本正面冲突。 过去是互补(日本卖高端,中国做代工)。 现在是竞争(汽车、高端制造、芯片材料)。 产业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外交)恶化就是必然。 8. 日本经济表面繁荣、实则内虚。 日元崩盘,日经暴涨,没有 AI 基础却炒得比美国还猛。 美国有驱赶资本回流的动机。 日经的虚胖正是为了方便华尔街高位套现。 9. 维持“160→140”的汇率压制,与所谓“5500亿分摊款”本质一样:收割日本。 贝森特公开暗示要维持汇率区间,日本必须不断动用外汇来配合美方需求。 日本几十年积累的外汇存底正在被美国剪羊毛。 日本货币主权和资本节奏被美联储完全牵着走。 10. 实体经济衰退信号已经出现。 丰田利润下降,日元持续贬值导致进口成本飙升,底层购买力被侵蚀。 去年的米荒,本质就是向底层转移成本。 这种经济结构冲突决定了: 日本会越来越“反中”,而中国必须提前反制。 四、中国为何必须强硬?(台湾问题 × 战略威慑 × 历史清算) 11. 核心仍是台湾问题。 高市把日本的对台政策从“模糊”推向“清晰”,这是中国必须在此刻予以回击的根本原因—— 任何想把台湾当筹码的国家必须付出代价。 12. 日本这次属于“头脑一热,跳进死局”。 撤回言论=对内对外全面示弱; 不撤回=继续被中国制裁围堵; 想模糊处理=空间已被堵死。 高市除了背锅下台没有任何出路。 13. 高市给了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支点:彻底清算二战遗毒。 过去中日“政冷经热”的虚伪平衡一直难以打破。 高市这一口,等于主动把“历史清算按钮”递到了中国手里。 五、国际格局=日本被推向前线,美军转向第二岛链,中国进入战略主动 14. 美军正在往第二岛链收缩。 第一岛链前线要有人顶,日本是最好的人选。 但这也意味着日本正式失去“缓冲地带”的地位,成为中美冲突的最前沿。 15. 生产力变了,国际秩序必然变。 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的跃升,使得美国旧秩序无法维持,日本只能在夹缝中挣扎。 16. 热战不会开,但经济战和政治战早就开了。 军事是最后手段,是压舱石; 经济制裁、舆论战、产业遏制才是主战场。 17. 日本是最适合“杀鸡儆猴”的对象。 东亚+东南亚都在看—— 如果中国能用非战争手段让一个 G7 国家“痛不欲生”, 那将比导弹更有威慑力。 六、中国反制的本质:不打日本,而是“换掉日本” 18. 要改变的是土壤,不是打一仗就能解决的。 一旦中日结构恶化,难以恢复原状;这是一轮“地缘重塑”。 19. 中国不会直接打日本,那是下策。 最好的方式是精准打击日本最脆弱的产业(渔业、汽车、观光业);让日本内部矛盾激化;最终让亲华派取代不合作的旧日本精英。这比战争效果更好、更持久。 七、最终收尾:高市下台、日本务实派回归、中日进入“冷和平 2.0” 本次危机最终会这样发展: 1. 中国继续加码制裁 海产品禁令只是开胃菜,稀土制裁、汽车链打击才是本菜。 大财阀吃痛后自然会反扑。 2. 日本内部倒向“逼宫高市” 麻生派、石破派等大佬会借机发难,说她: 外交经验不足 扰乱地区稳定 破坏与中国的基础关系 她必然被迫辞职。 3. 新首相上台后不会道歉,但会“淡化说法” 用官僚话术模糊处理台海问题; 恢复中日经贸与地方交流; 回到安倍时期的半模糊路线。 八、终极一问,中日是否会爆发热战? 中日直接热战概率极低,因为: 中国根本没有必要专门打日本;日本没能力单独面对中国;美国也不敢将美日同盟押在与中国开战上。 真正可能的是: 局部擦枪走火;军机伴飞、雷达锁定、海上对峙;或台海冲突外溢导致日方“被卷入”。 中国若真有强力小弟可以打代理人战争的话,日本反而风险更大,但现在这个条件尚不具备。日本精英对此非常清楚,所以他们最大的目标是“把美国拖下水”。如果美国不动,日本绝无可能对中国动。中国的终极目标也是逐渐把美国势力挤出去而不是战争。 因此最终结局只有一个: 叫得再凶,中日也打不起来。即使擦枪走火,也会被压制不会升级
#中日关系
#高市早苗
#台湾问题
#美国
#产业冲突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