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in
1个月前
这几个月的AI出海实践,让我总结出几个关键点: 1. 从小切口开始 不要想着做平台,先做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小工具。比如专门帮设计师生成特定风格的图片,专门帮程序员生成测试用例等。 有很多人一开始就想做"中国版的ChatGPT",结果陷入无穷无尽的功能开发中。相反,那些专注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产品,往往更容易获得用户认可。 小切口的好处显而易见:开发周期短、用户需求明确、容易做到极致、更容易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 2. 重视用户反馈 海外用户很愿意给反馈,要善于倾听并快速迭代。就有一些产品因为固执己见而错失机会。 这一点和国内用户差别很大。海外用户,特别是欧美用户,他们习惯于主动表达意见,会告诉你哪里好用,哪里不好用,甚至会建议你应该加什么功能。 这种反馈是金矿,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用户提出合理建议,争取在一周内就能看到改进。 3. 营销同等重要 好产品也要会吆喝。Reddit、Twitter、Product Hunt这些平台的运营策略,和技术开发同等重要。 很多程序员朋友觉得只要产品做得好,用户自然会来。这在AI出海领域是行不通的。 海外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与国内不同。Reddit上的相关社区、Twitter的话题讨论、Product Hunt的产品发布,这些都需要精心运营。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没有营销,再好的产品也无人问津。 4. 现金流优先 不要追求完美产品再收费,先让产品产生现金流,再持续优化。 这一点对程序员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天生有完美主义倾向,总想着功能再完善一点再上线。 但在AI出海领域,MVP(最小可行产品)思维更重要。先让产品产生哪怕1美元的收入,证明商业模式可行,然后再持续迭代。 有了现金流,你就有了持续优化的动力和资源,也有了与用户对话的基础。
sitin
1个月前
微软 Edge 浏览器推出Copilot 模式 内置AI助手和屏幕视觉功能 可跨标签页进行内容整合 Copilot 模式是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中的 AI 助理体验,它将智能搜索、对话、任务执行和视觉理解功能整合在浏览器中,提供全新的网页使用方式。 让浏览器不只是“看网页”,而是“理解网页 + 帮你处理信息 + 生成内容”。 核心亮点如下: 1.跨标签页情境感知 经用户授权后,Copilot 可一次性读取所有打开的标签页,自动汇总、对比并给出下一步建议。例如同时打开多家酒店页面,可直接问“哪家离机场最近且含早餐”,AI 即时整合结果。 2.Copilot Vision 屏幕视觉 浏览器能“看见”当前屏幕内容并实时解析:阅读论文时生成要点,浏览商品时自动比价,观看视频时生成摘要并提炼评论区观点。 3.一站式任务托管 新标签页变成“搜索 + 对话”合一的输入框,用户用自然语言或语音即可下达复合任务,如“找北京 3 天内最便宜的东京航班并列出行李政策”,Edge 会自动搜索、整合并生成可点击的对比卡片。 4.极简交互与隐私控制 所有 AI 回答以侧边动态面板呈现,原始页面保持可见;微软强调仅在用户授权时访问浏览数据,并可随时关闭模式。 Copilot 模式现已内置在最新版 Edge,用户可在设置中一键开启体验。微软表示后续将继续迭代,并计划与 Copilot Pro 订阅深度结合
sitin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