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ng
2周前
社交网络上经常能看到骂微信产品体验的,在推特和微博上尤其戾气重。每次看到类似内容,如果不是骂得特别难听,我总是忍不住解释几句,如果存在具体问题,也会转给微信团队。骂得难听的内容就算了,我也不好意思把骂人的话发给人,即使反馈的问题是存在的,但话说那么难听,也没有对话的可能性了。 当然这就会被很多人质疑:拿了微信多少好处,你怎么不骂微信……相对于同体量的产品,我只是对微信的产品细节更了解一点而已,其他体量比较大的应用,抖音、小红书、支付宝…… 我就没那么了解,和这几家公司的朋友也很少交流,越少交流就越不了解。 一款产品做到国民应用级别,有如此广泛的使用度,必须要兼顾大多数人的使用体验,微信做到了让视觉障碍人士、中老年用户,尤其是父母辈的用户都可以无负担地使用,我认为再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就没太大必要。我也对这样的应用即使不是心存敬意和感激,也会足够欣赏。 我所经历的第一次对用户体验的认知,来自 2010 年年初支付宝的用户体验危机,年会上播放了很多条用户来电录音,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用户是在哭诉,没有人不会被触动,马云在公司年会上怒批「烂,太烂,烂到极点」,那次会议我在现场,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能始终在改进用户体验的产品并不多见。 我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阿里的老同事们对微信普遍有很大的偏见和敌意。即使有些老同事以前就是在支付宝,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对微信这样的态度,我其实也不理解他们 -- 我认为在我们这个年纪,大家都应该有足够的同理心了。 至于更年轻的用户有戾气,张口骂人,或许他们再经历一些事情,就能不再那样了吧。 有些网友反馈问题的时候,如果把最后那句骂人的话去掉,并不影响他们的内容的表达。就好比我们日常跟亲人或朋友吵架的时候,最后那句表达情绪的话是最愚蠢最伤人的,根本没必要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囗~
📷 新作品 2Camera 发布啦!双重拍摄相机,捕捉双重视角,记录双倍精彩。 💡这是一款支持前后双摄像头同时开拍相机,最低支持 iPhone 11 + iOS 17。(讲真,这个项目早在发布会前就开始做了,没想到还能帮大家提前用上 iPhone 17 专属的双重拍摄功能,真是意外的惊喜~) 🎁 首发活动送大家:内购限免(终身Pro ¥0),求5星好评哟 🌟❤️ - App Store: - 求PH投票: ✨ 功能介绍: • 支持更多手机:iPhone 11/12/13/14/15/16/17,iPad 等机型 • 支持更多系统:iOS 17/18/26 • 多种布局:画中画小窗、上下分屏、左右分屏、单摄像头 • 1 次拍摄,同时保存 3 张照片(前置+后置+合成) • 画中画小窗支持自由移动,双击屏幕快捷翻转 • 画中画形状:3:4竖屏、矩形、正方形、圆形 • 画中画尺寸:XS / S / M / L / XL • 自定义边框:颜色,透明度 • 自定义 App 全局主题色:多达 12 种 • 支持 1080P 高清拍摄和录制 • 完美兼容 iOS 26 Liquid Glass 液态玻璃 • 支持快捷拍摄:锁屏小组件 / 桌面小组件 / 控制中心 • 更多相机功能:网格线、前置摄像头水平镜像、震感反馈 📱 适合场景 & 人群 • Vlog 拍摄:前摄自拍记录此刻心情,后摄拍摄眼前绝美风景,感受现场氛围,轻松制作火遍全网的创意大片 • 宝宝 & 萌宠的亲子时光:前摄记录自己的亲密反馈,后摄捕捉宝宝的可爱瞬间,幸福的时刻值得被永久珍藏。 • 直播讲解 & 教学录制必备:前摄自拍讲解,后摄记录手头操作,让观众看到你实时的表情反馈,做最专业,最有代入感的 Up 主。 • 骑行 & 运动记录仪:前摄自拍运动中的自己,后摄拍沿途美丽风景,感受每次呼吸的气息,沉浸感满满。 • 多人聚会合影:前摄拍自己,后摄拍朋友,没有自拍杆,也能装不所有人,完美实现多人同框。 • 情侣视频同窗:像视频聊天一样,把 TA 捧在手心,和 TA 创意互动。
昨天张哥来和我们讨论产品,午饭的时候讨论到一个话题:《鸡娃不如鸡自己,反正他们未来也找不到工作》哈哈哈,卧槽,我感觉这个话题太好了,我们娃都小,也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于是我开始看和 AI 共生的话题。张哥又给我补了一句,他说:“本来现在很多 Leader 都不把人当人了,那后面人机共生了,那人更不是人了,擦!”直到晚上睡觉,我还在想这个事儿,于是我拿起手机和 Juchats 聊,无意间看到了华为的这篇《智能世界2035》。刚想关掉,的确是对华为写的东西不感冒,扫了一眼目录,感觉还行,就读了起来,我先说我觉得还可以的地方,关于: - 算力技术革命(解决算力是根本问题) - 仓储和物流(我个人觉得这个方向可能是结合最快速的,它拥有强大的历史基础以及成熟的闭环体系) - 推动 AI 向善(安全是人工智能的风口浪尖,输入、输出、记忆都会产生安全问题,我个人觉得 AI 向善这个话题是全人类的。虽然,目前脑机、类脑方向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共生方向还太遥远) 这是看到还不错的,其他的方向感觉依然会出现落地问题比如说什么《设计即制造,制造即服务》 还有就是:引用的数据有点杂乱,有些非常老旧,当然也需要某些历史数据支撑,但是,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Unicode 格式编码没修改,导致英文字符联结链接,原始链接无法访问,这个问题有点太低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