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胡适
关注
朱韵和
4天前
胡适最后一分钟的坚持 据美国解密的档桉披露,在1941年9月,美日就中国与西南太平洋的局势与日本展开秘密谈判,胡适清楚知道,中国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坚持抗战,目的是“苦撑待变”,等待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介入战争。但是,9月初,在日本大使野村吉三郎和特使来栖三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的马拉松谈判 中,美国提出了所谓临时妥协的草桉。胡适知道后,即刻联络英荷澳等三国对美国提出抗议。丘吉尔赞同胡适的观点,认为“中国如果崩溃,将大大增加英美的危机”。 9月4日,胡适约见赫尔,明确表明中国无意与日本和谈,这就断绝了美日在中国问题上达成一致的可能性。9月10日,中国政府新外长郭泰祺约见美国大使高斯,再度明确“中国不会欢迎那种对中国直接或者间接产生不利影响的安排”。这就是全面否定美日妥协。11月10日,宋美龄发表对美国人民演讲,呼吁美国不要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日本妥协。11月17日,罗斯福仍想延缓对日开战,提出所谓六个月的临时妥协方桉。胡适对赫尔和罗斯福紧追不放,11月22日,赫尔国务卿召见中国大使胡适,向中方通报这个方桉。胡适当即表示,美国若与日本妥协,日本不能南进或者北进,则必然全力攻华,是我独被牺牲,危险甚大;此外,经济封锁乃是美国最有效之武器,实行至今,只有四个月,尚未达到其主要目的,必不可轻易放弃;中国盼美英助我抵抗,而不愿美英因此松懈其最有效之经济武器。 之后数日,在美国的宋子文,中国学者林语堂都对美日的妥协谈判进行了批判和牵制。11月24日,蒋介石的顾问拉铁摩尔致电罗斯福总统助手居里,请他立刻转告总统,“委员长对此有起强烈之反应,其激动之状,实前所未有”。拉铁摩尔并指出,美国压力之松弛,不论其为实质的或者表面的,皆将使中国趋于崩溃。美国方面显然对胡适大使和中国政府及知识界的激烈反应始料不及。正在这时,丘吉尔在26日致电罗斯福,对美国的立场也表达忧虑,丘吉尔赞同胡适的观点,认为“中国如果崩溃,将大大增加英美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定放弃与日本的妥协谈判,提出了一项立场空前强硬的解决美日矛盾的十项建议,日本立刻明白,美国已经准备介入战争,而中国通过四年的浴血坚持,终于迎来了抗战新的历史转机。几年后,美国着名的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查理毕尔在其关于美日战争的名着《罗斯福总统与大战序幕》中,竟然将胡适视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他认为美日之战本可避免,但因为罗斯福上了中国大使胡适的当,才引发后来的偷袭,并将美国拖入惨烈的世界大战。 虽然胡适的弟子唐德刚先生将毕尔的评价称为“不虞之誉”,并曾经回忆说胡适自己也搞不清是如何让罗斯福上当的,但余英时先生曾就《日本时报》的评论作出这样的回应:“这至少说明,胡适的(在美的)演讲活动,已构成美日关系的一大威胁。可以想象,胡适平时与罗斯福和国务院领导人之间的谈话,也必然强调与日本谈判并不可持,因为日本绝不讲信义,这是他一贯的看法。无论如何,1941年11月26日美日最后谈判破裂,与胡适在最后一分钟的强烈争持是有关系的。” ---丁果:胡适:两岸最大的公约数- -重温胡适在抗战中的角色
#胡适
#美日谈判
#中国抗战
#罗斯福
#珍珠港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周前
1934年2月11日,胡适在南京出席中基会第八次董事会议以后,乘火车返回北平。上车后遇上许多熟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王化一的人对他说:“在张学良的保险箱里,只有两件东西,一件是50万元的收条,一件是一块银元。” 王化一曾经担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常务委员、古北口警备司令,是一位东北籍将领。王还说 :那张收条是张学良赞助一位日本议员参加竞选的费用,后来该议员竞选失败,这50万元也就打了水漂。至于那块银元,则是张学良“决定杀杨宇霆的关键”。 杨宇霆是东北军的重要人物,他早年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步入军界。由于他智足多谋,很快受到张作霖的重用,并在东北军中有“小诸葛”之称。在杨宇霆的帮助下,张作霖实力大增,使日本人在东北不敢轻举妄动。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被谋杀以后,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最高统帅。于是杨宇霆就像周公那样,主动承担起指导少帅的责任。他不仅规劝张学良要戒除毒瘾,还批评他只顾玩乐不问政事。 对于杨宇霆的这种做法,张学良很不高兴。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不断挑拨他们的关系,说杨宇霆颇有野心,是张学良身边的最大隐患,应该及早除掉。至于张学良本人,虽然也想去除这心头大患,只因杨是前朝重臣才不忍下手。于是,那块银元便成了是否杀害杨宇霆的关键。 据王化一说,有一天夜里,张学良在卧室里对这个问题犹豫不决,便取出一块银元,想用占卜的方式做出决定。他的设想是如果袁头向上则杀,向下则不杀。没想到连掷三次,都是“袁头向上”,于是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看到丈夫落泪,于凤至十分诧异。经过再三追问,张才说出事情真相。这时于凤至也拿起银元丢了两次,没想到都是“袁头向上”。丢最后一次的时候,银元掉到床上,她俯身一看,也流下泪来,原来这一次还是“袁头向上”!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终于下了除掉杨宇霆的决心。 听了王化一的这番话,胡适不仅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还在日记中写道:“杨宇霆若不死,东北四省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 其实,胡适一直对张学良很不满意。比如“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曾经多次劝张学良辞职,然后把军政大权交付中央。张学良也表示愿意听从劝告,但是却始终没有兑现。1932年热河事件爆发后,胡适又在信中对张学良说:“若再恋栈以自陷于更不可自拔之地位,则将来必有最不荣誉的下场。百年事业,两世英名,恐将尽付流水了。”然而张学良就是听不进去。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胡适又在日记中写道:“这祸真闯得不小!汉卿为人有小聪明,而根基太坏,到如今还不曾成熟,就为小人所误……” ---张学良的保险箱 作者: 智效民
#张学良
#杨宇霆
#东北军
#胡适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1周前
学会游泳的相忘于江湖,没有学会的在相濡以沫,并感动中国 ——从胡适到许倬云 庄子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百多年来,中国大量留学生赶赴欧美,希望学得真经挽救中国,结果,有的人认识了耶和华,皈依基督,并默默地尽其一生传福音,从心灵改变中国人。更多的则把欧美制度拿回来,企图改变中国,结果百年之后底子里还是老样子。还有的,进了欧美的大学,不是研究欧美文化,而是研究中国文化,终身迷恋于故国的旧物,许先生就是一位。他们都忘了庄子的名言,几乎是赴宝山而空归。相忘于江湖者寂然无名,暴得大名者并没有得道。中国的转型之路,还十分遥远。
#留学
#文化认同
#中国转型
#胡适
#许倬云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周前
1966年,胡适父亲胡传的墓地遭人挖开,棺椁开启……
#胡适
#胡传
#墓地
#文革
#破坏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4周前
胡适、鲁迅等名家手札亮相,“澹简斋藏近现代名人信札展”开...
#胡适
#鲁迅
#名人手札
#澹简斋
#信札展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2个月前
胡锡进14年前谈鲁迅、胡适和蔡元培的微博,被人挖出来后,墙内很多网友都非常愤怒。
#胡锡进
#微博热搜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网络愤怒
#历史言论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1938年中华民国驻美大使胡适,在华盛顿发表抗战演讲 -
#中华民国
#胡适
#抗战
#1938年
#华盛顿
#演讲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鲁迅本来就是个行走的50万,支黑,收苏联和日本钱的汉奸走狗写手! 鲁迅比胡适是云泥之别!
#鲁迅
#胡适
#文化对比
#历史人物
#汉奸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To be, or not to be
2个月前
1910年,19岁的胡适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
#胡适
#留学
#康奈尔大学
#美国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2个月前
讲堂视频 |不仅胡适写新诗,李大钊也给《新青年》写过
#胡适
#李大钊
#新诗
#新青年
#讲堂视频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你真的了解北洋政府段祺瑞吗? 👉 所以,中共写的历史书要反着看,还有就是鲁迅这汉奸,一直给苏联和日本当写手!这也就是中共为什么把鲁迅的作品编进教材,而不会把胡适的作品编进教材!
#北洋政府
#段祺瑞
#中共历史
#鲁迅
#胡适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 轉:胡适当年列出名单,蒋公派飞机到北平接人,胡适机场等了很久,舱门打开时没有人下来,胡适也流泪了…… 纹革期间这些人被批斗,受尽凌辱,致死,致残❗️ 💥 所以,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的是认知‼️
#胡适
#蒋公
#北平
#纹革
#知识
#命运
#认知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4个月前
胡适不懂基督教,却鼓动一代青年排斥基督教,酿成了百年国祸,遗祸深重至于今日。这座偶像不倒,中国人不可能脱离苦海。
#胡适
#基督教
#偶像崇拜
#国祸
#中国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4个月前
胡适不懂基督教,却鼓动一代青年排斥基督教,造成了百年国祸。这座偶像不倒,中国人不可能脱离苦海。
#胡适
#基督教
#青年
#偶像
#中国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4个月前
他们在短视频和小图片的洗脑下,认为胡适是投降主义,批判胡适是个汉奸我倒是可以理解。但我不理解他们是怎么做到一边骂胡适投降,一边骂泽连斯基不投降的呢?
#胡适
#投降主义
#汉奸
#泽连斯基
#批判
分享
评论 0
0
挪威小林翠子🐈⬛
4个月前
胡适不肯回国,胡适的儿子可是被批斗致死; 张爱玲跑得飞快,张爱玲的弟弟可是住公租房终老; 李嘉诚不愿意共产,可是许家印愿意共产16万亿的债务。
#胡适
#张爱玲
#李嘉诚
#许家印
#历史事件
#文化名人
#经济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5个月前
网友分享:湖南师范大学官微发了一则胡适的话,被一群网络斗士围殴。之后悄悄删去出处“胡适”二字。改革开放几十年了,现在在一些人眼里,胡适的名字都不能提了,真悲哀啊!
#湖南师范大学
#胡适
#网络斗士
#事件
#改革开放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个月前
3月12日,湖南师范大学官博就因为引用了一句胡适先生的话:“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随后被诸多围攻,其中包括数个“正能量”大V。 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官博将涉事贴文中的“胡适”二字去掉,并开启了一件防护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
#胡适
#网络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5个月前
这名正能量博主真是个历史发明家,胡适是在演讲时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再者,和郭沫若比有什么意义?大陆的太多知识分子冤死了。
#胡适
#郭沫若
#历史发明
#正能量博主
#知识分子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6个月前
需要重新评价鲁迅、胡适 中国人对当代历史的认识有个相当长的过程。最早知道文革之恶,却意识不到鲁迅是其根源之一。后来意识到鲁迅的问题,却意识不到胡适问题同样严重。 他们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拿来现代性,拒斥基督教。现代性在欧美已经祛魅,是招致纳粹大屠杀的思想根源,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不能落实,这也是一个原因。 重新审视胡适、鲁迅,进行思想祛魅,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应认识到他们是中国人认识西方尤其是基督教的样本,必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重新评价他们同时要怜悯他们。 如今美国开始拨乱反正回归对基督信仰的尊重了,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能不能随之更进一步拥抱基督呢?
#鲁迅
#胡适
#文革
#现代性
#基督教
#思想史
#祛魅
#中国近代化
分享
评论 0
0
Gancheng Wang
6个月前
再看孤儿海伦案,始觉胡周皆凶手 1934年12月,江西共匪方志敏部为了敲诈勒索,绑架了内地会牧师师达能夫妇和他们襁褓中的女儿海伦,不久就把他们夫妇残杀了,在要杀害小海伦的时候,一个信徒甘愿替她去死,结果他们就杀害了这个信徒,海伦得以幸免。这个丧尽天良的故事以前读过多次,除了中共的残暴,和他们一家为神献身为中国人献身的精神难能可贵,没有更多的认识,今天重读,觉得胡适、鲁迅这代所谓“新文化运动领袖”都是杀人凶手。当代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罪孽深重,胡适、鲁迅是他们的精神之父,具有推卸不掉的历史罪责。今天许多知识分子仍然以他们为精神偶像,足见其愚昧,至今没有找到现代中国悲剧的根源。如果说纳粹大屠杀是现代性在西方的罪恶,那国共两党的恶行可以说是现代性在中国的罪恶,而现代性是鲁迅、胡适、陈独秀等贩卖到中国来的。他们被民族主义鬼魂附体,敌对基督教和西方文明,才蛊惑国共两党大量青年干出虐杀师达能夫妇和众多西方传教士的罪行。这样的鲁迅和胡适该被我们从精神上进行审判了。如果继续奉他们为偶像,而看不到我们的希望在基督,中国的悲剧将永无尽头。
#胡适
#鲁迅
#孤儿海伦案
#新文化运动
#中共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6个月前
很钦佩胡适这一段话: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情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天天谈道德规范、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胡适
#规则
#道德
#国家
#人情味
#伪君子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个月前
智效民:张学良的一块银元决定了东北四省的命运 1934年2月11日,胡适在南京出席中基会第八次董事会议以后,乘火车返回北平。上车后遇上许多熟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王化一的人对他说:“在张学良的保险箱里,只有两件东西,一件是50万元的收条,一件是一块银元。” 王化一曾经担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常务 委员、古北口警备司令,是一位东北籍将领。王还说:那张收条是张学良赞助一位日本议员参加竞选的费用,后来该议员竞选失败,这50万元也就打了水漂。至于那块银元,则是张学良“决定杀杨宇霆的关键”。 杨宇霆是东北军的重要人物,他早年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步入军界。由于他智足多谋,很快受到张作霖的重用,并在东北军中有“小诸葛”之称。在杨宇霆的帮助下,张作霖实力大增,使日本人在东北不敢轻举妄动。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被谋杀以后,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最高统帅。于是杨宇霆就像周公那样,主动承担起指导少帅的责任。他不仅规劝张学良要戒除毒瘾,还批评他只顾玩乐不问政事。 对于杨宇霆的这种做法,张学良很不高兴。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不断挑拨他们的关系,说杨宇霆颇有野心,是张学良身边的最大隐患,应该及早除掉。至于张学良本人,虽然也想去除这心头大患,只因杨是前朝重臣才不忍下手。于是,那块银元便成了是否杀害杨宇霆的关键。 据王化一说,有一天夜里,张学良在卧室里对这个问题犹豫不决,便取出一块银元,想用占卜的方式做出决定。他的设想是如果袁头向上则杀,向下则不杀。没想到连掷三次,都是“袁头向上”,于是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看到丈夫落泪,于凤至十分诧异。经过再三追问,张才说出事情真相。这时于凤至也拿起银元丢了两次,没想到都是“袁头向上”。丢最后一次的时候,银元掉到床上,她俯身一看,也流下泪来,原来这一次还是“袁头向上”!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终于下了除掉杨宇霆的决心。 听了王化一的这番话,胡适不仅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还在日记中写道:“杨宇霆若不死,东北四省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 其实,胡适一直对张学良很不满意。比如“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曾经多次劝张学良辞职,然后把军政大权交付中央。张学良也表示愿意听从劝告,但是却始终没有兑现。1932年热河事件爆发后,胡适又在信中对张学良说:“若再恋栈以自陷于更不可自拔之地位,则将来必有最不荣誉的下场。百年事业,两世英名,恐将尽付流水了。”然而张学良就是听不进去。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胡适又在日记中写道:“这祸真闯得不小!汉卿为人有小聪明,而根基太坏,到如今还不曾成熟,就为小人所误……”
#张学良
#东北四省
#胡适
#锦州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6个月前
陈寅恪的悲剧就在于没有听胡适先生的劝告南渡!一心想报效中共,结果被中共报销。 因为毛杂东在共产独裁的道路上发现这些右派分子全是绊脚石。
#陈寅恪
#胡适
#中共
#毛泽东
#右派分子
#共产独裁
分享
评论 0
0
诺坎普溜达帝
7个月前
对于胡适,我聊几句: 我始终以为要判定一个历史人物是不是正面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自己的抉择是什么,在一切的历史重要时刻的选择是会给这个人定义出最终的历史定位。再复杂的历史人物我们其实就是要看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他的重要历史选择和历史行为,而在这些选择与行为之后,我们其实就可以给这个人物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判定。 而胡适之先生,不管他的35个博士头衔还是他破除文言古汉语推行简化汉语亦或者他颇具争议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都永远挽救不了他在1935年和1937年所做的两次关键人生选择。 胡适1935年在得知日本继续策划华北自治妄图继续分裂中国之时,发出了两次完全不同的声音,一个就是胡适非常著名的《沉默的忍受》,这篇文章最精彩之处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听的那句“把国家的耻辱化成我们的骨血志气,使骨头硬,使血热,使志气坚韧刚毅”,而同时胡适向王世杰(国民政府时任教育部长)提出必须主动承认“伪满洲国”独立,以能换取日本归还我们热河地区并且摒除何梅协定的条件......而这些建议被胡适自己称为有“代价的让步”...... 而37年七七事变后,胡适和陶希圣(后来成了真汉奸)再次向蒋公进言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放弃东三省为最高牺牲求得其他以外领土的保全与行政的完整并求得中日两国关系的彻底调整......并且专门提到“解决中日两国间一切悬案的原则为根本调整日中关系消除两个民族间敌对仇视的心理,建立两国间之友谊与合作以期能建立东亚的长期和平” 请问什么叫消除日中两个民族间敌对和仇恨的心理?日本占领了中国的东三省,日本侵略了中国,我们还要消除日本对中国的仇恨和敌对吗?当时东三省的民众怎么看? 有人还得替胡适说,胡适是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忍辱负重文人,这是为了救国....还有人说胡适是人民的良心,敢于说真话的“人类良知”,你们是真TMD无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的道理估计跟你们也说不明白,选择性失明呗。这么汉奸的理论,你们反正也一样能洗的干干净净。无所谓....... 胡适的经典语录“我情愿亡国,也不愿对日作战”其实也是今日那些汉奸公知和他们的徒子徒孙的真实心理写照,也是在推特上这些所谓反贼的真实心里写照。
#胡适
#历史人物
#历史选择
#博士头衔
#文言文改革
#文化变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