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张学良
关注
Ignatius Lee
1个月前
张学良回忆往事:劝溥仪放下皇帝架子做回平民,去南开大学读书或者出国留学;土肥原贤二要求张学良裂土称帝惹怒张学良。
#张学良
#溥仪
#土肥原贤二
#南开大学
#留学
分享
评论 0
0
中日政经评论
3个月前
张学良是否是中共党员?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张的副官吕正操证实张学良的确是中共党员。叶剑英也说过张学良是共产党。张学良生前也说过他自己是共产党。唯有杨奎松认为找不到靠谱的史料支撑这个论断。你觉得呢?
#张学良
#中共党员
#历史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个月前
苏俄后来发展为积极支持蒋介石抗战行动,也主要是出于考虑到本国利益,斯大林很清楚地看到,没有蒋介石领导中国抗日,苏联就要付出无法想像的代价来对付日本。所以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斯大林对中共中央,发出最为严厉的指令,务必全力确保蒋介石的安全。斯大林随后还释放了在西伯利亚被劳改多年的蒋介 石的独子蒋经国。在斯大林的严厉指令下,中共不得不派遣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与张学良进行善后的接触,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是由于中共深明民族大义,而是不得不照莫斯科上司指令行事。 ---日本侵略中国背后共产国际的巨大黑手(上) 作者: 曹維錄
#苏俄
#蒋介石
#抗战
#斯大林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
#张学良
#和平解决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个月前
汪先生在民国二十一年上海“一二八”之役是主张抵抗的,在民国二十二年长城古北口之役是主张抵抗的,在二十一年曾因张学良不愿意抵抗而通电邀张学良共同下野,因此出国。在长城古北口之役,又匆匆自海外归来,共赴国难。 那时候汪先生总以为中国只有抵抗才有办法,可是也因长城古北口之役卒使汪先生所 受刺激太深。因为前方将领回来报告,都说官兵无法战争,官兵并非不愿战,实在不能战,因为我们的军火同敌人的军火距离太远了,我们官兵看不见敌人,只是受到敌人炮火的威胁。汪先生听了这些报告,以后便慢慢有主和的倾向。 汪先生那时不但主持行政院,而且兼了外交部长,我当时大不以为然,在南京的同志也大不以为然。外间的批评都集中于汪先生一人,以为主和的只是汪先生,所以当日许多人都曾劝过汪先生,说上海的淞沪协定为汪先生所知的,而塘沽协定是事后才知道的,汪先生也应该分辩一下。汪先生说:“绝不分辩,谁叫我当行政院长?行政院长就要负一切责任的”。汪先生这一句话,可以表明他当时的心境。同时,他还对我说:“武官是有责任的,他们绝不说不能战,文官是没有打仗责任的,他们当然可以唱高调,要战。今日除我说老实话,还有谁人?”我告诉他,外间的批评很是恶劣,我希望汪先生事事慎重,汪先生很愤懑的答复我:“我死尚不惧,何畏乎骂?”我只得默然了。 ---陈公博自白书 选自《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
#一二八事变
#长城古北口之役
#抗战精神
#张学良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4个月前
中间两人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我有一个朋友,相交甚深。有一天,网友“老酒”说:你知道他爹是谁?我问是谁?他说:“杨虎城。”老酒也是我的好朋友,已经去世三年了,生前是深圳某高中语文教师。
#历史
#杨虎城
#张学良
分享
评论 0
0
猫神
4个月前
民国4️⃣大美男、少帅张学良和儿子、孙子在一起👍 这一看就是亲生的,真是高颜值的一家👍😂😂
#民国美男
#张学良
#高颜值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1930年11月,(左起)张学良,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在南京合影
#张学良
#于凤至
#宋美龄
#蒋介石
#南京
#1930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个月前
智效民:张学良的一块银元决定了东北四省的命运 1934年2月11日,胡适在南京出席中基会第八次董事会议以后,乘火车返回北平。上车后遇上许多熟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王化一的人对他说:“在张学良的保险箱里,只有两件东西,一件是50万元的收条,一件是一块银元。” 王化一曾经担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常务 委员、古北口警备司令,是一位东北籍将领。王还说:那张收条是张学良赞助一位日本议员参加竞选的费用,后来该议员竞选失败,这50万元也就打了水漂。至于那块银元,则是张学良“决定杀杨宇霆的关键”。 杨宇霆是东北军的重要人物,他早年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步入军界。由于他智足多谋,很快受到张作霖的重用,并在东北军中有“小诸葛”之称。在杨宇霆的帮助下,张作霖实力大增,使日本人在东北不敢轻举妄动。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被谋杀以后,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最高统帅。于是杨宇霆就像周公那样,主动承担起指导少帅的责任。他不仅规劝张学良要戒除毒瘾,还批评他只顾玩乐不问政事。 对于杨宇霆的这种做法,张学良很不高兴。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不断挑拨他们的关系,说杨宇霆颇有野心,是张学良身边的最大隐患,应该及早除掉。至于张学良本人,虽然也想去除这心头大患,只因杨是前朝重臣才不忍下手。于是,那块银元便成了是否杀害杨宇霆的关键。 据王化一说,有一天夜里,张学良在卧室里对这个问题犹豫不决,便取出一块银元,想用占卜的方式做出决定。他的设想是如果袁头向上则杀,向下则不杀。没想到连掷三次,都是“袁头向上”,于是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看到丈夫落泪,于凤至十分诧异。经过再三追问,张才说出事情真相。这时于凤至也拿起银元丢了两次,没想到都是“袁头向上”。丢最后一次的时候,银元掉到床上,她俯身一看,也流下泪来,原来这一次还是“袁头向上”!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终于下了除掉杨宇霆的决心。 听了王化一的这番话,胡适不仅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还在日记中写道:“杨宇霆若不死,东北四省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 其实,胡适一直对张学良很不满意。比如“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曾经多次劝张学良辞职,然后把军政大权交付中央。张学良也表示愿意听从劝告,但是却始终没有兑现。1932年热河事件爆发后,胡适又在信中对张学良说:“若再恋栈以自陷于更不可自拔之地位,则将来必有最不荣誉的下场。百年事业,两世英名,恐将尽付流水了。”然而张学良就是听不进去。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胡适又在日记中写道:“这祸真闯得不小!汉卿为人有小聪明,而根基太坏,到如今还不曾成熟,就为小人所误……”
#张学良
#东北四省
#胡适
#锦州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事变前,中共怂恿张学良、杨虎城扣蒋,准备押蒋至赤区公审。事变后,延安高声要求杀蒋,受到莫斯科高压干涉。《真理报》严厉谴责张杨为卖国贼与日本代理人。同时,斯大林严辞电共: 立即释放蒋,否则我们将断绝与你们的一切关系。 如果中共不利用他们的影响使蒋获释,莫斯科将斥责他们为“土匪”,并 将在全世界面前予以谴责。 斯大林如此决绝之态,对中共极其不利。中共本就是共产国际的下属支部,失去苏联支持,中共深知后果,严封密罩,中共几代党徒绝大多数不知斯大林曾对中共用词“土匪”。 但“捉放蒋”对东北军、西北军相当不划算,等于“陪着玩”,白白替红军得罪顶头上司,以后怎么过日子?事实也是:东北军失去少帅,“二・二”内讧后一蹶不振;杨虎城被迫出洋,十七路军分化散编。两军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中共成为西安事变最大赢家,免除灭顶之灾,获得喘息,且拿到合法身份,“龙兴”延安,利用抗战“十年生聚”,最后夺得国柄。 ---西安事变被隐淡的史实 作者: 裴毅然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
#斯大林
#苏联
#共产国际
#张学良
#杨虎城
#蒋介石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西安事變主角蔣介石(右)、張學良(左)及楊虎城(中)在事變發生前合影。
#西安事变
#历史
#军事
#政治
#张学良
#蒋介石
#杨虎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1936年12月2日,蒋介石在洛阳与西北军政首脑合影(左二起:蒋介石、宋美龄、杨虎城夫人、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
#蒋介石
#洛阳
#宋美龄
#杨虎城
#张学良
#西安事变
#邵力子
#1936年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5个月前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讲:有个东北军团长,娶了姐妹俩。家里来客人,姐妹俩坐在客人腿上,然后去房间交媾,团长毫不为意。这事本来就够奇怪的了。更奇怪的是,团长死了,姐妹俩居然殉情了。
#张学良
#东北军
#口述历史
#娶姐妹
#殉情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