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

Petrichor
2个月前
问:台儿庄血战的时候您在哪儿? 答:在延安! 问:淞沪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徐州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武汉保卫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石牌保卫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桂南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上高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湘西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这些大的战役您一次都没参加,您这是……? 答:嗯,反正我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继续问:还有三次长沙会战、还有枣宜会战、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等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您都在哪儿? 答:不是告诉你了吗,我还在延安!延安!!延安!!! 问:您为什么不上前线去杀鬼子啊? 答:傻了吧?延安是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啊,我不在延安待着还上哪儿啊? 继续问:既然延安是抗战的领导中心,那么它在整个抗战中,遭受过多少次日军的战略轰炸?重庆在六年半中总计遭受了两百多次日军的战略轰炸,它被当时的世间舆论公认为与伦敦、莫斯科齐名的反法西斯英雄城市……请问延安呢? 答:.......... 继续问:八年抗战中,国军少将以上将领殉国人数是两百多人,请问你们连级以上的军官阵亡人数是多少? 答:这个嘛,无可奉告!我们没有统计过…… 继续问:日本国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的人员数据:死于国军之手为31万8883人,死于共军之手为851人,死于苏联红军之手为12万6607人,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关东军80余万,另被苏联红军拘压的日本侨民167万多。基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相吻合。日军死于国军之手为31万8883人。以上数据来自日本统计,日方在二战中死亡的人员都有准确的姓名、年龄、家乡,部队、死亡地点、被谁所杀详细纪录,每个人都在靖国神社有位置。请问你有什么想法? 答:......... 继续问:您口口声声中流砥柱,那么请问您都打过哪些仗啊? 答:这还用问,你翻开我们的历史书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什么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麻雀战、袭扰战,那都是我亲自打的啊!嫌少是吧?你没见我们刚刚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了吗? 继续问:这就能证明你们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了?您怎么不把抗战的历史延长到1894年甲午战争那一年呢?那样的话,到1945年抗战胜利,你们岂不是整整抗战了半个多世纪? 答:谢谢提醒,下次再见!
朱韵和
2个月前
王实味写道:延安青年近来似乎生活得有些不起劲,而且似乎肚子里装得有不舒服。 为什么呢?我们生活里缺少什么呢?有人会回答说:我们营养不良,我们缺少维他命,所以……。另有人会回答说:延安男女的比例是“十八比一”,许多青年找不到爱人,所以……。还有人会回答说:延安生活太单调,太枯燥,缺 少娱乐,所以……。 这些回答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但谁也不能不承认:延安的青年,都是抱定牺牲精神来从事革命,并不是来追求食色的满足和生活的快乐。 王实味的答案是,延安青年失望了,对等级制度失望了,对革命队伍缺乏“爱和热”失望了。他引用路上听到的两个青年女子的一段对话:“动不动,就说人家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其实,他自己倒真有点特殊主义。事事都只顾自己特殊化,对下面同志,身体好也罢,坏也罢,病也罢,死也罢,差不多漠不关心!” “哼,到处乌鸦一般黑,我们底××同志还不也是这样!” “说得好听!阶级友爱呀,什么呀——屁!好像连人对人的同情心都没有!”…… “真正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实在太少了。” 《野百合花》继续连载时,王实味把话说得更单刀直入。“一种人说:我们延安并没有等级制度;这不合事实,因为它实际存在着。另一种人说:是的,我们有等级制度,但它是合理的。这就须要大家用脑子想一想。”王实味呼吁人们自己用脑子想,这就已经大逆不道了,他还提出了自己合情合理的观点:“我并非平均主义者,但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却实在不见得必要与合理”,“如果一方面害病的同志喝不到一口面汤,青年学生一天只得到两餐稀粥……另一方面有些颇为健康的‘大人物’,作非常不必要不合理的‘享受’,以致下对上感觉他们是异类,对他们不唯没有爱,而且——这是叫人想来不能不有些‘不安’的。” 毛看到这些话后,猛拍办公桌上的报纸,厉声问道:“这是王实味挂帅,还是马克思挂帅?”他立刻打电话给《解放日报》。报社受到整肃。 王实味又把更尖锐的思想写到墙报上。毛泽东允许墙报存在,给青年知识分子一个透气阀门,说话的园地。对毛来说,它的好处是读者有限,又很容易消失:风吹雨打,撕去覆盖,不像印刷品可以留起来。王实味在墙报文章里大声疾呼:“党内的正气必须发挥起来,邪气必须消灭”。“我们还需要首先检查自己的骨头。向自己发问:同志,你的骨头有毛病没有?你是不是对‘大人物’(尤其是你的‘上司’)有话不敢说?反之,你是不是对‘小人物’很善于深文罗织?要了解,软骨病本身就是一种邪气,我们必须有至大至刚的硬骨头!”王实味已经不光是反对特权等级,而是鼓动人们“造反”了。 王实味的墙报被贴在布上,高高地悬挂在南门外,延安最热闹的地区。文章不长,但人们从四面八方川流不息地赶来,看的就是那短短的几行字,那几行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王实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一天晚间,毛泽东打着马灯去看了王实味的墙报。他看到激动的人群,感到了王实味极大的号召力,当即决定狠整王实味。他后来说:“不少的人,从很远的地方跑到小鞭沟看他的文章,但没人看我的呀!”,“王实味称王称霸”,“王实味在延安挂帅,他出墙报,引得南门外各地的人都去看,他是‘总司令’,我们打了败仗。” 毛理屈词穷,只好给王实味冠以“托派”的罪名。王实味从前私下说过一些关于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话,如说托洛茨基是个“天才”,“斯大林人性不可爱”,在苏联清党时“不知造就了多少罪恶”。这些话现在被公开扯出来批判。王实味被关押。 他短暂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单独囚禁中度过的。一九四四年,国民党地区的记者来访延安,王实味被弄出来见他们,他们见到的是一个机器人。记者魏景蒙写道:“他重复说:‘我是个托派。我攻击毛主席应该被处死’”,“毛主席宽宏大量……我对他的仁慈感激不尽。”记者赵超构注意到他:“谈话的神情完全像演讲,时刻舞着手势以加强他的语气,说到他过去的‘错误’,他的表情严肃到可怕。有时,竟是声色俱厉的……据我的观察,他的精神上所受的刺激,就在和我们会面的时候,也还是掩饰不了的。” 王实味的审讯者之一后来透露王实味说这番话是奉命,出于无奈,“他见了记者回来以后,非常恼火躺在床上,握紧拳头,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一九四七年中共撤离延安时,王实味被带上,途中被处决。那是个漆黑的夜晚,他被大刀砍死,扔进一座枯井。那年他四十一岁。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朱韵和
3个月前
日军不炸延安 东方:“潘汉年和日本军方会谈,表达中共方面希望日军不进攻共军的愿望,可以从另外一个事实看出来。日军飞机对重庆、西安、兰州等进行了多次轰炸,炸得非常厉害,而对延安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轰炸。” 远藤:“对,对。这是一个问题。” 东方:“为什么呢?” 远藤:“这是个疑问。不过目前 还没有找到证据。如果中共没有向日军提供国民党重庆方面的军事情报的话,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可以想象的,但是证据目前还没有找到。” 东方:“日本军方没有大规模地进攻延安、也没有对延安进行大规模轰炸。与此同时,延安经常举行大型活动,扭秧歌、开群众大会、大生产等等,有很多这类的活动。在日军占领华北期间,延安的这些活动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下去,这个与潘汉年与日军的接触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远藤:“现在没有直接证据,但我分析这个肯定有密切关系。不过现在没有找到证据。没有找到证据的话,我不说话。” 东方:“您现在找到的证据就是潘汉年到了岩井公馆,和岩井英一有接触,岩井把潘汉年介绍给日本军方。他们接触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日军达成合作和停火,这个是可以证实的吧?” 远藤:“这个可以证实,完全证实,有证据嘛。” ---恶谋(上):联日反蒋的建国伟业 作者: 东方
朱韵和
3个月前
日本鬼子为什么从来不轰炸延安 原来我真以为日军过黄河有多困难,所以不去空袭中流砥柱。 一百度地图,才知道,日军居然36次空袭兰州!第一次空袭居然是从北平起飞,辗转1500公里!而且“消极抵抗”的国军空军第十五中队、第十七中队在兰州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空战!而对中流砥柱的所谓“空袭”居然是为了 掩饰真正目的地是兰州,而顺便丢下的几颗烟幕弹! 继续百度,才又知道,日军居然还多次空袭银川!而且飞过中流砥柱的上空! 再百度,才又知道,日军居然还多次空袭西宁!而且从中流砥柱身边飞过! 然后我又真以为中流砥柱那地方不方便空袭,一百度,才知道,除了中流砥柱那地方,差不多整个陕、甘、宁的大小城市都是日军空袭的目标!陕西的朝邑、大荔、耀县、潼关、华阴、渭南、临潼、西安、咸阳、武功、凤翔、宝鸡、南郑、洛南、商县、安康、韩城、宜川、洛川、芝川、合阳、澄城、绥德、榆林、佳县、府谷;甘肃的靖远、平凉、兰州、永昌、泾川、武威、天水、陇西、临洮、武都;宁夏的中卫、固原、银川、灵武,都是日机多次、反复空袭的目标!轰炸重庆就更是家常便饭。 在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日军空袭陕西共出动飞机3789架次、空袭567次,投炸弹13610枚,炸死炸伤10073人,其中死4331人,伤5742人,平均每枚炸弹伤亡74人,日军空袭甘肃共71次!日军空袭宁夏共5次! 有网友提出:为什么抗日的“中流砥柱”延安没遭到像重庆那样的毁灭性轰炸?甚至从1941年开始,延安几乎没受到任何轰炸?(炸美军观察组那是专门目标,例外的。) 当时的延安,大型会议一开就是多少天,京剧、舞会、大秧歌……各种大型活动是公开的,大部分是白天举行的,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绝不似战都重庆那样长期惶恐于日机轰炸的阴影中。居然自诩抗战中流砥柱? 国军前线浴血,而延安窑洞中毛泽东45娶江青23,陈毅40娶张茜18;谢觉哉43娶王定国22;朱明19嫁林伯渠50;朱德43娶康克清17;彭德怀40娶浦安修20;刘伯承44娶18汪荣华;贺龙46娶25薛明;罗荣桓娶23林月琴。正是女青年争赴延安抗战,交谊舞牵线革命婚姻。鬼子几乎不轰炸延安,大概欣赏老夫少妻的真挚爱情吧? 延安离鬼子距离近不说,从临汾起飞过了黄河就是延安,地形对空军也很有利,一览无余。轰炸目标其实非常明显,尤其是中央大礼堂,在天上看下去就是个飞机形状。 别说重庆,就是同在西北的西安、兰州,飞行距离远远比抗日圣地延安远,而遭到的轰炸和破坏远远超过延安。 其实,更该问的是:为什么日军不进攻延安? 有不同说法。 说法1:黄河天险阻挡了日军进攻。(黄河再险,能比长江?能比太平洋?) 说法2:日军不摸延安兵力底细,不敢轻举妄动。(太小瞧日本人的情报了吧?延安当时不过一万多守军,主力部队只有一个三五九旅,日本人会怕得要命?) 说法3: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人同苏联有默契,双方不战,延安受惠。(这不是说斯大林与日本侵略者长期勾勾搭搭吗?) 说法4:日本是为蒋保留一个潜在敌人,使其不能全力以赴对日作战。(这不是影射延安在扯老蒋后腿吗?) 说法5:延安根本对日军毫无威胁,甚至私下勾结,所以日军从不打扰延安。 后来更知道,原来共产党的敌后工作者潘汉年、袁殊居然和日本特务一起办公(他们解放后都被关押)。 更惊人的是,1947年7月24日《时事公报》二版:“毛于抗战期间通敌卖国罪证发现,与冈村宁次订有密约……民国三十年八月七日,……双方订立如下密约:一、八路军与日军携手共同打击中央军;二、日方赠共军小兵工厂十座;三、共方将中央作战计划告诉日方。” 看这个大家就会明白毛泽东72年见田中角荣不要日本战争赔偿的原因了。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直至七十年代,大陆不许提及南京大屠杀!我现在看到,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和政府,每次遇到与台湾、日本的冲突都变成缩头乌龟,甚至还要抓捕人民自发的抗日、保钓……解放后日本鬼子的战犯早早的就被共产党新政府释放了,那些打鬼子的国军英雄很多居然作为战犯比鬼子还多关了几十年!!!! 我的中流砥柱,你教我情何以堪…… ---作者: 程阳生
Daniel Fang
3个月前
问:台儿庄血战的时候您在哪儿? 答:在延安! 问:淞沪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徐州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武汉保卫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石牌保卫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桂南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上高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湘西会战时您在哪儿? 答:延安! 问:这些大的战役您一次都没参加,您这是……? 答:嗯,反正我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继续问:还有三次长沙会战、还有枣宜会战、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等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您都在哪儿? 答:不是告诉你了吗,我还在延安!延安!!延安!!! 问:您为什么不上前线去杀鬼子啊? 答:傻了吧?延安是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啊,我不在延安待着还上哪儿啊? 继续问:既然延安是抗战的领导中心,那么它在整个抗战中,遭受过多少次日军的战略轰炸?重庆在六年半中总计遭受了两百多次日军的战略轰炸,它被当时的世间舆论公认为与伦敦、莫斯科齐名的反法西斯英雄城市……请问延安呢? 答:.......... 继续问:八年抗战中,国军少将以上将领殉国人数是两百多人,请问你们连级以上的军官阵亡人数是多少? 答:这个嘛,无可奉告!我们没有统计过…… 继续问:日本国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的人员数据:死于国军之手为31万8883人,死于共军之手为851人,死于苏联红军之手为12万6607人,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关东军80余万,另被苏联红军拘压的日本侨民167万多。基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相吻合。日军死于国军之手为31万8883人。以上数据来自日本统计,日方在二战中死亡的人员都有准确的姓名、年龄、家乡,部队、死亡地点、被谁所杀详细纪录,每个人都在靖国神社有位置。请问你有什么想法? 答:......... 继续问:您口口声声中流砥柱,那么请问您都打过哪些仗啊? 答:这还用问,你翻开我们的历史书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什么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麻雀战、袭扰战,那都是我亲自打的啊!嫌少是吧?你没见我们刚刚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了吗? 继续问:这就能证明你们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了?您怎么不把抗战的历史延长到1894年甲午战争那一年呢?那样的话,到1945年抗战胜利,你们岂不是整整抗战了半个多世纪? 答:谢谢提醒,下次再见!(转)
朱韵和
3个月前
关于康生这个人 枣园训练班的负责人是康生,文革以后的中共数据都说康生是个 坏人,把他全部否定。在我的直接印象中,这个人是很复杂的,他不太像一个革命家,而像一个洋行买办。戴着金丝眼镜,着马靴,爱骑 马,有时一副打猎的打扮,有时双手抱着洋狗(延安我见到唯一玩洋 狗的人)。每次出外,至少 带上四个警卫员,每人一匹马,康生好像 坐在四人大轿上,他说话的时候,喜欢把中国话「洋化」?例如说「托 洛斯基匪徒」这四个字,他把音调加强加慢,说成是「托——洛—— 斯——基——匪——徒」。 凡是知道康生的人,无不赞其天分极高,他善书法,绘画,工金 石,能诗词。康生与毛泽东相同,读过不少中国古书。他尤胜于毛者, 康生除了中文外,英文,德文,俄文俱佳。康生还有一套武功。当年 周恩来处决「叛徒」,很多是由康生执行的。 康生的讲话较为大胆,也言之有物。他对我们讲过许多地下工作 的具体史实。例如他说,南昌暴动时,朱德在窑子里请客,把国民党 的高级军官全灌醉了。他又讲到,六大以后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是个不错的工人领袖,他作为党的领袖是不适当的。他当了总书记又 让他无事可做,以古董商人的面目出现,拥有洋房、汽车、小老婆等 等,这些安排也是错的。他当时没有对于向忠发是否叛变的问题作结 论。另外他又说到,有一拥护过袁世凯的大人物早年为我党工作并作 出贡献。当时他没有点明这个人是谁。周恩来临终前对罗青长说:「当 年筹安会七君子之一的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党不要忘记写他。」 周恩来所说的杨度就是当年康生对我们说的「拥护过袁世凯的大人 物」,康生甚至对我们说,「李维汉曾是个半托派」。当时李维汉也是 中共主要领导人之一。康生公开攻击他,在党内生活中是很不寻常的。 后来我才理解,李维汉是个积极的「立三路线」者,共产国际把李立 三的错误定性为半个托洛斯基主义者。因此康生敢于公开指李维汉是 半个托派。奇怪的是,当时李维汉也在枣园训练班讲过话。 ---中共历史的见证   ——司马璐回忆录
朱韵和
3个月前
延安的一般干部,每天是七分钱的菜钱,部队只有五分钱。开饭 的时候,十个人一组,共一小碗菜,一个冬天间,要连吃几个月红萝 卜,一个夏天,要连吃几个月的南瓜。文官县长以上,武官团级以上, 有中灶可吃,每人一菜一汤。再以上厅级旅级,有小灶,两菜一汤。 再高级的四菜一汤。毛主席的享受更好。 等级是被严格的划分着。当 时我们认为,他们对革命有功,应该如此。 当年的延安,参加晚会也是属于消遣性的。 参加晚会要入场券,找入场券要靠「关系」,我的「关系网」似 乎不错,所以常常有参加晚会的机会。我每次在晚会上都见到一个相 同的情况,当中的前一排是空着的,说是虚席以待毛主席的,毛泽东 多数不来,这些座位就一直空着,没有人感到(应该说没有人敢于) 说这个情况是不合理的。 曾希圣有时把我当小弟弟一样带在身边玩。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 回忆是,曾希圣带我到延安王家沟的桃园,桃园又称桃林,风景优美, 休憩胜地,常有宴会、舞会。参加者都是高级干部。王实味所写的「歌 转玉堂春,舞回金莲步」,正是这个地方。 桃园当年是延安唯一的风雅去处,据说是陕北唯一种植桃树成功 的地方(枣园类似日后的中南海,桃园类似日后的北戴河)。桃园在 延安清凉山下万佛洞、仙人洞之间,原称桃花洞,传说是吕洞宾惊为 世外桃园而名,洞外有丛树及院屋。「桃园」有茶室,满座皆中央级 领导人。 我踏进桃园感到既惊又喜,在陕北那块枯荒的土地上,我突然见 到几十株桃树,一片片绿叶,红花点点,真有「世外桃源」之感。树 下有石桌石凳,有人在喝茶谈天,有人在下棋玩朴克牌,和整个延安 表面上那种清教徒的精神相比,桃园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中共历史的见证  ——司马璐回忆录
朱韵和
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