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张爱玲
关注
朱韵和
1个月前
张爱玲逃到香港的前前后后 1950年,年轻的张爱玲被礼遇,应上海宣传部长夏衍之邀,她参加了上海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张爱玲身穿深灰色旗袍,外罩网眼绒线衫,虽然坐在后排,也未发言,但在五百多人几乎统一的蓝色和灰色海洋里,这副旧上海女人的普通打扮,还是使她成为“异数”。那时“新中国”最时髦的 装束,男士皆着中山装,女士皆着列宁服。 不久,张爱玲被安排随上海文艺代表团到苏北农村参加“土地改革”。两个月的“深入生活”,使她非常苦恼,因为所闻所见,使她觉得自己无法“写英雄”、“歌颂土改”,“一般所说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我是写不来的,也不打算尝试。” 1951春天,弟弟张子静最后一次与姐姐张爱玲见面,问她对未来的打算。沉默良久之后,张爱玲说:“人民装那样呆板的衣服,我是不会穿的。” 年底,中共要求在校教职员及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之后,这种中共特色的“思想改造”运动迅速扩大到知识界、文艺界。所有知识分子都要进行思想改造,人人过关。张爱玲这种资产阶级作家,当然更得“改造”。 她的出身、她与胡兰成的婚姻,都使她感到了“惘惘的威胁”,她预感到“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她拒绝了夏衍的挽留,以“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香港大学学业”为由,准备离开“新中国”。 在《对照记》里,张爱玲描述了她申请出境的过程,当时她穿着一件素净的花布旗袍,到上海派出所办护照: 警察一听说要去香港,立刻沉下脸来,仿佛案情严重,就待调查定罪了。幸而调查得不很彻底,没知道我写作为生,不然也许没这么容易放行。一旦批准出境, 马上和颜悦色起来,因为已经是外人了,地位仅次于国际友人。像年底送灶一样,要灶王爷 “上天言好事”,代为宣扬中共政府待人民的亲切体贴。 担心夜长梦多,张爱玲只告诉了朝夕相处的姑姑。申请被批准后,张爱玲提着简单的行装离开了上海,连小说手稿都没敢带,她却带走一副儿时的包金小藤镯,“浅色纹路的棕色粗藤上,镶着蟠龙蝙蝠”。临走前,她预感未来难测,为避免连累姑姑,她与姑姑相约:以后隔绝往来,不打电话、不通信。姑姑把珍藏的家族照相簿交给她保存,二人就从此决别,再无相见。 1952年7月, 32岁的张爱玲乘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乘火车到深圳出境。 过海关检查时,张爱玲忐忑不安,紧张至极,生怕被扣下。通行证上,她用了化名,海关检查人员也许是她的读者,记得她照片的模样,仔细地看了看她,问:“你就是写小说的张爱玲?”她一惊,不知如何回答,含含糊糊地咕哝一声“是”。 《对照记》里,张爱玲写了去香港的罗湖过境: 那边香港的检查站也一样的简陋,香港警察把入境者们的证件收去查验,拖了很长时间。……一个解放军士兵在关口站岗,穿着皱巴巴的军装,一副朴实相,看样子是从北方来的农村小伙儿。他看人们晒得可怜,便忍不住说:“这些人!大热天把你们搁在这儿,不如到背阳处去站着吧。” 他挥手示意人群可以到树荫下去,但是大家只是客气、讨好地笑笑,却没有一个人肯动地方。人们紧紧地贴着栅栏,生怕一离开队伍就会过不了关。 在《浮花浪蕊》里,她也写了在罗湖桥过关: 桥堍有一群挑夫守候着。过了桥就是出境了,但是她那脚夫显然还认为不够安全,忽然撒腿飞奔起来,倒吓了她一大跳,以为碰上了路劫,也只好跟着跑,紧追不舍。挑夫,是个小老头子,竟一手提着两只箱子,一手携着扁担,狂奔穿过一大片野地,半秃的绿茵起伏,露出香港的乾红土来,一直跑到小坡上两棵大树下,方放下箱子坐在地下歇脚,笑道:“好了!这不要紧了。” 她终于通过罗湖桥,到了自由的香港。 ---传奇才女张爱玲逃到香港的前前后后(上) 文/秦顺天
#张爱玲
#逃离上海
#香港
#思想改造
#罗湖桥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背上是牽掛,腳下是生活… 米蘭昆德拉說: “生孩子的前提是,你已經證明了人生是快樂的。” 張愛玲也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忙碌、恐慌、貧困,那麼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育儿观
#生育选择
#生活压力
#米兰昆德拉
#张爱玲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上直播
2个月前
大方之谈丨对话陈子善:相比张爱玲,我可能会和陆小曼更多谈谈
#陈子善
#陆小曼
#张爱玲
#文学对话
#人物访谈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3个月前
群里被问到一个问题 “三十岁之前还没成功怎么办?” 在此回答一下 如果一个人三十岁没有成功,人生剩下的时间大概率是 “极其困难 能健康的苟活着,已经很不错了” 我并非悲观,只是通过自己观察得出的一个结 无论接受不接受 就这么个情况 张爱玲讲 “出名要趁早” 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年龄段都没有拿到结果,你却奢望大器晚成…
#30岁危机
#人生困境
#成功焦虑
#张爱玲
#大器晚成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1950年文艺交流会其他参会者统一穿中山装,张爱玲穿墨绿旗袍出现
#张爱玲
#旗袍
#文艺交流会
#1950年
#中山装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5个月前
民国时期的女人,居然可以穿得这么风姿绰约。1951年,张爱玲参加上海第一届文学代表会,穿着旗袍,遇到穿着布拉吉的丁玲 。丁玲说:“你现在怎么敢穿成这样?”不久,张爱玲就离开了,去了香港。
#民国时期
#女人服饰
#旗袍
#张爱玲
#上海文学代表会
#丁玲
#香港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5个月前
1952年,32岁的张爱玲,只身在烈日下走过了宝安县罗湖桥来到香港。在她身后,上海公寓里的流言与传奇,被铺天盖地的标语和口号湮没,她的身影则在他乡渐行渐远。她想活得真实一点,无需遮掩、无需躲藏,她想用自己的天赋,给自己挣得一份安稳,但那一年,很多中国知识分子都面临了选择:跑还是不跑?她观望过、犹豫过,也尝试过,实在没有一点点可以退缩的空间,终于,她一走了之。 对五四运动,张爱玲有迥于常人的清醒与远见,她在形容音乐的一段文字中,说自己不喜欢交响乐,用了“五四”运动做比:那是浩浩荡荡五四运动一般地冲了来,把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变了它的声音,前后左右呼啸嘁嚓的都是自己的声音,人一开口就震惊于自己的声音的深宏远大;又像在初睡醒的时候听见人向你说话,不大知道是自己说的还是人家说的,感到模糊的恐怖。 早在民国时代,有人问张爱玲,能否写无产阶级的故事,她甚是不屑,说自己不熟悉,“不会。要末只有阿妈她们的事,我稍微知道一点。”后来明白这些旧家庭的老妈子也不能算作无产阶级,她就不打算写“无产阶级”的事了。 上世纪40年代左翼文学风行时,张爱玲曾对朋友说,她感到一种压力,一种非要她写什么的压力。那是当时作家都面临的必须趋同的政治压力。1949年以后,张爱玲以往的作品被归入小资产阶级类,不过,她也被列为可以“争取”的对象。 1950年,她不得不开始尝试写“无产阶级”的故事,她写出长篇小说《十八春》。小说结尾,男女主人公投身了革命,在延安再度相逢,此书在上海引起轰动。尽管她生硬地努力向新政权靠拢,书中的一句话还是透漏了她的敏锐与清醒:“政治决定一切。你不管政治,政治要找上你。” 也就在这一年,年轻的张爱玲被礼遇,应上海宣传部长夏衍之邀,参加了上海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张爱玲身穿深灰色旗袍,外罩网眼绒线衫,虽然坐在后排,也未发言,但在五百多人几乎统一的蓝色和灰色海洋里,这副旧上海女人的普通打扮,还是使她成为“异数”。那时“新中国”最时髦的装束,男士皆着中山装,女士皆着列宁服。1951春天,弟弟张子静最后一次与姐姐张爱玲见面,问她对未来的打算。沉默良久之后,张爱玲说:“人民装那样呆板的衣服,我是不会穿的。” 选择往往决定命运。1949年是选择南渡还是北归,现在是选择财富还是自由,不同的选择注定了不同的命运。这种选择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基本上30年一次,大多数人一辈子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看不清的人,命运自然是大不一样。《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说,“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 一个时代特别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人其实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所走的路往往又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命运和最终结局。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真正能够自主抉择的人往往少之又少,芸芸众生都是在随波逐流,所谓的枭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都不过被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碾的粉碎。面对一些小人物被命运所裹挟的无奈处境,那个写下《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龙先生感慨:“一滴水,怎么会知道洪流的方向?”
#张爱玲
#1952年
#逃离
#中国知识分子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5个月前
😂张爱玲一生值得
#张爱玲
#人物传记
#文学
#历史
#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猫神
6个月前
转:历史上十大不为人知的人物关系 1、张作霖与陈独秀 陈独秀与张作霖曾经是结义兄弟 2、鲁迅与周恩来 鲁迅是周敦颐第32代孙,周恩来是 周敦颐第33代孙,二人是叔侄关系 3、张爱玲与李鸿章 张爱玲是李鸿章的外孙女 4、金庸与徐志摩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 5、金庸与钱学森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是金庸的表 姐,因此钱学森是金庸的姐夫 6、李清照与秦桧 李清照的表妹嫁给了秦桧,所以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妹夫。 7、张飞与曹操 曹操本家是夏侯氏,而夏侯渊侄女嫁给了张飞,飞是曹操本家的女婿 8、年羹尧与纳兰性德 年羹尧是纳兰性德的女婿。 9、蔡京与王安石 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论 辈分,蔡京要叫王安石一声姻文伯。 10、卫青与平阳公主 汉武帝给卫青和平阳公主赐婚,二人由主仆关系变成夫妻关系。
#历史人物
#不为人知关系
#张作霖
#陈独秀
#鲁迅
#周恩来
#张爱玲
#李鸿章
#金庸
#徐志摩
#钱学森
#李清照
#秦桧
分享
评论 0
0
xiaokang su
6个月前
五四新文學獨尊白話,斬斷古典文學,其實並未斬斷古漢語裡的白話文;毋寧說唯有白話古語,成為後來白話文的一個資源,所以至少如魯迅、知堂乃至張愛玲的小說文字,是相當地繼承了古典小說中的白話文的,其中張愛玲可能尤其模仿『紅樓夢』白話風格而自成一體,乃又成現代文學之一端緒,備受後代景仰。
#五四运动
#新文学
#白话文
#古典文学
#鲁迅
#张爱玲
#红楼梦
#现代文学
分享
评论 0
0
挪威小林翠子🐈⬛
7个月前
胡适不肯回国,胡适的儿子可是被批斗致死; 张爱玲跑得飞快,张爱玲的弟弟可是住公租房终老; 李嘉诚不愿意共产,可是许家印愿意共产16万亿的债务。
#胡适
#张爱玲
#李嘉诚
#许家印
#历史事件
#文化名人
#经济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8个月前
张爱玲、丁玲也成汉奸了?
#张爱玲
#丁玲
#汉奸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8个月前
張愛玲的天才表現在哪些方面?
#张爱玲
#文学天才
#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10个月前
1956年36岁的张爱玲怀孕了。65岁的男友赖雅得知后,毫不犹豫地说:“我们马上结婚,但孩子得做掉。”张爱玲叹了一口气說:“可是医生说,如果不要这个孩子,以后可能就再也怀不上了。”赖雅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坚决地说:“不行,我们现在的条件养不起孩子,并且我年纪这么大了,孩子生下来也是拖累。”
#张爱玲
#感情纠葛
#怀孕
#婚姻
#赖雅
#堕胎
#生活条件
分享
评论 0
0
挪威小林翠子🐈⬛
10个月前
天才如张爱玲,三岁会阅读,七岁写小说,十岁开始发表文章,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但她自身是不善交流的。 圣玛利亚女中时期,她已经出名怪,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不说话,也经常缺交功课。 成为名作家,大家也发现她不可以同时应付几个人的谈话,只能一对一的交流,即便这样,也已经花光了她所有力气。
#张爱玲
#天才作家
#社交能力
#写作天赋
#文学成就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