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ang su2025-05-04 22:30:11五四新文學獨尊白話,斬斷古典文學,其實並未斬斷古漢語裡的白話文;毋寧說唯有白話古語,成為後來白話文的一個資源,所以至少如魯迅、知堂乃至張愛玲的小說文字,是相當地繼承了古典小說中的白話文的,其中張愛玲可能尤其模仿『紅樓夢』白話風格而自成一體,乃又成現代文學之一端緒,備受後代景仰。#五四运动#新文学#白话文
xiaokang su2025-04-11 02:04:15我在美國之音「時事大家談」節目中如此回答:「《河殇》在三十年前就抨击“龙”,实际上是抨击中国的“龙神文化”。你看这三十年,在中国大陆,皇权思想、真命天子、逆来顺受这一套,泛滥得一塌糊涂,这个东西当然跟中共的统治有关系,但是中国文化里的消极因素做了看不见的铺垫。」我也曾馬里蘭波多馬克文化沙龍重談《河殇》,留下一份文字稿。这部电视片,引发了下面三种效应: 1、全国电视轰动, 2、高层政治博弈, 3、华#河殇#龙神文化#中国文化
xiaokang su2025-04-07 00:55:49《河殤》与一代人驾驭现代化的紧张局势触动了深层次的共鸣。它的作家苏晓康很快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这部纪录片得到了党内高层人士的支持,包括前主席杨尚昆、邓樸方(邓小平的儿子)和总理赵紫阳——他们每个人都支持甚至主持了该系列的特别放映。但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之后——一些学者认为,部分是由《河殤》的广泛影响所催化——该系列在大规模的政治镇压中被禁止。几十年后,《河殤》仍然是一份强有#河殤#现代化#公共知识分子
xiaokang su2025-03-27 22:23:28嚴家祺領我一路走回家去,談起誤了妻兒的痛楚,也是幾近抽噎,流亡遭致的家室窘困,他是別樣辛酸,最慘一樁,是兩度丟下兒子,頭一次扔在八九逃亡,他們在巴黎安頓下來,才去把兒子嚴嚴救出中國;一九九四年他們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移居美國後,嚴嚴留在巴黎,自食其力、打工謀生,然後他們竟十九次申請兒子赴美簽證被拒,家祺說:「高臯七、八年沒有一個笑容,日子怎麼過啊?」直到高臯入了美國籍,二○○一年才辦成兒子的移#流亡#家庭困境#移民问题
xiaokang su2025-03-27 21:47:31我最初遇到的傅莉,是一個何等矯健的北方姑娘。然而,那次從廬山下來不久,我第一次目睹了她悲切的一面,至今鑲嵌在我的記憶中。那次我們新婚旅行,從鄭州、漢口、廬山、上海、泰山、北京,一路上她都快快樂樂,唯獨在上海、尤其在繁華大街如南京路口一帶,她不斷冒出無名火,連連發作,我在她後面緊跟慢追,不知道她在生什麼氣,結婚以後她也從未提起,直到車禍後她才常常提取她的記憶,其中便有她畢生僅有的一次幻滅,跟這上海有#新婚旅行#幻滅#上海回憶
xiaokang su2025-03-25 02:52:49「八八滅頂」。傅莉跌傷腰椎還是骶骨,不管哪裡,是我們平靜十年的一個句號,也是我努力營造一種北美冷寂小鎮之隱居生涯的夢碎,但是這次我除了悲傷,沒有驚慌、後悔、命運感、神祕主義,而重複九三年的,是可憐的傅莉,她竟還要受那麼多罪。 追回正常生活的慾望,對我們而言真是太難了,但是只要這次能救回她大致的自理能力,只要在室內行走自如,能上廁所、自己洗澡等等,我還是可以帶著她一道生活至終老,無非我放棄社交和外#八八滅頂#腰椎#骶骨
xiaokang su2025-03-19 02:35:10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被關閉,兩極化反應,我無從置噱,只想起一件往事,我曾竭力主張建此電台,因為當年有一個論證過程,劉賓雁和我被從普林斯頓邀請加入,記得當中還有哥大黎安友教授和剛剛發布新書《生死在上海》的女作家鄭念,我和賓雁自是力主自由世界在輿論上批評中共、喚醒民眾,而使用電台乃是二戰中歐洲成功的經驗(倫敦BBC),國會認為已有美國之音,再搞一個自由亞洲純屬多餘,我記得鄭念女士也反對,她的理由很厲#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媒体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