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政治镇压
关注
朱韵和
3周前
金钟:八九六四:蛮族战胜文明 1989年的六四事件,转眼间过去了三十年。 一个杀人的政权就这样傲慢的不做任何交代的高视阔步三十年。这是独一无二的事吗?不妨拉回七十年,一样的政府一样的党,留下串串记录,闪闪烁烁。土改杀无辜的地主200万、镇反杀国府军政人员也有100多万、反右派家破人亡至少 100万、大饥荒饿死3600万、文革死于酷斗、私刑、自杀、集体屠杀数百万……这些数字因为官方的封锁和一批无耻说客的粉饰,永远无法确认。总之,包括六四在内,七十年的杀人犯都从未得到追究、清算。 为什么中国会陷入这样悲惨的命运?那是历史的异象重现:“野蛮战胜文明”。人类进步到今天的数字时代,不是因为共产党的阶级斗争邪说,而是不断地用文明战胜野蛮。中外历史上不乏野蛮压倒文明的记录。朝代系谱上,中国就有多次狩猎游牧、没有文字的落后民族用残酷血腥的征战杀戮,打败文明传统深厚、社会发展先进的汉民族。13-14世纪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建立旷世罕见的蒙元大帝国,蒙古人靠的是最野蛮残暴的屠杀,留下“黄祸”的恐怖恶梦。满族也是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髪不留头”的屠杀建立大清王朝。元清二朝都列入中国正朔,统治一二百年。 中国进入二战后全球和平民主发展新时代,何以付出七千万生命代价,让极权专制复辟70年?答案只可能是:野蛮对文明的胜利。和过去的蒙满蛮族统治一样,中国历史这场异变依靠的是一支从阶级斗争孳生的蛮族──现近9000万人的共产党。无知、粗野、没有文化教养地对十多亿中国人施行无法无天的暴政。从毛的农村包围城市到习的人脸识别维稳,以高压和洗脑手段,既摧毁中国的文明传统,又与当代普世价值为敌。他们是非我族类,是一群掌控现代科技垄断国家财富的奴隶主。他们制造新的“赤祸”,推销中国梦,不可一世。在国际共运已经崩溃三十年的今天,他们歌颂秦始皇、成吉思汗、康熙大帝,筹备建党建国“两个100年”。他们不信善恶报应,藐视历史铁律。仰望满清统治268年,高唱“向天再借五百年”……殊不知那是历史之钟停摆的时代,所谓“明亡之后无中国”,给了蛮族统治的最后机会。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有苏联瓦解的前缘,有台湾民主的示范,成功不必在我,曙光必将升起。 (2019- 6- 4纽约)
#六四事件
#天安门事件
#中国历史
#政治镇压
#人权
#反抗
#中共
#中国政治
#历史记忆
分享
评论 0
0
华语青年挺藏会 ChineseYouthStand4Tibet
4周前
当我们在2025年纪念“六四屠杀”36周年之际,也应铭记在这段历史中沉默或被忽略的藏人之声。西藏拉萨在天安门屠杀发生前,就已经历过更血腥的镇压;藏人学生更在六四运动中,承担了与汉人学生相同甚至更沉重的政治代价。同时,西藏流亡政府在关键时刻为谴责中共镇压学生,付出了极大的外交与战略成本。
#六四屠杀
#纪念活动
#西藏问题
#天安门事件
#政治镇压
#藏人权益
分享
评论 0
0
盛雪SHENG Xue
1个月前
盛雪:黑暗在太阳升起前仓皇撤退 ——纪念1989年六四屠杀三十六周年 影子踉跄地追着脚步 唯恐背后的真相被风吹散 广场上褐色的方砖沉默如铁 始终沉默如铁 踏上去—— 是翻转的宇宙 呐喊 瞬间飘远 只剩下死神形只影单 坐立不安 比子弹更有穿透力的 是——漫不经心的等待 比鲜血更刺眼的 是——遗忘后的辩白 背朝北斗 我们一遍遍雕刻那些残缺的名字 那些名字却一次次沉入血泊的河流 是谁 每年都在石阶上小心地撒下诗句 是谁 每年都在镜中擦拭 母亲眼中不肯熄灭的泪水与哀愁 那些曾高举的手臂 早已化作丛生的十字架 在火焰的倒影中 理想与饥饿相依着等待朝霞 低头的人不敢直视 直视的人早已亡命天涯 每一块匍匐的石头 都铭刻着无法诉说的伤痛与挣扎 黑夜长长的指甲 警惕地翻阅我们的年华 我们将痛苦藏进槐树的树洞 等待它能在某个春夏长出新芽 自从那一夜枪声横扫了夜色 鸟群再也没有回来安家 子弹穿过的树 至今流淌着红色的泪滴 坦克在长安街碾碎的躯体 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起身站立 风吹过纪念碑的骨缝 惊起那些失踪者的足迹 我们走出历史 却走入更深的寓意 子弹绕开肉体, 却刺穿千座城池的良知与未曾愈合的记忆 有人说 太久了 早该忘记 但 正因为太久 大众的沉默愈发狰狞诡异 不肯愈合的伤疤 在雨天和晴天都疼痛不已 三十六个春夏默默的转换 每一年 我们都举起颤抖的喉咙 穿越长城防火墙呼唤失散的身影 用白花祭奠那些永远不再生长的理念 用烛光 照亮那个连梦都不敢抵达的夜晚 我们用记忆的指尖叩问 问子弹飞行的方向和枪托背后的姓名 问母亲白发间 藏了多少封没有寄出的信 岁月不是麻木的证据 而是时代仍未痊愈的病例 人们总是问我们——累不累 ……累 每一次聚集 都是用碎石 重新铺展一幅骨骼的地图 为了让失散的灵魂找到团聚的路标 我们高举起相片 迎着风 口号也被城市的喧嚣淹没无踪 但我们不敢停 因为停下 就是默认 就是背叛 就是把用生命点燃的烛光 拱手交还——那黑暗的魔影 我们仍在纪念—— 纪念被枪杀的誓言 纪念未曾放飞的理念 纪念我们自己—— 一座拒绝被拦腰斩断的森林 等孩子一代代长大 让他们从我们眼中的不屈 读懂 什么是不能放弃也不能让它随风而去 我们用真诚 筑起最后的防线 对抗一场持续至今的镇压 直到有一天 一抹朝霞从远山后升起 黑暗 慌乱撤退 在太阳升起之前 我们肃穆地放飞眼泪 将一束束白花 交到未来少年的手中 愿他们记住—— 是什么 陪我们走到今天 是不计代价的坚守 是不会发霉的心愿 是不媚流言的高傲 是不惧邪恶的勇敢 是记忆 不是遗忘 是坦率 不是恐惧 是在黑暗的荒野举起烛光 是从废墟中挺立把握方向 陪他们 一次次穿越死亡密布的罗网 走向那一轮 升起的太阳 2025年5月28日 《中国之春》首发
#六四屠杀
#纪念活动
#历史反思
#社会抗议
#人权
#政治镇压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被忽略的“六四抗暴者” “六四抗暴者”指被当局冠以“六四暴徒”的群体。他们在89民运期间,在军队进城后,以及“六四”镇压前后,拦截车辆、烧军车、号召市民反抗、号召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用堵塞交通等各种形式对当局的镇压进行抗议的人,多为普通市民。 该书(《六四抗暴者法庭档案》)作者孙立勇表示, “六四抗暴者”是1989年民运和六四镇压中结局最悲惨的群体,他们被判的刑期最重,关押出狱后遭遇最惨,最不受国际社会关注。 他举例当年19岁的赵庆,因为烧了3辆军车被判18年,获释后找不到工作,还被不明身份人殴打,眼睛被捅瞎,2012年死于脑干大出血,才42岁。孙立勇说: “一辈子连个媳妇都没娶,在家里头受白眼,在社会上没工作。‘六四抗暴者’的就业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稍微像点样的企业,要你出示无犯罪证明啊,你要去派出所开啊,派出所说你抢劫罪、放火罪啊!不能写你没有罪啊。” 他还介绍了另一位 “六四抗暴者”。“张燕生,1989年他是北京展览馆的工人,是69年生的。1989年因为抢劫罪被判无期徒刑……他有糖尿病遗传史。张燕生在监狱就有糖尿病。为了减刑玩命干活,家里什么都没有,又没有国际社会的帮助。8、9年前刚娶了媳妇。最近我写了篇文章,希望大家帮助他,他肾衰、心衰。” 孙立勇本人当年就是一位堵军车的抗暴者。1991年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7年徒刑。他服刑的地方正好跟150多名六四抗暴者关同一个监狱。他说,每天晚上都会听到那些抗暴者或因完不成生产指标,或是说了不思悔改的话,被狱警电击时发出的哀嚎声。孙立勇说: “这些个被电的哀嚎声今天都30年了,还常常回荡在我的耳旁啊。我2004年来到了澳大利亚,出来以后才知道没人关心这些人。六四普通的市民、最勇敢的人,没人理你知道吗?然后当时的这些学生领袖们很风光,他们有资源,但这些市民得到什么?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的赞美,这个历史和现实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就觉得应该去为他们发声。” 这本书包括了孙立勇13年来搜集到的108名“六四抗暴者”的法庭文件,包括逮捕证、起诉书、判决书、终审裁定书、释放证等,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已故湖南邵阳民运人士李旺阳、现旅居瑞典的茉莉,还有多年来孙立勇本人对这些抗暴者艰难现状写下的文字。 “六四抗暴者”长期得不到外界关注的原因之一是中共司法当局给他们贴上的刑事犯罪的标签。他们的行为被认为超出了非暴力反抗的范围。但宋永毅表示,当国家使用暴力镇压人民时,人民有权反抗;在天安门事件中,最大的暴徒是下令屠杀手无寸铁百姓的中共当局和领导人邓小平。他说: “中共常常把政治犯刑事化、污名化,你反抗了,烧了我们的坦克烧了我们的装甲车,但别忘了谁把坦克开到长安街上去,谁用坦克把方政两条腿给压断了?那是国家暴力。当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被迫进行自卫的时候,无论在法律和情理上都是无可指责的。党国家使用暴力进行非法地非正义的镇压的时候,人民群众有自卫的权利、有使用暴力反抗的权利。这个概念要大声地说出来,要进行纠正。” ---方冰 久岛 美國之音
#六四
#民主运动
#抗议
#中国历史
#六四抗暴者
#社会不公
#政治镇压
#历史书籍
分享
评论 0
0
吴仁华
1个月前
2019年六四屠杀事件30周年之前,我撰写了有关六四镇压关键性问题的十四篇文章:《北京戒严的缘起和决策过程》、《关于北京戒严的军事部署》、《戒严部队的数量和番号》、《防止党内“政变”和军队“兵变” 》、《进京的戒严部队和进京路线》、《天安门广场清场命令的下达》、《戒严部队的挺进目标和路线》、《开枪命令的下达情况》、《关于天安门广场清场》、《一场没有武装对手的战争》、《军人和武警的死亡情况》、《戒严部队军人凶狠杀人原因》、《戒严部队军人事后的疯狂报复》、《一份论功行赏的升官晋爵名单》。 这十四篇文章后来收录于《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一书,并以《六四20周年祭》的副标题发表在电子版《中国人权双周刊》。 为了方便推友阅读,特将这十四篇文章以跟帖的方式发布于此。
#六四事件
#天安门事件
#民主运动
#中国历史
#政治镇压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吴仁华: 1.89年6月4日清晨,坦克第1师三辆坦克在团长罗刚率领下,在新华门附近六部口从背后追轧从广场撤离的学生队伍,导致11人死亡,许多人伤残。 2.89年6月4日清晨,六部口,坦克追轧学生撤离队伍。北京體育學院學生方政被壓斷雙腿,掛靠在路邊欄杆上,民眾在救護止血。 3.89年6月4日清晨,新华门附近六部口,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设置了警戒线。就是这支坦克部队制造了六部口追轧学生撤离队伍惨案。 4.89年6月4日清晨,制造六部口惨案的坦克第1师军官们。左起:唐琳、张芝元、王孝国、张武佃、高青云、金海龙、邓汉桥、贾振禄、姚跃旋、臧远征、彭杰。 六四镇压时,坦克第一团副团长贾振禄与团长罗刚一起指挥坦克车队追轧学生撤离队伍,后来贾振禄升任坦克第一师副师长,罗刚升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 这张照片是我在搜寻六四戒严部队资料时发现的,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在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改编为装甲第1师之后,照片中的军官们都曾经参与六四镇压。
#六四事件
#天安门事件
#坦克追轧
#学生运动
#1989年
#政治镇压
分享
评论 0
0
xiaokang su
2个月前
《河殤》与一代人驾驭现代化的紧张局势触动了深层次的共鸣。它的作家苏晓康很快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这部纪录片得到了党内高层人士的支持,包括前主席杨尚昆、邓樸方(邓小平的儿子)和总理赵紫阳——他们每个人都支持甚至主持了该系列的特别放映。但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之后——一些学者认为,部分是由《河殤》的广泛影响所催化——该系列在大规模的政治镇压中被禁止。几十年后,《河殤》仍然是一份强有力的历史文献。它的主题继续引起共鸣,特别是随着该系列倡导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民主、人权、法治——不仅在中国,而且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都越来越受到打击。?
#河殤
#现代化
#公共知识分子
#政治镇压
#天安门广场抗议
#1989年
#苏晓康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ꑭ
4个月前
烏克蘭已經變成了一個警察國家,司法系統被摧毀,烏克蘭安全局控制政治,反對派被鎮壓,不再有自由——卡爾森
#乌克兰局势
#司法系统崩溃
#政治镇压
#警察国家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