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2周前
基钦周期,我曾多次提及,如👇在2022年5月25日,提前预测2023年第一季度是基钦周期的扩张期(当时 #BTC 2万美金附近,英伟达不到20美金)。如今接近扩张期顶点,转向收缩期,可能需要注意了!⚠️ 我一直相信,市场的节奏是有规律的,就像潮汐——不是一直涨,也不是一直跌。其中一个比较好用的“潮汐表”,大约是4到4.5年一个轮回:前面2-3年是扩张期,后面2年左右是收缩期。扩张期我们可以增加风险资产配置,容错率高,机会大。收缩期增加固收和防守资产配置,容错率低,机会少,需耐心! 2025年4月,基钦周期的经济活动高点其实已经出现了。但有意思的是,股市通常会滞后,因为经济数据拐点出来后,股市还会惯性冲一段,尤其是美国股市那种“有钱任性”的主角戏。现在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还在扩张期,不过很明显,我们已经接近末期了。 我自己盯的几个信号,最近越来越感觉像是要收尾: 1️⃣越来越多国家的股市创新高乏力 以前是全球股市你追我赶,现在很多国家股市已经跑不动了,美股独自嗨的感觉特别明显,这其实是末期的典型特征。 2️⃣美股内部的弱指数掉队 标普500和纳指100的头部股票还在撑,但罗素2000这些小盘股指数已经有点气喘吁吁。历史告诉我,一旦内部出现分化,接下来大盘也迟早会掉下来。 3️⃣领先指标大宗期货(比如铜、部分工业原料)不再创新高 这些东西对经济周期特别敏感,比股市先走一步。它们冲不动了,其实是在给股市打提前量的“退潮预警”。 4️⃣时间窗口 我是个爱翻老黄历的老韭菜——上一次最长的基钦扩张是纳指100从 2011年8月涨到 2015年7月,47个月,那真是“九条命的牛市”。标普500那轮也就43个月。 而这轮呢?标普和纳指都已经涨了34个月,超过了平均的33个月。理论上,这之后的涨幅很可能是“虚涨”,也就是说,后面的基钦收缩会把这段涨幅全吃回去。 所以现在我的心态就是——不着急冲最后这几个月的热闹,而是等收缩期来临,等便宜货。 现在的美股,就像一列开了三年多的高铁,已经快到终点站了,虽然还能滑行一段,但速度明显慢了。聪明的做法是站在车门口,准备下车,等下一班列车,而不是在最后几公里还拼命往里挤!加密也可参考!🧐
Rocky
3周前
今天刚看完了瑞银的策略报告,大概来讲讲: 报告中核心论点是:市场涨得太高、太快、太集中、太拥挤了,现在有点“悬”。不适合冲动进场,反而该想想怎么防守,甚至适度减仓。 整体上,这份报告传递的一个最重要的信号就是:“大部队已经冲到最前线了,后面没啥人跟了,如果前面一慌,踩踏就来了。” 这怎么讲呢?咱们细拆下去看。 📌 1️⃣仓位太挤了 —— CTA基金“满仓冲锋” 报告中提到,搞量化交易(CTA)的那些系统性基金,现在美股的多头仓位已经堆得非常满了,到了92分位,这啥意思? 你可以理解成:这帮人历史上有100次建仓,这次是排在前8名最激进的。 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没什么“再买的余地”了,只能卖。 而这类基金最大的特点是啥?动作快、方向狠,风一吹草动,就全体调头。 如果未来市场一出问题,这些CTA一反手卖,那就不是小调整,是踩踏式的下跌。 📌 2️⃣市场涨得太集中 —— 就靠几个科技大佬撑着 报告还提到一个非常危险的结构性问题:整个标普500的上涨,几乎就靠几家科技巨头在撑。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 • 7月整个标普500涨了2.8% • 英伟达一个公司就贡献了其中的42% 再看权重:标普500里,前十大公司就占了40%的权重,微软和英伟达加起来就15%! 什么意思?其他490家公司其实根本没怎么涨,甚至还在跌。 这种“涨在几个头上”的市场,很容易失衡。 • 要么这几个巨头继续飞——但现在估值已经不便宜了 • 要么一旦它们补跌——整个大盘直接跪 📌 3️⃣内部在分化,板块在轮动,风格可能要变了 报告还提到: • 市场内部的风格已经开始变了,消费和医药板块有剧烈轮动 • 有些跌惨的板块开始有人抄底了 • 那些涨疯的AI、科技,反而有点开始获利了结 所以我自己的理解是:风格轮动可能来了,均值回归在逼近。 📌 4️⃣资金流向正在悄悄变 你别看大盘还挺稳,资金已经在悄悄“换位”了。 • 欧洲资金:开始净卖出了,尤其卖消费和银行 • 美洲:买的是媒体、零售、REITs、半导体 • 亚太:买的是半导体、电信、航空 我看到这儿的理解是:投资者正在悄悄地降低风险,换防御品种,布局轮动。 📌 5️⃣美元空头交易太拥挤,反弹会带来踩踏 这点瑞银特别提醒了:做空美元的交易现在非常拥挤,一旦美元反弹,空头平仓的踩踏会带来巨震。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 • 美元上来了 • 美股特别是科技股反而会受压 • 反而是欧股、价值股等低位资产可能受益 📌 6️⃣季节性不利,波动可能放大 这点我自己也挺关注,每年8月、9月都是比较危险的时点。 • 8月是VIX波动率一年里涨幅最大的月份 • 9月是股市全年表现最差的月份 而现在呢? • 市场真实波动率(比如VIX)还很低 • 但仓位那么高、集中度那么大 就像一根绷紧的弦,没事的时候它安静,但一下“风吹草动”,就可能断了。 整体来看,跟我们策略是一致性的,最近临近8月,我们都在提示一些风险,尽量别追高,要防守,甚至要做利润保护的对冲。 报告中提到: • 这是今年他们瑞银第一次对市场“极度谨慎” • 建议采取“显著净空头策略”,或者至少“防御性姿态” 作为我个人,我的一些策略建议: 短线操作上: • 不追高,反弹就减一点 • 会考虑用期权做一点保护 • 保持灵活,如果有急跌,看看有没有错杀机会 中期思路上: • 重点观察赛道轮动和ETF上架 • 关注一些被错杀、有估值优势、跌出价值的板块和个股 • 也会盯着美元和美债走势,看看有没有更大的宏观变盘信号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Rocky
4周前
相对于换人鲍威尔,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CFT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的任命,毕竟他掌管着加密ETF的生杀大权。假如Brian Quintenz坐上了CFTC主席,将是美国加密市场从野蛮生长向制度循环升级的关键开关。🧐 Brian Quintenz 被提名为 CFTC 主席,这是加密市场很关键的一步。他之前曾在 2017–2021 年任 CFTC 专员,由特朗普任命,期间推动发布首个 #BTC 和 #ETH 期货合约,推动了加密衍生品合规落地 。 之后他加入 #a16z 担任全球政策负责人,也参与 Kalshi(事件市场)董事会,还在 Crypto Council for Innovation 建言献策 。 他自己说:“CFTC 应该支持美国成为区块链创新中心”,又强调“应为数字资产立法提供明确监管架构” 。可以说,他是加密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 为什么这件事对加密市场特别重要? 1️⃣政策方向信号明确——CFTC将是重点监管机构 美国新一波政策趋势倾向于把非证券类加密资产交由 CFTC 管理,而不是 SEC。Quintenz 提名就意味着未来法规可能更有方向性、也更友好:支持行业创新,并且会大力支持加密ETF的发行 。 2️⃣更可能推动结构清晰的监管规则 Quintenz 有明确倾向,为数字资产建立量化、原则导向、风险定级监管系统,而不是一刀切。他过去主持的技术咨询委员会就是在推动这种思路 。 3️⃣道德立场十分明确 他曾是 Kalshi 董事,Kalshi 最近和 CFTC 有纠葛。他已承诺如果确认上任,会退出相关利益并避开议题决策 。这让我放心他在监管立场上努力保持独立判断。 但目前他的确认进程被白宫两次延迟投票,也说明其中还存在一定困扰过初期障碍,但我认为结果一定是顺利的,毕竟美国是资本主导的市场。 其实对于我们加密投资者来说,Brian Quintenz上任,必然会对加密市场带来信心提振和长期性利好,将推动美国加快立法进程,明确哪些代币是“商品”、哪些是“证券”,这对交易所、稳定币合法化、ETF审批都有利。另外也会加快机构资金的加速入场,熟悉政策流程的Brian Quintenz能推进更多合规产品落地,比如 CFTC 主导的衍生品合规交易、衍生合约审批等。 从投资者保护来看,未来对项目要求更清晰也会更严格:CFTC 会更关注价格发现、欺诈防范、保证金制度设计等,项目方若合规建设得体,可能获得更快通道。 总的来说,Quintenz 的提名,是 政策“转正”+ 市场预测清晰化+ 行业预期稳定的三重信号,是一个周期性重要节点。🧐
Rocky
4周前
今天看完梁瑞安写的投资随笔,收获颇大。 俗话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投资市场中,抓大放小,抓核心机会,从三个角度切入寻找不同确定性机会,交易周期,赛道轮动,市场切换(币和股的切换)。 市场中,我们核心还是要抓【赚周期的钱】,周期是大钱,就像当下,#BTC 12万美金,和23年初 #BTC 2万美金,它的周期和赔率,是截然不同的,周期顶点附近,我们宁可压缩筹码,做好足够的安全垫,为下一轮新周期,做好本金准备,是最佳的策略。 一轮大周期中,它往往具备赛道轮动,以前我们能看到一轮大饼拉盘后,横盘阶段,开始meme币——AI币——公链——生态币,这样的传导机制,这种就是赛道轮动,大周期中抓轮动的优势是‘足够高的容错率’。而在周期顶点阶段,反而要抓大放小,注重流动性第一原则,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市场切换,币和股,之间往往是有时间差的;美股和港股(A股)也是有时间差的;可能很多人不玩商品期货,商品周期和股票周期,也是有时间差的。所以在不同时间差中,选取对应的市场参与投资,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过去3年是中国的债牛,类债股也很牛,比如长江电力等。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投资出错,而是选取的市场,此市场周期做出了误判。 所以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核心思维是,抓大放小,核心抓周期,周期正确的背景下,抓赛道轮动。在周期不对的情况下,切换市场,通过市场周期的调整,合理跳转到正确的周期中,参与其中,顺势而为,方为英雄!
Rocky
4周前
最近Genius法案实施以后,稳定币赛道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稳定币首看 #Circle,而 #Circle 的合作伙伴中,首看 #SUI 和 #SEI,而 #SEI 作为成长性更强的选手,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核心。所以 #SEI 一举一动,我们都有做仔细研究和分析,最近留意到一个现象:「SEI 的机构化速度正在加速」,而 #CoinShares 最新推出的质押型 SEI ETP,简直可以说是这波趋势的“定音锤”。 ✅ 科普ETP 是什么?可质押的潜力更大! 咱们先简单说下什么是 ETP(Exchange-Traded Product): 就是你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到的加密资产投资产品,类似比特币ETF,但通常是在欧洲或亚洲市场更常见。 这次 #CoinShares 推出的是“质押型 SEI ETP”,意思是: •投资人买的是合规的 #SEI 敞口; •同时 #CoinShares 把这部分 #SEI 拿去链上质押; •产生的质押收益会返还给持有人,不是平台自己吃掉。 也就是说:你持有的是“会生息”的合规 #SEI 敞口。这比传统 ETP 更具吸引力,对于追求收益的机构来说,性价比更高。 ✅ #CoinShares 是谁?为啥这个ETP靠谱? #CoinShares 是谁?一句话说清楚: 欧洲最老牌的加密资产管理公司之一,AUM(管理资产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而且是 MiCA 监管框架下的合规机构。 它旗下已经有多个主流资产的 ETP,包括 #BTC、#ETH、#SOL、#DOT,现在轮到 #SEI。 这说明什么?说明 #CoinShares 真把 SEI 当做“下一代基础设施资产”来看待,愿意为它搭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入口。 ✅ 为什么是 #SEI?它有啥吸引机构的本事? 自从 #Circle 上市以来,我们就一直关注 #SEI,之前也做过很多详细介绍: •专为交易而生,链级别集成订单簿功能,性能极强; •原生支持并行交易,TPS 和终端延迟表现优秀; •SEI V2 更是直接支持以太坊智能合约兼容。 也就是说,它既快、又能跑以太坊的东西、又专注金融场景,对 TradFi很友好。机构要进场,一定要找能承载“交易量”和“合规性”的公链,#SEI 恰好符合这个特质。 ✅ #SEI 的合规金融路线已经成型 别忘了,早在前段时间,Valour 就已经推出了第一个 SEI ETP,这次 CoinShares 等于是在接力。 这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SEI 正在被欧洲传统金融市场当作“合规可投的基础设施类资产”来看待。 也就是说,#SEI 不再只是Web3圈子的投机币,而是开始进入养老金、家族办公室、机构ETF组合的白名单。而一旦这些“长钱”进来了,#SEI 的估值体系就不一样了。 总的来说,此次 #CoinShares 推出质押型 SEI ETP,是 #SEI 走向主流金融资产池的重要节点,也是合规化路径的一大迈步。#SEI 的定位越来越像“交易基础设施层”,有点类似 Solana 的发展路径。 我个人会持续关注 #SEI 的现货走势和链上TVL变化,同时开始准备纳入中长期配置的考虑。因为当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愿意把你“包装给机构买”,它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
Rocky
1个月前
Rocky
1个月前
身体健康和创造力,是未来人类战胜 #AI 的核心要素! 《激发心灵潜力》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身体健康,物质财富,时间自由,人际关系,精神满足;这几个排序,身体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凡事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一律不做,比如吸烟喝酒。 当我真正意识到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看到有身边的朋友离去,有老人仙逝,让我深深感到生命的脆弱。当我患了两次新冠后,叠加疫苗的影响,身体每况愈下。由于 #Web3 与美股的因素,时间经常颠倒作息,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时常暂坐便会乏力,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而真正亮红灯是在一天夜晚,我照旧熬夜到凌晨,但心脏突然有心悸的感觉,无法呼吸,全身冒冷汗,家里常备的安宫牛黄丸,救了我一命。 从此以后,我开始逐渐选择慢下来,放下或者放权一些工作,开始逐渐走向做减法的路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开始注重饮食,学习自己烹饪,减少外出饮食和外卖。增加有氧的锻炼内容,开始拿回自己大学时代的爱好,骑车🚴和跑步🏃,并且逐渐热爱上了户外,并迷上了徒步。 每到周末,我都会选择进山里待着(徒步)或者骑行,大自然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和能量补给站。徒步和骑行,让你专注当下,丢下电子设备,聆听自己的呼吸和森林的虫鸣鸟叫。当你开始慢下来,开始回归简单的生活,很多烦恼和我执,便会放下,一旦放下,一旦无为,很多事物反而向自己理想的路径开始运转起来。就像紧握的拳头,它是无法攥紧沙子的。你只有松弛下来,张开手掌,才能承托更多。 关于创造力方面,龙应台以前写过:没有摸过树的皮,闻过花的香,没有走进过大自然,没有穿越过一座古城,没有在清晨逛过市场,那么,一个孩子如何成长呢? 所以说,美的趣味最好便是在大自然中培养。未来是 #AI 的时代,身体健康和创造力是最大需要补足的地方,而大自然是人类孕育创造力最佳的场域。有人可能会迷惑,大自然不就是那些树呀,山呀,湖泊呀,动物呀,旷野呀,日月星辰呀?人类的创造力怎么会跟这些简单的天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是的,创造力是一种宝贵的直觉,是形象的延伸,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创造力人人都有,但有的人丰富,有的人匮乏。创造力丰富的人对字宙万物充满好奇,通过细密的观察和联想,可以提炼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形成智慧并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绝大多数的人之所以缺乏创造力,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遗忘了星空和旷野,失去了尽情想象的能力,不会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想象和直觉的光芒。 人们总是认为科学、人文、艺术才是有价值的,却忘了大自然才是诞生它们的温床与母腹。 让我们一同拥抱旷野,专注当下,一直说明天就好,明年再来,不妨就今天,不妨就当下! 我不想等待 不想在无尽的山脚下看未来 我只知道水会冷,风会停,春不再 人生就在于逞一时之快 明天太遥远 我要现在 不妨就今天 共勉之!
Rocky
1个月前
我们最近一直在关注稳定币和 #RWA 赛道,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投资人。最近我特别关注的一件事是—— #Circle 原生 USDC 和 #CCTP 正式上线了 #Sei。 别小看这个新闻,它是稳定币基础设施迈入“高速执行时代”的关键一步。我大概来讲讲其中的发展思路和未来潜力。首先用一句大白话来说:现在你可以在 #Sei 这个快得像交易所的链上,原生用上最靠谱的美元稳定币 USDC,而且跨链也变得超级高效。 🧐为啥我觉得这是个关键信号? 1️⃣ #Circle 和 #Sei 的关系,不只是“上线”,而是“战略绑定” #Circle 可不是随便上个链就算了事,它是在 IPO 文件里特意点名了 #Sei,还亲自投资过,这说明 #Circle 早就看中了 #Sei 的潜力。这种关系,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客户”那种层次。 2️⃣ #USDC 原生上线 + #CCTP,是真正稳定币的“高速公路” 原生 USDC 上线代表这不是“桥过来的伪币版本”,是官方铸造的、可回兑美元的正牌货。而 CCTP(Circle 的跨链传输协议)让你无需桥、无需中转资产池,就能在链间无缝传输 USDC,效率、安全性、合规性都拉满。 3️⃣ #Sei 本身的定位非常关键:不是炒币链,是“交易执行链” #Sei 这条链设计就像交易所,专为高速、低延迟的金融级交易场景打造。稳定币天然就是“交易的燃料”,放在 Sei 上简直天作之合。这代表了一个很重要的叙事转向:不是去哪里炒币,而是去哪里“结算”真实交易。 从整个稳定格局和视角来看,此次整合的战略意义非凡,具备长线的影响力,这是“稳定币即金融操作系统”的重要一步。#Circle 在构建一个“可组合、合规、链上美元”体系,而 #Sei 是未来“链上结算层”的基础设施之一。这就像 #VISA 和 #NASDAQ 级别的东西要合体了,稳定币作为“支付引擎”,#Sei 作为“交易引擎”,要一起服务下一代链上金融的核心场景。 尤其是对于机构来说,有稳定币但没有稳定的执行环境,没用;有高性能链但没有合规资产,白搭。现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Sei 未来的潜力不言而喻。 如果说以前的稳定币是用来“转账”的,那么现在的稳定币是用来“跑交易”的。而交易的终局,就是要快、稳、低成本,还得合法合规。那么 #Sei 正在转型成为这种合法合规的“金融结算层”,不再是光靠空投吸引散户,而是真正开始对接稳定币、跨链传输、机构托管这些合规化的“基本盘”。 #Sei + #USDC + #CCTP 这一套组合拳,正在往这个终局上打。而这个终局,就是链上金融成为主流金融的替代方案之一。 📈对我们 #Web3 投资人来说,这释放了几个投资信号,我会重点关注: •#Sei 上的原生 DeFi 项目,尤其是衍生品、结算工具类应用; •利用 #CCTP 做链间稳定币迁移的基础设施; •与 #Circle 合作深度整合的链、托管机构、支付系统。 此次围绕《Genius法案》和 #Circle 稳定币扩张,一场关于链上美元基础设施与高性能链金融演化方向的合流正在爆发。别眨眼,这可能是本轮稳定币爆发周期的起点。🧐
Rocky
1个月前
虽然最近M2都在增长,但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流动性的问题,目前整体宏观数据还是比较混沌的,尤其是中国通缩,各项经济指标还在泥沼中挣扎;欧洲被美国30%关税影响,今天雷诺和 #ASML 因财报不及预期,股价暴跌,也侧面折射出欧洲经济的脆弱性。现在最大问题,还是长端债券利率高企可能引发的流动性紧张问题。 彭博的政府债券流动性指数(图1图2)——简单讲,这个指数越高,就代表债券市场的买卖越不顺、成交越难,市场越“卡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了大堵车,不是没人开车,而是太多车上路、路太窄、油不够。现在这个指数已经冲到6.5点,创了历史新高,甚至比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还严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目前,日本30年期国债利率飙到3.20%,历史新高;美国30年期国债突破5%(历史罕见),相当于政府疯狂发债,但没人敢接盘美国、日本这两个债务大户,最近都在大规模发债。供应猛增,但需求不足。投资人偏向谨慎,不太愿意买,这时候便容易引发流动性危机。 我们经常说‘债市是全球金融系统的地基’。如果政府债券的流动性都出问题,那企业发债、银行放贷、投资人对冲都会跟着“卡壳”。与此同时,融资成本上升,企业融资更难,银行风险暴露,股市也可能跟着下跌。最后会影响经济的“血液循环”,甚至严重情况,会演化成金融系统性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急需降息的关键原因(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在想办法换掉鲍威尔)。 说到底,债市就像金融系统的“心脏”,现在心跳越来越乱。如果这颗心出了问题,美股、加密、房地产都很难独善其身。所以这波流动性危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虽然美股和加密市场,还在高歌猛进,但该防守时就防守,该落袋为安就落袋,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