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2个月前
Rocky
2个月前
最近 JP Morgan 和 Morgan Stanley 都出了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值得看一下。整体上论述了几点: 1️⃣特朗普2.0:是风险也是机会 • 风险面:关税大概率会提升,有望达到GDP的近1%,这是冷战后最大的贸易逆转,全球供应链重组。 • 机会面:税改计划和放松金融监管,可能刺激并购、贷款、银行股表现。 当前未来12个月,我们大概率会面临金融市场的高波动,高风险,但不是纯利空。对能源、国防等“本土经济”板块可能是利好。 2️⃣全球视角:美元走弱, 欧洲、日本、香港反弹 • 美元强势周期或已见顶,全球资金开始“再平衡”。 • 欧洲财政扩张+去工业政策、日本政策维稳,有望迎来长久以来的“相对表现改善”机会。 今年是非美市场,整体投资回报高于美国市场的罕见年份(如图2)。所以投资上,别再all in美股,全球配置是大趋势,尤其是日欧恒生具备估值优势和政策驱动力。 3️⃣投资逻辑上的优化 • 今年是高波动之年,投资组合需要“韧性”:现在不是拼单一资产爆发力,而是拼结构抗压性。 • 通胀 & 增长双向风险并存:资产组合需能兼顾下行保护和上行机会。 • 机会资产类型: 核心防御:黄金、对冲基金、基础设施 进攻辅助:结构性股票票据、非公开信贷 有没有发现一个神奇现象,这套投资组合的优化,跟我们年初1月1日,在置顶推文写的“全天候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4️⃣ #AI 依旧充满机会,关注应用端 • AI没人谈?仅仅是错觉而已:AI降本增效趋势持续,利好科技板块,尤其是基础设施和AI企业应用端产品。 • AI作为新兴产业革命,它改造工业和科技行业,是全面而又立体的,基本所有的现有中高端产业,都能被二次改造+升级,尤其是金融业和生物科技领域。 关注在高附加值领域,AI对行业的渗透和优化,对人才和效率的提升,是AI给行业带来最大的机会和产业革命。 5️⃣关于加密 & 比特币&黄金 • JP Morgan态度中性偏保守:认为加密资产波动太大,短期内仍难当“投资组合的稳定器”,更佳看好黄金在美元弱势背景下,风险对冲的效果。 • 建议配置黄金多于加密;如果配加密,也要控制比例(5%以内)。 6️⃣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加剧 • 美国经济增长在 2024年增长 2.8%(第四季度为 2.5%)之后。而今年2025年由于移民限制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将会加剧美国经济增长的下滑,全年经济可能会放缓至 1.5%(第四季度为 1%),2026 年可能会放缓至 1%。 • 由于企业将部分关税相关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通胀可能会加速,并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3%至3.5%的峰值。此外,移民限制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并引发服务业通胀。 总体来说,2025年必然是一个动荡和高波动之年,其中充满了机会和危机,高波动,必然就有波峰和低谷,‘耐心’是今年最大的投资命题,切忌浮躁,切忌杠杠和合约。今年核心就一个‘稳’字。宁可出门游山玩水,也不要在高波动中上头下重注。切记!
Rocky
2个月前
Rocky
2个月前
昨天比较多朋友在后台咨询我们“逃顶”关键词的依据。有趣的是,我们那天在饭桌上也同步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且一致性的提到了金融史上的一个时间点,1966-1968年。 在我们金融分析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种历史金融周期“镜像分析”的逻辑,去比较和对比,市场的差异和变化性。 有趣的是,2025年具有与1968年极为相似的金融与宏观环境特征: 1️⃣ 通胀韧性相似 • 1968年前后的财政支出扩大(越战 + 社保)= 结构性需求刺激 • 当前的财政赤字+重建制造业+军费支出 = 需求拉动+供应冲击 • 核心通胀黏性极强,使得美联储难以真正放松政策 2️⃣ 货币政策节奏镜像 • 1966 倒挂 → 1967 宽松被误读为终点 → 实则是更深紧缩前的缓冲 • 2023 加息暂停 → 市场乐观解读 → 实则 QT 持续,利差未恢复,紧缩效应或滞后兑现 3️⃣ 市场动荡 • 1968年4月份马丁·路德金遇刺,25城市爆发骚乱和游行。国际事件上,法国大罢工、芝加哥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暴力冲突、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 • 现如今,特朗普上台引发关税政策+地缘政治,诸多不确定性。国际事件上,印巴冲突,俄乌冲突,伊朗以色列中东冲突等。 4️⃣ 估值+盈利拐点临近 • 1968年后CAPE 与 EPS 同时由正转负 → 启动 1970 年熊市 • 当前 CAPE Z-score 靠近上沿,一旦 EPS 同比转负,可能是引爆点。EPS也成为我们当前十分关注的指标之一,一旦企业盈利周期进入负反馈,大多会常常出现裁员或压缩资本开支的行为特征,需要关注。 虽然话说,历史不代表未来,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可用历史“锚定概率”与“估值极限”来做仓位管理的有效提前的预案。另外一点是金融史无法预测市场转折的时点,但可以提供警惕的方向与结构的参考,这十分具有实践意义。所以1968 告诉我们:软着陆≠终局,真正的杀伤来自“滞后变量”共振:盈利见顶 + 利率维持高位 + 情绪过热。 整体来看,当前的所有信号都在逼近临界点,提前准备一点预防方案,总比真正危机来临时,惊慌错乱要稳妥。🧐
Rocky
2个月前
#FLock 是我们早期一直介绍和跟踪的 #AI 项目,一个脚踏实地做去中心化 #AI 模型训练和部署的 #Web3 项目,有落地、有产品、有合作,今天还上了 #Upbit 和 #Bithumb 韩国两大交易所,币价一度上涨超40%,强势引爆了韩国市场,打破了很多“空气 DeAI 项目”的圈套。 简单讲,#FLock 是把“AI 模型训练”搬到区块链上的平台。 传统 AI 模型训练是大公司(像阿里云、OpenAI)在中心化大数据中心里做,FLock 说:我们搞个“去中心化版的 OpenAI”! 怎么搞?它围绕三个核心模块搭系统: 1️⃣AI Arena – AI 模型的训练场,用户提供数据/算力,训练模型; 2️⃣FL Alliance – 数据提供者、开发者、项目方之间的数据协作联盟; 3️⃣Moonbase – 模型的运行和调用环境,比如你训练完模型,可以部署它给别人用。 这就组成一个闭环的“数据 → 模型 → 应用”的去中心化 AI 工厂。 伴随 #FLock 在 #Upbit 与 #Bithumb 两大交易所同步上线,值得重点重视,因为#FLock 目前是韩国主流交易所中估值最低的 #AI 项目。当前 #FLock 的FDV市值仅约 1.37 亿美元,而流通市值约为2500万美元,相较于同赛道#AI 项目,属于较为低估的状态。而最近项目方还主动质押了 1000 万枚 #FLock 代币,锁仓一年,也充分说明了团队的长期愿景长期建设的信仰。叠加最近创新方案‘gmFLOCK 质押机制’,相信 #FLock 的价值重估正在到来。 💎 讲讲创新:gmFLOCK质押机制(矿工/投资人都该看懂) 👀 一句话解释:你质押的时间越久,挖矿权重越高,奖励拿得越多。 🔍 机制拆解: • 把 $FLOCK 质押进去,生成不可转让的 gmFLOCK(像一种锁仓凭证) • 基础比率是 1:1,但每多锁一天,权重 +0.006 • 最长锁 365 天,能拿到 3 倍挖矿权重! 🌱 好处是什么? • 鼓励长期投资者,防止“挖提卖”的投机行为 • 让 Token 真正参与平台运作,而不是光炒价格 • gmFLOCK 不可交易,防止炒作,激励回归生态贡献 📈 目前 gmFLOCK 锁仓占比超 21%,平均锁仓时间 268 天,充分说明了社区用户对 #FLock 非常信任和看好(如👇图)。 📝讲完了这么多表面的东西,再看看 #FLock 内核的硬货。 1️⃣ #FLock 跟阿里云和 Qwen 达成战略合作,我们知道阿里云的 Qwen 模型是目前中国最强开源大模型之一,#FLock 和 Qwen 联手,把中心化模型引进去中心化平台训练和部署。Web2与Web3企业的强强联手,真正打破了“DeAI 项目只会喊口号”的局限,同时也证明了 #FLock 是个被 Web2 大厂认可的 Web3 项目,而不是纸上谈兵和花拳绣腿。 2️⃣前不久 #FLock 跟 #Base 合作,准备替换掉 Claude 模型,原先 #Base 的链上交互是由中心化模型 Claude 提供 AI 接口,目前换成了 FLock 的 Web3 Agent 模型,用户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完成链上交易、钱包管理、DeFi 自动操作。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模式,实现了模型本地运行,数据不上传,用户隐私 100% 安全,用户还可以自己训练自己的链上 #AI 助理,个性化定制。 整体来说,#FLock 在DeAI赛道的潜力十分巨大,优秀的团队,充足的融资(1100万美金),强大的Web2 Web3大厂合作背景,扎实的创新,尤其是韩国两大核心交易所,引爆市场注意力焦点,而低估的市值,黑马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