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6个月前
我们算是最早一批,今年喊从美股转战港股的投资博主,年初七港股开市就让大家押注港股。投资逻辑很简单:逆向投资+错位投资法。我们在小群经常讲解这套策略,投资是反人性的,永远是28策略。 另外今年港股打新也是一个极佳的套利机会。所有的 #Web3 交易和资产的玩法,基本都来自Web2传统金融,假如您Web3交易所打新玩的很牛逼,我相信Web2也不差。而且港股打新玩法更新后,打新占用的资金只需要2天,还能融资申购,可谓机会多多。从24年的数据来看(如图4),超额认购的热门公司,收益都十分可观。 但港股FINI系统升级以后,一人多户打新时代算是彻底结束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人海战术,七大姑八大姨,开香港银行卡+富途证券或者老虎证券,多号打新。比如最近火爆的蜜雪1272倍的超额认购,热度非凡,基本是中签后暗盘抛售,稳赚。随着今年港股热度的起来,假如你不喜欢炒股,那就稳稳的港股打新套利也是一个办法。 而且就如同我在小群里面讲的如👇图2。今年会很多国内的AI公司,芯片公司,人形机器人公司等赴港上市,将会是打新的极大机会。不容错过! 金融市场总是充满机会,无非是辨别可靠的消息和数据分析能力,当您确定了策略和玩法,那就赶紧行动+执行,机会永存!🫲左手港股,🫱右手加密,中间抱着黄金,2025年,一定不差!🧐 感兴趣可以进小群交流!
Rocky
6个月前
投资就是对自己认知的补偿,这句话一点没错! 回顾我的投资回报比较丰厚的几笔操作,第一笔是19年我提了进口版的特斯拉model3(落地45万,算是大号韭菜了),随后获得确定消息,特斯拉要来上海建厂,我们特意问了一圈上海券商的朋友们,一些内部资讯,并做了数据评估,最后大力建仓特斯拉股票,这是收益最丰厚的一笔投资之一。 第二笔是英伟达,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好几遍了,主要是因为22年ETH转POS,我是ETH的老矿工,手里积压了大量的8卡1660S矿机,最后迫不得已,要去想办法,去考察等等,最后挖掘到了机会,投资了英伟达。 第三笔是泡泡玛特,这是去新加坡和泰国旅行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一家中国门店,卖盲盒和手办的,符合Z时代年轻人的喜好和兴趣,当时我们认为在国内消费降级的情况下,这种东西业绩会逐渐下跌,但东南亚市场却异常的火爆,这是在曼谷发现的商机,虽然最早在新加坡也见过POP MART门店,但不太火爆。当时因为要第二天早上赶飞机,所以就住在曼谷的MEGA BANGNA商场附近,离机场比较近。逛吃的时候,发现了泡泡玛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特意改签了机票,实地考察了2天。最后开始投资。 最近这个光线传媒,基本几天翻倍,就因为《哪吒》的投资人身份,直接火出了圈! 其实投资不要锁定在一个范围里面,加密货币只是投资的一个选项和空间,而外面的世界范围更大更广:人,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2025年,让我们一同走出去,从生活中学习投资,在投资中更好生活。或许这才是生活的意义!🧐
Rocky
7个月前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一个投资策略,来迎接即将到来的2025年,2025年我们知道,川普之年,是一个完全右倾化的不确定之年,我写这篇投资随笔的时候,他还没有登基,已经在打量着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和加拿大主意了。并且加密市场大概率会在2025年Q2左右迎来牛转熊市周期。随着2025年川普关税+移民政策,通胀和降息将成为矛盾点,大概率高利率时代会延续(虽然登基后口喊降息,但一切还是要实际经济数据说话)。那如何在这样的动荡之年,做好资产投资和管理,尤其是我们旗下的基金,如何保障LP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稳定增值,是我们思考的关键。 在我们重新研究桥水基金策略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全球最知名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成立于1975年,50年屹立不倒,美国金融史中也十分罕见。它有两个最知名投资策略,一个是‘全天候策略’,一个是‘纯alpha策略’。 这个在2023-2025年基钦扩张周期中,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俗称牛市,我们的策略参考就是‘纯alpha策略’,也成功抓住了0.5美金左右的 #RNDR,0.002美金左右的 #KAS,40美金的 #SOL ,还有0.5美金左右的 #SUI 等等,但这套策略,在熊市当时,将会一无是处,失去效用。那如何熊市中保持稳健增值的策略,那就必须好好参考学习一下‘全天候策略’。 全天候策略,是桥水最引以为傲的牛熊穿越的策略,足足研发了25年。这套策略学会,如同武林高手一般,寒暑不竭,刀枪不入。当时桥水基金的思考很简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投资组合,才能在各种环境下都表现良好,无论是货币贬值还是全球政治局势动荡等完全不确定的情况下,依旧稳定增长?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金融投资产品的ROI回报是由以下因子的函数决定:1️⃣现金回报2️⃣资产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波动性或风险水平(贝塔 beta)3️⃣超出市场基准预期收益的部分(阿尔法 alpha)。简而言之:ROI回报=现金+贝塔+ 阿尔法。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关键是确定其贝塔资产配置,而不是在市场中进行出色的交易。诀窍在于确定持有股票、债券和商品的比例,这里可以添加进入加密资产,毕竟桥水研究的年代还没有,最终使得静态投资组合具有可靠性。 1990年,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在备忘录中这样写道:在通缩衰退时期,债券表现最佳;在经济增长时期,股票表现最佳;在货币紧缩时期,现金最具吸引力(这就是04年提出的美林时钟)。这意味着:所有资产类别都存在环境偏差。它们在某些环境中表现良好,在其他环境中表现不佳。因此,持有传统的、以股票为主的投资组合就像是对股票进行了巨额押注,从更根本的层面来说,是押注经济增长将高于预期。 由于持有股票,就面临经济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的风险。为了“对冲”这种风险,股票需要与另一种资产类别配对,这种资产类别也具有正的预期回报(即beta),并且在股票下跌时会上涨,上涨幅度与股票下跌幅度大致相当。桥水基金的备忘录记录应该用与股票风险大致相同的长期债券来对冲这种风险。写道:“低风险低回报资产可以转化为高风险/高回报资产。”这意味着:从单位风险回报的角度来看,所有资产大致相同。 于是在达里奥的‘全天候策略’中,他绘制了四象限图,以此描述投资者过去或未来可能面临的经济环境范围。关键是要在每种情况下承担相同的风险以实现平衡。投资者总是在对未来情况进行贴现,而且他们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正确的概率都是相等的。 通过风险配置的方式做替代,债券的风险贡献将上升至与股票一样,这样组合所承受股票与债券的风险暴露将趋于均衡。对于全天候策略而言,是针对每种经济环境所承担的风险保持均衡。并且在每一种经济环境中所持有的的大类资产,也保持基本一致的风险贡献。 根据经济增长(Growth)和通胀水平(Inflation)实际值和市场预期值(Market Expectation)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将经济周期划分为4种宏观状态: 📝经济上行、经济下行、通胀上行、通胀下行。 不同宏观经济状态下的适配资产: 经济上行期:股票、商品、公司信用债,新兴市场债。 经济下行期:名义债券、通胀挂钩债、政府债券等 通胀上行期:通胀挂钩债券、商品、新兴市场债。 通胀下行期:股票、名义债券。 针对达里奥的‘全天候投资’策略,我们在2025年做了一个通用版本的配置方案(100万美金举例),实际情况,需要根据您的风险偏好和资金体量做更细致的优化方案,需要的伙伴,可以推特私信我交流。 100万美金方案: · 长期国债:32% · 美股资产:18% · 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短期国债):18% · 加密资产:12% · 大宗商品:12% · 黄金:8% 通过Python数据+AI的回测,这套策略相对比较均衡: 1️⃣基准情境(大概率):温和复苏、利率下降 假设:全球经济逐渐从高通胀环境中恢复,利率逐步下降,市场风险偏好增加。 收益预期: 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约 4%-6%。 美股:增长稳健,收益约 8%-12%。 加密资产:流动性改善,可能反弹,收益约 20%-40%。 大宗商品:需求稳定,收益约 5%-8%。 黄金:避险需求下降,收益约 3%-5%。 整体年化收益:约 7%-10%。 2️⃣悲观情境:经济衰退、流动性危机 假设:经济衰退,企业盈利下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收益预期: 国债:避险资产表现良好,收益约 5%-7%。 美股:下跌,收益约 -10%。 加密资产:高波动,可能下跌,收益约 -20%-40%。 大宗商品:需求下降,收益约 -5%。 黄金:避险需求增加,收益约 10%-20%。 整体年化收益:约 3%-4%。 3️⃣乐观情境:技术驱动牛市、全球经济强劲增长 假设:经济稳定增长,科技创新驱动市场,通胀可控。 收益预期: 国债:表现平平,收益约 3%。 美股:强劲表现,收益约 15%-30%。 加密资产:牛市爆发,收益约 40%-60%。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收益约 15%。 黄金:表现平稳,收益约 4%。 整体年化收益:约 20%-30%。 总结来看:无论是基准情况,还是最悲观情况,此套投资策略,都将会在2025年,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并且有效避免不可控风险。美股资产和加密资产可能会提供较高的增长潜力,而长期国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及黄金则可能提供稳定性和对冲通胀的能力。大宗商品将会在经济复苏和通胀压力下表现良好。虽然具体2025年宏观环境不可预测,但从整体经济的延续性和经济周期的钟摆来看,2025年大概率是一个大周期嵌套小周期的巅峰拐点。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希望所有的粉丝伙伴们,在2025年能牢牢守住自己2023-2025年牛市的丰硕果实!🧐
Rocky
7个月前
Rocky
7个月前
新年快乐!往往开年第一天我都喜欢宅在居所,研究新年的新周期新动向,制定一年目标,调整一年的计划!之前经济周期早有预测,如👇引用文。但今天查了一下太阳黑子周期,居然跟预测也如出一辙,居然双双实现了互证,其中NASA的数据:2025年7月将是太阳黑子极大值。这跟我们这轮牛市基钦周期预测:23年一季度开始——25年二季度左右结束,基本一致! 太阳黑子极大值和极小值,都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另外太阳黑子极大值期间,容易引发电磁风暴,导致航班,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等出现不同的故障。25年建议多苟着,别乱跑,安全第一! 我们在券商研究所,研究周期的时候,周天王提及过,经济周期,本质是库存周期,库存周期本质是生产率周期,生产率周期本质是自然周期,这里的自然周期就是太阳黑子运动,引发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极端气候周期,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些天气变化又会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和经济活动。其中今年有一个典型的自然界极端情况:俄罗斯西伯利亚暖冬,比往年数据暖和了平均12摄氏度。这是很夸张的!西伯利亚寒流是很重要的,但今年却极其异常。这只是举一个小小例子。下面列举过去100年之间,太阳黑子极值对经济和自然灾害的一些案例: 太阳活动极大值: 1. 1937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二次探底,1937-1938年经济衰退。 • 自然灾害:美国密西西比河大洪水。 2. 1957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全球市场波动。 • 自然灾害:1957年印度的超级飓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 1979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伊朗革命后石油危机,全球油价飙升。 • 自然灾害:1979年孟加拉湾飓风,约30万人丧生。 4. 2000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股科技股崩盘。 • 自然灾害:印度古吉拉特邦地震,造成大规模损失。 5. 2014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欧洲债务危机后期市场波动。 • 自然灾害:菲律宾台风海燕重创东南亚。 太阳活动极小值: 1. 1923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德国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货膨胀达到顶点。 • 自然灾害: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4万人丧生。 2. 1944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奠定二战后金融秩序。 • 自然灾害:东南亚地区热带风暴严重影响。 3. 1964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冷战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自然灾害:阿拉斯加地震(9.2级),造成重大破坏。 4. 1976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经济波动。 • 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导致24万人遇难。 5. 1997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亚洲金融危机。 • 自然灾害:98年大洪水。 6. 2008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全球金融危机。 • 自然灾害: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 7.2020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疫情引发的金融恐慌。 • 人为灾害:新冠疫情。 2025年,多持美元,多屯黄金,多屯BTC,少出门,少应酬,低调内省,健康喜乐!😎
Rocky
8个月前
您要了解 #AI Agent,这本书(论文)是每个人绕不过去的必读之物。李飞飞《AGENT AI》,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具爽感和未来方向的书籍,并且全文理解不难,没有深邃的专业术语和算法逻辑,值得每一个普通人读一读,文末评论有全文链接。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AI Agent 是人工智能中后期最值得投资的领域(无论是美股还是Web3领域),也是最贴近To C可以感知到的方向,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直接能接触到且可以大规模使用的领域。 正如它开篇论文描述的:AI Agent系统的概述,该系统能够在不同领域和应用中感知和行动。AI Agent是作为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有前景的途径。AI Agent训练已经证明了在物理世界中对多模态理解的能力。它为与现实无关的训练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多个独立数据源相结合。我们提出了 一个能够在许多不同领域和应用中感知和行动的代理人工智能系统的总体概述,作为通向 AGI的代理范式。 其中文章中着重提及了AI Agent在多模态人机交互(HCI)的技术现状、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从中展现出的一些核心技术与创新性方向,是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挖掘的,不要让AI Agent 只停留在语音交互,视觉交互层面,它的范围更加广阔: 1. 多模态HCI的核心概念与意义 多模态HCI通过集成语音、文本、图像、触觉等多种信息模式,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自然、灵活、高效交互。这一技术的核心目标是: • 提高交互的自然性与沉浸感。 • 拓展人机交互的场景适用性。 • 促进计算机理解人类多样化输入模式的能力。 2. 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中从五个研究领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1️⃣大数据可视化交互 📢概念:将复杂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形化表示,通过多感知通道(视觉、触觉、听觉等)增强用户体验。 🔎进展: • 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数据可视化探索; • 在医疗和科研领域中,通过触觉反馈(如力觉和振动反馈)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分布。 📝应用: • 智能城市监控:通过动态热力图实时展示城市流量数据。 • 医疗数据分析:结合触觉反馈进行多维数据的探究。 2️⃣基于声场感知的交互 📢概念:利用麦克风阵列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环境中的声场变化,帮助实现非视觉化的人机交互。 🔎进展: • 声源定位技术的精度提升; • 噪声环境下的鲁棒性语音交互技术。 📝应用: • 智能家居:语音控制设备,无需接触即可完成任务。 • 助残技术:为视觉障碍用户提供基于声音的交互方式。 3️⃣混合现实实物交互 📢概念:通过混合现实技术(MR)将虚拟信息与物理世界交融,用户可使用现实中的物体操控虚拟环境。 🔎进展: • 基于物理触觉的虚拟物体交互优化; • 高精度物理-虚拟对象映射技术。 📝应用: • 教育培训:通过模拟现实环境进行沉浸式教学。 • 工业设计:利用虚拟原型进行产品验证。 4️⃣可穿戴交互 📢概念:通过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可穿戴设备,采用手势、触摸或皮肤电子技术实现交互。 🔎进展: • 皮肤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耐用性提升; • 多通道融合算法增强交互准确性。 📝应用: • 健康监控:心率、睡眠和运动状态的实时跟踪; • 游戏娱乐:通过可穿戴设备操控虚拟角色。 5️⃣人机对话交互 📢概念:研究语音识别、情感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响应用户的语言输入。 🔎进展: • 大语言模型的普及(如GPT等)极大提高对话系统的自然性; • 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准确率提升。 📝应用: • 客服机器人:支持多语言语音交互。 • 智能助理:个性化语音指令响应。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AI Agent 的项目,尤其是Web3领域的,大多还停留在人机对话交互的智能助理层面,比如24小时发推文,千人千面的AI语音聊天,情侣聊天等。但最近我们也观察到一些做智能穿戴的 #Depin 项目+ #AI 的结合,来提供身体健康数据领域的创新,比如戒指(具体哪一家我就不奶了,自己可以去查,也是 #SOL 链生态的),比如手表,比如吊坠等。这里面的机会比传统只做单一的 #AI 公链或者应用,来的更有价值和有趣,投资人也会更喜欢,毕竟我们投了2家,硬件+软件+AI,这将是一个潜力的方向! 3. 目前科技企业大力投入的领域 1. 拓展交互方式:探索新型交互手段,如嗅觉和温度感知等,进一步提升多模态融合的维度。 2. 优化多模态组合:设计高效、灵活的多模态组合方式,使不同模式之间能够更自然地协同工作。 3. 设备小型化:开发更轻便、更低功耗的设备以适应日常使用。 4. 跨设备分布式交互:提升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实现无缝的多设备交互。 5. 算法鲁棒性提升:特别是在开放环境下,提高多模态感知与融合算法的稳定性与实时性。 4. 值得投资的应用场景 • 医疗康复:通过语音、图像和触觉反馈,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 • 办公教育:提供智能化办公助手和个性化教育平台,提升效率与体验。 • 军事仿真:结合混合现实技术,用于作战模拟与战术培训。 • 娱乐与游戏:打造沉浸式游戏与娱乐体验,增强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互动感。 总结:李博士这篇文章,利用AI Agent未来落地的场景应用,系统性地梳理了多模态HCI的核心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和未来研究方向,为 #AIAgent 的投资者指明了方向和投资的逻辑。这篇文章,可以说是2024年必读的AI书籍,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在推动未来智能化生活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它在开放环境和复杂场景下的巨大潜力。投资未来,才能把握财富!还是那句话:布局 #AI,学习 #AI,投资 #AI。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