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Ledger

Rocky
2周前
#AI 赛道是我们长期看好的方向,而 #Openledger 最近回调,也算洗盘彻底,今天看到他们要启动由企业收入支持的 $OPEN 回购计划,看来要积极搞事情了!🧐 首先能通过企业收入回购,说明项目有现金流,且愿意真金白银回购,说明团队是长期主义者。相较于很多 #Web3 项目天天喊生态、喊用户,但最大的问题是没钱,靠融资烧。#OpenLedger 不同,它强调回购是来自企业收入,这就意味着项目本身已经跑通商业模式,有实打实的营收来源。依靠的是“内生血液”,而不是靠输血续命。 其次,回购相当于变相分红。传统股市里,上市公司用利润回购股票,本质就是给股东变相分红。因为市场上流通的代币减少了,每个代币背后的价值就更大。对我以及社区持有 #OPEN 用户来说,给予了足够的信心,同时这种机制也能让 $OPEN 的价格有下行支撑。 最后,市场信心比价格可能更重要,加密市场相对情绪化。一个“由收入支持的回购”本质在告诉大家:#OpenLedger 不只是喊愿景,而是有实际行动在支持代币。简单来说,团队用自己的收入和未来对赌,绑定了和投资人、社区的利益。 综上所述,我的判断是:这次 $OPEN 回购计划不仅仅是个利好公告,而是一个验证商业模式、提升代币价值锚点、增强生态信心的战略动作。如果后面他们能持续、透明地公布回购规模和频率, $OPEN 将有机会从一个“生态代币”真正变成有“现金流支持的资产”。在我看来,这是 #Web3 项目最稀缺的特质之一。
Rocky
1个月前
🚀 #AI+区块链的终极拼图来了—— #OpenLedger! 兄弟们,真的不辱使命,#OpenLedger 一直跟踪研究这么久,从撸空投就开始介绍,今天上线币安,币价十分强势,开盘前还重点介绍了一波,当时场外才0.35美金,现在都1.5美金了! 假如说: •#BTC = 去中心化货币 •#ETH = 去中心化金融 •#OpenLedger = 去中心化智能层 属于 #AI+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层,直接对标“英伟达+以太坊”的结合体。 它要做的事就是:把 #AI 从巨头黑箱里解放出来,让数据、模型、算力、智能体Agents都能变现,价值回归社区! 🔑 核心优势: 1️⃣PoA(Proof of Attribution)归因证明,这项技术源于斯坦福大学10+年研究成果,保证贡献可追溯,收益可分配,打造可信 #AI 经济的基础。 2️⃣全栈 #AI 基础设施,包含了数据网络、模型工厂、OpenLoRA、OpenChat,一套完整 #AI OS操作系统。 3️⃣项目真实落地,目前拥有127 万钱包、87 万贡献者、2500亿+行数据,已对接沃尔玛、索尼、Meta LLaMA。 4️⃣资本背书,项目获得了9100万美金融资承诺,1470 万美金收入,投资方包括 #Polychain、#Borderless、#HashKey 等一线资本。 从麦肯锡咨询的报告中,2030年 #AI 将解锁54~100万亿美元价值。但当前的痛点是,继续被 #OpenAI、#Google 吃掉,还是让 #AI 回到我们用户手里?#OpenLedger 给的答案是—— #AI 价值属于社区!假如说 #BTC 是货币层,#ETH 是DEFI金融层,那么 #OpenLedger 目前正在抢占智能层,属于 #AI 操作系统级别的基础层,我相信市场愿意给它极高估值。 整体来说,#OpenLedger 是去中心化的英伟达+ #ETH,叙事格局不亚于当年的以太坊代币,而 $OPEN 作为智能经济的原生货币,如果你错过了比特币的“货币革命”,错过了以太坊的“金融革命”,那么 #AI 的“智能革命”千万不要错过,目前我的策略是,先下底仓,空投抛售完后,再继续加!🧐
Rocky
1个月前
今晚北京时间9点(9月8日 UTC 13:00),#OpenLedger 就要上线币安了,这个项目也算是我们跟踪研究比较长时间的 #AI 项目。 这次超规格上币安现货,出乎我们意料,这并不是随便就能给的待遇,而且大多数币安项目的流程是:先上线合约市场,然后再慢慢上现货。但这次 #OpenLedger 直接币安现货直通车,意义非凡!可以推测出两点: • 第一这种待遇在币安并不常见,说明它要么是战略级项目,要么就是机构推得非常到位。 • 第二大概率这波拉盘资金和话题度基本是稳的,社区氛围已经发酵到位。 而且从融资阵容来看,#Polychain、#Borderless、#HashKey,再叠加斯坦福的技术团队,完全不是小作坊,这种“币安愿意把自己品牌押上去”的项目,我觉得今晚开盘后必须要重视! 从估值和市场热度来看, $OPEN 代币总量为10个亿,初始流通21.55%,也就是2.15亿,以目前 #Whales 上盘前价格为0.35美金(如👇图),也就是FDV为3.5亿,MC流通市值仅仅为7525万美金,相对于一个正统性的 #AI 项目来说,不算太贵,初始抛压主要来自社区活动和空投,大概 3%~5% 左右,相对健康,也可等抛压结束后,再动手不迟! 另外项目之前在韩国市场的线下推广做得不错,反响很好,韩系资金可能会进场。叠加币安Alpha、HODLer、Booster都参与了,等于社区已经被撬动,氛围烘托也到位了。作为今晚币安上线的 #AI 赛道重磅项目,我会积极布局这次难得的机会!🧐
Rocky
1个月前
当前 #AI 和 #RWA 是我们团队重点研究的赛道,我们每天看十几份白皮书或者商业计划书。讲真的,太多“蹭热点”的项目了。什么“ #AI+#Web3”,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一问落地逻辑,十有八九是虚的。但当我阅读完 #OpenLedger 白皮书,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个项目是真的有料,不是PPT融资,而是看准了 #AI 行业的痛点,脚踏实地的去解决。 #AI 发展到现在,几个核心痛点其实特别明显: 1️⃣贡献者没钱赚 数据提供者、模型开发者、标注工人,甚至给模型反馈的用户,基本都是给大厂打工。辛苦贡献,最后赚走的是平台,生态根本跑不起来。 2️⃣模型是黑盒 大家用的 #AI 到底是怎么训练的?用了谁的数据?为什么得出这个结果?没人说得清。这在医疗、金融这些领域是硬伤——你不透明,别人就不敢用。 3️⃣通用模型并非万能 像GPT-4这种大模型,当然厉害,但遇到垂直领域(比如癌症诊断、金融风控),它就力不从心了。未来趋势一定是小而专的专用模型,但这就需要精准的数据和激励机制。 🎯 #OpenLedger 白皮书中,采用的技术方案特别直接:用区块链的透明和激励机制,来解决 #AI 的数据激励、价值归属和可信性。 #OpenLedger 的几个核心点,我觉得特别牛: ✅归因证明(Proof of Attribution) 这相当于 #AI 的“记账系统”。谁贡献了数据、谁训练了模型、谁提供了算力,都能被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当模型被用到推理里产生价值时,收益会自动按比例分给这些贡献者。 这下好了,大家不再是“给平台白打工”,而是“合伙人”,谁的贡献越大,赚得越多。这个机制直接解决了数据匮乏和激励不足的问题。 ✅ #AI 原生经济系统 以前互联网经济靠广告、SEO,但 #AI 驱动的时代不同了。#OpenLedger 提供了一整套“AI经济底层”:每次调用模型、每次推理,都需要付费,而这笔钱会被透明分配。相当于,这是一个 可持续的 #AI 供需市场,而不是单纯的补贴或者空转。 ✅专注专用模型 它不是去硬刚 GPT,而是搭建好工具链(Datanets、ModelFactory、OpenLoRA),让开发者更容易训练垂直领域的模型。医疗、金融、网络安全这些领域里,专业模型更容易落地,也更有商业价值。 为什么我看好 #OpenLedger? 1️⃣解决真痛点 #AI 现在最缺的不是算力,而是激励机制和信任。#OpenLedger 的“归因证明”切到了核心,一旦能跑起来,就是飞轮效应:更多人贡献数据 → 模型更好 → 更多用户使用 → 更多收益回流贡献者。 2️⃣技术栈完整 它不是空喊口号,白皮书里有清晰的架构:EVM兼容链、归因证明、工具套件。我看到的不是空想,而是一个能跑的系统,并且已经落地。 3️⃣代币经济设计合理 #OpenLedger 的代币 $OPEN ,不只是个“交易代币”,而是整个生态的“血液”: •用来支付模型推理费、训练费 •用来激励数据和模型贡献 •用来治理协议 •用来做Gas 代币和使用场景紧紧绑在一起,越多人用,代币需求越大。这是我见过十分健康的Tokenomics。 另外Token分配我也看了一下: •总量 10亿枚 •社区 + 生态一共 61.7%(空投占比5%,十分大方),占比非常高,说明项目方是真的想做生态,而不是圈钱走人。 •投资人和团队锁仓12个月崖期 + 36 个月线性释放,这个设计也挺合理,能避免早期砸盘 •TGE 流通 21.55%,流动性和启动奖励都有保障 所以整体来看,#OpenLedger TGE感觉比较稳,既能保护生态发展,又避免短期泡沫。 如果说 ChatGPT 让大家看见了AI的潜力,那么 #OpenLedger 这种项目,是在铺 #AI 经济的地基。它让数据和价值回归贡献者,推动专用模型的发展,这一步一旦走通,未来会是 #AI 领域绕不开的基础设施,值得重点关注和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