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繁荣

当改开中国再也无力为红色中国续命,当红色中国无力为自己续命,当全球曾向改开中国伸出过援手的繁荣国家都放弃无意义的继续投入,“帝国的崩溃”就会简简单单但真真切切地发生。 在帝国崩溃的前夜,你还能看到的拉扯,不论发生在体制内还是国际社会,都改变不了大局。 是的,改开系技术官僚还在竭力“裱 糊”,试图通过维持表象来延迟末日的降临。是的,红N代们还在既困惑又愤怒地试着从改开系那里收回更多权柄也收回更多资源,以求让帝国变成“该有的模样”,那个和宣传部门的说辞相符的模样。 欧美各国的利益关联者仍在徒劳的吹嘘着中共国经济的“美好前景”,恨不得在中共官方提供的假帐上再翻出几倍的预期利润来。 无数人都还在努力,努力让帝国制造的迷梦继续美轮美奂,让麻醉效力持续到破碎前的最后一秒。 就象在股灾前,竭力留住看多股民的买进热情。 为了维护繁荣预期,一个国家该做什么? 该留住投资者的信心,该留住投资。 中共仍在做这件事: 用官方假帐,用宣传,来粉饰太平,用这粉饰出的太平,来诱哄墙内投资者倒腾出仅存的家底,也诱哄墙外的投资者追加投资给实际上已没有希望平帐的项目。 中共仍在鼓励民众向股市投资,向楼市投资,向“中国市场”投资,仍在鼓励创业。 但中共不鼓励真正能促成繁荣预期兑现的人口升级,不鼓励开启民智,不鼓励人们争取各项可用于维护自身利益,尤其是私人财产利益的基本权利。 中共也不鼓励技术升级,不鼓励对学术自由的尊重,不鼓励人们维护学术诚信。 中共极力说服全世界,让人们相信,中共能烙出自己画下的大饼。 但中共不允许中共国民众发展出烙饼的能力。 中共只给出繁荣预期,却不去兑现繁荣预期,只承诺增长,却不实现增长。 所以这一切拉扯都无意义。 有意义的,是在中共国之外,整个世界,尤其是欧美列国,仍在为维护繁荣预期作出努力。 技术升级仍在继续。 人口升级的趋势则正在被逐渐清醒过来的欧美国家修复。 各国正在转变政策方向,把政策朝着促进技术升级、促进人口升级的方向调整。 是的,环保很重要,但如果环保政策阻碍了技术升级,令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被迫落于下风,它就需要被调整得更符合这个国家的战略利益。 是的,生育数量很重要,年龄结构很重要,但如果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阻碍了人口质量的稳步提升,它就需要被调整,以便这个国家能保有维持自身特色所必须的人口基础。 维护繁荣预期的正确方式从来都是兑现。 兑现那些许下的承诺,实现理想,实现目标,实现赢利。 为了兑现,你需要成长,需要在明天有能力做成今天做不了的事。 所有繁荣国家都面临成长的压力。 这压力要求他们明天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还得上今天借下的债的自己。 这压力要求他们明天拥有更好的企业、更好的员工、更好的技术,和更好的政策。这压力要求他们不断自我优化。 欧美的危机,是繁荣的危机。是由欧美主导的世界能否不断自我优化,超越昨天的自己的危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红色中国会被断然抛弃。 改开中国也会被断然抛弃。 这个靠做假帐混进繁荣阵营的骗子,这个靠学术造假“勇夺”SCI论文总数全球第一的骗子,这个构建虚假繁荣预期却无力兑现的骗子,会被断然抛弃。 欧美列国想维护自身的繁荣预期,想让自家的繁荣预期保持“可兑现”的状态,就必须把中共国掺进全球繁荣预期的“沙子”挑出来,就必须要清算假帐、假成果。 政治恒大的“假盟友”会一个个开始抛弃它。 虽然在动作上要很小心,在把自家的繁荣预期与中共的虚假繁荣预期切割开来时,不论欧美哪个强国都要很小心,以求不造成突然的信心崩塌,但不断增强对“中国风险”的控制,是主流,是共识,也是正在展开的行动。 中美会脱钩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中欧会脱钩吗? 答案同样是肯定的。 脱钩的动作越小心翼翼,越一步三摇,迟缓犹豫,越证实了脱钩的必要性。 欧美只不过是让自己与中共脱钩的行动不要那么明显,不想造成一波集中的、巨大的市场冲击。 把西方仍然为中共经济“唱多”的乐观派看成为掩护撤退放烟幕弹的士兵就对了。 至于东方的乐观派,你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本职工作是在监狱里踩缝纫机。 放弃对中共残存的幻想吧。 中华沦陷区的希望,不在改开中国,不在红色中国,不在不肯去重新构建可兑现的繁荣预期的任何人手里。 它在能构建真实繁荣预期的人手里。 在能理解“繁荣预期”这回事的人手里。 在懂得与拥有丰富的构建繁荣预期、兑现繁荣预期的欧美国家政商界人士展开合作,懂得让自己的未来与欧美重整旗鼓、修复繁荣预期的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手里。 沦陷区需要等待,等待加入由欧美列国主导的全球繁荣预期重建工作的机会,等待依靠创建新兴国家与旧帝国割席,重开一份“信用记录”的机会。 民众需要等待,等待亲手为自己创建一份可兑现的繁荣预期的机会。 但这机会只会在帝国崩溃后到来。
朱韵和
2个月前
雷颐:文革时的虚假繁荣 1972年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来华的外国记者、国际友人人数猛增。那时正“狠抓阶级斗争”,“敌情观念”极强,有关方面制定了极为细致、严格的与外宾接触的有关规定,各单位、居委会都组织全体人员、居民学习、熟背这些规定。 当时,我从农村回城探亲,也曾与其他知青一起, 被拉到居委员开了半天会,学、背这些规定,一条条背得滚瓜烂熟后才能回家。 其中一条规定是,如外宾到某商场时,该商场所有商品可不凭券而敞开供应。为了显示“一片繁荣”,中国居民也可“购买”,但“买”后不得离开商店,要等到外宾走后到柜台将商品退还。传达中,还表扬某菜场一名卖肉的师傅“水平高”:一次,顾客拿出肉票要买2两肉,这时恰有外宾在旁,卖肉师傅当即决定不要肉票,切了2斤肉递给顾客。 据传达说,曾有人趁外宾在时买了好几双尼龙袜就想走,结果被有关人员拦住,后来袜子全退不说,还通知了工作单位,受到处分。 “规定”中对外国人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都提供了“标准答案”。比如,“文化革命”是“很有必要”;“五七干校”、“上山下乡”是“大有好处”或“很受锻炼”;有关工资、家庭收入的答案是“生活很好”或“够用”,不能说出具体多少钱。据说,根据工资水平可以推算出工农业生产状况,以至推算出军工情况和国防实力……因此,这事关国家机密,不得告诉外国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所有问题中只有“家庭有几口人”的答案是“可如实回答”。当时就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有外宾问一个老头儿家有几口人,这位老人生怕答错担不起责任,一时紧张,慌忙回答:“可如实回答。”弄得外宾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