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5个月前
#FLock 是我们早期一直介绍和跟踪的 #AI 项目,一个脚踏实地做去中心化 #AI 模型训练和部署的 #Web3 项目,有落地、有产品、有合作,今天还上了 #Upbit 和 #Bithumb 韩国两大交易所,币价一度上涨超40%,强势引爆了韩国市场,打破了很多“空气 DeAI 项目”的圈套。 简单讲,#FLock 是把“AI 模型训练”搬到区块链上的平台。 传统 AI 模型训练是大公司(像阿里云、OpenAI)在中心化大数据中心里做,FLock 说:我们搞个“去中心化版的 OpenAI”! 怎么搞?它围绕三个核心模块搭系统: 1️⃣AI Arena – AI 模型的训练场,用户提供数据/算力,训练模型; 2️⃣FL Alliance – 数据提供者、开发者、项目方之间的数据协作联盟; 3️⃣Moonbase – 模型的运行和调用环境,比如你训练完模型,可以部署它给别人用。 这就组成一个闭环的“数据 → 模型 → 应用”的去中心化 AI 工厂。 伴随 #FLock 在 #Upbit 与 #Bithumb 两大交易所同步上线,值得重点重视,因为#FLock 目前是韩国主流交易所中估值最低的 #AI 项目。当前 #FLock 的FDV市值仅约 1.37 亿美元,而流通市值约为2500万美元,相较于同赛道#AI 项目,属于较为低估的状态。而最近项目方还主动质押了 1000 万枚 #FLock 代币,锁仓一年,也充分说明了团队的长期愿景长期建设的信仰。叠加最近创新方案‘gmFLOCK 质押机制’,相信 #FLock 的价值重估正在到来。 💎 讲讲创新:gmFLOCK质押机制(矿工/投资人都该看懂) 👀 一句话解释:你质押的时间越久,挖矿权重越高,奖励拿得越多。 🔍 机制拆解: • 把 $FLOCK 质押进去,生成不可转让的 gmFLOCK(像一种锁仓凭证) • 基础比率是 1:1,但每多锁一天,权重 +0.006 • 最长锁 365 天,能拿到 3 倍挖矿权重! 🌱 好处是什么? • 鼓励长期投资者,防止“挖提卖”的投机行为 • 让 Token 真正参与平台运作,而不是光炒价格 • gmFLOCK 不可交易,防止炒作,激励回归生态贡献 📈 目前 gmFLOCK 锁仓占比超 21%,平均锁仓时间 268 天,充分说明了社区用户对 #FLock 非常信任和看好(如👇图)。 📝讲完了这么多表面的东西,再看看 #FLock 内核的硬货。 1️⃣ #FLock 跟阿里云和 Qwen 达成战略合作,我们知道阿里云的 Qwen 模型是目前中国最强开源大模型之一,#FLock 和 Qwen 联手,把中心化模型引进去中心化平台训练和部署。Web2与Web3企业的强强联手,真正打破了“DeAI 项目只会喊口号”的局限,同时也证明了 #FLock 是个被 Web2 大厂认可的 Web3 项目,而不是纸上谈兵和花拳绣腿。 2️⃣前不久 #FLock 跟 #Base 合作,准备替换掉 Claude 模型,原先 #Base 的链上交互是由中心化模型 Claude 提供 AI 接口,目前换成了 FLock 的 Web3 Agent 模型,用户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完成链上交易、钱包管理、DeFi 自动操作。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模式,实现了模型本地运行,数据不上传,用户隐私 100% 安全,用户还可以自己训练自己的链上 #AI 助理,个性化定制。 整体来说,#FLock 在DeAI赛道的潜力十分巨大,优秀的团队,充足的融资(1100万美金),强大的Web2 Web3大厂合作背景,扎实的创新,尤其是韩国两大核心交易所,引爆市场注意力焦点,而低估的市值,黑马潜力无限!🧐
Rocky
6个月前
我时常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场景中,这次十多位英国量子力学物理学家,出了论文📑,证实了这个观点,震惊我了! 我大概看了近百页的这篇论文,大概讲讲,挺有趣的思考! 宇宙像一台超级计算机? 英国物理学家梅尔文·沃普森提出一个很酷的观点: 宇宙就像是一台巨型计算机,而重力,可能是这台“宇宙电脑”优化信息处理的一种方式。 这是什么意思?一切都是信息? 你可以想象宇宙中的一切——行星、星星、原子、电子——都像是“信息单元”,就像电脑中的“0”和“1”。 粒子存在= 1 粒子不存在= 0 它们占据“像素”一样的小空间,构成宇宙的“信息地图”。 最有趣的观点是,重力是信息存储的载体,重力不是一种“拉力”,而是一种“压缩方式”? 我们原来以为重力是“东西有质量,所以会互相吸引”,比如地球拉着我们。 但沃普森说:不如把重力看成“信息压缩”机制。 想象一堆粒子,每个都代表一条信息,要一个个追踪、计算,很麻烦。如果这些粒子被“压缩”成一个更大的粒子(比如形成一个天体),那我们就只用追踪一个东西了,宇宙的“计算负担”就减轻了。 这就像你电脑里很多照片做成一个ZIP压缩包,更省空间、效率更高。 这个想法带来一个很新的宇宙观视角: • 重力可能不是一种“力”,而是宇宙为了更有效率地运行,而出现的一种自然优化结果; • 宇宙自己在“整理文件”、“压缩数据”,而重力正是这个机制的表现; • 这也许能帮我们从“信息”的角度重新理解重力、黑洞、甚至暗物质和暗能量。 我们生活在模拟宇宙中? 我们的生活可以理解为在“模拟宇宙”中。如果我们把宇宙看成一个信息系统,就能发现它的运行有“像程序一样的规律”,甚至能开发出新的理论,解释目前科学还搞不懂的东西,并且有可能破解新的宇宙奥秘和难题! 其实这本质有点像周期,经济周期跟太阳黑子运动有极强的相关性,就“像程序一样的规律”,既然是模拟宇宙,一定有高能量体,他们能感知这种规律,并获得了较大的成就,这就很好理解我们看到的一些牛人,在危机或者大机会临近时,仿佛有超越现世的感知,来获取巨大的机会。因为一切本质是信息和能量体,而信息规律存储在质量中!🧐很有趣的宇宙观!
Rocky
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