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

战略眼光有时是能为你带来财富的。 和美国合作,曾让无数企业、无数族群获利。但和美国合作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和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政治实体合作,更是和全球商业帝国合作,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利益集团合作,是让自己汇入携手同心寻求增量的生产者洪流。 而在这股洪流此刻的发展趋势里,充满商机。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身处模糊地带,拥有财富创造能力的人们,正被迫“归边”。 为这些人服务,帮“润”离中共国的富人办手续拿身份,做移民中介,是一份商机。 协助有实力的企业搬离中共国,迁往更能安身立命的新家园,协助有意愿接收这些企业的国家招商引资,创造面向本国劳工的更多就业岗位,也是一份商机。 但更值得被看见的商机,是在阵营分化之际,在产业链阵营重新盘整内部格局,各国各族将因中共国作为“世界工厂”崛起而被迫支离破碎的本国产业链升级天梯重新接续时,依据相应的布局方案,找到自己能扮演的角色,能接住的“泼天富贵”。 美国人想重启本国制造业。 为什么? 因为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的制造业,从对从业者技能要求极低的,到对从业者技能的专业化、精密程度要求极高的制造业,有让生产者们“在生产中学会生产”的功能,有教育培训的功能。 许多人虽然能在学校里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只有在生产活动中,在工作现场,才能学会生产者们独特的沟通、合作方式。 现代人的生产,也是现代人的合作。 人们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合作,也需要在生产中学会生产。 因此,就象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不能仅有大学而没有中学、小学一样,在一个国家完整的产业布局里,也不能没有相对低端的制造业。 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功能不够强大,无法让毕业的学生轻松胜任低端以上的制造业岗位时,低端制造业的“教育替代”功能,就更形重要。 反过来,当一个国家需要重启制造业时,如果不是从最低端的制造业岗位开始恢复,这个国家就需要为自己选择投资的中高端制造业准备足量的人才——就需要为此投入相应的教育资源。 当双链争持,阵营分化,成为世人皆知的局势演化趋势,当生产者们纷纷归向自己应该归向的产业链阵营,当各国各族都逐渐意识到产业布局的完整和平衡的重要性,“将不大适应制造业劳工生活的人训练成合格工人”这件事,就会成为许多国家的迫切需要。 人们仍是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在生产中学会生产,但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令他们需要在学习方面有更高的效率。 从企业的角度看,他们需要找到方法,在可能的候选人中找到最具潜质,经过最短时间培训就能达到及格线的劳工。 而且这及格线既是生产技能方面的及格线,也是合作能力上的及格线——例如按时到岗,服从调度,能配合主管和同事的要求。 不要小看这条及格线。 许多人是达不到的。 现代工业社会要求几乎每个成员服从的朝九晚五,一周五天工作制,和人类在百万年丛林演化过程中习惯的游猎生活方式、在其后靠传统农牧业谋生时的生活方式都大相径庭。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当工人。 除非在成年前早经驯化。 在中共国改开时代早期,大量港资、台资和其他外资企业刚进入内地时,如何约束管理员工,也曾是个令人挠头的难题。 从最贫困山区招募来的工人,许多都不识字,或是虽然能写自己的名字,但极度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的常识。 而且年轻的他们,并不听话。 当时的投资者面对这种困境,用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他们大量招收女工,18-25岁之间的女工,他们令“打工妹”这个词风行一时,让无数工厂、工业区,成了女多男少的“女儿国”。 他们从贫困地区“吸”走了可塑性最强,服从性也最高的那些人口。因为在农村社会地位较低,在家庭中长期接受服从性规训,也长期接受着比兄弟叔伯们更差的营养供给和住宿条件,更对出嫁这种改变自身生活场景的事件有心理准备,打工妹们远比同龄男性更能适应和农村截然不同的城市工厂生活。 这些按传统农村生育理念本该被堕掉,被溺毙的女儿们,这些对她们的原生家庭来说“多余”的人口,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于是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在发展制造业的早期大量使用女工,降低企业管理和培训的难度,是中共国的成功经验。 这也是当全球产业链进行调整,当大量低端制造业迁离中共国时,想“接住”这些岗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照抄的经验。 如果在这些国家的伤害链文化传统中,同样包含着对女性地位的贬低,同样包含着把女性规训为随时要适应拥挤、单调、艰苦生活条件的服从者的成分。 许多人以为中共国在改开时代的迅速崛起,是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但哪有什么神话。 如果你看得透纷繁表象之下的本质,美国制造业的空洞化,中共国制造业的兴盛,就只是一场“小学和中学的迁移”。 而制造业的回归,产业链的重新盘整和恢复平衡,则是“产业教育体系的康复”。 这一次,小学可能会迁往南美、印度,中学可能会迁回美国。 如果你能看透,如果你能调动相应的资源,那么,你不是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不是不能从为企业找到合格工人、向工人提供配套培训中获利的。
中共无法理解象美国这样的利益集团,更无法理解全球产业链这种规模的利益集团,因为中共实在是无法理解“合作”。 在根深蒂固的存量博弈思维里,中共只知道你死我活的斗争,只知道不把别人整死,自己就没法活下去。 它不懂一加一大于二是怎么来的。 中共沉迷于争权夺利,沉迷于掠夺而不是创造。 所以它能向谁提供利益? 在这个人人甘心受利益驱使的现实世界里,它能诱惑谁呢? 我不相信理想主义能驱散人间的黑暗,但我相信人性中的贪婪。 这份贪婪,会让逐利的人类“不择手段”,假如获取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是用暴力胁迫他人在创造财富后称臣纳贡,人类就会在利欲驱使下构建出伤害链系统,衍生出伤害链文化,使人吃人、等级分明、至亲之间互相吸血成为社会大众眼里的“天经地义”。 但,假如获取利益的最有效手段变了呢? 假如威胁变得不如利诱划算,假如征服一片领地并奴役其中的人民,变得不如说服民众甘心情愿用税款购买政府对生产秩序的维护划算呢? 逐利的人类,会选择更有效的手段。 因为人类本就是“不择手段”的,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人们既不会因一种手段太残忍就不去选择它,也不会因为残忍就去选择它。 效率是唯一的标尺。 而中共坚持的伤害链逻辑,在创造财富的效率上,早就让世人清清楚楚看到了它的“不行”。 这个“不行”,又正在成为一种常识。 不论中共怎样吹嘘自己的“制度优越性”,怎样用“东升西降”给治下民众洗脑,“国进民退”都是铁一样的事实。国企的财富创造能力,就是不如民企。改开前的计划体制,就是不能让社会繁荣富裕。 中共,没办法让人有钱。 这个伤害链政权,这个伤害链逻辑最后的堡垒,始终执迷于用暴力抢掠用残酷剥削来“发财致富”的歧路。 都2025年了。 谁还会相信,一个国家,年复一年的对农民工敲骨吸髓,是可持续的致富之道? 中国和美国,谁更富,是一个不需要怀疑的问题。 中国人和美国人,谁更富?谁更有消费力?谁在可见的未来能创造更多财富,能向自己想诱惑的潜在合作者提供更大的利益? 答案一望而知。 而那些逐利的人类,知道答案的人类,在面对中美之争时,不会选错。 美国会“得道多助”。 这里的道,不是道德高地,是谋取利益之道。 跟着美国走,有肉吃。 学着美国的方法做事,有钱赚。 象美国一样放弃“强迫合作”这种曾经算得上高效,如今却在“自愿合作”的衬托下越来越显出简陋低效的做法,你将能用更低的投入,换来更大的收益。 这些明显的事实,正在说服全世界的各国各族,说服所有头脑清醒眼睛明亮的个体,站到美国这一边。 即使美国并不完美。 这就是中共不理解但只能面对的现实。 全球产业链会重组,既有的利益格局会改变,在美国的推动下,在“美国优先”的口号声里,逐利的人类,逐利的各国各族,会心甘情愿的跟随美国。 因为即使旧传统正在被打破,多年形成的国际惯例正在受到冲击,白宫正在发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谈怪论,美国能向潜在合作者提供的利益,仍然具有足够强的诱惑力。 而且,美国,作为一个早就选择了“自愿合作”道路的国家,显然不可能在川普这四年里就切换到“强迫合作”轨道上去。 作为一个即将一手推动全球产业链格局重组的超级大国,美国,会试图让新的格局以美国利益为优先,但也绝不会让新格局成为一个令合作各国无法接受的死局,一个损害各国只利美国一家的死局。 即使川普作为个人没有这种器量,但美国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在合作时寻求互惠互利方案的习惯,早已深入包括川普在内的所有美国决策圈成员的骨髓。 所以,接下来的国际局势会如何走? 很简单。 我们会见证一个在搭建新的全球合作框架时力求让美国得益最多的总统,成功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我们也会见证一个根本不理解合作互惠重要性的政权,在自己的经济持续衰败,无法向盟友提供利益时,一次次被“利尽则散”的前盟友抛弃的过程。 和这个愚蠢的、正衰败下去、穷困潦倒的政权,试图按自己的思路用输出伤害来获得奖赏的,垂死挣扎。 在国际社会,会出现以美国为首的利益集团与以中共为核心的利益团伙的对峙。 以美国为首的利益集团,会不断发生内部纷争,但又会在消弭纷争后变得更稳固强大。众盟友们会一边捏着鼻子骂川普一边签下协议,“真香”。 以中共为核心的利益团伙则会节节败退,内斗频生,直到溃散。 这就是人性。 利益在哪里,人心就在哪里。人心在哪里,能创造利益的人都聚集在哪里,胜利就在哪里。 这就是现实,不管你承不承认都会存在下去的现实。 而你,需要想清楚的是,你的利益在哪里,要长久保住你既有的利益,要追逐未来可能落入你手中的利益,你该怎么做。 不要羞于言利。 与天下人互惠互利,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