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富人外流
关注
蔡慎坤
1周前
有人问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究竟有什么区别?在理论上都有不同的一套说法,实际上都是喊着梁山泊的口号,从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到所谓的替天行道,干的都是中国历朝历代土匪所干的勾当:抢劫!纽约人拥戴的新市长,亳无疑问就是这类货色。 如果10个人中的6个人,可以投票决定另外4个人必须无偿拿出多少比例的财产分给他们,那么是要20%,还是要40%,或者要60%甚至80%,那就由不得另外4个人了。抢走多少比例,这是民主社会主义与苏俄社会主义的区别。逻辑上,可以抢走他人蛋糕的20%,那就无法限制再抢40%、60%,或更多,直至抢走做蛋糕的生产资料。这些在欧洲部分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事实(法国曾于2013年颁布累进所得税率最高一档75%的法令,当年3000位以上有产者放弃法国国籍,法国不得不在2015年紧急叫停这项法令的实施)。 曼达尼喊出对富人额外征收2%的税收,得到乌合之众和好吃懒做群体的热烈欢呼,如果到時候2%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他们还会鼓动向富人乃至中产征更多的税,今天的紐约和加州平均税率远高于其他州,而政客们依然觉得手里的钱不夠花,要知道富人见势不妙是会跑的。当然,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偏右的国家,美国的建制派左派,在欧洲只能算中右派。这是美国还能保持创新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纽约赤化、绿化,对美国整体上是好事,可以让共和党继续在联邦层面多执政几届。因为只有亲历或就近目睹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铁拳,才能让更多人感到疼痛!纽约将逐渐趋向底特律化——那里曾是繁华的都市,现在生活成本不到纽约的十分之一,唯一的毛病是就业机会少,社会治安差。我走遍美国,见过加油站员工站在封闭的铁笼子里工作的,只有在底特律。 在深受社会主义荼毒的中国,宣扬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煽动抢劫。这些人中还有被社会主义铁拳捶打过的——抢劫者整同类,往往比整对手更狠。 政府就是物业公司,你房子1000平米,我100平米,你已经比我多付了十倍物业费,所以物业公司不能再强迫你另拿钱给收入低于你的邻居。你自愿救济他人是你的权利,但你有权选择只救济勤劳厚道节俭的张三,不救济懒惰无赖挥霍的李四。如果物业公司说李四收入更低,你必须在物业管理费之外,再付费支付给李四钱,张三因勤劳节俭等原因,相对生活稍好,不符合救济标准。这就是目前大政府均贫富的混乱逻辑。
#纽约社会主义
#劫富济贫
#高税收
#富人外流
#底特律化
分享
评论 0
0
墓碑科技
1周前
你说街头地铁不安全, 却投票给一个要削减警察经费的人。 你抗议“不要国王”, 却选了一个要扩大政府干预的民主社会主义者。 你批评基督徒是宗教狂热, 却对伊斯兰教热烈欢迎, 哪怕它对LGBT、女性权利并不友好。 你选出的纽约市长, 正是你口口声声反对的价值观集合体。 但他许诺免费公交、免费租房、免费托育, 你就信了。 你以为是迪士尼? 你以为一切都能“免费”? “向富人加税就能解决”? 你低估了富人的脚, 也高估了他们的耐性。 他们有的是资源,说走就走。 那时候,谁来买你的免费车票? 全社会主义、不掺资本主义的体制, 在哪个国家真正成功过? 纽约,我真心祝你好运。 希望我是错的,但请用现实来反驳我。
纽约“NO KINGS”游行:反川普抗议再度上演· 59 条信息
#纽约困境
#社会主义实验
#免费福利陷阱
#富人外流
#政治讽刺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9个月前
战略眼光有时是能为你带来财富的。 和美国合作,曾让无数企业、无数族群获利。但和美国合作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和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政治实体合作,更是和全球商业帝国合作,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利益集团合作,是让自己汇入携手同心寻求增量的生产者洪流。 而在这股洪流此刻的发展趋势里,充满商机。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身处模糊地带,拥有财富创造能力的人们,正被迫“归边”。 为这些人服务,帮“润”离中共国的富人办手续拿身份,做移民中介,是一份商机。 协助有实力的企业搬离中共国,迁往更能安身立命的新家园,协助有意愿接收这些企业的国家招商引资,创造面向本国劳工的更多就业岗位,也是一份商机。 但更值得被看见的商机,是在阵营分化之际,在产业链阵营重新盘整内部格局,各国各族将因中共国作为“世界工厂”崛起而被迫支离破碎的本国产业链升级天梯重新接续时,依据相应的布局方案,找到自己能扮演的角色,能接住的“泼天富贵”。 美国人想重启本国制造业。 为什么? 因为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的制造业,从对从业者技能要求极低的,到对从业者技能的专业化、精密程度要求极高的制造业,有让生产者们“在生产中学会生产”的功能,有教育培训的功能。 许多人虽然能在学校里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只有在生产活动中,在工作现场,才能学会生产者们独特的沟通、合作方式。 现代人的生产,也是现代人的合作。 人们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合作,也需要在生产中学会生产。 因此,就象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不能仅有大学而没有中学、小学一样,在一个国家完整的产业布局里,也不能没有相对低端的制造业。 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功能不够强大,无法让毕业的学生轻松胜任低端以上的制造业岗位时,低端制造业的“教育替代”功能,就更形重要。 反过来,当一个国家需要重启制造业时,如果不是从最低端的制造业岗位开始恢复,这个国家就需要为自己选择投资的中高端制造业准备足量的人才——就需要为此投入相应的教育资源。 当双链争持,阵营分化,成为世人皆知的局势演化趋势,当生产者们纷纷归向自己应该归向的产业链阵营,当各国各族都逐渐意识到产业布局的完整和平衡的重要性,“将不大适应制造业劳工生活的人训练成合格工人”这件事,就会成为许多国家的迫切需要。 人们仍是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在生产中学会生产,但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令他们需要在学习方面有更高的效率。 从企业的角度看,他们需要找到方法,在可能的候选人中找到最具潜质,经过最短时间培训就能达到及格线的劳工。 而且这及格线既是生产技能方面的及格线,也是合作能力上的及格线——例如按时到岗,服从调度,能配合主管和同事的要求。 不要小看这条及格线。 许多人是达不到的。 现代工业社会要求几乎每个成员服从的朝九晚五,一周五天工作制,和人类在百万年丛林演化过程中习惯的游猎生活方式、在其后靠传统农牧业谋生时的生活方式都大相径庭。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当工人。 除非在成年前早经驯化。 在中共国改开时代早期,大量港资、台资和其他外资企业刚进入内地时,如何约束管理员工,也曾是个令人挠头的难题。 从最贫困山区招募来的工人,许多都不识字,或是虽然能写自己的名字,但极度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的常识。 而且年轻的他们,并不听话。 当时的投资者面对这种困境,用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他们大量招收女工,18-25岁之间的女工,他们令“打工妹”这个词风行一时,让无数工厂、工业区,成了女多男少的“女儿国”。 他们从贫困地区“吸”走了可塑性最强,服从性也最高的那些人口。因为在农村社会地位较低,在家庭中长期接受服从性规训,也长期接受着比兄弟叔伯们更差的营养供给和住宿条件,更对出嫁这种改变自身生活场景的事件有心理准备,打工妹们远比同龄男性更能适应和农村截然不同的城市工厂生活。 这些按传统农村生育理念本该被堕掉,被溺毙的女儿们,这些对她们的原生家庭来说“多余”的人口,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于是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在发展制造业的早期大量使用女工,降低企业管理和培训的难度,是中共国的成功经验。 这也是当全球产业链进行调整,当大量低端制造业迁离中共国时,想“接住”这些岗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照抄的经验。 如果在这些国家的伤害链文化传统中,同样包含着对女性地位的贬低,同样包含着把女性规训为随时要适应拥挤、单调、艰苦生活条件的服从者的成分。 许多人以为中共国在改开时代的迅速崛起,是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但哪有什么神话。 如果你看得透纷繁表象之下的本质,美国制造业的空洞化,中共国制造业的兴盛,就只是一场“小学和中学的迁移”。 而制造业的回归,产业链的重新盘整和恢复平衡,则是“产业教育体系的康复”。 这一次,小学可能会迁往南美、印度,中学可能会迁回美国。 如果你能看透,如果你能调动相应的资源,那么,你不是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不是不能从为企业找到合格工人、向工人提供配套培训中获利的。
#战略眼光
#财富创造
#美国合作
#全球商业
#利益集团
#商机
#双链争持
#阵营分化
#模糊地带
#财富创造能力
#中共国
#富人外流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