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双链争持
关注
佛瑞德里希4th😷
4个月前
双链争持,这场跨越无尽时空的观念战争,曾隐于幽微,伏线千里,在早期文明的战争偏好与交易偏好间悄然萌动,也曾波澜壮阔,震惊天下,令老牌帝国与新大陆刀兵相见——那个新生国家,名字叫做美国。 它曾主导表面上看来是意识形态之争的美苏争霸,它也曾披上民族矛盾的外衣,引发关于多元文化的争论。 但它真正的战场,在人心之中,在家庭内部,在人类的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 它最后的战场,在“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的争论里。 而那些年轻人,渴望构建更温暖家庭,渴望拥有更自由更富裕生活,并在由产业链逻辑主导的谋生糊口环境里看到了希望的年轻人,正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成为捍卫产业链逻辑的观念战士。 他们栖身的战壕,被称为——代沟。 文化,是一个族群沿用的人生剧本的集合,是对该如何在这个族群内部扮演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指引,也是每一代人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行为策略的总结和辩护。 当你静心比较不同文化的差异,你会看到,除了饮食服饰、婚俗礼俗中那些能被轻易看到的不同,更深层次的不同,会呈现在人们对“应该怎样做人”的看法里,会呈现在人与人相处时,哪些行为可以被接受,哪些行为绝不能容忍的看法里。 在中共精心构建的党文化里,面对政治冲击,和亲人“划清界限”是可以被接受的,背叛曾经的朋友,举报亲生母亲,殴打老师、校长致死,是可以被接受的。 用种族灭绝的残暴手段对待所谓的“同胞”,无视维吾尔人的悲苦,无视藏人一场又一场的自焚,对香港人台湾人高喊“留岛不留人”,是可以被接受甚至得到鼓励的。 为了“政治任务”,为了服从命令,党员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耽误孩子的病情,错过与垂死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是能让官方媒体正面宣传的。 但和党作对是绝不可容忍的。 这种党文化,这种人应该唯上级之命是从的观念,这种无伤害链狂信徒之名却有伤害链狂信徒之实的观念体系,就是中共构建其社区的源代码。 但中共党文化,只是无数种包含伤害链逻辑成分的文化中较为极端也较容易被看穿的一种。 还有很多国家、很多族群,不曾意识到自身文化传统中的伤害链成分。 例如普遍把丈夫殴打妻子看成可接受的行为的文化传统,例如把父母包办婚姻、虐待儿女视为其正当权利的文化传统。 你可以看到,在这些社区里,当人们做出了这类为现代文明观念不容的举动后,他们会辩解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尤其是,那些虽然没有亲自去做,但容忍这类行为,事后和做过这类行为的人仍然保持密切交往,仍然让这类人得到社会支持的“无辜者”,他们会辩解说,我们认为这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是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是的,在他们的观念体系里,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做输出伤害后能获得奖赏的人,或者说,是在输出伤害后至少不必受惩罚的人。 在他们的文化里,人们可以为伤害妇孺的行径,在另一种文化里不可容忍的行径辩护,并且把成为这样的人,成为伤害者,视为可以传递给下一代的人生剧本,让这样的行径在其族群中代代延续。 如果这样的观念不受挑战,这样的剧本不被修改,这样的文化传统不在现代人的生活场景中得到合情合理的调整改变,这样的行径就会真的代代延续,孩子们就会一直被他们的原生家庭,被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社区,培养成这样的人。 当你真的看清文化是什么,当你意识到,中共党文化是当局为自己精心写就的辩护词,也是中共驯化出的党奴们为自己的人生选择,那些举报亲人、背叛朋友、卑鄙残暴的行径作出的辩护,更是他们培养下一代的蓝本,你就会同意,不想成为这类人的年轻一代,按现代文明理念,有拒绝这种文化传承的权利。 有在过年的时候任父母指着鼻子从年前骂到年后,消极抵抗的权利。 有面对催婚催育崩溃掀桌子的权利。 有因为从小看多了爸爸虐打妈妈的场景选择这辈子单身的权利。 更具普适性的是,有在社会上增广了见闻,知道了人还可以有其他活法之后,选择一种和父母期望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为更能适应自己工作场景中由产业链逻辑主导的游戏规则的人的权利。 在无数国家,家庭,都曾是伤害链逻辑最后也最顽固的堡垒,文化,则是伤害链逻辑最强有力的辩护士。 但当年轻人发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当年轻人得到了不同的谋生方式,当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里受到了产业链逻辑的影响,携带着这份影响回到家庭,这最后的堡垒也就有了裂隙。 因为文化,是每一代人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行为策略的辩护,是每一代人而不仅仅是上一代人。 所以当年轻人在自己的生活里,为了谋生,为了适应职场,选择了属于自己这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策略,他们也会为自己辩护,而他们的辩护,就是新一代文化观念的生成基础。 在名为代沟的战壕里,他们为自己而战。 当产业链逻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说服了他们,用工作岗位用薪水说服了他们,用减少内耗后更轻松舒适的生活体验说服了他们,他们就会由伤害链文化的传承者,转为产业链文化的创建者。 年轻人,想成为更自由的人,成为更能彼此相爱的人,而不是以顺从为美,以牺牲为尚的人。 他们会成功的。
#双链争持
#观念战争
#文明冲突
#美苏争霸
#意识形态
#民族矛盾
#多元文化
#人类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4个月前
战略眼光有时是能为你带来财富的。 和美国合作,曾让无数企业、无数族群获利。但和美国合作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和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政治实体合作,更是和全球商业帝国合作,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利益集团合作,是让自己汇入携手同心寻求增量的生产者洪流。 而在这股洪流此刻的发展趋势里,充满商机。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身处模糊地带,拥有财富创造能力的人们,正被迫“归边”。 为这些人服务,帮“润”离中共国的富人办手续拿身份,做移民中介,是一份商机。 协助有实力的企业搬离中共国,迁往更能安身立命的新家园,协助有意愿接收这些企业的国家招商引资,创造面向本国劳工的更多就业岗位,也是一份商机。 但更值得被看见的商机,是在阵营分化之际,在产业链阵营重新盘整内部格局,各国各族将因中共国作为“世界工厂”崛起而被迫支离破碎的本国产业链升级天梯重新接续时,依据相应的布局方案,找到自己能扮演的角色,能接住的“泼天富贵”。 美国人想重启本国制造业。 为什么? 因为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的制造业,从对从业者技能要求极低的,到对从业者技能的专业化、精密程度要求极高的制造业,有让生产者们“在生产中学会生产”的功能,有教育培训的功能。 许多人虽然能在学校里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只有在生产活动中,在工作现场,才能学会生产者们独特的沟通、合作方式。 现代人的生产,也是现代人的合作。 人们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合作,也需要在生产中学会生产。 因此,就象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不能仅有大学而没有中学、小学一样,在一个国家完整的产业布局里,也不能没有相对低端的制造业。 尤其是,当这个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功能不够强大,无法让毕业的学生轻松胜任低端以上的制造业岗位时,低端制造业的“教育替代”功能,就更形重要。 反过来,当一个国家需要重启制造业时,如果不是从最低端的制造业岗位开始恢复,这个国家就需要为自己选择投资的中高端制造业准备足量的人才——就需要为此投入相应的教育资源。 当双链争持,阵营分化,成为世人皆知的局势演化趋势,当生产者们纷纷归向自己应该归向的产业链阵营,当各国各族都逐渐意识到产业布局的完整和平衡的重要性,“将不大适应制造业劳工生活的人训练成合格工人”这件事,就会成为许多国家的迫切需要。 人们仍是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在生产中学会生产,但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令他们需要在学习方面有更高的效率。 从企业的角度看,他们需要找到方法,在可能的候选人中找到最具潜质,经过最短时间培训就能达到及格线的劳工。 而且这及格线既是生产技能方面的及格线,也是合作能力上的及格线——例如按时到岗,服从调度,能配合主管和同事的要求。 不要小看这条及格线。 许多人是达不到的。 现代工业社会要求几乎每个成员服从的朝九晚五,一周五天工作制,和人类在百万年丛林演化过程中习惯的游猎生活方式、在其后靠传统农牧业谋生时的生活方式都大相径庭。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当工人。 除非在成年前早经驯化。 在中共国改开时代早期,大量港资、台资和其他外资企业刚进入内地时,如何约束管理员工,也曾是个令人挠头的难题。 从最贫困山区招募来的工人,许多都不识字,或是虽然能写自己的名字,但极度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的常识。 而且年轻的他们,并不听话。 当时的投资者面对这种困境,用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他们大量招收女工,18-25岁之间的女工,他们令“打工妹”这个词风行一时,让无数工厂、工业区,成了女多男少的“女儿国”。 他们从贫困地区“吸”走了可塑性最强,服从性也最高的那些人口。因为在农村社会地位较低,在家庭中长期接受服从性规训,也长期接受着比兄弟叔伯们更差的营养供给和住宿条件,更对出嫁这种改变自身生活场景的事件有心理准备,打工妹们远比同龄男性更能适应和农村截然不同的城市工厂生活。 这些按传统农村生育理念本该被堕掉,被溺毙的女儿们,这些对她们的原生家庭来说“多余”的人口,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于是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在发展制造业的早期大量使用女工,降低企业管理和培训的难度,是中共国的成功经验。 这也是当全球产业链进行调整,当大量低端制造业迁离中共国时,想“接住”这些岗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照抄的经验。 如果在这些国家的伤害链文化传统中,同样包含着对女性地位的贬低,同样包含着把女性规训为随时要适应拥挤、单调、艰苦生活条件的服从者的成分。 许多人以为中共国在改开时代的迅速崛起,是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但哪有什么神话。 如果你看得透纷繁表象之下的本质,美国制造业的空洞化,中共国制造业的兴盛,就只是一场“小学和中学的迁移”。 而制造业的回归,产业链的重新盘整和恢复平衡,则是“产业教育体系的康复”。 这一次,小学可能会迁往南美、印度,中学可能会迁回美国。 如果你能看透,如果你能调动相应的资源,那么,你不是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不是不能从为企业找到合格工人、向工人提供配套培训中获利的。
#战略眼光
#财富创造
#美国合作
#全球商业
#利益集团
#商机
#双链争持
#阵营分化
#模糊地带
#财富创造能力
#中共国
#富人外流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