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改开中国
关注
佛瑞德里希4th😷
4周前
温家宝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 不论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这话没说错。 无数改开受益者现在就要面对这个“得而复失”了。 以中年人无法维持家庭,老年人无法安度晚年,年轻一代纷纷变成“烂尾娃”的形式。 红二代们没有勇气为“红色 中国”殉葬,但改开受益者们,无数“改开中国”的顺民,是不得不为“改开中国”殉葬。 他们的人生是与“改开中国”绑定在一起的,他们在“改开中国”冉冉上升的年代抓住各种机遇,铺陈自己的人生愿景,凭着聪明才智和一些好运,过上了比更早一辈人好得多的半现代生活,他们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他们因此“岁月静好”,他们因此不想改变现状,甘心跪在独裁者的脚下,愿世世为臣,永为牛马。 但“改开中国”无法长存。 “红色中国”与“改开中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伤害链逻辑与产业链逻辑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把只能依靠产业链逻辑支撑的生活状态,构筑在遵循伤害链逻辑的政治基础上,一切终将化为泡影。 亿万改开受益者将因为“改开中国”的死,失去自己的生活,失去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他们重建生活的唯一希望,是在中共帝国的废墟上,再造产业链逻辑的政治基础。 是让产业链逻辑赢,让产业链阵营赢,让“世界工厂”独立成国,按老年人熟悉的话语体系是让“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到底”,让“改开中国”浴火重生。 只有让“政治体制改革成功”,无数人的生活才能重建,老年人才有晚年,中年人才有现在,年轻人才有未来。 是的,年轻人,那些拼尽全力卷生卷死,从学校一直卷到社会的年轻人,那些承载着父母期望,本以为拿到文凭找到工作就能好好过日子的“烂尾娃”们,只有这样,才能夺回自己的未来。 文革末期出生的人今年已经有50岁了。 他们的孩子,年轻的一代,整个人生都是在“改开中国”度过的。大部分80后根本不知道改开前是什么样子,更谈不上去理解适应改开前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 “红色中国”对他们来说就是朝鲜,是盲山,是无法想象的生存状态。 强行让他们“穿越”到这样的剧目里,绝大多数人活不过第一集。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对他们而言是什么? 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生命。 即将因“红色中国”的复归“得而复失”的,是他们的生命,不仅是肉体生命,也是精神生命,是在改开时代出生成长的人对整个世界的所有信念。 “改开中国”的死,这场已无法避免无法改变的死亡,于他们,是整个世界的崩塌。 但他们只能承受。 承受这场“得而复失”。 并由他们中的幸存者,在内部外部因素的促成下,努力尝试“失而复得”。 “烂尾娃”们不是没有咸鱼翻生的机会的,如果沿海安全区成功建立,如果“世界工厂”的遗址能分别独立成为新兴产业链国家,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中华沦陷区一部分区域能构建起由产业链逻辑主导的政治秩序,能打造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那么他们将能回到熟悉的生活里,甚至更进一步,夺回自己的人生愿景。 但想要最终实现这样的浴火重生,他们要先穿过死荫的幽谷。 他们要先熬过“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得而复失”,先熬过失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付出了全部努力却看不见一丝希望的痛苦年月。 而且他们中必须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得而复失”,怎样才能“失而复得”,必须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够,为什么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抓住机会去完成“政治体制改革”。 他们必须立足于现实,去思考,去推演,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未来。 绝大多数饱经阉割的中共国人在政治上是极其幼稚的,他们对民主、法治,只有朦胧的向往,少有具体的认知。 许多人只有一个印象,印象中,“民主”是更道德的。 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民主活动家应该是道德家,民主运动应该由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君子”领导。 但事实不是这样。 民主与法治,能为产业链国家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政治秩序,是技术性的存在。 是与现代科技,现代生产条件相适配的“配套技术”。 只有道德水准,只有道德偏好,只有道德高度而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是建设不好民主与法治的。 只有懂技术的实干家们能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或者说,只有能理解技术逻辑的团队领导者,才能在获得欧美国家技术支持和政治投资的情况下,在中华沦陷区有限的区域实现现代化政治秩序的建构。 我相信“烂尾娃”群体里有这样的人。 “世界工厂”运行了那么多年,要培养出懂技术逻辑的新生代人口还是不难的。 当我看到“红色中国”的喽罗们还在试图从道德角度攻击抹黑一些海外民运名人的时候,我就放心了。 他们的关注点还是一如既往的错。 虽然海外民运中的许多人也一样,错误地把民主运动当成一种追求更高道德、提高官员道德水准的政治运动。 但不论是中共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得而复失,还是亿万人必然要拼死寻求的“失而复得”,都是现实议题,都只能依托于技术能力解决。 在历史舞台上,经济才是主线,技术才是主角。
#改开中国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得而复失
#烂尾娃
#技术救国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4周前
不必再指责沦陷区民众懦弱了。 在无可挽回的大势面前,他们只是在顺势而为。 躺平是消极抵抗,不为“改开中国”续命,坐等“红色中国”灭亡,就是他们已经作出的选择。 在这个阶段你能做的事情不多,但如果你已了解了双链争持理论,你仍可以为自己和为亲戚朋友多做些准备。 你可以为产业链阵营争取战友。 当你看到亲友因失业,因经济下行处境艰难时,你可以陪他们发牢骚,暗暗把“是习近平开倒车坑了你们”的观念植入他们心灵。 你可以在每个尚未觉醒的改开受益者怀念过去的“好政策”时,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让他们更反感“红色中国”,更清楚地察觉到“红色中国”与“改开中国”的对立。 你可以鼓励为维稳系统工作的人消极怠工,鼓励他们“拿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能糊弄就糊弄,不要傻乎乎的“追求进步”,在维稳时过于奋不顾身。 在中共还没有公然否定改开,也还没有公然肯定文革的时候,把你对产业链阵营的好感包装成对“改开好政策”的怀念,是安全的。 你可以这样为中共帝国的最终崩溃做准备,为你和你的亲友熬过动荡,作为“改开中国”的遗民接收世界工厂的遗产做准备。 在观念上和情感上被拉到“改开中国”这边的人越多,“红色中国”的垂死挣扎就会越无力——当“红色中国”的维稳系统里充满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者,它最后的自爆指令就会有如泥牛入海。 而你知道,最后的决战,如果发生在实力相若的强者之间,将有更大的可能旷日持久,有更大的可能波及大量无辜。但如果这决战是发生在呼啸而来的大批民众和早已无心恋战的“红色中国”疲兵逃将之间,如果决战的过程是一方仓促成军但另一方一触即溃,整个过程是可能快到出人意表的。 你现在能做的事情,是增强社交圈里对“改开”的怀念,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安居乐业,自己找得到工作,能不断谋求职场晋升和更高薪资,需要以“继续改开”为前提。 当人们痛切意识到自身经济利益和政策变动的关系,当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越来越渴望看到“不一样的政策”,当人们从理智到情感都站到“改开中国”一边,“红色中国”的覆灭作为“二次改开”的前置条件就会让最自私最懦弱的普通人也充满期待,而打起“继续改开”旗号,呼吁大众从“红色中国”中脱离出去的各族各地独派,也就能轻松获得群众支持。 你需要看到“红色中国”和“改开中国”的同时存在和根本对立。 你需要看到习近平的怀念文革,开历史倒车让沦陷区回到文革,正是一种把这潜藏水下的两个中国再次分开的努力,是杀死改开中国,毁弃邓小平的政治遗产,重建让毛泽东意气风发的牲人帝国的努力。 在双链争持阵营分化之时,站“文革”还是站“改开”,站“红色中国”还是站“改开中国”,站伤害链逻辑还是站产业链逻辑,将决定每个人的未来路向,并由此决定由这些人组成的社区、族群的历史方向。 而真相是,在中华沦陷区目前活着的亿万民众中,绝大多数人不论在利益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早已归属于“改开中国”一边。 现在他们无力挽救“改开中国”,他们只能坐视“红色中国”一点点的杀死“改开中国”,一点点的杀死他们前半生的积累也一点点的杀死他们后半生的希望。 但“改开中国”的死期,也就是“红色中国”的死期。 每个人都在等待这场宏大的死亡。 或者说,在等待死亡之后的重生时刻。 在等待“红色中国”欢庆自己终于摆脱“改开中国”,习近平欢庆自己终于摆脱邓小平政治阴影,然后骇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重建毛泽东式的红色帝国,没办法驾驭一个债台高筑,人口基础全然不同,治理难度高出天际的混乱帝国的终结时刻。 在等待“红色中国”终于失去“改开中国”的供养要独自维稳却无力维稳的时刻。 在这个等待过程中,你最应该做的,就是顺势而为,确保“红色中国”届时的虚弱。 你可以截流资源,也协助别人截流资源,当领导、同事灵机一动想到可以挪用维稳经费给各级机关单位发工资的时候,请大力赞成。当财政略微宽裕的地区想方设法把钱花到自己人身上而不是上交中央的时候,请大力赞成。当维稳部门实在完成不了上级压下来的任务想弄虚作假时,请大力赞成。 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 让维稳系统完全腐化并增加它在关键时刻猝死的概率,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多设立些“看桥员”、“看厕员”之类的岗位吧,别抠抠搜搜的,你要帮习近平早点把钱花完。 看懂了中共帝国如今的双重属性,看懂了帝国崩溃必须经历的双重崩溃过程,你就会不再为“改开中国”的死而哀叹。 并且你将懂得,积极促成“红色中国”的猝死,让“红色中国”在“改开中国”死后无法长期存在,是对你最有利的。 当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改开中国”崩溃过程中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的矛盾,当社会主要矛盾再次回到前现代社会模式,回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争夺生存资源的矛盾,当娇生惯养的红二代纨绔面对真正你死我活的斗争,面对亿万人在生存危机面前爆发出的最后力量,你会希望他死得干脆利落,而不是象电视剧里的反派那样,吊着最后一口气,长篇大论的独白。 因为你正急着踏过他的尸体,走向全新的开始。
中共帝国崩溃后中华沦陷区三种国家格局的形成· 14 条信息
#改开中国
#红色中国
#习近平
#文革
#维稳系统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1个月前
传承竞择要问的,是这一类人能否生出这一类人,那一类人能否生出那一类人。 在民主政治条件下,你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美国的共和党人能否生出共和党人,民主党人能否生出民主党人?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民主社会培养出的下一代,是能继续维持这套制度运转的“公民”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下一代 是什么人,下一个世代,接下来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如果民主的传承输了,如果公民的传承输了,如果欧美国家的下一代人口主体秉承的是另一套价值观,是另一种传承,如果产业链逻辑主导的现代文明没能在这场传承竞择中取胜,世界就会回归伤害链逻辑。 而且兵不血刃。 因为将把无法留下传承的公民们淘洗净尽的不是武力,不是伤害链阵营没有能力掌握的比欧美更先进的军事科技,是地表第一军事强国也没法抵御的,是全球首富也战胜不了的——时间。 讽刺的是,令欧美创建的现代文明传承可能输掉这一仗的许多做法,正是专家学者为挽救“人口危机”做出的努力,是敞开怀抱吸纳异质文化的传承者,是把各种资源向传承意义上的无效人口倾斜。 是让移民生养更多,是让弱者生养更多,是增加无法生下孙辈的子辈的数量。 是只关注了肉体的复制,忽略了精神的复制,只关注了个体的生育,忽略了群体的、族群的“生育”。 在双链争持的大局中,传承之战,发生在打工人与牲人的传承之间。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在传承层面,必须落实于下一代人的财富创造能力高于上一代人,下一代人的消费力强于上一代人。 产业链国家的传承,需要以大多数打工人家庭能稳定、可持续地培养出收入更高的后代为基础来实现。为此,产业链国家需要为打工人父母们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足够的就业机会,需要提供种种条件保证人口升级的顺利进行。 反过来,想让民主政治的传承延续,这一代公民也需要生出下一代公民,生出能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足够的就业机会的下一代政治人才和商业人才。 他们做得到吗? 让我们看看中华沦陷区的现实。 “白纸一代”现在正被拿来与“八九一代”并称,但“白纸一代”不是“八九一代”的孩子,他们是改开受益者的孩子。 “八九一代”是牲人传承中的叛逆者,他们,这些曾经的体制内或体制内父母的孩子,如果不是因为强烈的道德感,不因道德偏好放弃了在牲人体系里向上攀爬的机会,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可以象李克强那样晋升至高位的。 我非常尊重“八九一代”,因为我知道从他们的角度看,为了道德感他们放弃了多少利益,作出了多大的个人牺牲。 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仍然没法完全改变由中共体制塑造出的思维习惯,有些人的言行被指为“小共产党”,中共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终身无法消退。 在他们中的至少一部分人心里,“革命”也只是用一个更好、更道德的党,代替现在这个过于腐败的党执掌政权。 对这些人来说,跳出专制政权的思维框架是太难了。 因为他们曾是“红色中国”的天之骄子,他们毕竟接受的是牲人的传承,伤害链系统中属于特权阶层的传承。 但“白纸一代”不同,他们是改开受益者的孩子,他们是生于改开时代,长于改开时代,从小把人生规划放在改开背景内,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人生愿景,天然倾向于维护“改开中国”的存在的一代人。 “八九一代”是背叛了自身利益的一群人。他们背叛了自己的传承,因此在接受同样传承的群体中他们注定是孤单的。 “白纸一代”却是试图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群人,在接受同样传承的群体中,他们决不会孤独,不会一直孤独。 他们接受的是“改开中国”的传承,他们必然会为“改开中国”而战,和他们并肩作战的将是所有改开受益者的后代,将是所有把人生愿景放置在改开时代背景之内,并为实现这愿景已经投下了巨量成本的所有年轻人。 将是在整个中华沦陷区逐渐变成“红色中国”时,陷入失业困境,最终只能象中国历史上的牲人那样死去的,所有年轻人。 这些人,不在中华沦陷区里开辟出一片属于“改开中国”的地盘,就没法活得象个改开时代打工人。但他们只能想方设法活得象个改开时代的打工人,这是他们仅有的传承,这是他们唯一知道的活法。 双链争持,中华沦陷区的未来,将决定于传承之战的结果。 牲人的传承,和打工人的传承,将决出最终的胜负。 “红色中国”如果想维持下去,就必须想方设法重建自身的传承,重建自己的人口基础,必须让现存的底层牲人大量生育,生下大量愚昧、麻木的后代。 但下一代人口以打工人的后代为主体,这些人为实现人生愿景的努力,只能指向对“改开中国”的继承和强化。 如果“白纸一代”作为新的传承,成功取代了红色中国留下的牲人传承,沦陷区的未来将没有悬念。 但“白纸一代”能形成新的传承吗? 他们的口号,是“我们是最后一代”。 传承危机在欧美和中华沦陷区同时浮现。 太多简中圈网友曾发问“我该怎么教育我的孩子”了。 旧时代的“大力神”在新时代显得那么笨重臃肿,但新时代的“大力神”还没有打磨成型。 文明的传承危机,甚至还普遍被误读为人口危机,然后,为了解决人口危机推出的种种政策,指向了牲人传承的复苏。
#传承之战
#白纸一代
#改开中国
#双链争持
#人口危机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1个月前
中国分裂,在中共帝国崩解时刻,将落实为“改开中国”与“红色中国”的分裂,落实为“改开中国”遗民的绝地求生、产业链阵营列强闻风而来的打捞救援,和“红色中国”纨绔们的集体跳船、“红色中国”最忠诚基本盘牲人们依照经典伤害链改朝换代历程在混乱中迎来大规模死亡事件。 中国分裂,会是一场时空分裂。 这个被强行糅合为一体的巨婴怪胎会崩解为分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国家,已具备较强现代性的地区,会摆脱仍停滞在较古老精神状态和经济模式中的地区之掣肘,独立成国,大步前行。 隐藏在今日之中共帝国体内的现代国家、半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会因分裂而各得其所,亿万国民会按自己的认知,被命运分流到不同区域。 然后你们会看到许多积压已久的问题都出现解决的希望。 因为大家终于可以和认知接近的人一起努力创造符合自己认知的未来了。 牲人和牲人在一起才是绝配。 现代人也该和现代人一起。 什么“国家太大”、“人口太多”都不再成其为问题,军事层面的担忧,自有产业链阵营列强为你摆平。 也不必担心一个朝代的末年要以五十上百年计,因为对积极归附产业链阵营的“改开中国”遗民们来说,对他们有意义的社会变革只是“分裂”这一件事。而欧美列强当然会抢在“改开中国”的遗产消失前促成分裂,以便名正言顺把沿海新兴国家打造成自家飞地,以便接受世界工厂的残余资源,为制造业已空洞化的本国在调整恢复时期进行缓冲。 对成功归附产业链阵营,成为新兴独立国家公民的“改开中国”遗民们来说,牲人们要在“红色中国”的遗址里折腾多久才能完成属于伤害链阵营的重建,根本不关他们的事。 皇朝周期律的时间要求只在那个范围内有效,跟必定与欧美列强保持紧密经贸合作的沿海新兴现代国家没什么关系。 你不需要等太久。 如果你正确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如果你在中共帝国崩解时刻,选择了产业链阵营,选择了和现代人抱团取暖,选择了远离以牲人为主体的地区,那么影响你命运的就将是现代社会发生变革的时间规律,而不是古代社会发生变革的时间规律。 也许你会觉得我太乐观。 但“改开中国”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影响也是真实存在的,当中共宣传部门反复强调“红色中国”各项元素对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时,当中共宣传部门想要让你因看到“红色中国”的特质而对社会变革绝望时,不要忘记这一点——“改开中国”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正是它把中共国变成了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它对未来的历史进程绝不是没有影响力的。 它是在中共帝国内部飞速生长起来,却无法与“红色中国”并存的部分。 它有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属于自己的人口,甚至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观念。 只是当它呼唤属于自己的政治秩序时它注定要被“红色中国”诛灭。 “改开中国”与“红色中国”曾共生并存,但它们终将决裂。 而在“红色中国”进入衰弱期时,甚至不必是中国古代皇朝末年那样的衰弱期,只要“红色中国”回到和任何一个中国古代皇朝中期相近的状态,回到古代国家的国力和治理能力水平,它就会因达不到现代国家的军事能力和治理水平,在国与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在与自己体内茁壮成长着的现代国家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红色中国”hold不住“改开中国”,虽然在政治上,在中共官场上,“改开中国”完全没有一战之力。 但一群统治着“红色中国”的古人,一群满脑子古代帝王权谋思想的古人,并没有压制约束住数量过亿的现代人和半现代人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实力。 尤其是,这些现代人和半现代人还通过外贸与欧美列强,那些经验丰富的现代国家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尤其是在“红色中国”自我阉割变得衰弱的同时,欧美列强正好看清了,接受“改开中国”遗产遗民,是多么有利可图。 所以,在中共帝国即将崩解的时刻,我希望你看清楚,在沦陷区,牲人们确实会拥有牲人式的命运,会走进牲人的未来,但现代人将有现代人的命运,将走进属于现代人的未来。 而你需要全力以赴的,是让你自己的未来不要跟牲人的未来纠缠到一起,最好别跟牲人们扯上关系。 是在帝国崩解时期,远离牲人,远离牲人密集区,是在看到政治重建希望的时刻,站出来拥抱由欧美列强输入的秩序,支持安全区的设立,促成安全区的范围扩张,并竭力促成安全区内形成以产业链逻辑为主导的秩序,形成与牲人无关的新秩序。 你的努力是可以具体到你生活的省份、城市、区县甚至街道的。 在分裂真正发生的时刻,含糊暧昧会把人引向错误的抉择。 一步之差,你就可能往后余生没有一个由自己亲手创建的祖国,一个在你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改开中国”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的现代化国家。 一步之差,就可能象当年的一河之隔,隔绝了香港人与大陆人,隔绝了两种生活。 这一步之差在可见的将来会是什么? 会是你有没有想方设法留在可能会被设为安全区的地方,有没有在安全区➡️公投独立时站出来投票,有没有全力促成属于现代人的新兴国家建立,有没有竭尽所能让你自己的往后余生远离牲人。 只有远离牲人,才能远离牲人秩序,远离属于牲人的命运。
中共帝国崩溃后中华沦陷区三种国家格局的形成· 14 条信息
#中国分裂
#改开中国
#红色中国
#产业链阵营
#现代人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1个月前
对渴望尽早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熬过帝国崩解时刻的秩序真空,活着进入双链争持下半场,活着参加沦陷区政治重建、经济重建、文化重建的人们来说,尽早促成中共顶层权贵的出逃,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因为只要阻碍重建的因素消失,只要“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能在沦陷区沿海制造业重镇发生,已在改开时期积累 了技能、关系和财富的人就能顺利归化产业链阵营,就能过上假如自己生在欧美本应过上的正常生活。 “红色中国”,就是一块阻挠“改开中国”破茧成蝶的绊脚石,现在这块绊脚石已经按照皇朝周期律临近自身的终结时刻,但“改开中国”有没有准备好踏上属于它自己的光明坦途,我们还需要打个问号。 令人深感无奈的是,即使多年来对海外民运抱持同情,也寄托了许多期望,但目前看来,他们“成事”的能力还远为不足。 绝大多数民运圈人士还止于做“异议者”这个层次,还没有转换思维,从建设角度,尤其是重建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以“建设者”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他们还停留在强调反共的道德意义上,满足于自身拥有的道德资本,很少从技术角度分析社会演变的过程和前提。 所以,在未来的沦陷区政治崩溃➡️政治重建过程中,他们能起什么作用,还很难说。 而沦陷区本土的人力资源,你懂的,也很难指望足以支撑未来的现代化政治重建。 所以,最有希望的路,只剩下了和旧时代殖民、租界高度相似的“安全区”,只剩下了引进海外政治资源,包括海外欧美日韩台周边国家的人道救援、维和部队,和海外民族独立力量,以及海外华人中有限的人力资源。 好在,双链争持是全人类文明演化的大局,不是沦陷区一区一国之事。好在,产业链阵营本身有扩张的需求,全球产业链本身就有吸收“改开中国”遗产的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把希望寄托在这里。 可以寄望于已经在之前的中美贸易战中察觉了全球经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希望找到办法解决问题的欧美列国,在“红色中国”走向崩解时,愿意投放资源强力介入的积极态度。 在“红色中国”在习近平等二代纨绔的胡乱折腾下轰然崩塌之后,欧美日韩台一定会来接收“改开中国”的遗产。 会来保护还没毁掉的外企外贸资产、外企外贸员工,会来把过去的中共国制造业重镇改造成产业链国家的一块块“飞地”。 中共帝国崩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红色中国”与“改开中国”拆分的过程。 如果你能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共帝国的崩溃和沦陷区未来的重建,从这个角度去确认自己和家人的逃生方向和对未来的规划,事情会变得容易许多。 因为中共帝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国度。 它既具备极强的中国古代皇朝特征,又具备相当程度的现代社会特征。 在它走向自身的终结时,会既出现古中国改朝换代时的种种乱象,也出现近现代社会面对剧变时的应对举措。 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 是个由本不应强行聚合在一起的,处于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社会组成的国家。 在它崩解时,会尘归尘,土归土,古代的归于古代,现代的归于现代。 牲人会回归牲人的命运,现代人也会找到回归自身命途的道路。 已完成精神阉割的奴才们会因被主子抛弃而活不下去。仍保有创造力,因生产能力劳动技能而在产业链国家眼中有价值的人口则会得到救援。 大规模死亡事件会主要发生在“红色中国”势力最强的区域,会发生在“红色中国”的遗民之中,在它发生时,“改开中国”的遗民同样受到威胁,但如果你足够清醒,如果你能与“红色中国”的遗民拉开距离,你受波及的风险会小上许多。 即使你现在就身处中共体制内部。 在乱世中增加存活机会的秘密,是离现代生活方式更近一点。 是离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近一点,是不要继续做伤害链逻辑的信徒,也远离伤害链逻辑的信徒。 对任何一位有可能影响中共上层看到的维稳情报的体制内人士来说,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尽早让伤害链主对维持统治感到绝望。 是自己不相信中共会“铁桶江山万万年”,也不做任何增强别人这方面信心的举措。 是不去挽救现政权,不去为维稳机制续命,不帮财政开源节流,不在最后关头为党国冲锋陷阵。 因为如果你是个头脑清醒的人,只要能明哲保身幸存下来,你的好日子在后头。
中共帝国崩溃后中华沦陷区三种国家格局的形成· 14 条信息
#中共崩解
#改开中国
#海外救援
#政治重建
#明哲保身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5个月前
“改开中国”和“红色中国”的同归于尽,改开系技术官僚与红N代纨袴集团的两败俱伤,似乎已是中共政权不可避免的结局。 因为二者都已丧失了足以支撑自己存续的经济基础。 维系“改开中国”需要的外贸、地产和伪中产生活方式已无以为继,但想让亿万底层回到能支撑“红色中国”的农奴式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中去, 同样不可能。 “红色中国”曾经的稳定是靠什么维持的? 是靠绝大多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不离乡不离县,只求安稳不寻机遇,近乎凝滞不变的生存状态维持的。 是靠极低的人口流动性对维稳成本的压制维持的。 但今天的底层人口已经无法回到“不离乡”的凝滞状态中去。不论这些底层人口是否已在政治上觉醒,“出外打工”已经成了他们缺钱时的第一选择,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天经地义。 而人口,只要流动起来,就对维稳方构成压力,就会消耗行动路线中每个地区的维稳资源。 我们知道每年的春运都会让铁路部门的枢纽和沿线工作人员严阵以待,都需要动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 但春运还只是人口的有序流动和有限流动,是无数兜里有钱、眼里有光、心怀希望的打工人从家乡去工作地点,或从工作地点回家乡的一年一度行程。 如果有序、有限的流动,变成了无序、无限的流动呢? 如果兜里有钱、眼里有光、心怀希望的亿万农民工变成了迫于生计不断奔走于各城市之间的盲流呢? 不谈他们是不是会觉醒,会发起示威、抗议,会冲击政府部门或哄抢商铺,只要你想象一下这种总量等同春运,却因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奔波、漂来荡去的浩浩人流会对交通运输部门造成多大的压力,会对各地的“城中村”造成多大的治安管理压力,你就会意识到,在一线承受压力的部门会很快被逼到墙角。 “红色中国”之所以不可能在习近平手中成功重启,原因就在于此。 你没法说服亿万农民不出门找工作。 疫情期间那种来自亿万底层农民工的配合是不可能复现的。那时农民工还有点积蓄,那时人们还会担心出门就要病死,对病死的恐惧能压倒对饿死的恐惧。 但即使在那时,已获得无数义工协助的基层工作人员也频繁因过劳猝死。 那就是中共维稳体系的极限。 这个体系无法承受更多,无法承受在“清零”末期我们见证过的,来自出外打工各地民众的不配合,更无法承受在没有疫情阻吓、没有积蓄安心时,亿万农民工出外找工作时形成的人口流动压力。 当这些习惯于在流动中谋生的人口,因从有序有限流动转为无序无限流动,形成一股中共政权在改开前从未面对过的,对维稳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挑战,中共的防线会被瞬间击穿。 他们是农民工,他们不是城市白领。他们不会在兜里没钱时肚里没食时还死都不敢出门,死都要守规矩。 他们是农民工,他们不是农民,不是在六零年代饿死也不知道去哪里才有活路的中共国农奴,不是习惯了拿不到村委介绍信就连县里也去不了的中共国农奴。 在这样的人口基础上,习近平根本不可能重建“红色中国”。 他们是“改开中国”的人口基础,当中共在改开时代允许这些人逐渐脱离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允许他们从农田走向工地,走向血汗工厂的流水线,他们就回不去了。 四十年改开已经重塑了中共国的人口结构,而且在这四十年间已经被生活塑造定型的亿万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并没有能力改变他们的现状,不管习近平施加多大的压力,不管他们多么愿意配合政府的要求,他们都没有能力“格式化”自己,从适应了改开时代生活方式的打工人重新变成能维持“红色中国”的传统农民,从已经会看抖音发抖音的土味网红视频观众变成不知电视机为何物,更不存在“网瘾”的纯朴乡民。 他们是“改开中国”的产物。 可惜的是仅有他们而没有足够的欧美订单,也没法维持起“改开中国”,没法维持住他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存在足以让“红色中国”无法重启,却也无法让“改开中国”继续前进。 在没有外资外贸支撑的情况下维系“改开中国”,是那些不舍得放弃特权的改开派技术官僚竭智尽力也无法达成的目标。 但“红色中国”的掣肘,又使得留住外资外贸成为不可能。 另一方面,在中共官场里浸淫成长起来的改开派技术官僚们也不具备面对内部“红色中国”派和外部来自美国的压力,勇担风险,为国为民开辟新路的决意。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改开中国”在内外交困中走向末日。 对这场中美贸易战的应对就是他们的谢幕演出。 可能很微妙,可能很精彩,可能在未来的历史学家眼里,会是基于个人利益立场在应对技巧上人类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但于大局丝毫无补。 他们保不住“改开中国”,也建设不起“民主中国”。 空有资源,没有战略眼光和战斗意志,他们将无法主导中华沦陷区的命运。 这命运将由现实存在的人口基础和届时仍存留的经济基础主导。 这就是在“改开中国”和“红色中国”同归于尽之后,由幸存者们开启的另一个故事了。
#改开中国
#红色中国
#政治经济
#中共政权
#社会变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