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

幽酱
1个月前
不是 deep state,而是 deep stupidity 刷新闻时看到美联社的一则事实核查报道:川普发文,“非法移民能使用国家医保”,政府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为他们买单,却让普通美国人被抛在一边。作者用了大篇幅的文章解释——联邦法律从未允许此事。美国的联邦医保(Medicare)和 ACA(奥巴马医保)体系都排除了非法身份者。 这条谣言并非偶然喷出,而是经过设计的“点火器”。它迅速引爆了又一场政府停摆的舆论场。表面理由看似老套——预算僵持、拨款延误——但真正的导火索,就是那条出自川普社交平台的贴文。 事实并不重要。川普当然知道这一点。他更清楚的是,这个国家的愤怒已经足够廉价——只需一点虚构,就能点燃一场政治风暴。这场停摆不是财政危机,而是一场忠诚测验。他要看,谁会把愤怒当真,谁会相信谎言,谁会跟着他喊“清理政府”。在他眼里,这些相信谣言的民众不是负担,而是筹码。 这些如此之多的愚蠢而热情的选民,让川普几乎克制不住自己——不干票大的,都对不起这个时代的愚蠢。 谎言是入口,清洗才是目的。川普团队借停摆之机,把“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挂在口号上。美国的官僚体系确实存在低效和冗余。但他要的不是修复,而是清空;不是让政府能更好地运行,而是让它只听一个人的话。规则在他构想里被替换为服从;制度不再是防火墙,而是绊脚石。改革的语言不过是遮羞布,真正的意图是权力私有化。 “Schedule F”是他最直接的工具。他要把数万名公务员从职业保护中剥离,变成可以随时被解雇的职位。名义上这是去惰性,实质上是把专业岗位改造成政治任命。政府若用忠诚度衡量能力,那它就不再具备记忆。美国文官制度本是防止权力私有化的防火墙;现在,这墙要被拆。 停摆带来的不是节省,而是恐惧。数十万公务员被迫无薪休假,合同冻结,项目停摆。川普团队放风:某些部门的临时停摆,可能会“永久化”。财政危机因此成为一种政治工具,用预算去惩罚机构、清理异议。这就是他所说的“清理深层政府”的真实含义——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恐惧,让人闭嘴。这种非制度化的“财政审讯”利用了个人经济的不确定性,迫使公务员群体在专业原则和生存压力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实现权力的威慑与回收。 他的政治结构越来越像一个中世纪宫廷。发言人只要忠心,就能进入核心;不合调者立刻被替换。年轻的Karoline Leavitt因为“敢于战斗”被提入白宫西翼,而不是因为专业。至于国会,Mike Johnso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并非因立法成就或跨党派的协调能力而上位,而是因为对川普的绝对忠诚。2023年,当众议院陷入议长混乱、共和党候选人接连倒下时,川普亲自出面游说议员,力推约翰逊出任议长——理由只有一个:他“从未批评过川普”。上任后,约翰逊的议事逻辑几乎与川普的社交媒体同步:当他试图在预算案上与温和派达成妥协,川普在平台上发文表示不满,他立刻改口。一个本应独立的立法机构,如今沦为前总统的指令回声室。 当制度的制衡者自愿成为传声筒,民主的形式还在,功能已死。一个政府若只有忠诚,没有专业,就会失去判断力。错误将被当作忠诚的延伸,荒谬被包装成勇气。当专业被排挤、质疑被消音,政府的理性部分就彻底坍塌。这就是“deep stupidity”。这种模式下,政府的决策能力会系统性地退化。例如,当美联储主席或财政部长的任命以忠诚取代专业,而不是基于经济学专业知识,那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变得反复无常,甚至灾难性。最终,这种家臣化的治理模式将以牺牲效率和长期繁荣为代价。川普懂得,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真相。他所需要的,只是情绪的流量。他用谎言喂养选民,再用选民去合法化谎言。官僚的腐败被他改写成阴谋,体制的惰性被他重塑成敌人。最后剩下的,是一个不再思考、只会鼓掌的国家。 在中国,家臣化早已制度化。政治局只剩亲信,总理职能被削弱,记者会被取消。政策来源于一人,执行归于一体。美国正在滑向相似路径——从制度防火墙,滑向个人崇拜。这种镜像的可怕在于:当专制制度开始自信,而民主制度开始模仿,世界就再也找不到中心的支点。 川普的真正才能,不在于治理,而在于发现了愚蠢的可再生价值。谎言可以循环,愤怒可以增值。他用最廉价的情绪,撬动最昂贵的权力。他知道,只要让人愤怒,就无需让人思考。 MAGA说对了一半——官僚体系确实有病。但错在他们以为,拆掉医生就能治病。川普要得不是改革,而是顺从;不是效率,而是崇拜。 当制度失去纠错功能,权力就学会了自我繁殖。剩下的,只是满地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