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今天的播客:胎息经 notebooklm多音字表现不太好,比如调息,我还专门指定为tiaoxi,结果到朱熹的《调息铭》还是念成了diaoxi,不过不妨碍此经妙理 时间轴 (Timestamp): 00:00:10 - 节目开始与引言 00:00:24 - 《胎息经》原文仅83字,蕴含道家修炼核心 00:00:38 - 参考注解:幻真先生简注与张义尚先生《胎息经笺疏》 00:01:05 - 本期任务:深入理解《胎息经》83字箴言 00:01:15 - 探讨「胎息」的含义及其与普通呼吸的区别 00:01:23 - 「神」与「气」的关系及其在修炼中的角色 00:01:33 - 古代智慧对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启示 00:01:48 - 《胎息经》原文诵读 00:02:24 - 《胎息经》结构概述:从胎、伏、气、息到神气相注 00:03:21 - 何谓「胎」?——胎其神,如母胎般安定 00:03:54 - 何谓「胎定」?——神的高度稳定状态 00:04:06 - 何谓「伏气」?——降伏、收敛、潜藏自身能量 00:04:32 - 「气的根源」与道家「下丹田」的探讨 00:04:56 - 守丹田的要诀:不可拘泥位置,重在方法 00:05:15 - 守丹田的方法:「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 00:05:44 - 详解「存心绝虑、调息气匀、寂然常照」 00:06:48 - 抱朴子行气法:闭气数数,可治百病避灾邪? 00:07:30 - 闭气法与《胎息经》调息法的区别与层次 00:08:48 - 《胎息经》更强调「调息」而非「闭气」 00:09:43 - 呼吸的四层次:风、喘、气、息 00:10:32 - 何谓「真息」或「胎息」?——呼吸细微若无 00:10:43 - 朱熹《调息铭》:静极而嘘,动极而吸,绵绵密密 00:11:38 - 「气从有胎中息」:神对气的主导作用 00:12:40 - 古仙云:「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00:13:08 - 吕洞宾《百句章》:「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 00:14:05 - 养神的关键:清静、少思、无念 00:14:23 - 广成子教黄帝:「抱神以静」 00:14:45 - 彭祖强调「少思寡欲」 00:15:02 - 张虚静天师:「莫向灵台留一物」 00:15:25 - 灯油比喻:思虑过多如分燃多灯,速耗元神 00:16:41 - 丘处机祖师:修行进度因人而异,贵在「心地平常」 00:18:06 - 「尽其在我者,而任其在天者」的修炼心态 00:18:23 - 丹阳真人:「无心为体,忘言为用」 00:18:52 -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神气乃生命基础 00:19:44 - 《素问》:「天与之,天复取之」,生命有限与自然规律 00:20:08 -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00:20:25 - 何谓「虚无」?——内心极度宁静、空明、不执着 00:20:36 -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与《黄帝内经》「恬淡虚无」 00:21:18 - 丹阳真人论「清静」:「清其心源,静其气海」 00:21:37 - 张三丰论「心平气和」:「心不起波之为平」 00:22:07 - 「固守」虚无:持续安住于宁静状态 00:22:41 - 「玄牝之门」:神气之根,虚无之谷 00:23:16 - 玄牝与虚无的关系:虚无状态下神气交会的枢纽 00:23:50 - 张紫阳真人论玄牝:「不可有心守,不可无心求」 00:24:43 - 如何体验玄牝?——止念于「前念已断,后念未续之际」 00:25:26 - 玄牝体验与禅宗、密宗修法的相通之处 00:26:02 -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再论神对气的主导 00:26:50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00:27:33 -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神气高度融合、互相滋养 00:28:30 - 张三丰论「神抱住气,意系住息」 00:29:14 - 达到「神气相注」的方法:仙传玄机口诀 00:29:28 - 第一步:「凝神入气穴」 00:29:50 - 凝神要领:「不着意,不放松」,「心息相依」,「多入少出」 00:30:22 - 修炼原则:「勿忘勿助」 00:30:48 - 神气相注的效验:玉液(甜唾)、气动、如蚁行、阳气发动 00:31:34 - 道家内丹流派探讨:玉液还丹与金液还丹 00:32:33 - 陈撄宁先生对玉液、金液还丹的区分 00:33:48 - 《胎息经》主要阐述「玉液还丹」的功夫 00:34:14 - 「法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必拘泥门派 00:34:42 -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的甚深禅定境界 00:35:13 - 「心不动念」:心不随念转,如如不动 00:35:40 - 「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超越时空,呼吸与心念的极致寂静 00:36:12 - 「自然常住」:非刻意追求,恒常安住于本来圆满 00:36:46 -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强调实证与知行合一 00:37:40 - 司马承祯《坐忘论》:修道成果的层次(炼形住世、尸解、形神俱妙) 00:39:00 - 形神转化的关键原则:「慧而不用」 00:40:00 - 《胎息经》修炼总结:安定心神,收敛气息,神气合一 00:40:43 - 古老智慧对现代人的启示:调整呼吸,收敛心神,身心和谐 00:42:01 - 《胎息经》修炼的现实益处:有益健康(养气固精),带来心灵平静(养神见性) 00:42:34 - 学习放松减压、提升专注力、管理情绪(戒嗔怒) 00:43:07 - 生命活力与内在安宁根植于神气和谐 00:43:23 - 结语与感谢收听
今天本来设置播客节目关于shopping心理 早上看到一个关于AI mode的长帖挺好,做成了播客 插队推送😄 时间轴: 00:00:11 节目开始:洞见无界 00:00:17 Google I/O 2025 专家资料分享:最新AI模式及其运作 00:00:35 AI模式对SEO的潜在巨大变革 00:00:51 SEO社群对AI变革的看法与资料作者的担忧 00:01:15 本集任务:拆解Google AI模式、与传统搜寻差异、及「后SEO时代」的准备 00:01:37 传统资讯检索 (IR) vs. 生成式IR:内容呈现的根本差异 00:02:31 为何认为AI模式「只是SEO」是短视且危险的? 00:03:02 SEO业界尚未普遍实践的AI优化技术 (如段落嵌入、语意相似度计算) 00:03:50 SEO的演变:从关键字到「反应性支架」及其裂痕 00:04:56 AI模式的五大关键断裂点:推理模型、查询扇出、段落级检索、深度个人化、零点击增加 00:06:38 Google目标转变:从导入流量到直接满足使用者需求 00:07:16 AI如何「替你Googling」降低使用者「德尔菲成本」 00:08:18 基础SEO仍是入场券,但AI模式加入更多不可控因素 (推理、记忆、个人背景) 00:09:33 多模态(Multimodal)搜寻的影响: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文本 00:10:40 SEO过时?「代理人体验 (Agent Experience, AX)」时代来临 00:11:41 深入剖析AI模式运作核心流程 (参考Google专利) 00:12:09 核心概念一:状态聊天搜寻 (Search with Stateful Chat) - 持续性使用者脉络 00:13:13 核心概念二:查询扇出 (Query Fan-out) - 合成查询与自订语料库 00:14:26 核心概念三:多阶段LLM处理与合成 - 特制化模型各司其职 00:15:57 核心概念四:密集检索与段落级语意 - 向量嵌入与语意相似度 00:16:57 核心概念五:成对排序提示 (Pairwise Ranking Prompting) - LLM辅助排序 00:17:54 核心概念六:环境记忆与自适性介面 - 长期记忆与动态UI 00:18:39 核心概念七:使用者嵌入个人化 - 模组化深度个人化的核心 00:20:08 详解「查询扇出」:如何透过提示词生成多样化合成查询 00:21:06 合成查询的类型与过滤机制 (包含思维链提示) 00:22:54 AI的「推理能力」:中间推理步骤与推理链 (Reasoning Chain) 00:25:05 应对之道:「关联性工程 (Relevance Engineering, r17g)」概念 00:26:06 r17g策略:影响使用者嵌入、段落级语意优化、预测合成查询、三重清晰度 00:27:05 内容建构的四大策略支柱详解 00:27:21 支柱一:符合推理目标 (独立完整语意、明确论点) 00:28:05 支柱二:兼容查询扇出 (明确命名实体、反映使用者意图) 00:29:01 支柱三:值得引用 (事实性、可验证、量化数据、注明来源) 00:29:40 支柱四:易于组合 (列表、项目符号、答案优先、FAQ、语意化HTML) 00:30:54 Qforia工具介绍:模拟查询扇出与潜在合成查询 00:32:00 现有SEO工具的不足与未来软体的「十大新需求」 00:32:46 需求1-2:GSC AI介面指标、基于人设的排名追踪 00:33:30 需求3-5:网路向量嵌入数据、矩阵式语意编辑器、查询旅程分析 00:34:39 需求6-8:个人化检索模拟、精准查询分类、查询扩展模拟 00:35:35 需求9-11:整合点击流数据、推理链模拟、基于关联性的连结图谱 00:37:07 对企业整体搜寻策略的意义:结构性转变 00:37:32 策略转变一:重新分类搜寻频道,KPI转向AI介面声量与影响力 00:38:18 策略转变二:关联性建设视为组织能力,打造跨部门r17g团队 00:38:46 策略转变三:「后点击时代」将情报运营化,投资新基础设施 00:39:54 结论:催生全新企业功能「关联性策略」 00:40:00 AI模式深度重塑搜寻样貌,对数位行销的根本性挑战 00:40:30 产业人员的转型:从战术性优化到战略性协调,「关联性工程师」的崛起 00:41:00 给听众的思考题:你和你的组织准备好迎接变革了吗? 00:41:27 结语与感谢收听
1个月前
利用 AI 提取了播客中一些闪光的洞见,分享给大家 🔽 ------------------------------------------------------ 纷繁的世事中,关于金钱、欲望与幸福的迷思,常常困扰着我们。以下是从播客中淬炼出的几颗思想宝石,它们或许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内心,找到更澄澈的生活之道: 一、“足够”的边界,由内心而非外界定义 查尔斯·费尼(Charles Francis Feeney)在拥有巨额财富后,主动定义了自己的“足够”,匿名捐出 80 亿美元,找到了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与之对比,阿道夫·默克尔(Adolf Merckle)在损失部分财富后,尽管仍拥有 80 亿美元,却因无法摆脱“还想要更多”的执念而走向绝望。 也许真正的“足够”并非一个客观的数字,而是一种主观的认知状态。当“足够”由不断膨胀的欲望和外界比较来定义时,人会陷入无止境的追逐;当它由内心的需求和价值审视来定义时,则成为通往自由与平静的基石。 二、欲望的“被制造”与幸福感的“伊斯特林悖论” 现代消费社会不仅制造商品,更擅长制造“渴望商品的心”。我们购买的往往不只是物品的使用价值,更是其承载的符号与身份认同。 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发现,虽然在同一时间点上富裕与幸福感正相关,但长期来看,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并未带来幸福感的同等提升,甚至可能下降,其原因在于“社会比较”和“享乐适应”。 我们许多“想要”并非源于真实需求,而是社会系统精心构建的结果。幸福感并非简单与物质拥有量成正比,它更深受社会比较和自身适应性的影响。警惕被制造的欲望,理解幸福的相对性,有助于我们从消费主义的符号游戏中解脱出来。 三、“雄心”与“贪婪”的一线之隔 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一条微妙的分界线。在此之前,我们由“雄心”(Ambition)驱动——好奇、热爱、自我成长、内在驱动;越过此线,则由“贪婪”(Greed)主宰——外部评价、攀比心、占有欲、排名。 区分驱动我们行动的根本动力至关重要。以雄心为燃料,我们能享受过程,获得内在满足;被贪婪裹挟,则容易陷入焦虑与迷失。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追求“更多”的路上,都应时常审视自己是否跨越了这条界限,Enough 在哪里? 四、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隐形财富 “如果你总是需要查看点什么,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富有。(If you are constantly checking something, you are not rich.)。” 真正的富足并非仅指物质财富,更关乎内心的自由与平静,以及对注意力的自主掌控。 无论是频繁查看股价、社交媒体点赞数,还是其他即时反馈,本质上都是在用外部信息确认安全感。 我们最稀缺的资源是注意力。将其从对外部评价的依赖和即时反馈的焦虑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真正珍视的事情、内在的成长与创造上,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富足感。 五、真正的美好,从不刻意寻求关注 (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 查克·费尼匿名捐赠 14 年不为人知,以及电影《白日梦想家》中摄影师肖恩对待雪豹的态度,都体现了这一智慧。 源于内心的富足与美好,无需外界的聚光灯来证明其价值。当行动的出发点是纯粹的热爱与内在的指引,而非为了获取他人的赞赏或艳羡时,我们便接近了真正的自由。
1个月前
最近深入听了 Claude 4 核心研究员 Douglas 对于 AI 产品、技术和未来判断的播客,内容非常高质量 💥,听完之后我摘录了最有价值的观点,纯人工阅读摘录,强烈建议阅读 : - 1️⃣关于AI在其他领域的进展,Douglas同样充满信心。他提到了OpenAI最近关于医疗问题的论文,展示了如何将不易验证的领域转化为更可验证的形式。通过设计合适的评估标准和反馈机制,原本主观的领域也能变得适合AI学习和改进。 论文地址: - 2️⃣最初我们需要人类来验证这些模型的输出,因此模型的经济影响在某个初始点将受到人类管理带宽的瓶颈限制。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能够"将对模型的信任委托给自我管理的模型团队,所以组织设计很重要 - 3️⃣ 他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界面:"当你管理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同时做多件事并相互交互时,你能给某人多少并行性?我认为这会非常令人兴奋 - 4️⃣ Douglas提出了一个极富洞察力的概念——"产品指数"(product exponential)。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你必须不断地构建,始终领先于模型能力一步。这种前瞻性的产品开发策略,决定了谁能在AI时代的竞争中胜出。 两个维度来解析模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任务的绝对智力复杂度,其次是模型能够有意义地推理和执行的上下文量或连续动作数量。"这些模型在第二个维度上感觉有了实质性的改进 - 5️⃣ 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关键是要比模型能力提前几个月,同时保持与直接用户的大量联系,确保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有效,但又能利用前沿能力。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在等待模型达到所需能力水平的同时,其他公司可能会抢占开发者的喜爱和客户基础。这种在技术浪潮上冲浪的艺术,将决定谁能在AI时代真正成功。 - 6️⃣预测 AI 发展的未来,不要只看现在,看现在永远无法踩在爆发点上 - 7️⃣ Douglas对未来的展望充满想象力:"我想知道未来是否看起来像你在管理一群模型。"他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界面:"当你管理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同时做多件事并相互交互时,你能给某人多少并行性?我认为这会非常令人兴奋。 - 8️⃣放大和探索个人的管理带宽的产品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