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

蔡慎坤
4个月前
(第二部分)(11)尽最大可能减少政府掌控资金、资源的分配使用。包括停止由政府主导的各种产业投资项目,停止各种产业补贴,因为这些大部分都存在政府把握不准产业方向的问题,所投入和补贴的往往都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且资金很多都是被勾结瓜分了。还有各种需较多资金投入的基建也尽量改由市场引导、民间资本主导去完成,以避免政府没充分考虑地方发展和民众的需求而乱投入,结果投入大而产出低(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也减少权力在这些资金、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出现腐败。 (12)严格实施党政分离。任何政党不得附着于政府之中,不能在政府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里面设立机构,不得依靠政府经费生存和活动,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以党代政越包代俎。 (13)全面彻底批判、清除文革遗毒,严禁个人崇拜,杜绝各种践踏法治的行为,恢复改革开放,避免再次左转。这样才能让民众、让国际社会对我们恢复信心,从而有利于解决当前危机、恢复社会和经济活力。 (14)坚持选用并依靠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治国理政。坚决不能用做人没原则做事没底线的人、只会听话而没有主见的人、没有专业技能或管理能力的人。 (15)实行港澳高度自治。允许其有不同的体制,尽快恢复其近年来已被严重破坏的自由法治民主机制,对其社会、经济管理不再做干预控制。可加强其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推动好文化融合,但也不必要求其抹去殖民的历史文化遗留而可继续保留作为历史见证。 (16)坚持和平方式推动台湾统一。把坚持和平统一、反对武力统一写入宪法,停止对台湾的恐吓、威胁、压迫,废除台独处罚条例,谴责、处罚一切宣扬武统的言行,推动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争取两岸人民早日达成共识并通过经济文化融合而走向统一。   >>社会改革措施建议: (17)还政于民推行社会自治。尽最大可能减少政府职能,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都给社会组织去协调管理,这样可避免官员不熟悉各领域的专业细节或怀有私心而瞎管乱管。 (18)尽最大可能减轻民众负担和还富于民,让民众休养生息。政府机构尽量精兵简政减少人员缩少开支,从而降低民众供养政府的负担,进而降低税率和各种征税活动。还有政府要爱惜国家的每一分钱,大的投入必须经过广泛的意见征求和讨论表决,不能领导人一人说了算,任何人都不能慷国家之慨随意乱砸钱投各种项目和随意乱给其他国家援助。然后国家各种收入的盈余也多分发给民众,以及多救助艰难的群体,从各方面保障和改善民众生活。 (19)放宽社会管理释放社会活力和民众创造力。尽量放宽对各领域、各行业的监管,只要不是明显违法违规就尽量不管,只要不明显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的都不禁止,而不禁止的大家都可参与,避免过多的监管导致社会失去活力、民众失去创造力。确实需要管理的也减少要求、简化办事手续,以降低大家应对管理的成本、节约大家的时间。还有适当允许公职人员非主观故意或过失的工作出错,避免严厉督责导致大家不敢作为。 (20)实行言论和媒体自由。鼓励自由发言、充分辩论,对言论和新闻媒体不做任何内容限制、不划红线,允许设立媒体新闻机构且不需接受控制,停止新闻发布和书刊出版等的审查。对于言论、报道有造假不实、造谣污蔑、诋毁侮辱、教唆犯罪的可以反驳或通过起诉处理,而不是禁止大家发言。(第二部分)
朱韵和
4个月前
宗凤鸣:江泽民执政(之初),大概是接受了姚依林的观点。姚曾声言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就会四分五裂,认为改革差不多了,要集中治“乱”治“散”;提出要跳出赵紫阳的改革圈子,要跳出西方设计的改革圈子。这就是要“收权”,要“集中”。江泽民则提出要反“西化”、反“分化”,还提出要大反“和平演变”,声称帝国主 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就是要搞全面倒退,就是要把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强扭回到旧的计划经济轨道上去。 邓小平鉴于改革形势的逆转,首先对姚依林进行斥责:你那一套不行,你不干就让别人干;接着在南巡讲话中发出警告:谁不改革,谁下台;这才迫使江泽民转回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 另外,邓小平还指出,那几年(指赵紫阳主持中央工作时期),中国经济是上了一个台阶的;又说赵紫阳所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于是,社会上有传言,说邓小平又要启用赵紫阳了。 对于这种传言,赵紫阳很肯定地对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他说,邓虽然对这个江李领导班子不满意,但为了“六四”,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觉着维持江李体制不变为好。邓后来还给万里传话:以后不要逞英雄,还让杨家兄弟(杨尚昆和杨白冰)出局,都是为了给江李体制扫除障碍。 赵紫阳曾对我说,邓小平的信条,是党的领导权绝对不能动摇,是党的权力绝对不能分享。这怎么能使中国转向民主政治呢? ---软禁中的谈话:听赵紫阳谈改革 单少杰 图:1990年4月17日,赵紫阳在北京的家里。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