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

朱韵和
4个月前
宗凤鸣:江泽民执政(之初),大概是接受了姚依林的观点。姚曾声言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就会四分五裂,认为改革差不多了,要集中治“乱”治“散”;提出要跳出赵紫阳的改革圈子,要跳出西方设计的改革圈子。这就是要“收权”,要“集中”。江泽民则提出要反“西化”、反“分化”,还提出要大反“和平演变”,声称帝国主 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就是要搞全面倒退,就是要把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强扭回到旧的计划经济轨道上去。 邓小平鉴于改革形势的逆转,首先对姚依林进行斥责:你那一套不行,你不干就让别人干;接着在南巡讲话中发出警告:谁不改革,谁下台;这才迫使江泽民转回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 另外,邓小平还指出,那几年(指赵紫阳主持中央工作时期),中国经济是上了一个台阶的;又说赵紫阳所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于是,社会上有传言,说邓小平又要启用赵紫阳了。 对于这种传言,赵紫阳很肯定地对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他说,邓虽然对这个江李领导班子不满意,但为了“六四”,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觉着维持江李体制不变为好。邓后来还给万里传话:以后不要逞英雄,还让杨家兄弟(杨尚昆和杨白冰)出局,都是为了给江李体制扫除障碍。 赵紫阳曾对我说,邓小平的信条,是党的领导权绝对不能动摇,是党的权力绝对不能分享。这怎么能使中国转向民主政治呢? ---软禁中的谈话:听赵紫阳谈改革 单少杰 图:1990年4月17日,赵紫阳在北京的家里。 Reuters
李南央新文章:《智慧终将战胜愚蠢》上个月的1月17日,是赵紫阳先生去世十周年的祭日。将父亲在他的《李锐口述往事》一书中谈到紫阳先生的几段话录入在这里,以表达我对他深深的敬仰和怀念: 紫阳谈到,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不是由不发达商品社会转向发达商品社会,而是从高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高度集权配备资源转向通过市场调节,政府权力非常大,这点同东南亚、同南美等国家非常不同。因此在经济改革中出现许多弊病:权力的寻租行为,层层腐败,这些虽然是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可怕,但是如果坚持这种中国特色,即:经济多元,政治一元,这些弊病便铲除不了,还会越来越大。这种特色甚为可怕,毫无前途,按照此路再走十年,只可能继续腐败下去。腐败问题不从制度着手,解决不了,如不重视,将来不得了,后果不堪设想。 共产党总书记里面有两个人下台时不作检讨: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赵紫阳,但是两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陈独秀当总书记的时候,共产党弱小得很;赵紫阳是管一个国家的事啊!……紫阳为了维护真理,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一直被软禁到死。 我当过高岗的政治秘书,当过陈云的政治秘书,当过毛泽东的兼职秘书,他们都各有个的本事,尤其是毛泽东。但是他们跟赵紫阳、胡耀邦没法比……党内好不容易出了个胡耀邦,出了个赵紫阳,这对党来说真得很不容易,对国家和人民是天大的好事。但是那些“元老”们先是把耀邦干掉了,“六四”后又把紫阳干掉了! 面对如今我们国家空气、水源和土壤的严重污染,面对党和政府无以复加的腐败局面,更让我们深深地怀念耀邦和紫阳,痛感他们的下台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造成的无法挽回的伤害! 这个月的16日,是父亲李锐去世六周年的祭日。感谢柴静女士,在这一天播出了和我的对话节目,以纪念我的父亲。我对柴静说: 我爸刚去世时,我对有些人批评他还有一种情绪: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批评李锐没有做。现在父亲去世已经六年了,又经历了官司,这个我看淡了——李锐到底是什么人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留下了这么多的东西。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有多少女儿可以这样二十几年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入),我们父女两个人共同做了这件事——留下了那些珍贵的史料,留下了他所经历的真实历史。 自父亲过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中国大陆。我的继母张玉珍诬告斯坦福大学和我合谋将李锐资料偷盗至美国的案子还在等待法官的裁决。我的心境是平和、坦然的。父亲留下的资料已经在胡佛的图书馆向读者开放,待张玉珍去世后,即会上网,中国大陆的朋友们便可翻墙阅读。我相信不会有什么比这更让父亲的在天之灵感到欣慰了!我看到柴静节目下有一些阴晦的跟帖,想起马克·吐温先生的话“对于执意信奉谎言的愚蠢,真相也是无能为力”。但是也有这样的留言:“真相自有万钧之力。感谢李锐先生、李南央女士、柴静老师的分享和记录。”我相信在中国大陆智慧终将战胜愚蠢,但是需要时日。